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寧遠官員,僅次於當朝皇帝,還重修了湖南駐京辦事處,兼任太子太保,他是……

2021-03-05 梅語文史

      要說明朝,咱寧遠有一個姓氏,哪是紅得發紫的家族,誰也不敢惹,誰也不敢得罪,牛B得實在是到家了。這個家族便是駱氏, 寧遠、新田駱氏(新田在1639年前屬寧遠的二個鄉),上縣誌的人有:駱以誠、駱寄保、駱安、駱思恭、駱祚昌、駱養性、駱養志等。  我們今天只聊一個人,他就是駱思恭。

     《駱氏族譜》載:思恭公,明太子太保,襲授錦衣衛。萬曆乙卯(1615 乙卯 明神宗 朱翊鈞 萬曆 四十三年)擢左都督,西司房官旗辨事,掌衛事,聲名赫奕,一時無出其右。倡建京師館,今館內立牌位祠奉。

     ( 點評:「一時無出其右」一句就告訴大家,當時除了皇帝,當官的無論級別還是權力,又或是政績,都沒人能超過他。你說牛B不?覺得牛B的話,就到下方打個賞,點個讚呵!

    《寧遠縣誌》載:」(駱安)其裔曰思恭、曰養性,相繼襲官,皆至左都督……思恭償斥金重修京師上湖南會館,曰「上湖南者衡永郴桂間公車貧士所賴以棲止者也.在崇文門,草廠十條胡同。歲久遠,基址為人所侵。至思恭裔孫祚昌入順天府(北京),籍為生員,奮筆訴之,官連數年得直,乃復其舊,尤為人所稱。「

       註: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東宮官職,均負責教習太子。

太子太師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護其安全。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們的副職。

    左都督其實是武將中最大的官,朱元璋撤銷大都督府後設立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每個都督府都設左右大都督各一人,正一品。這是全國最高的軍事部門,主管帶兵打戰,是軍令部門。

      從上述記錄來看,駱思恭是寧遠有史以來級別最高的官員——太子太保(即保衛太子安全的武官師)、左都督(全國最高的軍事部門負責人,正一品),還兼管錦衣衛。由於明朝從胡惟庸案以後,不設宰相一職,在太子成為皇帝後,駱思恭就相當於首輔之職,實在是牛B極了。

      另外,駱思恭還在京重修了其先祖設立的京師湖南會館,為進京趕考的學生提供食宿條件,等於是在京師設立了一個湖南辦事處,方便了湖南人,辦了一件大好事。後世之人在京城設立辦事處,大概也就始於此吧。

      為駱思恭點讚,你給湖南人,特別是寧遠、新田人長臉了。原來,新田縣推錦衣衛世家文化,其境內有如此顯赫人物「其時無人出左右者」,太震奮人心了。

相關焦點

  • 十三太保、蓋世太保、太子太保……這些「太保」到底什麼意思?
    被戲劇化的「太保」之名「太保」一詞能有如此高的知名度,並非單單是作為古代地位最尊崇的「三公」之一,還有羅貫中的功勞。在寫《三國演義》的閒暇時間裡,羅貫中信手描繪了中國歷史上同樣戰火頻仍的唐末五代時期。在戲劇化處理下,「太保」的意義逐漸偏離了早期的初始含義,成為對於某個人或某個集團麾下得力幹將的代稱,並從演義文學逐漸發散到現實中來。民國時期的馮玉祥麾下也有所謂的「十三太保」,用來稱呼馮玉祥軍事集團中十三個重要軍事人物。用「太保」作為外號的習慣甚至還蔓延到了翻譯界,德國納粹時期的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就來自於音譯而非意譯。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做什麼的?相當於現今的什麼職務?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俱東宮大臣,無員限,無專授。——《清史稿·職官志》
  • 人傑地靈外沙村 村民多是太子太保後裔
    這裡人傑地靈,湧現了明代太子太保、內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英,刑部郎中朱守孚, 戶部校檢硃筆峰等歷史名人。外沙村村民多是明代太子太保朱英後裔。歷經600年的勤勞耕作,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以朱氏血緣為主的家族村落。新湖南客戶端特別策劃《讀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進外沙村古建築群。
  • 總督因公殉職可加太子太保銜,那麼巡撫及以下官員加什麼銜?
    古代封建社會,官員如果因公殉職,或是有突出貢獻,朝廷照例會有所表示,在原職的基礎上給予加銜。不過在明代以前,這種加銜還較為隨意,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到了清代以後,關於加銜,才有了法律上的規定。清初由於是開國時期,重視武功,只是規定了武職官員的加贈事宜,並以級別加以區分。如順治九年(1652)規定:提督任滿三年,勤勞死事者,均準加一級。順治十年(1653)定:總兵官贈三級,副將、參將二級,遊擊、都司、都司僉書一級,以下不加贈。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古代有不少讓現代人大跌眼鏡的官職名,比如「行走」,是清朝年間調充某項職務但還沒有給正式官銜的人;「太子洗馬」則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牛人」卻是養牛的官,那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又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到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古代有不少讓現代人大跌眼鏡的官職名,比如「行走」,是清朝年間調充某項職務但還沒有給正式官銜的人;「太子洗馬」則是輔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職,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牛人」卻是養牛的官,那清代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又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 古代的太保、太子太保、太子少保都是什麼官職?
    、太傅、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等頭銜,雖然聽名字就知道是高官,不過有時候不免混淆,今天小院就為大家來整理一下。太師、太傅、太保被稱為「三公」,官銜是正一品。三公有多種說法,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本文是根據《周禮》所說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被稱為「三師」,官銜是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被稱為「三孤」,官銜是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被稱為「三少」,官銜是正二品。
  • 1931年,西藏駐京辦事處處長為改名逐級上報,終獲國民政府備案
    西藏駐京辦事處處長、雍和宮堪布貢覺仲尼像(喜饒尼瑪提供)  1931年, 西藏駐京辦事處處長、雍和宮堪布貢覺仲尼(1885—1944)向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提交報告,要求將其漢文名由「棍卻仲尼」改為「貢覺仲尼」。
  • 金俊平任江西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駐京辦事處主任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歐陽興報導:記者從「江西政讀」獲悉,6月24日,江西省政府駐京辦事處召開領導幹部會議,調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駐京辦事處黨組書記、主任金俊平岀席會議。
  • 杜伏威唐太子太保行臺尚書令上柱國爵吳王
    朝廷以杜伏威為太子太保兼行臺尚書令,以示寵遇。武德六年(623年)八月,輔公祏偽稱接到杜的命令起兵反唐,兵敗被殺。不久,輔公祏偽造的書信被發現,李淵未辨真假便除去杜伏威之官,並籍沒其家眷。武德七年(624年)二月,杜伏威暴卒於長安。李世民即位後,知杜伏威冤,將其赦免。經略江淮,杜伏威從部隊中挑選最精銳的成員組成自己的衛隊,稱為 「上募」,兵力為五千人。
  • 明朝重要機構及各官員品級一覽,看名臣海瑞官居幾品?
    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明朝的各個重要機構及各官員的品級吧。 明朝的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和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主要職責是負責協助皇帝處理重要國事政務,位高權重,只是在明朝中後期時變成為有功勳的文武大臣加官的虛職。
  • 袁世凱稱帝怪事一大堆:妻妾穿戲服提前朝賀 太子勾欄裡面封貴人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成果,1913年成為民國大總統以後,始終覺得這個總統當著不穩當,有下課的風險,還是得做皇帝。於是,1915年袁世凱的美國顧問開始鼓動他實行君主制,稱共和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在美國人的攛掇下,袁世凱和他的黨羽開始準備稱帝,改元洪憲,並設立了登基大典籌備處。
  • 明朝文武官員名稱及品級
    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督同知。官階,初授榮祿大夫,升授光祿大夫。勳位,柱國。   正二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尚書、都御史、都督僉事、正留守、都指揮使、衍聖公(孔子後代)。
  • 配享太廟,是古代官員的最高榮譽,清代有多少官員獲得這種榮譽?
    早先的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歷代皇帝的地方。配享太廟,是古代官員的最高榮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晉代之前,配享太廟這種榮譽,只有已故的皇帝才夠資格,其他人想都不用想。到了晉代,朝廷對配享太廟的資格標準進行了調整,把一些德高望重的皇后、宗親以及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也請進了太廟,享受已故皇帝的榮譽。
  • 清朝最牛的王爺,兒子是皇帝,孫子也是皇帝
    他是清朝最牛的王爺,兒子是皇帝,孫子也是皇帝! 他是道光皇帝的第7個孩子,道光去世的時候他才10歲,雖然平時也很受父親的喜愛,但是還遠遠沒有達到能封為太子的地步,所以所有人都認為他和皇帝這個位置是沒有啥關係的,但是沒想到他的後代卻有好幾個做了皇帝
  • 此女本是公主,12歲被俘遭皇帝凌辱,皇帝剛死的晚上,又遭太子多次強辱
    導讀:她本是皇家公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她的父親、哥哥都是皇帝,從小在皇宮長大的她,過慣了錦衣玉食生活,她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國破家亡,自己淪為俘虜飄零到異國他鄉。她就是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宣帝陳頊之女,陳後主陳叔寶的異母妹——寧遠公主。
  • 《水滸傳》中的太保和待招
    《水滸傳》中出現「太保」和「待招」兩個詞,並非都是指官職,有的還指綽號,有的取其引申義的稱呼,很有意思。 最明顯的一個關於「太保」的稱呼就是綽號「神行太保」。「神行太保」戴宗在江州做兩院押牢節級,人稱戴院長。
  • 太子太保姚南仲
    姚南仲代李復任鄭滑節度使看了很多所謂的姚氏名人選集、著作、貼子或者文章,無一例外漏掉了大唐名臣太子太保(從一品)、義成軍節度使
  • 唐中宗李顯:歷史上最牛的皇帝,卻落得悽慘下場
    話說唐中宗李顯是歷史上最牛的皇帝。   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他自己是皇帝,父親是皇帝唐高宗李治,弟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兒子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侄子是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更要命的是他媽也是皇帝聖神皇帝武則天。    於是網友親切地稱他為:六位帝皇丸。   即使如此,他的一生還是悽慘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