泰國為何不開鑿「克拉運河」替代馬六甲?專家:不是不想,是不敢

2021-01-09 國際一刻鐘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眾所周知,地球的表面積有近乎七成都被海洋所佔據,因此之前也是有專家曾坦言,世界上哪個國家如果能夠徵服海洋,那麼它就擁有著徵服世界的實力,從這一點當中也是能夠看出,海洋運輸業對於各個國家的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現如今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海洋運輸業的發展也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大領域。

提起海洋運輸業,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是馬六甲海峽,因為這個海峽是世界上最繁茂的海峽,對於很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不過相信有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泰國為何不對克拉地峽進行開鑿來取代馬六甲海峽呢?外界有專家對此則是發表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泰國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其實泰國在幾百年前就已經產生了想要開鑿克拉運河的想法,只不過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直都比較落後,所以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承擔運河的開鑿費用,所以他們的計劃也一直都無法實施,而且在二十世紀期間,世界還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在這種情況下泰國即便是資金足夠他們也不敢輕易開工。

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泰國一旦將克拉運河開鑿出來的話,那麼他們的做法就必然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利益,而如此一來泰國會就成為眾矢之的,故而在這種種因素的幹擾之下,泰國根本不敢輕易將自己的計劃實施。

而有點可以確定的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泰國是肯定會對克拉運河進行開鑿的,因為這對於他們自身的經濟發展來說有著巨大的好處,只不過想要讓條件達到要求泰國也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難才行,不說會受到影響的其他國家,單單只是美國這個世界第一大國,泰國想要說服就是一件超級難辦的事情。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相關焦點

  • 泰國為什麼沒有開鑿克拉運河,以此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海峽是海上運輸的關鍵節點,例如馬六甲海峽,給附近的國家帶來了不少收入。而泰國之前也想過要在克拉地峽處開鑿克拉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收取過往船隻的過路費,所以他們最後為何不開呢?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以把重要的石油資源運往中國、日本以及韓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 克拉運河完全可以取代馬六甲海峽,泰國為何不願開鑿?原因有兩個
    假如緬甸要與越南通航,船隻需要進入緬甸海,途徑馬六甲海峽、柔佛海峽、南中國海,再進入南中國海,航程長達5200多公裡,而仰光與胡志明市的直線距離不過1000公裡。兩地交流不便,為何不在馬來半島上開通一條運河呢?其實,這個設想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提出了,泰國國王拉瑪五世英明神武,在位時期國泰民安,積極效仿西方推行改革,使得泰國成為東南亞唯一一個沒有被殖民的國家。
  • 泰國克拉運河為何難產?新加坡第一個不答應
    在國際航運業中,開鑿一條運河簡直是種下一棵搖錢樹。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哪一個不是每年入帳數百億美元?這簡直是老天爺賞飯吃。在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國際航線上,馬六甲海峽一夫當關,新加坡因為馬六甲海峽一躍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 克拉地峽運河一旦開通,將取代馬六甲海峽,但為何泰國不敢挖通?
    泰國為什麼不割開克拉地峽取代新加坡的位置?很蠢嗎?凱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條狹長地帶,東臨泰國的安西臨安達曼海。克拉地峽的東南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馬六甲海峽是中日韓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中國百分之六十的石油運輸和海外貿易通過馬六甲海峽。
  • 泰國能在自己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航道取代馬六甲海峽嗎
    如果泰國在自己那段細長的領土上開鑿一條運河是否可以取代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航運中的地位呢?事實上泰國不是沒考慮過這樣做:從17世紀的暹羅王納萊起這一構想已被人們談論了300多年。曼谷王朝第五代國王朱拉隆功在位的1868-1910年期間甚至為此制訂過詳細的計劃。
  • 價值超萬億,泰國為什麼不開鑿「克拉地峽運河」,取代新加坡?
    泰國雖然近年來經濟發展較快,但還沒有到不想分馬六甲海峽一杯羹的程度。 克拉海峽的東西寬度最窄的地方只有56千米,地形一馬平川,而且沿海的海岸都是基巖,海水也不太深,開鑿運河的條件得天獨厚。
  • 泰國為什麼不在泰國灣和緬甸海間挖一條運河,取代新加坡的地位?
    一旦這條運河建成,最大的受益國自然是泰國,只管等著坐地收錢了,其次受益的是中國等國家,屆時不用繞道馬六甲海峽了,而最不想看到克拉運河建成的自然就是新加坡了。在泰國歷史上,最先提出開鑿克拉運河設想的,是泰國阿瑜陀耶王朝那萊王(1656~1688年)時期,後來幾乎每一任泰國國王都動過這個心思,但至今400年快過去了,還沒挖開一米,這要擱在中國,估計已經建成了。為啥泰國遲遲不動工?
  • 泰國"克拉運河項目"緣何神秘?
    《參考消息》駐曼谷分社記者李穎報導 近期一些境外媒體又開始炒作泰國「克拉運河項目」。克拉運河緣何如此神秘和受關注?事實上,克拉運河至今尚是一個設想:是指在位於泰國南部馬來半島上的克拉地峽開鑿一條運河,溝通泰國灣與安達曼海,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
  • 泰國為何不鑿通克拉地峽,取代新加坡的地位,是不是傻
    對於泰國來說,他們可以像埃及靠著蘇伊士運河航道發財一樣,每年也可以為他們帶來巨額收益。這一項有巨大收益的工程,為什麼泰國不主動開鑿呢,不是傻,是開鑿耗費成本太大,有著想法卻沒這個膽量,覺得開通代價太大,有些不值得!
  • 泰國為什麼不選擇鑿通克拉地峽建造運河,從而取代馬六甲海峽呢?
    馬六甲海峽對於東亞和東南亞各國來說都很重要,而鎮守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三國更是看重,而泰國的克拉地峽明明可以建造運河,從而取代馬六甲海峽,那為什麼泰國不鑿通克拉地峽呢?對於旅遊業帶來多大的損傷,沒人知道;對於運河能帶來多大的收益,也沒人知道,泰國政府當然不敢貿然行動。
  • 關於克拉運河的4個真相
    此後這一項目,又在泰國反覆提起,但限於國力等因素,這一宏大的計劃始終未能實質啟動。直至現代,國際力量開始參與。克拉運河的話題才重新熱起來。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克拉運河開鑿風聲再起,並受到時任泰國總理差瓦利·永猜裕的力頂。2003年,泰國時任總理他信·西那瓦,為準備一年後的大選,也力主開挖運河。  但這一切,最終都未能落實成具體的行動計劃。
  • 開挖泰國克拉運河背後的潛臺詞——北部灣的崛起!【北部灣特區】
    新加坡想不發達都做不到。所以,新加坡的發達,根本不是新加坡人所說的他們勤勞,說的實在點,就是它是搶了上海的飯碗。因為亞洲過去的物流、金融、貿易的中心是中國的上海。上海解放前就是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後來船越造越大,上海的大陸架地形導致大船進不了港,再加之毛主席的計劃經濟導致上海失去了自由貿易港的身份,於是上海就失去了物流中心和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 泰國克拉地峽,建設亞洲的巴拿馬運河,可能只是一個夢?
    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馬六甲海峽,便是這樣一條狹長而重要的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所以尋找替代的航運通道便成了一個熱點。那麼,克拉地峽開鑿運河能夠替代它嗎?但那個年代,國際間很少合作巨型工程,「泰國運河」又不像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那樣會給西方人帶來利益,單靠泰國的實力絕難勝任。沒有國際合作,這一想法最終成為紙上談兵。隨之而來的一戰、二戰和印支戰爭讓泰國疲於應付,更使其難以顧及此事。開鑿克拉運河方案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再度被提起,受到時任總理差瓦利·永猜裕的重視。
  • 泰國的一條黃金水道,卻一直不開建,原來是有著這些顧慮
    由於早在17世紀就被克拉地峽,封鎖,泰國就有了在克拉地峽開鑿運河以打開東西兩岸的想法。克拉運河是100多年前曼谷王朝拉瑪五世統治時期(1868年10月至1910年10月)正式提出的,但由於泰國經濟技術能力有限而未能實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佔領了整個東南亞,並計劃修建克拉運河。然而,日本很快就被打敗了,以至於日本在實施之前就投降了。
  • 克拉運河讓中國傲視群雄!
    為什麼開挖泰國的運河,會對中國有如此重要的意義?上海自貿區為何會乘勢崛起?又為什麼是對新加坡和美國的「致命一擊」?「中國確定投資開挖泰國的克拉運河」。一個被延誤了十年的會對中國有不可估量的經濟和政治影響的項目,終於塵埃落地。
  • 泰國再度推出馬六甲海峽「替代計劃」,建造路上橋梁連接兩大洋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繼開鑿海峽的計劃擱淺後,泰國正計劃在馬六甲海峽的北部建設一條長100公裡的運輸通道,試圖從全世界最繁忙航道業務中「分一杯羹」。泰國副總理、交通運輸部長Saksiam Chidchob表示,馬六甲海峽已經變得非常擁擠,使用泰國提供的替代線路將能縮短兩天的航程,對於商業而言時間非常寶貴。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海峽全長1080公裡,最窄處只有2.8公裡,是連接亞太地區和印度洋、中東地區的最短航道。
  • 美澳印聯手施壓泰國,不準打破馬六甲枷鎖,克拉運河項目或將難產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政府公開進行威脅,如果一點有事的話,那麼印度海空軍將對全世界最關鍵的海上通道馬六甲海峽進行封鎖,這一舉動第一時間就引起許多國家擔憂。但這事還不算完,據印度媒體9月19日最新消息,在印太地區緊張局勢的背景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日本四國聯手對泰國進行壓制,主動提出要投資泰國的克拉地峽運河這一項目。
  • 開發克拉地峽可取代馬六甲海峽地位,泰國為何沒有落實下來?
    總之,從殖民時代開始,新加坡就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畢竟馬六甲海峽在世界海陸運輸上存在著絕對的不可代替性。泰國為何不鑿通克拉地峽取代馬來西亞?但看過地圖的朋友心中都會存在一個疑問題,在泰國南部的地方土地非常的狹窄,為什麼泰國不鑿通克拉地峽取代馬六甲海峽呢?
  • 克拉運河會是騙局?
    那麼克拉運河是否就真能夠實現呢? 困難當然是有的。但是困難不是來自中國也不是泰國,困難只來自新加坡和美國的阻饒。新加坡和美國都不會「坐以待斃」。因為克拉運河通航,整個世界的格局會發生根本變化。首先,美國會失去掌控多年的馬六甲黃金水道的控制權,因為克拉運河通航後,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中國和日本與歐洲和非洲的貿易將不再需要繞道新加坡,美國就控制不了了。
  • 泰國欲重啟克拉地峽項目,不過克拉運河將被陸路通道所取代
    過去300年來,人們一直在探討是否要在克拉地峽修建一條運河,連通泰國灣和安達曼海。過去幾十年,克拉運河項目被寄予厚望。根據前期初步規劃方案,擬建中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裡,雙向航道,寬400米,水深達25米,建設工期10年,總投資約28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