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專家姚玉峰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送去光明——兩位道德...

2021-01-13 中國日報網

本報記者 江南

2月6日一早,93歲的「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專程從武漢來到杭州,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中心,接受白內障手術之後的第一次複查。

眼科主任姚玉峰為黃旭華檢查了視力和眼壓,複診的結果讓人倍感欣慰:左右眼視力均達到0.8+,眼壓也都正常。

「黃老的視力恢復基本達到了年輕人的正常視力。」姚玉峰說,一個月前手術時,考慮到黃老的超高齡及白內障病史,預計恢復可能較慢。現在恢復得那麼好,說明手術很順利。

「把視力恢復好,我還能繼續為國家工作好多年呢。」黃旭華開心地笑了,「現在雖然不在科研一線,但我是年輕人的『啦啦隊』。」

黃旭華與姚玉峰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結緣,還要從幾個月前說起。

黃旭華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總設計師,1958年至今一直獻身祖國核潛艇事業,以身許國、隱姓埋名三十載,其間一次也沒有回過老家。姚玉峰教授成功主持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獨創的姚氏法角膜移植術,婉拒國外高薪毅然回國,20多年來經他手術復明的病人有近3萬名。當時,他們都作為全國道德模範代表,出席2017年11月17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

會上,姚玉峰聽黃旭華院士的報告時注意到,老人戴著老花鏡,還用一個很大的放大鏡,一行一行地「掃」過講稿。

姚玉峰會後主動找到黃旭華詢問得知,黃旭華從45歲開始看東西就吃力,戴的老花鏡度數越來越高,還是看不清,只好加上放大鏡,一個字一個字地照。「問過好多醫生,都說以我現在的年齡還是不做手術為好。」黃旭華說。

90多歲超高齡、患了幾十年白內障,這個手術對醫生來說,風險、壓力非常大。但如果不做手術,幾乎不可能找到重新恢復視力的辦法。姚玉峰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醫療團隊,決定把這個壓力扛起來。

今年1月2日,黃旭華來到杭州。姚玉峰和團隊給老人做了全面檢查,「當時老人視力不到0.1,白內障呈棕褐色,再不治療很可能就會失明。」

隨後醫院組織全院大會診,準備了各種預案,盡一切可能降低手術損傷、避免併發症。比如麻醉環節,超高齡的老人,麻醉風險很大,最後確定局部麻醉的方案,確保病人安全。

1月4日上午,姚玉峰主刀進行手術,整個手術一氣呵成,全程只用了13分鐘。

術後次日,黃老視力已從術前的不到0.1,恢復至0.3,能看得清手機簡訊了;右眼術後第三天、左眼術後第二天,左右眼的視力分別都恢復到了0.6。

出院時,黃老向眼科中心贈送了12個字——「周到細緻,一絲不苟,萬無一失」。他說,這是周總理當年送給核潛艇研究團隊的。

姚玉峰說,黃老視力恢復後馬上想到「還可以繼續為國家工作好多年」,讓他深受震撼,「老一代科學家身上的報國情懷和獻身精神,深深感動了我們,也讓我們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相關焦點

  • 兩位全國道德模範北京結緣譜佳話,眼科專家姚玉峰為「中國核潛艇之...
    手術後,姚玉峰看望黃旭華,了解術後恢復情況。 周素琴攝/光明圖片  2017年11月17日,黃旭華和姚玉峰,兩位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相遇結緣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姚玉峰為已經93歲高齡的黃旭華治療嚴重的白內障,術後,老人的視力就從不到0.1,達到0.6。  光明日報1月12日10版和13日1版,分別刊發報導《兩位全國道德模範北京結緣引佳話——姚玉峰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送光明》和《冬日裡一篇暖人的新聞》,講述了發生在兩位全國道德模範間溫暖的故事。  報導刊出之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
  • 姚玉峰帶領團隊為黃旭華戰友義診檢查眼睛——續寫光明的故事
    姚玉峰帶領團隊為黃旭華戰友義診檢查眼睛——續寫光明的故事光明日報  作者:嚴紅楓 張玉玲  2018-12-31   光明日報記者 嚴紅楓 張玉玲  2017年11月17日,中船重工集團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黃旭華院士和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姚玉峰,這兩位道德模範相遇
  • 「黃金男孩」哈利波特,「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精忠報國」嶽飛...
    「黃金男孩」哈利波特,「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精忠報國」嶽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2020-06-18 05: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原創話劇《深海》北京上演 致敬「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深潛...
    11月20日至21日,以「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為故事原型的大型話劇《深海》在北京上演。該劇以核潛艇深潛為敘事主軸,不僅展現了步步驚心的下潛情景,更以黃旭華內心世界為聚焦點,回溯了這位中國核潛艇的開創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隱名埋姓幾十載,為我國核潛艇研製、跨越式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和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以及他與母親、妻子深沉豐富而又複雜的情感世界。
  • 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故事,大型話劇《深海》6月14日晚...
    講述「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的故事,大型話劇《深海》6月14日晚首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6-14 該劇也是近期舉行的
  • 中國核潛艇之父、天氣預報奠基人分別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
    恭喜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其中黃旭華院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研製的創始人之一;曾慶存院士是國際著名大氣科學家,國際數值與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他在數值天氣預報和氣象衛星遙感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痴心不改,此生無悔
    ——黃旭華 編者按: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近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著名核潛艇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黃旭華院士維核潛艇隱姓埋名30年,他增說:「我的一生屬於祖國」,但是對於家庭的愧疚,尤其是對一直擔憂自己的母親更是倍感歉意。
  • 人生,為祖國深潛——記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人生,為祖國深潛——記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黃豔、餘國慶  題記:這輩子沒有虛度,一生屬於核潛艇、屬於祖國。
  • 黃旭華、王凱、武當高手...春晚上的湖北元素,錯過的趕緊回放!
    黃旭華亮相央視春晚寄語年輕人2月15日央視春晚現場,中國「核潛艇之父」、湖北省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黃旭華院士通過直播鏡頭,向全國觀眾問好。23時15分許,央視主持人康輝來到黃旭華院士身邊。他介紹說:「在我身邊是一位傑出的老人,是敬業奉獻模範,93歲高齡的黃旭華院士。」
  • 國家最高科技獎|黃旭華 許身報國的「深潛」傳奇
    然而,曾經在近30年裡,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黃旭華在搞核潛艇,父親臨終時也不知他是幹什麼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如今,黃旭華身兼數職: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在業內,他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與驚濤駭浪做伴的「深潛」研究1958年,我國批准核潛艇工程立項。
  • 大海都知道——黃旭華和他設計的核潛艇的故事
    這六十年來,中國核潛艇几上幾下,從最初的孕育構想到如今已有多代多型核潛艇「徵服五洋任所之」。這一個甲子的時光,只夠黃旭華做一件事:為國家設計最好的核潛艇。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胡問鳴說,黃旭華在核潛艇研製崗位上堅守了六十年,非常難能可貴。
  • 此生屬於祖國,此生無怨無悔——隱身30年的中國核潛艇先驅黃旭華
    重到可以為之遠離家鄉、荒島求索,深藏功名三十載;重到從一窮二白中「頭拱地、腳朝天,也要把核潛艇搞出來」;重到年過九旬仍不甘退休,誓要再幹好多年……10日,黃旭華,這位共和國的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了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 光明日報推薦駐浙江記者站站長嚴紅楓同志參評第16屆長江韜奮獎公示
    他們自己打掃麻風病休養員住過的房間,夜宿麻風村的採訪經歷,讓許多人為之感嘆不已!《山坳人生照樣出彩》的內參得到了三位中央領導的批示肯定 。麻風村10位年輕人的事跡感動國人,被評上了「時代楷模」;團隊成員潘美兒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嚴紅楓作為他們事跡報告團的成員,也來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做介紹採訪經歷和體會。
  • 蘭州地區眼科專家人才工作站揭牌儀式在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舉行
    蘭州地區眼科專家人才工作站揭牌儀式在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舉行  中新網1月6日電 1月4日,蘭州地區眼科專家人才工作站揭牌儀式在蘭州普瑞眼視光醫院舉行,國際知名角膜病專家、醫學博士姚玉峰教授,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葛堅教授,受聘為普瑞眼科醫院集團首席專家,並在該院設立專家工作室。
  • 為研製中國核潛艇,他三十年沒有回過家見父母,無名英雄感動中國
    黃旭華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在這裡,他接觸到了系統的工科理論體系和嚴謹求實的科學觀念,為他以後從事核潛艇事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黃旭華在上海交大被發展為一名優秀的地下黨員,利用社團的關係,秘密為中國的解放事業奮鬥著。
  • 中國科技大獎揭曉,兩位粵籍科學家獲最高獎,核潛艇...
    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習近平為最高獎獲得者頒獎。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96個項目,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氣象預報泰鬥、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分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我國核潛艇領域的頂尖人才,幼年時歷盡艱辛,彭士祿是核潛艇之父
    最近在人們眼中,貴族卻成為了諷刺的字眼,往往用來諷刺那些虛偽的人,不過今天要講的精神貴族不是貶義詞,他是對一個人的尊重,這個人就是核潛艇之父彭士祿。想到核潛艇的功臣,很多人可能先想到黃旭華,實際上彭士祿做的並不比他少。彭士祿的童年布滿了陰影,他的母親在他3歲時犧牲,父親也僅僅多陪伴了他一年,他為了生計,常常在街上流浪,好在國家發現了他,讓他得以上學。
  • 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獲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央廣網北京1月10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人民大會堂揭曉。最受關注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我國核潛艇的先驅者之一黃旭華院士和我國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院士。
  • 「中國核潛艇之父」隱姓埋名30年:父親一直到死,只知道我的信箱號碼
    白髮蒼蒼的黃旭華用濃重的廣東普通話說: 「誓幹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志們,此生屬於祖國,此生無怨無悔。」 這位老人正是我國的「核潛艇之父」。 黃旭華(圖源:IC photo)50年代,核潛艇研製是國家最高機密。
  • 粵籍院士黃旭華、曾慶存獲最高科技獎!看他們當年如何立志報國
    廣東省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數量統計10項由我省單位或個人牽頭完成的獲獎項目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隱姓埋名30年書寫報國情 這位老者就是93歲的黃旭華,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譽所長,他是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飛彈核潛艇總設計師,被稱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然而直至2014年2月份,黃旭華被央視評為「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首後,他的事跡才逐漸為人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