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州古城內,每一片磚,每一片瓦,每一堵牆都訴說著曾經的故事

2020-12-11 小鹿與驢情感

荊州古城

【中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荊州城又名江陵城,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位於江漢平原的西沿。三國時期,「劉備哭荊州」、「關公大意失荊州」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荊州的城牆始於秦始皇時,為抵禦外敵而修建,後幾經損毀。東晉以後,好幾個皇帝在這裡建都,使這座城池成了歷代王朝屯兵置府的重鎮和兵家必爭之地。幾個朝代的修建,使荊州城固若金湯,有「鐵打荊州」之說法。

荊州除了城牆和城門,還有藏兵洞和炮臺。在城牆上行走,內環道驅車,外環道跑馬,護城河上蕩舟,不時能看到荊州城東門外的荊州城城標「金鳳騰飛」,這是由雕塑家江良田設計、雕塑家劉開渠審定並題字的現代建築。

三國公園

【「碧水波光映古城風採,畫廊亭橋浮三國雲煙」】

位於古城大北門與西門之間城垣邊側。

是一座以羅貫中《三國演義》魏蜀吳主要歷史事件為主題的公園,分東苑、西苑、珠島、中島四片。

張居正故居

【見證一代名相一生榮辱】

位於今太嶽路北之張家臺,墓築於明萬曆十年(1582),鎮刻有「明相太師太傅張文忠公之墓」,有石雕香爐、蠟臺,以事供奉祭祀。走道兩側有翁仲(石人)、石馬及其他鎮墓石獸,距中心約15米半徑處有3米高的土牆。

關帝廟

【與山西解州關祠、湖北當陽關陵、河南洛陽關林並列為全國四大關公紀念聖地】

位於荊州古城南門,既是關羽鎮守荊州10餘年的府邱故基,也是關羽後代世襲江陵的地方所在。整個館宇灰瓦紅牆,飛簷翹角,氣勢宏偉,為仿原關廟風格建築。儀門、正殿、陳列館前後呼應,十分協調。

萬壽園

【園內萬壽寶塔塔身深陷大堤堤面以下7.29米,為中國一奇】

坐落在荊州市沙市區荊江大堤古觀音磯頭之畔。園內整體建築取明代仿古構建,因擁有始建於南宋年間的「萬裡長江第一磯」觀音磯和明代嘉靖年間築建的「萬壽寶塔」而天下聞名。

萬壽寶塔是明朝第七代遼王朱憲火(節)藩封荊州時,為嘉靖皇帝祈壽而建,通高40.76米,八面七層,為樓閣式磚石仿木結構。塔內共有漢白玉坐佛87尊,神態各異,造型逼真。部分塔磚燒制獨特,有花卉磚、浮雕佛像磚、滿藏回蒙漢五種文字磚共兩千多塊,由當時全國8省16個州府縣信士敬獻。塔頂為葫蘆形銅鑄鎦金,其上刻有《金剛經》全文,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春秋閣

【因塑有關羽讀《春秋》像而得名】

原位於荊州城東郊金龍寺,建於清嘉慶年間,1931年重建於現荊州市中山公園內東北隅。閣內供奉關羽拜讀《春秋》塑像,春秋閣因此而得名。

旁邊有座寂廖的楚令尹孫叔敖墓。

鐵女寺

【荊州有「三觀二寺」之稱,鐵女寺就是二寺之一】

位於古城內江陵中學西側一小巷深處,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相傳唐代荊州有位分管冶鐵的官吏孫坤,家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其上司垂涎甚久,欲霸為妄。孫鐵官及二女不從。於是其上司藉故加罪於孫鐵官,使其鋃鐺入獄。

二女為父鳴冤,無奈官官相護,申告無門,雙雙投冶鐵爐而死,化為兩尊血肉模糊的鐵女。眾鄉親憐恤二女捨身救父的義舉,遂自願籌資修建了鐵女寺。現存建築有明朝的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彌勒殿、韋馱殿、藏經樓。二鐵女置於大雄寶殿內,形態模糊,如坐似立,與美麗的傳說相互呼應。

相關焦點

  • 荊州古城,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一部一百二十回的《三國演義》中,有七十二回提到荊州,演繹出了曹操奪荊州、劉備借荊州、孫權討荊州、關羽守荊州等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荊州古城穿行在荊州古城的青石板路上,隨意地俯下身去,都能採擷一段歷史,一個傳奇。
  • 荊州古城怎麼玩?請往這裡看
    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在這裡交相輝映英雄故事與烽火狼煙從來熱烈三國時期,荊州是群雄逐鹿之地,境內三國遺蹟遍布,也因此留下了獨一無二的三國文化。荊州古城盛名在外,是許多人到荊州市打卡的第一站。荊州古城共有六座城門,巍峨氣勢的古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曾是楚國的官船碼頭和渚宮。如今現存著的這座城牆大部分是明末清初修造,磚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堅固,是我國府城中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垣。
  • 荊州「名人堂」,你去過幾個?
    (來源:據荊州市人民政府網、荊州博物館官網整理)這裡,陳列的文物有來自不同時代、不同適用場景,但,都有著厚重的歷史內涵,你可以解讀它,依據它的身世替它訴說它無法訴說的心語;你也可以欣賞絕妙的製作工藝後,細細體會荊楚人的勤勞和智慧。
  • 了不起的大荊州:今後可以乘坐以「荊州古城」命名的高鐵啦!
    列車入口,每一個座位上,行李架上,都貼有荊州古城宣傳海報。↓↓↓這是荊州借力高鐵的一重大旅遊宣傳舉措,旨在藉助高鐵運行路段長、傳播途經廣的特點,實現以荊州為中心向東西南北傳送荊州旅遊信息,並通過高鐵整合旅遊資源、開展營銷合作,吸引更多外地朋友到荊州旅遊。
  • 《名城名勝》:荊州古城牆----穿越千年文明
    荊州東門景區導遊龔恆介紹,現存的荊州古城牆大多重建於明清時期,磚城挺拔、完整而又堅固,城牆內現有八座城門,兩座門樓,是我國現存的持續時間最長,跨越朝代最多,保存最為完好的磚土合包式的城牆。「就是它的外面是磚城,裡面是土城,它首先跨越方便士兵們換防,可以直接在土城上下,另外斜坡的形狀可以加固我們磚城牆的牆體。」龔恆說。
  • 深圳,不只有高樓大廈,還有那座厚重古樸的古城訴說著深圳的過去
    然而在深圳東部的大鵬半島,有一座古城在用她的滄桑訴說著深圳的過去,這裡保存著深圳原汁原味的文化古蹟,很值得人們去了解和品味。在大鵬古城,人們似乎穿梭在幾百年前年前,品味著獨特的街巷及建築,留下了幾聲悠悠的嘆息。歲月兜兜轉轉,偶然間,再一次仲夏的清晨,邂逅了東山海天相接的大鵬古城。
  • 只要你願意,每一片屋面瓦都在遮風擋雨
    瓦在,家在。屋面瓦的作用就是遮風擋雨,可以說新蓋一座房屋,瓦片要是安裝好了,就代表這座房子成了。德雲班主郭德綱回憶早些年最困難的時候,曾用「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來形容當時的情形。不少在外漂泊的遊子也曾有一瞬感覺到天下之大,好像竟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 荊州古城有了"護身符"!
    微信商務合作: 13085117579 15927922278荊州古城範圍內的建築限高;如果在城牆本體修建與城牆保護和管理無關的建築物和構築物,最高可處50萬元罰款。昨日,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批准《荊州古城保護條例》。荊州古城總面積4.5平方公裡,現有常住人口10.7萬,人口密度過大。城內交通擁堵,基礎設施落後,部分古建築被拆除或遭受破壞,現有建築密集,城市建設困難較多,壓力較大。該條例的制定,將大大有助於解決好制約古城保護發展的突出問題。
  • 荊州古城牆 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荊州古城是你感受荊楚文化以及三國風貌不可代替的一個地方,他充滿了千年古城的滄桑的味道,至於三國當中那種讓人意氣風發的感覺,在荊州古城內,經過時間的打磨,也不復存在了。建城歷史長達兩千六百年的荊州古城,在三國時期,他是一個不可讓人忽視的重要地盤,以關羽為主要人物的「大意失荊州」這個典故,是我們大家都可以耳口相傳的故事。
  • 【荊州歡迎你·遊在荊州①】荊楚風情,魅力無窮
    在荊州古城,斑駁的城牆仿佛在訴說歷史的滄桑;在荊州博物館,從石器時代到清代的歷史文物,巧奪天工的器皿、光耀史冊的竹簡、玲瓏剔透的玉器、精美絕倫的漆器,為遊客展示荊楚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楚王車馬陣展示廳中,「天子駕六」的遺蹟,昭示昔時王族的鼎盛;在洪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野鴨飛渡、蘆葦成片、重現的赤衛隊,將人拉回到那個烽火狼煙的年代。
  • 荊州古城即將大變樣:重建城樓、新增多座公園、規劃堪比麗江古城;沙市也要...
    根據荊州古城歷史城區和沙市歷史城區內傳統街巷、文物古蹟和歷史建築的保存、分布狀況,荊州有關部門劃定了三義街-得勝街歷史文化街區、荊州古城南門歷史文化街區、勝利街西段歷史文化街區和中山路-崇文街歷史文化街區4片歷史文化街區。
  • 南國完璧——荊州古城牆的前世今生
    相傳大禹治水時「割地布九州」,荊州便是其中之一。提起這座城市,很多人都會想起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歷史故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一百二十回中有八十二回與荊州有關,故坊間流傳有「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荊州」的說法。荊州以地臨江,「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埠」,所以古時也叫江陵。關於這個名稱,人們也並不陌生。詩仙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 西班牙託雷多古城的文化特色
    託雷多古城始建於2000多年前的古羅馬時期。這個城市公元6世紀被西哥特人佔據;8世紀被阿拉伯人佔領;11世紀開始進入天主教時代,並成為西班牙首都。該城在上世紀80年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城市整體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包括捷克的克魯姆洛夫和西班牙的託雷多。該城有幾個鮮明特點。一是多樣文明、多元文化交匯。
  • 荊州將啟用12處「不禮讓行人」抓拍點,全在古城內,沙市也有很多
    荊州啟動最大規模不禮讓行人抓拍,具體12處地址為:一、黃金堂路東方紅中學二、荊中路寶安商業街三、荊中路愛民路口四、荊中路荊州小學五、荊中路育才巷十二、荊南路東方紅中學南校區從以上地址可以看出,首先抓拍的地點全部在荊州區,尤其是荊州古城內;其次大部分地點在學校、醫院的大門口。
  • 荊州古城
    荊州古城牆城垛整齊,如群蟻排衙。城牆長度約有10公裡,寬30米,平均高度9米。如今可能就是一棟普通房屋的高度,可在當時的建築中是拔地而起的,荊州,成為了南方大國——楚的都城。那時的荊州,轄湖南,湖北全部及兩廣、河南、江西等的一小部分,轄區十分廣大。作為荊州的治所所在地,城牆固若金湯。踏著古道,我們手腳並用地爬了上去。城東有一處新開的旅遊通道,比較容易攀登,下城的時候便是走那裡。
  • 古磚瓦燒制傳承人吳林土:千年凝古味 磚瓦砌國風
    都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而磚瓦是活躍的音符。  在衢州,也有著這樣一位數十年如一日地潛心探究古磚瓦燒制技藝的傳承人,在他那雙粗糲的雙手下,曾經誕生出無數古韻猶存的傳統磚瓦,在他心中,一枚瓦片就是一頁鮮活的歷史,一塊磚就是一部耐人尋味的傳奇故事。
  • 在每一個山巔,總有貝殼;每一片浩瀚的滄海,都是過去的桑田
    1、把每一次的失敗都歸結為一次嘗試,不去自卑;把每一次成功都想像成一種幸運,不去自傲。就這樣,微笑著,彈奏從容的弦樂,去面對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獨,去沐浴憂傷。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會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悅和親附別人上面。所謂的圈子、資源,都只是衍生品。早上好!
  • 古城荊州的《小八景》,少為人知,卻一直就在我們身邊
    我只是一名喜歡荊州歷史的荊州人,常以自己知道的一點點的人文歷史,講與外地人。雖然不夠專業,我卻以此為己任,大家權當故事來聽。因為每當我站在某個地方,我的心裡總會莫名的激動:這可能是相隔千年百年前發生過歷史事件的地方啊。
  • 荊州古城牆:「完璧」申遺進行時 40多個項目在排隊
    甕城外有護城河,碧波之上雨霧氤氳;遠處是一片開闊的新城,有現代化的廣場、公園和樓宇,車水馬龍,給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帶來不少「煙火氣」。  千年荊州府,滿街文化人。在荊州古城內外,有著眾多古蹟名勝: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國的故都,三國紛爭的遺蹟,似繁星點點,數不勝數。荊州古城牆無疑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古蹟之一;失去古城牆,古城也就失去了一個重要記憶。
  • 遊荊州古城牆遐思
    撥開歷史的煙雲,就能看到在這座荊州古城發生過無數次戰爭,楚國在這時演繹了掘起與衰落的故事,三國時期各路英雄在這裡留下了愛恨情仇,這些歷史往事總是讓人止不住內心的陣陣感慨。繞城一周的青石道,垂柳搖曳,遊人如織,厚重的歷史風韻與現代的社會風情交織相融,勾勒出一幅幅美麗和諧的畫面,但誰能想到這看似平靜和諧的荊州古城,在它的歲月中也流淌著轟轟烈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