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提起北宋,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當時的著名軍事家族——楊家將,楊家將這個家族驍勇善戰,他們主要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因為有了他們,北宋才能繁榮發展,不過到了最後,北宋滅亡時,楊家將不再出來救國了呢?其實是因為這個原因。
楊家將在北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楊家將真正崛起是從楊業和佘賽花這一代開始的,而且只榮光了三代,便沒落了。楊繼業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生時並不叫楊業,而是叫楊崇貴,後因追隨北漢世祖劉崇,為了避名諱,改為楊重貴。
楊業的一生傳奇而坎坷,他的父親楊信效忠後周,而他則是效忠的劉崇,一對父子一輩子處於對立面,盡忠不能盡孝。他在北漢的29年中,又經歷了無數次人生的大起大落,不僅跟隨了兩任君主,就連姓氏也改為劉姓,變為劉繼業,不過這也可以從側面看出北漢皇帝對他的器重。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了陳橋兵變,宋朝建立。為了擴大勢力,滅掉北漢,趙匡胤加大了對北漢的施壓,後又派精兵鐵將去攻打北漢,北漢雖頑強抵抗,但是仍舊是不敵,最後以北漢皇帝劉繼元投降而結束戰鬥,隨後楊業也投降宋朝,恢復了原本的楊姓,單名一個業字。
但是投降後,楊業的日子並不好過,經常被小人進獻讒言,尤其是在伐遼的時候,蕭太后想要幹掉楊業,恰好伐遼失敗,所有的矛頭都指向楊業,而這時他們的軍隊處於一個非常不利的形勢,於是楊業只好貿然出兵,最後被包圍在陳家谷,楊業的軍隊全軍覆沒,第一代楊家大將就此隕落了。
不過好在楊家將後代子嗣較多,很快重新崛起,尤其以楊延昭最為出名,而因為楊延昭在和遼國籤訂的「澶淵之盟」,又為宋朝換回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發展,他為宋朝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古話說:「忠孝不能兩全」,楊延昭最後卻沒能為父報仇,最後抑鬱而終,一生也是比較悽慘。
到了楊文廣這一代的時候,楊家將的實力也大大縮水,功績比不上宋朝的其他大家族,加上宋朝重文輕武,即使楊文廣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門。宋朝看似外表看似繁榮昌盛,裡面早已是積貧積弱,武將的壯志很難實現。
結語:宋朝的奢侈以及散財求和是宋朝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宋朝滅亡時,楊家將並不是不救,也不是不敢救,而是楊家將一代一代逐漸沒落,到了宋徽宗時期,楊家將的後代差不多已經淪為普通士兵,甚至沒有資格去拯救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