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篇|中華民族沒有尚武精神?早在千年之前,一位詩人便有答案

2020-12-15 山高水遠幾相逢

大家好,這裡是山高水遠幾相逢。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世界獨此無二,相逢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共同欣賞這些古人們在幾千年前的寄託自己情感的佳作,相信你我能夠在這些詩詞中得到心靈的共鳴。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今天相逢分享給大家的唐詩吧。

詩意圖片

原詩

胡無人

唐代:李白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

漢家將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敵可摧,旄(mao)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盛唐

創作背景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仙李白之手,由於古今論者的說法不一,故而這首詩的創作年代並不確定,有人說是這可能是李白初入幕府時期,即德元載十二月下半月到次年正月,另一種說法是這首詩所描述的場景與安史之亂不甚相符,故而應該創作於開元末到天寶初之間,即(742~756)。

詩詞大意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

詩的頭兩句描寫了胡兵進犯的場景,在霜風凌厲,大漠野草凋敝之際,胡人身負良弓利箭,胯下騎著強壯的戰馬入侵。

——漢家將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爾後的第二句轉瞬間描寫朝廷派出如漢朝霍去病一樣勇猛無畏的將軍,率領三十萬士兵出徵迎敵。

詩意圖片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將士們腰間插著白羽箭,在射向敵人時如流星一般疾速,腰間雕刻著比喻潔白清冷的秋蓮之花的寶劍在出鞘的那一剎那閃耀著寒光。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朝廷大軍最終在玉門關與胡兵交戰,此時天上飄起大雪,敵人的箭雨密集如沙石一般射在我軍將士的盔甲上。

詩意圖片

——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雙方將士激烈拼殺,如龍爭虎鬥一般,就在這時,象徵殺戮的太白星現身,這是滅胡的預兆,於是大家堅信這一仗一定能夠打敗敵人。

——敵可摧,旄(mao)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旄頭為象徵著胡人的星象,這裡指代胡兵。敵人是可以打敗的,胡星也即將暗淡無光,履(踩著)胡兵的屍體,涉(經過)胡兵的血泊,要將胡兵徹底消滅。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將胡兵首領的首級懸掛在直指天空的旗杆上,將胡兵的屍體埋在邊塞上,胡兵看到這裡將再無人敢入侵,這樣天朝自然就能和平昌盛。

盛唐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陛下的壽辰三千歲,朝廷將士讓您只需高枕無憂,穩坐廟堂之上,高歌漢高祖之「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相逢賞析

這首詩是相逢最喜歡的一首,它深刻的將朝廷士兵的英勇善戰描繪的栩栩如生,詩中借用霍嫖姚(霍去病曾領嫖姚校尉)這一漢朝神將,側面體現出朝廷將領的用兵如神,勇冠三軍。「漢家將士三十萬」這樣氣勢磅礴的詩句更是把我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刻畫的入木三分。

詩仙李白

詩人借用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希望朝廷能夠戰勝胡兵,清楚邊境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讓邊疆人民過上寧靜的生活。讀到這一首詩,便會發現此時與宋朝嶽飛將軍的《滿江紅》有異曲同工之處,兩首詩都讀來讓人激勵振作,李白不愧為詩仙之名。

感謝大家的閱讀,這裡是山水有相逢,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這裡定期有優美的詩詞與你分享,如果哪位朋友有喜歡的詩詞,可以在下方給相逢留言。

你可能還喜歡:中國基建狂魔何以成名?看武漢火神山醫院,10天帶給世界一個奇蹟

辛棄疾篇:「詞中之龍」為何要「醉裡挑燈看劍」?

唐詩篇:人有離合,月有圓缺,那些驚豔了塵世的送別詩

相關焦點

  • 從盛唐邊塞詩,看唐代詩人的風骨,探索唐代詩人任俠尚武的精神!
    唐詩中的「邊塞詩」最能體現唐朝文人尚武的特質。邊塞詩是唐詩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唐詩》五萬餘首詩歌中有兩千多首是邊塞詩。邊塞詩是以邊塞生活為主要題材,涵蓋戰爭、和平、愛國、獻身、邊塞、風光、民族、軍政、思鄉、親情、牽掛等諸多方面。
  • 尚武精神-民族血性-英雄輩出
    01         毛主席說:「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 唐詩篇|千年前的李白只有豪放不羈?他曾用這首詩向紅顏寄託情意
    大家好,這裡是山高水遠幾相逢,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世界獨此無二,相逢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來分享,讓我們一起在詩的海洋裡感受千年以前古人的那種情感寄託,相信你我可以在這些佳作裡感受到心靈相通的東西。
  • 淺談戰神白起的尚武精神
    戰神白起,赫赫有名,可惜《史記》中沒有白起出生日期的記載,有記載的就是公元前294年白起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是在他當上左庶長去攻打韓國的時候,死亡的時間是秦昭襄王五十年十一月(公元前257年11月)。「左庶長」這個職位在秦國只有貴族才能擔任,秦國人服役的年齡15歲,在這以後近37年裡,有35個年頭白起都在四處徵戰,所向無敵,未嘗敗績。可惜《史記》沒有提起關於白起子女的一星半點兒的記載。
  • 忠義尚武,國人的神聖使命
    孫中山曾提筆「尚武精神」,尚武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民族精神的展現。一個國家缺乏尚武精神,必然會被其他勢力所覬覦,所侵略;一個民族缺乏尚武精神,必然會被其他民族所嘲弄,所取代。天下大勢,浩浩湯湯,成王敗寇,優勝劣汰,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大自然殘酷的叢林法則。古往今來,概莫如是。中華民族是從硝煙戰火中走出來的英雄民族。
  • 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斯巴達勇士斯巴達尚武精神從何未來?溫泉關戰役溫泉關戰役之後,斯巴達300勇士中,有兩人因為個人原因未能參戰,他們回到斯巴達後,沒有收到家人喜極而泣的淚水,卻遭到了蔑視與孤立。這兩人都不是主動逃避戰爭當逃兵的,倖存者之一的潘提鐵斯,是因為在戰爭期間出使外邦而有倖存活下來,另一位是因為戰爭時,眼疾復發。前者因為受不了回城後人們的冷眼與孤立,最後自殺身亡;後者直到在另一場戰爭中取得勝利,才擺脫了懦夫的稱號。其實現在看來,這兩人未能參戰都是情有可原,但是當時的斯巴達人不能接受任何未能參戰的理由,其家人也沒有因為其他的倖存而感到高興。
  • 秦景公的玉戈與秦人的尚武精神
    秦公一號大墓是目前為止考古發掘的先秦時期最大的一座墓葬,出土的石磬上篆刻的「天子匽喜,龔公式是嗣,高陽有靈,四方以鼎」銘文,為研究這座墓的主人提供了文字依據。「天子」指東周國王,「龔公式是嗣」表明了秦公的世系關係,說明這座大墓的主人是秦穆公的四世孫秦景公。這件形體碩大,製作考究,比較罕見的玉戈,自然是秦景公生前所用的禮儀性兵器。
  • 《八佰》壯士捨得精神震撼世人,中華民族精神永垂不朽!
    電影《八佰》便由此而生,更折射出千千萬萬曾經奮勇抗戰的中國英烈的不屈與韌力。在電影裡,並不是每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都能成長為不畏死的英雄,依然會有人想著妻兒老小。國難當頭,我們是應該同仇敵愾,可又有幾人能成為那七進七出的趙子龍呢?即便是「八百壯士」也並非人人都勇不可當,這才是符合人性的真實表達。
  • 發揚中華武術,振奮民族精神
    特別是像中國這樣一個從未拋棄過自己歷史傳統的國家,尊重傳統文化便顯得尤為重要。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社會生活和生產鬥爭中創造了獨特的文化傳統,並且為世界文明貢獻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尤其是經歷了千年發展傳承下來的中國傳統武術,更是其中的瑰寶。武術運動蘊涵豐富,技理相通,人門之後會有「藝無止境」之感。
  • 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火讓我們的先祖有了光明與溫暖,文字讓我們先祖的經驗得以永續流傳,有了火與文字,大大推進了中國文明的進程。無論是盤古開天、女媧補天,還是燧人取火、倉頡造字,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精神。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產生了許多聞名於世的思想巨匠。
  • 政治學科常考考點《中華民族精神》知識點詳解
    在教師資格筆試中,《文化生活》中「中華民族精神」這個知識點歷來是考查的重點,經常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這個知識點主要考察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時代特徵等相關知識,下面我們將就此知識點與大家分享。【考點精講】中華民族精神(一)中華民族精神的內容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
  • 中華法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周公特別推崇「司寇蘇公,式敬爾由獄,以長王國,茲式有慎,以列用中罰」。所謂中罰即公平、公正之意。孔子曾經論證司法不中的危害,「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只有刑罰得中才符合中道,才能達到和的效果。可見,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朝統治者便十分重視運用理性求實的指導原則管理國家,不僅在當時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且影響後世至為深遠。
  • 餘秋雨:古代神話中藏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
    從歷史價值上看,中國文化未必最強,但它卻是唯一一個沒有中斷、湮滅,綿延5000年,一直發展至今的文明。餘秋雨曾與一位美籍華人政論者就文化和價值觀產生爭執。這位美籍華人說:「西方的價值系統,是我們討論全部問題的起點和終點。」餘秋雨說:「是不是終點,你我都沒有資格判斷。
  • 平遠東石黃屋尚武習武有傳統
    坳上黃屋還有一項更讓人稱道的是,居住在這一帶的黃姓族人一貫有尚武習武的傳統。清朝初年,各地民眾不願屈服於滿清官兵的野蠻統治,紛紛奮起反抗。直至鹹豐年間,坳上族人黃乙三,以「反清復明」召集「會黨」幾百人(以當地黃姓青年居多)。眾人推舉他為首領,準備起事攻打縣城的清兵。但消息被洩漏,他們便轉而東進鎮平再北上攻打福建武平,最後均未得手,以失敗告終,隊伍退回本鄉。
  • 歐洲有騎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美國有牛仔文化,中國有啥?
    縱觀古今中外強國,都可以看到一點:任何一個民族,無關大與小,只要有獨特的精神信仰,那麼往往就能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斯巴達,只是古代希臘城邦之一,論國家規模微不足道,卻因尚武精神,而為世界矚目。 然而,歐洲有騎士精神,日本有武士道之風,美國有牛仔文化,俄羅斯有戰鬥精神,那麼中國到底有啥呢?
  •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內核
    它植根於中華大地,綿延數千年,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徵和標識,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標誌和智慧的結晶。武術之所以被稱為國術、國魂,它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能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就是要弘揚崇德尚武、自強不息、精忠報國的武術精神。中華武術不僅僅是套路、技擊、強身,其核心價值是蘊含著濃厚的中華文化,以及承載著的尚武精神。練武的目的在於「強種禦侮」和「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練武之人要心靜,需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恆心,各種動作基本功要有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堅持不懈和不斷努力。
  • 毛澤東,中華民族精神之魂
    如果說秦始皇是民族精神的祖魂,那毛澤東就是民族精神的創世魂——在繼承華夏文明精髓的基礎上,賦予了其新的歷史意義並予以突破,開創出了新的時代精神。這份源自祖先、深刻烙在骨血裡的精魂,其主要由八個偉大的特質構成,這八個特質,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底色。第一個特質,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大丈夫價值觀。
  • 抗疫精神:新時代中華民族精神鮮活案例
    這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生產生活的實踐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思維方式、道德理念;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也是維繫民族發展的精神紐帶。  新時代中華民族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新時代要求的統一。中華民族在各個時期不斷凝聚出民族精神。
  • 仰望星空有「天問」,到屈原故裡覓詩人足跡···
    仰望星空有「天問」,到屈原故裡覓詩人足跡······ 2020-05-01 0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古代真的沒有騎士精神嗎?帶你領略中國的騎士精神
    中國古代真的沒有騎士精神嗎?我們知道騎士精神,是歐洲人對身份和榮譽的象徵!即使是與我們一衣帶水的日本,都搗鼓出了武士道精神,而只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美國,則誕生了橫槍立馬的牛仔精神,這些都是典型的尚武之風,那麼中國有所謂的騎士精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