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 嬃 砧
在屈原誕生的香爐坪下面,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山溪,叫做響鼓溪。響鼓溪的水,清澈澈、亮晶晶的,流得可歡吶。屈原的姐姐女嬃常常和姐妹們結伴來這兒洗衣。這群天真無邪的小姐妹,一到溪邊,什麼疲勞和煩惱都一古腦丟開了,她們攤開衣衫,一邊搗衣,一邊說笑打趣,有人時不時還會唱上幾段歌謠。
這一天,姐妹們又來到響鼓溪。大家笑啊,鬧啊,只有女嬃姑娘獨自站在溪邊,愣愣地看著溪岸不遠處一塊大石頭出神。
這塊石頭,說也奇怪,不但形狀像一條臥著的大牛,而且貼著它,好像還會感到一點熱乎氣。石頭就是冷冰冰的,哪裡來的熱乎氣呢?
女嬃看著這塊大石,心想:要是能把這頭石牛牽到水邊,給姐妹們作搗衣的石砧,又平滑又牢實,那該多好啊!原來,響鼓溪的水清清亮亮,加上姐妹們都愛熱鬧,到這兒來洗衣的人是越來越多,可用作搗衣的砧石卻越來越少。砧石都到哪兒去了呢?哎,都怪那些搬螃蟹的鄉伢子,能搬動的砧石都被他們掀到深潭裡了。女嬃想著這些,不知不覺走到石牛跟前,情不自禁就伸出手去,就像這是一頭活牛會被她牽去溪邊似的。哪知石牛紋絲不動,女嬃這才悟過來:一塊生了根的大石頭,哪裡牽得走呢?她只好回到溪邊,隨便找了個地方洗起衣裳來
這時候,屈原帶著一幫鄉伢子又來搬螃蟹了。女嬃見了,放下手中的搗衣棒,上前逮住屈原,斥責道:「搗蛋鬼,你們還沒把搗衣石掀完?要玩到別處去,快走開!」哪知小屈原頑皮得很,扮了個鬼臉就溜到小夥伴們中間。這群孩子,越不讓做的事情越要做,屈原他們在溪溝裡搬石攪水玩得更歡了。
女嬃看著屈原他們,心裡有了主意,她輕輕招手叫屈原近前,說道:「好弟弟,姐姐知道你的本事最大了!你看,這河裡沒有姐姐們洗衣的砧石了,那邊有頭牛,去把它牽來,快——牽牛!」
小屈原被姐姐的話搞懵(měng)了:大家都在洗衣裳,牽牛幹嗎?再說,牛在哪兒呀?
女嬃「撲嗤」一笑,指著那頭石牛說:「那——,就是那,快去牽來,讓姐姐們好洗衣裳!」
屈原沒弄明白女嬃姐是想把他們從溪邊攆走,他看見那石牛脊梁又寬又平整,心想:「這石牛真的好洗衣裳嘞!」屈原當了真,他朝小夥伴們一揮手,大家就一窩蜂地向石牛圍上去。接著屈原指揮,這個拉,那個推,趕起石牛來。忙活了好一會兒,大傢伙兒累得快趴下了,那石牛還是臥在原地,紋絲不動。
漸漸地,屈原指揮沒人聽了,小夥伴們覺得不好玩,一個個又跑到溪溝裡耍去了。女嬃姐洗完衣裳,看見屈原還在對著石牛發呆,心裡暗自發笑,嘴上卻說:「好弟弟,想出辦法來沒有?姐姐明天還等著你把石牛牽來洗衣哩!」屈原忽閃著黑亮的大眼睛,說道:「姐姐,這牽牛的事兒我包了,你摸,這『牛』還有點熱乎氣,是活的,準牽得動。明天一早,姐姐們肯定可以拿石牛做砧石了!」
女嬃姐看著屈原認真的樣子,就問:「那你告訴姐姐,你要怎麼牽啊?」屈原看著湍急的響鼓溪,俯在姐姐耳邊悄悄地說著什麼,說得女嬃姐連連點頭。
第二天清早, 屈原就吆喝鄉伢子們帶著小羊角鋤、小釘耙來到響鼓溪,準備「引水牽牛」。誰知道石牛已跑到溪邊,半臥在水裡,『牛頭』、『牛背』、『牛尾』平平展展、光光溜溜,正好給姐姐們洗衣用。屈原詫異極了:這是誰幹的呢?難道石牛果真有了熱乎氣——活了?
屈原不樂意了:我要牽的石牛,稀罕誰幫我牽呀?!
屈原垂頭喪氣的樣子正巧被到溪邊洗衣的女嬃姐看見了,女嬃姐暗暗好笑,上前問道:「弟弟,這牛是你牽來的嗎?」
屈原嗡聲嗡氣地說:「本來我要牽的,不知是誰搶先了!」
女嬃姐忍不住笑出聲來,說道:「好弟弟,這牛還是要算你牽的喔!昨天你告訴我要引水牽牛,我還佩服你真聰明哩!晚上,我忽然想到,還有一個比引水牽牛更巧的辦法,那就是挖溝改道,讓水直接流過石牛,姐姐們就可以把石牛當做砧石洗衣了!」
原來,這天女嬃姐趁響鼓溪發早水之前,把河床向石牛方向扒了一個口子,溪水一漲,就衝開一條水槽,徑直流到石牛跟前,結果石牛就浸到溪水裡,正好當做姐妹們的洗衣砧了!
後來,女嬃姐採用屈原點子巧牽石牛的故事在樂平裡流傳開來,人們就把這塊搗衣的石頭叫女嬃砧。
至今樂平裡還流傳著《女嬃砧》的歌謠:
石牛隻服女嬃牽,
牽到溪邊臥千年;
風吹颯颯它不動,
雨打噓噓細汗流;
不問人間興衰事,
只管姐妹搗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