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傑地靈外沙村 村民多是太子太保後裔

2020-12-14 新湖南

郴州汝城縣城西面約6公裡,有一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的小山村——外沙村。村內至今還有規模較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近 100 多棟及古祠堂、古廟、古書院、古橋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這裡人傑地靈,湧現了明代太子太保、內京都察院左都御史朱英,刑部郎中朱守孚, 戶部校檢硃筆峰等歷史名人。

外沙村村民多是明代太子太保朱英後裔。歷經600年的勤勞耕作,繁衍生息,逐步形成了以朱氏血緣為主的家族村落。

新湖南客戶端特別策劃《讀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進外沙村古建築群。

他路過家鄉探望母親,口袋裡只有賜金十兩

外沙村有座太保第,始建於明代,為褒揚明代太子太保朱英而修建。

朱英,字時傑,五歲時父親去世。他學習勤奮,考取正統十年進士,授御史職位。

景泰初年,御史王豪曾經因為調查陳循爭地的事,得罪了陳循,被陳循所攻擊。此時,陳循起草詔書,說曾被告發過的負責風紀的御史臺官員,即使經過赦免寬恕,也全都改任地方職務,這樣王豪應當改任知縣。朱英說:「如果像詔書這樣處理,那麼凡是遭到御史抨擊的人都將懷著私仇誣陷攻擊,而御史愈來愈緘默不敢直言了。」奏章下到掌管司法刑獄的官署,請求按照朱英所說的辦,於是恢復王豪的御史職位。不久,朱英被調任廣東右參議,路過家鄉探望母親,口袋裡只有賜金十兩。

△紀念明代太子太保朱英的太保第,始建於明成化22年(1486)

後來兩廣總督吳琛去世,朝廷合議,認為朱英在廣東有威信,便讓他接替吳琛任兩廣總督。自從韓雍大肆徵討以來,將帥喜好邀功求賞,從俘虜掠奪中獲利,稱為「雕剿」。朱英來後,以安寧平靜的方式施加壓力,定規矩告誡將士,不可以大張賊人的聲勢,隨意請求用兵。

招撫瑤族、僮族歸順者,定為編戶,給予免除三年賦稅,於是馬平、陽朔、蒼梧諸縣的少數民族全都望風歸附。荔波盜賊李公主有幾萬人馬,長期自負頑固,也派兒子進獻錢款,朱英將他們安置在永安州居住,使他的子孫世代為吏目。從此歸附的一天比一天多,總共四萬三千多戶,十五萬餘人,憲宗十分讚賞。

前棟不能高於後棟,最高不能超過祠堂

全村 100 多棟古民居以朱氏宗祠為中心,按照中國傳統風水「五位四靈模式,圍繞朱氏宗祠及主巷道整齊排列。

房子外形均以面闊3開間,青磚「金包銀」硬山頂一重封火牆為主;體量均以寬11米,進深 8.9 米為主;巷道用青石板、河卵石砌排水溝,走向、平面布局都保持一致;並沿用「前棟不能高於後棟,最高不能超過祠堂」的舊習。

△開國上將朱良才將軍故居

從整體布局來看,巷道、溝渠構成了村落的基本骨架,祠堂等公共建設成為村落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動中心和精神中心,井臺、朝門、廣場是人們日常交往的活動 空間,廟宇、楣杆石是文化旌表性物質載體。

△白石書院,始建於明代,當地三大書院之一

全村有古祠堂1座,古廟3座,古書院1座,古名居100餘棟,古橋1座,古墓1座,古雕塑約10尊,古石刻約 10 處,古匾額 4 塊。

參考資料來源:《湖湘古村之美》《探訪五嶺群山中的「失落之村」》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責編:王銘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太保營村
    因曾有領太子太保銜的陳姓高級將領駐軍於此,鄉民為紀念陳公,取此村名。 三、歷史沿革 太保營村歷史上隸屬於安肅縣(今徐水區)。清代,安肅縣隸屬於保定府。據光緒年間《安肅縣誌》記載,清代縣轄路,安肅縣分7路,領267村,太保營村屬於南路。民國2年(1913年),改府為道,安肅隸屬於範陽道。
  • 沂蒙人文志 | 臨沂市莒南縣板泉鎮大白常村有位歷史名人叫王璟,官至太子太保
    而從大白常村再往西,就是沭河了。根據莒南縣地名資料記載,大白常這個名字其實也與沭河有關。相傳,王姓於北宋末年遷此建村,村莊座落在沭河東岸,以河流似白色的布帶,水流不息,而取名白常;後因村大,改稱大白常。
  • 十三太保、蓋世太保、太子太保……這些「太保」到底什麼意思?
    沙陀隸屬於西突厥處月部,分布在金娑山(今新疆博格多山,一說為尼赤金山)南,蒲類海(今新疆東北部巴裡坤湖)東,名為「沙陀」的大沙漠一帶,因此號稱沙陀突厥。沙陀民族所身處的金娑山地區產出高質量的良馬,但馬匹數量並不多,遠遠比不上蒙古草原馬,這就衍生出沙陀人重甲騎兵的戰術,以少量武裝到牙齒的重甲騎兵帶領步兵協同作戰。
  • 古代的太保、太子太保、太子少保都是什麼官職?
    我們讀歷史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某位大臣被封太師、太保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是做什麼的?相當於現今的什麼職務?
    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從一品。)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俱東宮大臣,無員限,無專授。——《清史稿·職官志》
  • 獅山竟藏了個「珠三角最大孔子後裔村」,八成村民都是孔子後代!
    在獅山,就藏了個 珠三角最大的孔子後裔自然村 近八成的村民都是孔子後裔 它就是獅山鎮石碣社區! 孔子第55代孫為開村始祖 石碣社區戶籍人口約6200人,社區裡孔姓人口佔了全轄區人口的八成左右。史料記載,石碣社區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村民中都流傳著孔子第55代孫來此落戶開村的故事。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也許不信
    在儲君居住的東宮有「三師」,分別為太子太保、太子太師和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職責所在便是保護太子的安全,太子太師則是負責教文,太子太師負責教武,不過這官職也不是特別嚴謹,有的皇帝並沒有太子,但也會封別人做太子太保。「少保」則是太保的副級,屬於皇帝的高級顧問。
  • 清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少保,放到現在是個什麼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儲君居住的東宮有「三師」,分別為太子太保、太子太師和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職責所在便是保護太子的安全,太子太師則是負責教文,太子太師負責教武,不過這官職也不是特別嚴謹,有的皇帝並沒有太子
  • 太子太保姚南仲
    姚南仲代李復任鄭滑節度使看了很多所謂的姚氏名人選集、著作、貼子或者文章,無一例外漏掉了大唐名臣太子太保(從一品)、義成軍節度使
  • 古羅馬人的後裔在中國這個村?甘肅這個村有點神秘,你想去看看嗎
    古羅馬人到底來沒來過中國,曾經是引起了很大的爭論,有人說古羅馬人曾經是在漢朝時來過中國,而且在中國居住過,甘肅有個村子據說是古羅馬人曾經的聚居地,現在的村民是他們的後裔,但是也有人持懷疑態度,認為古羅馬人根本沒來過中國。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個村子是在哪裡呢?我們去一探究竟吧。
  • 不為人知:山西一個村子100多瘋狂村民,炸開于成龍墓,考古
    康熙皇帝得知于成龍的死訊,下旨追贈其諡號為「清端」,有清廉、端正的意思,並且在他的家鄉永寧州賜葬,授予他太子太保比如說乾隆朝的大學士紀曉嵐,雖然生前風光無限,但死後只得了一個太子少保。根據村中老人回憶,當年的挖墓行動進行的很突然,熱情高漲的村民很快就將墓上封土挖開,但陵墓的墓室都是用白灰和松香的瓷碗砌築而成,堅硬如石,村民們挖了半天也沒有打開,最後沒辦法只能用炸藥將墓頂炸開一個大洞。
  • 《村屯記憶》第一期 太子島村
    【標準名稱】太子島村【羅馬字母拼寫】Tàizǐdǎo Cūn 【行政歸屬】屬新城街道【地理坐標】東經123
  • 杜伏威唐太子太保行臺尚書令上柱國爵吳王
    擊敗吳帝李子通,支持秦王李世民平定洛陽,遷太子太保,位居齊王李元吉之上。武德六年(623年),受到輔公祏叛亂牽連,罷官奪爵,籍沒家眷。武德七年(624年),暴卒,時年四十一歲。唐太宗貞觀五年,平反昭雪,追封吳國公,葬於少陵原。
  • 有村民自稱是戚家後裔
    徐州大廟80歲老人喬兆銀經過兩年多的考證,訪問戚家(戚改喬)後人喬友成老人,以及多位村裡老人,獲悉戚繼光墓就在徐州土山寺附近一口水塘靠北部稍偏東的方位。今年十一期間,喬兆銀等人成立的徐州戚繼光研究會,在雲龍區翠屏山土山寺村召開研討會,通報近三年來有關徐州戚繼光墓的調查考證情況。
  • 最牛的寧遠官員,僅次於當朝皇帝,還重修了湖南駐京辦事處,兼任太子太保,他是……
    《駱氏族譜》載:思恭公,明太子太保,襲授錦衣衛。萬曆乙卯(1615 乙卯 明神宗 朱翊鈞 萬曆 四十三年)擢左都督,西司房官旗辨事,掌衛事,聲名赫奕,一時無出其右。倡建京師館,今館內立牌位祠奉。      ( 點評:「一時無出其右」一句就告訴大家,當時除了皇帝,當官的無論級別還是權力,又或是政績,都沒人能超過他。
  • 大金國完顏後裔在鹿邑
    「我們是完顏宗弼的後裔。」馬鋪鎮完老家村的完顏三坤說,完顏宗弼就是金兀朮。  完顏三坤是鹿邑縣完顏家族中的一個活躍人物,他曾擔任過馬鋪鎮衛生院院長,現在鹿邑縣衛校上班。據他考證,他們的祖先是明朝萬曆年間從安徽肥東遷徙而來的。元末明初,金太祖四太子完顏宗弼的後代完顏佩跟隨朱元璋南徵北戰,因戰功卓著被封為「女真將軍」,封地在今天的安徽肥東縣完顏牌坊村。
  • 中國太保:「駐」進民心 幫出實效——記雲南大理州永平縣卓潘村及...
    糧滿倉、肉上碗,笑容越來越甜蜜……這兩年,雲南大理州永平縣彝族人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村民們都親切地感謝著好「紅軍」。2018年9月,中國太保產險雲南分公司李紅軍接到一項艱巨的任務:到永平縣卓潘村及黑豆場村專職開展扶貧工作,這一幹就是兩年。
  • 沒落的千年銀杏村,竟是郭子儀後裔的棲息地,太過蕭瑟,誰來拯救
    而高嶺村的村民大多姓郭,相傳他們是郭子儀的後裔......「噢,他們真的是郭子儀的後裔嗎?」 這個說起來還有一故事,萬安民間有一傳說,唐朝大將汾陽王郭子儀來到江西,路過萬安高陂時丟失了馬鞭和兵符,後來兵符找到了,馬鞭沒有找到,他便在一棵大樹上寫了一段話:「兵符系馬鞭,符歸鞭不見;鞭竹若生筍,繁衍我子孫。」
  • 甘肅驪靬村人長相奇特,他們究竟是不是消失的羅馬軍團後裔?
    在這把「鑰匙」中部的金昌市永昌縣,一個名叫驪靬村的小村莊多年來受到大批海內外大眾傳媒界和普通公眾的關注,據說那裡就是安置公元前53年卡萊戰役「遺失的羅馬軍團」的漢代古城,外貌體徵特殊的漢族村民們被稱為「漢代中國羅馬軍團」後裔。而在學術界,關於驪靬「羅馬城」問題已經展開多次學術爭論,如果從德效騫算起聚訟近60年。當下,驪靬村及周邊村落的情況怎麼樣?
  • 邢臺山村現成吉思汗後裔?村民稱祖上系元末王室
    上申莊申姓村民通過祖輩口口相傳,普遍認為自己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後裔,他們的太始祖曰璟為鐵木真的六世玄孫,當時為躲避明軍追殺逃難到沙河地界,將「曰」改成了「申」,從此定居在此繁衍子孫。  探秘  古民居群歷經數百年風貌猶存  沙河市十裡亭鎮上申莊古村落東西長200多米,南北橫跨500多米,共有兩條主街,20多組院落,1000多間老房。遠遠望去,那些由青石壘建而成,有著數百年歷史,浸透了歲月風霜的老院落被新建起的民居包裹在中心,靜靜佇立在樹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