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克拉地峽「運河」是否開鑿引起了很多的網友的關注和討論。雖然鑿通克拉地峽對泰國的好處是巨大的,但是泰國就是鑿通並不能說其「傻」,相反泰國並不「傻」,也是考慮到很多因素,而不能輕易看待對克拉地峽的問題。
首先開鑿克拉地峽「運河」是首先要投入巨額的資金。還有不利於民族的團結,本來南邊的泰國人的「獨立」傾向就強烈,那麼開鑿「運河」之後,就容易引起民族的團結問題。其次還有會衝擊旅遊業,多方對克拉地峽地域的態度,這可不只是泰國一個國家的事情,畢竟觸碰了「他人的奶酪」就容易出情況。後文詳細分析。
再者泰國也是一個國家,要說一個人傻了,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個國家的人數是不少的。就算泰國對比我國的人數來說是少,但好歹也是有著7000萬左右的人口,這麼多人裡面就沒有聰明人嗎?還會想不到克拉地峽的好處?
就因為好處是巨大的,那麼自然也要考慮利弊。只考慮帶來的效益是不行的。相信有些網友朋友對克拉地峽還不是很了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克拉地峽和其開鑿帶來的一些作用。
克拉地峽簡介和開鑿的影響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裡,最寬處約190公裡,最窄處只有50公裡出頭。
這就是克拉地峽的簡單介紹,那麼鑿通克拉地峽「運河」會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看世界地圖或者對地理感興趣的朋友也知道,從太平洋去印度洋,或者從印度洋去太平洋是無法走直線去的,因為我國的南海和安達曼海之間被馬來半島分隔。
過往的船隻必須要往南繞過馬來半島,通過西面馬六甲海峽和南面的新加坡海峽才能過去,而就這麼一繞航程就增加的一千多公裡(馬六甲海峽全長達1080公裡)。首先成本就增加了不少。
就普通的輪船的耗油都是不少的,輪船的油耗和航速、潮流、風向、載重情況相關,一般是1000噸輪船行駛一海裡就需要五升的油。1000公裡大約是540海裡。就這麼計算,一千噸輪船行駛540公裡就需要大約2200升的油,而海上運輸1000噸就是「毛毛雨」,那種動輒20萬噸的超級遊輪行駛1000公裡所用的油耗更是呈幾何倍的增長。
就我國的遼寧艦航行100公裡就要花費10萬元(跨海區演練油耗數據)。就這麼算過個海峽就要100多萬,來回一下子就200多萬沒了。這首先是成本在增加,其次我們人類對大海還是充滿了很多未知,這樣多航行的2000多公裡下來無疑風險是加高了。
而假如將泰國的克拉地峽鑿穿形成「運河」,那麼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航行的船隻就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就一來而不返航的情況下,航程至少會縮短約1200公裡。對於相關等國的商業貿易都將造成重大影響。首先過往的船隻會便捷了許多,成本也節約了,而運輸的貨物也會因此而降低運輸費用,泰國也可以收取通行費。
但是這個「海峽」的鑿穿有著很多的方面的限制,根據泰國一家民調機構調查顯示:百分之二十八支持開鑿運河,百分之三十三認為利弊參半。
那麼克拉地峽的開挖有著怎麼樣的利弊呢?
首先我們先說開挖「運河」的有利方面。開挖「運河」可以為泰國民眾創造不少的就業崗位,有研究結果認為至少會給泰國3萬人提供就業機會。還有「運河」開通之後收取的通行費能為國家創收。因為就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間每天通過的船隻數量是龐大的,通行費收入可觀。
泰國如果開通克拉地峽「運河」也會因此成為海運樞紐,吸引外國投資家來投資,從而帶動泰國的國家經濟。還可以促進秦國的外交和使世界海運網絡更加緊密。
那麼泰國為何至今也沒有開鑿克拉地峽「運河」呢?是有什麼原因嗎?
紫陌認為首先開鑿「運河」會對秦國的旅遊業造成衝擊。因為克拉地峽的附近,就是泰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普吉島,而普吉島作為泰國的旅遊勝地是泰國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
要是開鑿「運河」就勢必會對普吉島珊瑚礁的海域造成汙染,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而要做到不汙染的開鑿,花費的資金就是個天文數字,相信就算是經濟強國也夠嗆。再加上如果開通「運河」,就會有海運,海運就會有廢棄的垃圾產生,也會對附近海水造成汙染,那麼就會破壞生態環境。開通「運河」首先對泰國的旅遊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開通「運河」需要花費的資金,對泰國來說是巨大的,先不說開通「運河」後帶來的收益,那是開通後的事情,但是只要計劃開始就需要先投入大量的資金開動工程。開鑿克拉地峽「運河」,保守估計就需要280億美金,而這只是開通的資金,開通就需要相關的配套設施建造,這又是一大筆的開支。而這個資金不是泰國財政可以隨便拿出來的。
還有開通「運河」對於泰國來說是非常冒險的,如果鑿開,泰國將會被劃分為南北兩塊,這對於國家統一是非常不利的。可能有些朋友也知道泰國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主體民族是泰人。
但是在泰國馬來半島的南端還有約200萬的馬來人,馬來人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而克拉地峽的位置,正好處在交界之處,要是開鑿「運河」就可能出現一個「劃江而治」的格局。而南部還是一個極度狹長的地帶,泰國政府對南方的管控也會相對困難一些。是不利於泰國的團結,具體不便多說,大家能明白這個原因就好。
再者即便開通「運河」,也不一定能把馬六甲海峽的客戶轉移過來。畢竟是一條新路,即使便宜,風險也是並存,而馬六甲海峽已經是老路了。雖然有1000多公裡的費用能節省,但是對比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程來說1000多公裡也顯得沒那麼「長」了。
而只是節約1000公裡,收取的通行費也是不宜過多的,即便比馬六甲划算,但是不一定便宜就會選擇。要是開始競爭也不一樣會「贏」。付出是首先可以預見的,但是收益還是會有很多原因制約的。
到這裡開通地峽「運河」已經有很多原因制約,但是這還不止。我們也知道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是得益於它一直扼守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
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重要海上通道。每天過往的大量商船給新加坡帶來了大量的服務性收入,也讓新加坡擁有更多與世界各國進行貿易的機會。馬六甲海峽對新加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加坡勢必會從中阻擾。新加坡的背後相信也會有人支持。
那麼開通「運河」自然會受到抵制。開通運河不僅是對新加坡有影響,而對世界格局也可能會有一定的改變,那麼抵制克拉地峽「運河」開通的就不只是新加坡了。
結語:
分析到這裡,大家也能看出開通「運河」受到的限制是比較多的,但是這僅僅是部分原因,就這部分原因的每一條對泰國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而此時我們再看這個問題還會覺得泰國「傻」嗎?
大家對泰國對於克拉地峽開鑿「運河」有什麼看法呢?下方留言探討,說說你的看法和見解。
文/歷史紫陌閣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讚,謝謝大家的支持。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