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河源打造成為重要戰略腹地

2021-01-17 SZNEWS

深圳特區報廣州1月26日電 (記者 嚴俊偉)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著力破解體制機制問題,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河源要搶抓這一歷史機遇,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分工,在大灣區城市群中扮演好『河源角色』,實現功能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在廣域資源配置上創造更多發展機會,在更高水平開放中贏得發展新天地。」26日,河源代表團繼續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並對媒體開放,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丁紅都認為,經過30年的發展,河源已經進入乘風遠航的新的歷史時期。當前,河源正積極搶抓國家實施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省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和深圳全面對口幫扶等重大機遇,完全可以大有作為。

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交通是先導。河源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交通樞紐,加快打通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航空運輸、港口航運為主的外聯「動脈血管」,拓展以中心城區與各縣城間快速通道、中心城區各功能板塊間連接通道為主的內聯「靜脈血管」,疏通以農村公路為主的循環「毛細血管」,建設通達珠三角、連通周邊、覆蓋全市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強化現代要素向河源便捷流通的區位優勢。

此外,河源要主動提升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功能,全方位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快推進平臺對接,加快推進政策對接,加快推進市場對接,加快推進要素對接。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下,緊密對接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積極承接灣區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主動參與灣區建設分工合作,推動河源與粵港澳大灣區高度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河源開放型經濟全要素,以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度和力度,培植河源振興發展的厚度和速度,將河源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戰略腹地。

相關焦點

  • 河源市委書記丁紅都:河源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作出河源努力、河源貢獻。談起全力打造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戰略腹地規劃時,丁紅都打開了話匣子,「依託深圳大學灣區(河源)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河源將規劃建設一批高新技術試驗地和成果轉化地,同時積極引進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形成『深圳總部+河源基地』『深圳研發+河源生產』產業協作體系。
  • 河源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
    「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新標杆,全力以赴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為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作出河源努力、河源貢獻。二是「戰略腹地」。河源將以打造深圳產業轉移和擴張發展的首選地為目標,進一步拓展深圳市發展空間。談起全力打造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戰略腹地規劃時,丁紅都打開了話匣子,「依託深圳大學灣區(河源)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河源將規劃建設一批高新技術試驗地和成果轉化地,同時積極引進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形成『深圳總部+河源基地』『深圳研發+河源生產』產業協作體系。
  • 河源江東新區:奮力打造撬動河源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平臺
    依託「五大優勢」,江東新區成投資首選地江東新區被定位為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成為市中心城區擴容提質的主戰場、產城融合的主平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新區成立僅短短6年,但憑藉區位、配套、生態、服務和政策等五大發展優勢,江東新區迅速成為投資首選之地,擔負起打造河源都市經濟引領區的重任。
  • 海澱北部將成為下一輪中關村創新發展的重要腹地
    2020-01-15 01:46:33 來源: 海淀山後網 舉報   海澱北部將成為下一輪中關村創新發展的重要腹地
  • 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打造長三角腹地試驗區 加快一體化進程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當下,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已升級為國家戰略,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長三角是全中國市場主體最活躍、創新意識最強烈、城鄉發展最均衡的區域之一,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將會成為全國甚至全球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城市引領者。
  • 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
    著眼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要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銳意開拓全面擴大開放,攻堅克難創新驅動發展,切實增強口岸功能、貿易功能、服務功能,建設強大市場樞紐,構建內陸開放新高地,把湖北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 開放不足是制約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 汕昆高鐵來了,河源將有三條高鐵!
    根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於2020年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專項資金(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安排計劃(第三批)的公示,由省發委牽頭主管、省鐵投集團負責的《粵東高鐵新通道專題研究》,項目專項經費200萬元,計劃2020年完成粵東地區高鐵新通道專題研究成果。
  • 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有大動作→
    舉辦2020年經貿活動,是江東新區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對新區的戰略部署要求,為打造撬動河源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平臺,推動河源未來城市發展核心建設的一大舉措,旨在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努力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移
  • 廣東清遠著力打造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重要腹地
    近年來,為打造廣東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腹地,清遠著力實施對外貿易提升、引資引技升級、基礎設施聯通、服務平臺構建、人文交流拓展"五大行動",成效顯著。   同時,清遠加快推動與廣州的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一體化、營商環境一體化建設,並建設以清遠長隆、夢享谷等景點為核心的"具有主題公園特色的國際化旅遊城市",推動清遠建設成為重要的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紮實推進省級職教基地建設。
  • 神志雄:廣東全力打造大灣區萬億級5G產業集群
    除此之外,廣東省還高度重視5G產業發展,去年出臺《廣東省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2019—2022年)》,提出充分發揮廣東5G技術領先優勢,構建5G產業生態,推動5G應用不斷深入,加快廣東5G產業集聚發展,全力打造大灣區萬億級5G產業集群,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強勁支撐。
  • 城市未來規劃曝光,河源不久後將「展翅高飛」
    河源「城市客廳」規劃圖曝光:將建河中新校區、婦兒醫療中心、恐龍公園。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城市功能,形成整個片區,乃至整個中心城區發展的突破口,讓河源更快更好「融灣」「融深」。據介紹,中心城區「1+6」城市空間格局的「1」是指「三江六岸」區域,是河源中心城區的「主骨架」。「6」是指中心城區6個重要城市組團,分別是東源縣、城市北區、西部片區、老城區、江東新區和市高新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相關會議部署工作。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是要為將來高鐵新城,甚至古竹義容的建設打基礎。
  • 廣東將打造的新高鐵站,規模為4臺12線,屬中型站房站點
    那就是河源東站,廣東省新建了很多車站,隨著當地城市的不斷發展,發展中會有很多地區需要新建車站,因為沒有高鐵站的地區會因為高鐵線路的通過而需要布置新的車站,其實這個站在國內也是一個比較突出的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區也能得到居民的關注和重視。
  • 梧高引鳳來——廣東河源搭建高層次人才幹事創業大平臺
    在本屆人才交流大會上,河源進一步豐富人才交流平臺。當天,河源市政府分別與深圳鵬城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籤訂項目協議,與華南農業大學籤訂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河源分院框架協議。河源市委組織部與深圳市委組織部籤訂深河兩地人才發展戰略合作意向書。同時,河源還發布了《河源市博(碩)士黨政儲備人才引育計劃》《燈塔盆地農高區和市高新區專項人才政策》等多項人才計劃和政策。
  • 踐行「八八戰略」,打造「重要窗口」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浙江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開啟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新徵程。  錢江潮起好揚帆。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浙江將如何找準自己定位,如何發力開新局?如何以浙江的「穩」和「進」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新華社記者近日採訪了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
  • 俄羅斯飛地,加裡寧格勒戰略價值有多大?插進歐洲腹地的一把尖刀
    加裡寧格勒是俄羅斯西向地緣戰略的重心,也是插在歐洲地帶中間的利劍,隨著北約東擴的持續展開,波蘭、立陶宛乃至烏克蘭都已成為北約國家對抗俄羅斯的橋頭堡。位于波羅的海東岸,面積僅1.5萬平方公裡的加裡寧格勒在蘇聯解體之後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塊海外飛地。
  • 河源客家文化驚豔亮相深圳文博會
    打造特色,用創意融合時尚與傳統   走進河源展館,古色古香、獨具特色的展區設計,富有地域特色的河源客家文化產品讓眾多觀眾流連忘返,有的還拿起相機拍照留念。  據悉,本屆深圳文博會主展館除河源市參展的文化產業綜合館外,還設有影視演藝、數字出版、動漫遊戲、工藝美術等8個專業館,98個國家和地區約1.95萬名海外採購商參會,比上屆增加1500人,深圳文博會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作用進一步提升。
  • 一帶一路背景下寧波港口物流波蘭腹地拓展策略研究
    寧波市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國內「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於2014年7月提出了建設寧波港口經濟圈的戰略決策,對外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腹地,構建起多層次的港口經濟圈腹地。 2018年6月,寧波建起全國首個中東歐國家「16+1」經貿合作示範區,致力於推動涵蓋港口物流、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等的多層次、多體系合作。
  • 河源又一美食將晉升「國家級」!這4種特產你肯定都吃過
    種植獼猴桃現已成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創業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紫金春甜桔是紫金縣農業科技人員依據當地獨特的氣候、優良的水源和土壤條件培育出來的柑橘品種,清甜、無核汁多、皮薄爽口、肉質爽脆、化渣,市場反應很好。種植核心區藍塘鎮於2007年8月被評為廣東省春甜桔技術創新專業鎮,種植面積近2萬畝,輻射帶動周邊的鳳安、好義、九和等鎮,形成了紫金春甜桔產業帶。
  • 廣東河源:打造獨具影響力的文化地標 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
    、AR互動感應區(360度虛擬漫遊)、APP智能導覽等智能信息化展陳,以及在河源市恐龍博物館內打造「史前部落」恐龍主題科普樂園、達爾文工作室、「與遠古恐龍合影」照相機、黃氏河源龍微電影等富有觀賞性、趣味性、互動性的休閒科普項目,整合資源打造集成式全媒體官微9+1「掌上博物館」,真正突破了傳統實體博物館展陳的時、空、地點限制,改變了數字博物館單向的信息傳遞模式,淡化了實體博物館與數字博物館間的界限,形成了以博物館業務為核心
  • 深圳對河源的深情厚誼,全在這個視頻裡
    河源,深圳幫扶時間最長、支持力度最大、派出幹部最多的地區。深圳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決策部署,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將對口幫扶河源工作作為「分內事」和「家裡事」擺上重要位置,努力提升深河幫扶質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