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傳說《女嬃砧》

2021-02-13 秭歸縣文化館

女  嬃  砧

在屈原誕生的香爐坪下面,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山溪,叫做響鼓溪。響鼓溪的水,清澈澈、亮晶晶的,流得可歡吶。屈原的姐姐女嬃常常和姐妹們結伴來這兒洗衣。這群天真無邪的小姐妹,一到溪邊,什麼疲勞和煩惱都一古腦丟開了,她們攤開衣衫,一邊搗衣,一邊說笑打趣,有人時不時還會唱上幾段歌謠。

這一天,姐妹們又來到響鼓溪。大家笑啊,鬧啊,只有女嬃姑娘獨自站在溪邊,愣愣地看著溪岸不遠處一塊大石頭出神。

這塊石頭,說也奇怪,不但形狀像一條臥著的大牛,而且貼著它,好像還會感到一點熱乎氣。石頭就是冷冰冰的,哪裡來的熱乎氣呢?

女嬃看著這塊大石,心想:要是能把這頭石牛牽到水邊,給姐妹們作搗衣的石砧,又平滑又牢實,那該多好啊!原來,響鼓溪的水清清亮亮,加上姐妹們都愛熱鬧,到這兒來洗衣的人是越來越多,可用作搗衣的砧石卻越來越少。砧石都到哪兒去了呢?哎,都怪那些搬螃蟹的鄉伢子,能搬動的砧石都被他們掀到深潭裡了。女嬃想著這些,不知不覺走到石牛跟前,情不自禁就伸出手去,就像這是一頭活牛會被她牽去溪邊似的。哪知石牛紋絲不動,女嬃這才悟過來:一塊生了根的大石頭,哪裡牽得走呢?她只好回到溪邊,隨便找了個地方洗起衣裳來

這時候,屈原帶著一幫鄉伢子又來搬螃蟹了。女嬃見了,放下手中的搗衣棒,上前逮住屈原,斥責道:「搗蛋鬼,你們還沒把搗衣石掀完?要玩到別處去,快走開!」哪知小屈原頑皮得很,扮了個鬼臉就溜到小夥伴們中間。這群孩子,越不讓做的事情越要做,屈原他們在溪溝裡搬石攪水玩得更歡了。

女嬃看著屈原他們,心裡有了主意,她輕輕招手叫屈原近前,說道:「好弟弟,姐姐知道你的本事最大了!你看,這河裡沒有姐姐們洗衣的砧石了,那邊有頭牛,去把它牽來,快——牽牛!」

小屈原被姐姐的話搞懵(měng)了:大家都在洗衣裳,牽牛幹嗎?再說,牛在哪兒呀?

女嬃「撲嗤」一笑,指著那頭石牛說:「那——,就是那,快去牽來,讓姐姐們好洗衣裳!」

屈原沒弄明白女嬃姐是想把他們從溪邊攆走,他看見那石牛脊梁又寬又平整,心想:「這石牛真的好洗衣裳嘞!」屈原當了真,他朝小夥伴們一揮手,大家就一窩蜂地向石牛圍上去。接著屈原指揮,這個拉,那個推,趕起石牛來。忙活了好一會兒,大傢伙兒累得快趴下了,那石牛還是臥在原地,紋絲不動。

漸漸地,屈原指揮沒人聽了,小夥伴們覺得不好玩,一個個又跑到溪溝裡耍去了。女嬃姐洗完衣裳,看見屈原還在對著石牛發呆,心裡暗自發笑,嘴上卻說:「好弟弟,想出辦法來沒有?姐姐明天還等著你把石牛牽來洗衣哩!」屈原忽閃著黑亮的大眼睛,說道:「姐姐,這牽牛的事兒我包了,你摸,這『牛』還有點熱乎氣,是活的,準牽得動。明天一早,姐姐們肯定可以拿石牛做砧石了!」

女嬃姐看著屈原認真的樣子,就問:「那你告訴姐姐,你要怎麼牽啊?」屈原看著湍急的響鼓溪,俯在姐姐耳邊悄悄地說著什麼,說得女嬃姐連連點頭。

第二天清早, 屈原就吆喝鄉伢子們帶著小羊角鋤、小釘耙來到響鼓溪,準備「引水牽牛」。誰知道石牛已跑到溪邊,半臥在水裡,『牛頭』、『牛背』、『牛尾』平平展展、光光溜溜,正好給姐姐們洗衣用。屈原詫異極了:這是誰幹的呢?難道石牛果真有了熱乎氣——活了?

屈原不樂意了:我要牽的石牛,稀罕誰幫我牽呀?!

屈原垂頭喪氣的樣子正巧被到溪邊洗衣的女嬃姐看見了,女嬃姐暗暗好笑,上前問道:「弟弟,這牛是你牽來的嗎?」

屈原嗡聲嗡氣地說:「本來我要牽的,不知是誰搶先了!」

女嬃姐忍不住笑出聲來,說道:「好弟弟,這牛還是要算你牽的喔!昨天你告訴我要引水牽牛,我還佩服你真聰明哩!晚上,我忽然想到,還有一個比引水牽牛更巧的辦法,那就是挖溝改道,讓水直接流過石牛,姐姐們就可以把石牛當做砧石洗衣了!」

原來,這天女嬃姐趁響鼓溪發早水之前,把河床向石牛方向扒了一個口子,溪水一漲,就衝開一條水槽,徑直流到石牛跟前,結果石牛就浸到溪水裡,正好當做姐妹們的洗衣砧了!

後來,女嬃姐採用屈原點子巧牽石牛的故事在樂平裡流傳開來,人們就把這塊搗衣的石頭叫女嬃砧。

至今樂平裡還流傳著《女嬃砧》的歌謠:

石牛隻服女嬃牽,

牽到溪邊臥千年;

風吹颯颯它不動,

雨打噓噓細汗流;

不問人間興衰事,

只管姐妹搗衣衫!

相關焦點

  • 屈原傳說《神魚》
    神  魚在屈原故裡秭歸,人們世代相傳屈原自沉汨羅後,一條金色神魚將其遺體千裡迢迢馱回故裡歸鄉,就在屈原之姊女嬃迎接的時候,神魚載著屈原升上九天,獨留下衣冠供鄉人紀念。於是女嬃與歸鄉人民修建衣冠冢一座,歷千年屢圮(pǐ)屢修,其遺蹟至今猶存,而秭(姊)歸亦由此得名。
  • 【歷史疑雲】屈原不生秭歸及三峽遺蹟傳說辨
    屈原不生秭歸及三峽遺蹟傳說辨 張世春 屈原在歷史上世界上的影響屈原為楚懷王時期的左徒與三閭大夫。三峽地區屈原遺蹟由來屈原不生秭歸,那麼,秭歸及三峽兩江(長江清江)的屈原遺蹟與傳說從何而來?三峽兩江與屈原相關的遺蹟密集,地名豐富,傳說久遠,影響廣大,比如「巫山神女」。
  • 漵浦的山水風情、流風民俗成就了屈原的代表作《離騷》
    自《離騷》問世後,兩千多年來眾說紛紜,王逸認為「女嬃,屈原姊也」;鄭玄認為女嬃是屈原之妹;朱熹《楚辭集注》更以嬃為「賤妾之稱」;周拱辰《楚辭草木史》進而說女嬃是女巫;後來還有郭沫若的侍女說;遊國恩的保姆說;近來更有情人、女兒、媽媽及處女星神之說。人們絞盡腦汁,將女嬃的各種可能具備的身份幾乎全都予以了猜測,皆難以自圓其說,經不起推敲。
  • 屈原的故事:屈氏之祖屈瑕戰敗自殺,後代卻成為楚國三大家族之一
    因為當時規則是男子稱氏不稱姓,那麼屈原作為羋姓屈氏,也只能叫屈原,而不能叫熊原、羋原。屈原在屈氏家族裡,應該屬於旁支,他與屈匄什麼關係,尚不明確。《離騷》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根據漢人王逸的註解,伯庸就是屈原的父親。但早於王逸的劉向,則認為伯庸只是屈原的先祖,因為「皇考」不僅指先父,還可以指列祖。
  • 屈原傳說《玉米三丘》
    屈原傳說《玉米三丘》 2020-08-22 0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端午節祭祀人物說眾所周知,端午節是祭祀屈原的。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同時也是當時楚懷王的大臣,心系楚國的發展,採用聯合齊國來抗擊秦國。但這建議沒有得到楚懷王的支持,反而遭到奸人的彈劾,將屈原被貶到湖南汨羅江附近。
  • 屈原《離騷》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全詩長達二千餘字,是一首光芒四射的抒情自序詩。標題的意義為「遭逢憂患」,是詩人遭逢憂患以後的作品。通過自序身世、陳述節操、訴說理想等幾個重點,詩人痛斥了昏庸王室與反動貴族陷害賢良、誤國殃民的罪行,也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
  • 【屈原《離騷》】原文、譯文及賞析
    女嬃[9]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鮌婞[10]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11]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薋菉葹[12]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餘之中情;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 ♬粽葉青青糯米香,屈原何投汨羅江?
    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以後,經常在汨羅江(在今湖南省東北部,汨音mì)一帶一邊走,一邊唱著傷心的詩歌。  附近的莊稼人知道他是一個愛國的大臣,都挺同情他 這時候,有一個經常在汨羅江上打魚的漁父,很佩服屈原的為人,但就是不贊成他那愁悶的樣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邊遇見漁父。
  • 屈原:九歌
    關於「九歌」名稱的來歷,王逸認為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間祭歌創作的。朱熹認為是屈原對南楚祭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詞」(《楚辭集注》)。胡適則認為《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與屈原傳說絕無關係」(《讀楚辭》)。今人多取朱說。  《九歌》由於以民間祭歌為基礎,所以具有楚國民間祭神巫歌的許多特色,《漢書·地理志》說:「(楚地)信巫鬼,重淫祀。」
  • 晨讀:漁夫•屈原
    後世認同屈原作《漁父》,影響較大的有南朝梁代蕭統編的《昭明文選》和南宋朱熹的《楚辭集注》。但此說漏洞頗多。從外證來說,司馬遷在《史記·屈賈列傳》中引述《漁父》文字時,只是作為行文的一部分,而並非作為屈原的原作轉引。王逸《楚辭章句》在明確指出「《漁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後,又說「楚人思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則作者又非屈原而成了「楚人」。
  • 端午節並非是紀念屈原的
    不過作為北方人的我,只是吃粽子,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和傳說,大家比較認可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設立的節日。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著名愛國詩人,浪漫主義詩篇的奠基者。公元前278年,由於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屈原在極度絕望,悲傷,憤恨的情況下投江自殺,這一天正好是農曆的5月5日,後人為了紀念投江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了端午節。但是關於端午節是不是因為紀念屈原而設立,後人也一直爭論不休。
  • 端午「節」的西峽故事——探尋屈原與西峽回車屈原崗的淵源
    西峽屈原廟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屈原廟; 屈原的《國殤》、《抽思》、《天問》等作品, 或是在西峽創作的; 屈原曾經掌管丹淅,西峽是屈原施政地。
  • 屈原•《楚辭》•《離騷》
    《屈原列傳》續云:「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 「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明德譯文》釋之為:上官大夫與屈原官位相當,想爭寵於楚懷王,內心嫉妒屈原的才能。
  • 《漁父》——紀念屈原
    創作背景《漁父》的寫作背景,按司馬遷本傳和東漢文學家王逸的說法,大約是在楚頃襄王執政時期,屈原遭到流放,政治上遭到重大打擊,個人和楚國面臨著厄運的情況下,詩人心情憂憤苦悶,來到汨羅江畔,邊行邊吟而成的。《漁父序》在末尾說:「楚人思念屈原,因敘其辭以相傳焉。」為楚人因懷念屈原而收集整理屈原之詩詞互相傳贈。這說明《漁父》在秦漢以前已經廣為流傳。
  • 《泰拉瑞亞》山銅砧怎麼做 山銅製作合成攻略
    泰拉瑞亞山銅砧怎麼做,山銅製作合成攻略。山銅是泰拉瑞亞中的一種礦石,在PE版本中又被稱為奧鋼。那麼,山銅是怎麼獲得的呢?又有哪些用途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山銅砧山銅砧/秘銀砧是肉山後玩家打造裝備會使用到的砧,想要好的套裝這個砧是必不可少的,建議大家挖到山銅後在第一時間先把山銅砧做出來。山銅砧的合成也十分的簡單,只需要10個山銅錠就能夠合成製作了。山銅裝備
  • 大班語言領域說課稿《屈原的故事》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屈原的故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節活動是一節大班語言領域的活動,《屈原的故事》是通過介紹發生在屈原身上的故事,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傳說。
  • 水仙尊王——屈原
    只要是輔國之才,賢德之士,大膽起用,唯才是舉,國家就會興盛起來。"楚懷王又說:"貴族子弟出身名門,祖上對楚國有功。如今輕視他們,不會違背先王遺訓嗎?"屈原說:"祖上有功,但子孫不一定有德。如果不論這些子孫是否賢德有才,一概讓他們承當大臣,那麼,民間的能人就被埋沒了。一些懷才不遇的人,就可能跑到別國,如商鞅入秦為相,替秦國變法圖強,如今強秦已然為我國的心腹大患。
  • 屈原《楚辭·九歌》裡的神與怪
    原為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後來戰國楚人屈原據漢族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形成文章。當時屈原被放逐江南,心思鬱結,只能通過製作祭神樂歌來寄託自己的情感。現在我們就來看一下《九歌》裡到底有哪些神仙鬼怪出沒。提起東皇太一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東華帝君大家就非常的熟悉了,其實東華帝君和東皇太一都是同一個人——東王公。
  • 屈原,集歷史、文學、習俗於一身的Super Star
    提起屈原,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等等,然而現如今,他成了集歷史、文學、習俗於一身的Super Star。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