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山高水遠幾相逢。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世界獨此無二,相逢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共同欣賞這些古人們在幾千年前的寄託自己情感的佳作,相信你我能夠在這些詩詞中得到心靈的共鳴。那麼,接下來,就來看看今天相逢分享給大家的唐詩吧。
原詩
胡無人
唐代:李白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
漢家將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敵可摧,旄(mao)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無人,漢道昌。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創作背景
這首詩出自唐代詩仙李白之手,由於古今論者的說法不一,故而這首詩的創作年代並不確定,有人說是這可能是李白初入幕府時期,即德元載十二月下半月到次年正月,另一種說法是這首詩所描述的場景與安史之亂不甚相符,故而應該創作於開元末到天寶初之間,即(742~756)。
詩詞大意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
詩的頭兩句描寫了胡兵進犯的場景,在霜風凌厲,大漠野草凋敝之際,胡人身負良弓利箭,胯下騎著強壯的戰馬入侵。
——漢家將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爾後的第二句轉瞬間描寫朝廷派出如漢朝霍去病一樣勇猛無畏的將軍,率領三十萬士兵出徵迎敵。
——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將士們腰間插著白羽箭,在射向敵人時如流星一般疾速,腰間雕刻著比喻潔白清冷的秋蓮之花的寶劍在出鞘的那一剎那閃耀著寒光。
——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
朝廷大軍最終在玉門關與胡兵交戰,此時天上飄起大雪,敵人的箭雨密集如沙石一般射在我軍將士的盔甲上。
——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
雙方將士激烈拼殺,如龍爭虎鬥一般,就在這時,象徵殺戮的太白星現身,這是滅胡的預兆,於是大家堅信這一仗一定能夠打敗敵人。
——敵可摧,旄(mao)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
旄頭為象徵著胡人的星象,這裡指代胡兵。敵人是可以打敗的,胡星也即將暗淡無光,履(踩著)胡兵的屍體,涉(經過)胡兵的血泊,要將胡兵徹底消滅。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
將胡兵首領的首級懸掛在直指天空的旗杆上,將胡兵的屍體埋在邊塞上,胡兵看到這裡將再無人敢入侵,這樣天朝自然就能和平昌盛。
——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陛下的壽辰三千歲,朝廷將士讓您只需高枕無憂,穩坐廟堂之上,高歌漢高祖之「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相逢賞析
這首詩是相逢最喜歡的一首,它深刻的將朝廷士兵的英勇善戰描繪的栩栩如生,詩中借用霍嫖姚(霍去病曾領嫖姚校尉)這一漢朝神將,側面體現出朝廷將領的用兵如神,勇冠三軍。「漢家將士三十萬」這樣氣勢磅礴的詩句更是把我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刻畫的入木三分。
詩人借用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希望朝廷能夠戰勝胡兵,清楚邊境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讓邊疆人民過上寧靜的生活。讀到這一首詩,便會發現此時與宋朝嶽飛將軍的《滿江紅》有異曲同工之處,兩首詩都讀來讓人激勵振作,李白不愧為詩仙之名。
感謝大家的閱讀,這裡是山水有相逢,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這裡定期有優美的詩詞與你分享,如果哪位朋友有喜歡的詩詞,可以在下方給相逢留言。
你可能還喜歡:中國基建狂魔何以成名?看武漢火神山醫院,10天帶給世界一個奇蹟
辛棄疾篇:「詞中之龍」為何要「醉裡挑燈看劍」?
唐詩篇:人有離合,月有圓缺,那些驚豔了塵世的送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