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在日語會話中遇見文末省略的現象,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けれども」,也包括「…けど」「…けれど」的形式。
「けれども」本身是表示轉折意思的「雖然…但是…」。但在口語中我們常常會看見「すみません、東京駅に行きたいんですけど…」這樣的表達。
想去車站就想去,為什麼還要用「けど」?這裡的「けど」後面其實還省略了說話人真正的意圖,具體省略了什麼呢?
1. 催促對方回答。
A:もしもし、山田さんは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 。
B:山田はただ今、出かけておりますけれども….
省略:あなたはどなたですか?どんなご用件ですか。
A:「您好我想找一下山田先生。」
B:「山田現在出去了…(您是誰?有什麼事嗎?)
在日語裡,這種情況可以不直接問出來,你只需要加上けれども,對方就能明白,自然下一句A就會回答自己的名字和打電話的原因。
2. 委婉的請求
「すみません、東京駅に行きたいんですけど…」
省略:道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不好意思,我想去東京車站…(請告訴我怎麼走)」
3. 確認對方的時間安排/確認對方是否方便
「明日お伺いしたいのですけれども…」
省略:ご都合はいかがですか
「明天我想去拜訪您,(您方便嗎?)」
4. 委婉的要求,抗議
「玄関前に車を置かれると困るんですけど…」
省略:置かないでくれ。移動してくれ。
「你把車停到大門口,我很困擾啊。(不要停這裡,給我移開)」
5. 表示許可,承諾
「來週は休ませていただけたいのですけども…」
省略:よろしいでしょうか。許可してください。
「下周我想請假…(可以嗎?希望能批准。)「
6. 勸誘,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見
「もうバスの時間ですけれども」
省略:そろそろ、出かけますか。
「公交應該快到了(我們出發吧)」
7. 委婉的拒絕
A「花子さん、明日、一緒に映畫を見に行かない?」
B「明日は、ちょっと行くところがあるんですけど」
省略:行きません
A:「花子,明天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
B:「明天我有去處了..(不能去看電影)」
8. 與對方意見相反時委婉說自己的意見
「お考えは、よく分かりましたけれども…」
省略:わたしはそう思いません。
「你的想法我理解了。(但是我並不這麼想)」
9. 希望與願望落空時的遺憾,擔心
「東京大學に入學できるといいんだけれども」
省略:合格できそうにもないなあ。
「我要是能考上東京大學就好了(可惜考不上啊)」
10. 迴避給不太確定的事下判斷
「明日、松尾さんと一緒に來ない?」
「私はいいですけど…」
省略:松尾さんの都合はわからない
「明天你跟松尾一起來吧?」
「我的話是可以(松尾的話我就不知道了)」
「けれども」也有可以表示兩種意思的時候,比如
A:「僕は、明日、映畫を見に行こうと思ってるんです」
B:「私も行きたいんですけど…」
在這裡,B的言外之意可以有兩個,一個是「殘念ながらいけない」表示婉轉的拒絕,還有一個是「私も連れて言って欲しい」表示自己也想去。
A:「我明天想去看電影」
B1:「我也想去啊(但是去不了)」
B2:「我也想去啊(你可以帶我去嗎)」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けど」卻可以表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因此沒有共同的語言文化背景,有時是不太好判斷的。
那麼日本人為什麼喜歡省略呢,我們可以看到,以上省略的內容大多是跟請求對方,拒絕對方,以及跟對方持相反意見等容易讓對方不開心的場合。日本人非常在意與他人的關係,常常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不說對方不喜歡的話。日本也是集體主義盛行的國家,比起個人的主張和想法,更注重與他人之間的和諧。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人對人的想法和心情也格外敏感,所以說話做事時也就不得不格外考慮他人的看法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