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屈氏之祖屈瑕戰敗自殺,後代卻成為楚國三大家族之一

2020-12-14 林屋公子

戰國前期,齊、楚、秦、燕、趙、魏、韓七國陸續變法,廢除貴族分封、推行君主專制。七國實力相對均衡,均為萬乘強國,史稱「戰國七雄」。在這樣的情況下,拉幫結派就顯得特別重要,於是就有了合縱連橫的活動。而張儀就是最早的代表人物,他擔任秦惠文王的相邦,大力拉攏中原的韓、魏,來對付強大的齊、楚。於是,在公元前4世紀末,基本形成了秦、韓、魏與齊、楚對峙的局勢。

此時楚國的國王是楚懷王熊槐,他任命宗室屈原為左徒。

屈氏是楚國的大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楚武王的兒子屈瑕。屈瑕擔任莫敖一職,相當於楚國的宰相。但之後因伐羅之役輕敵戰敗,自殺而死。屈瑕的後人有屈重、屈完、屈禦寇、屈到、屈建、屈申、屈罷、屈廬、屈固、屈宜臼、屈匄等人,基本都身居要職,尤其屈匄還在楚懷王時擔任大將軍。相對於秦國的非軍功不得封爵,楚國的公族勢力仍然強大,所以屈原作為屈氏族人,天生有進階的優勢。

為什麼屈原這支也是楚王之後,但是叫屈原不叫熊原呢?當時的姓和氏是不同的,簡單說,姓表示的是血緣出身,是不能變化的;氏表示的是家族集團,是可以變化的。楚王的姓是嬭(羋)、氏是酓(熊),但因為屈瑕受封屈地而分家,所以他的後代也都以屈為氏。因為當時規則是男子稱氏不稱姓,那麼屈原作為羋姓屈氏,也只能叫屈原,而不能叫熊原、羋原。

屈原在屈氏家族裡,應該屬於旁支,他與屈匄什麼關係,尚不明確。《離騷》說「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根據漢人王逸的註解,伯庸就是屈原的父親。但早於王逸的劉向,則認為伯庸只是屈原的先祖,因為「皇考」不僅指先父,還可以指列祖。不過屈原自稱「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伯庸」既然能為屈原命名,還應先考慮是屈原父親身份。

屈原有記載的還有一個姐姐。《離騷》說「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餘。」王逸認為女嬃是屈原的姐姐,因為楚人稱姐姐為「嬃」。也有後人認為女嬃是侍妾、女伴、女巫、妹妹的,但這個女嬃能夠對屈原一再指責,而且說屈原太過耿直,不合當時,恐遭禍患。所以其身份還更可能是屈原的姐姐,女嬃一方面是她的身份,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她的名字,比如呂后妹妹叫呂嬃。

至於屈原的出生時間,也是一個謎團。

《離騷》說「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句話涉及了當時的曆法,今天我們來看殊為難解。根據王逸的注釋,「攝提」為攝提格,為寅年;「孟陬」是孟春正月;因為楚國用夏曆,比周曆早兩個月,所以實際上是寅月;「庚寅」指出生的日期,即寅日。那麼,屈原就是寅年寅月寅日出生了。但這也沒得到普遍認可,宋人朱熹就認為,「攝提」指的是當時星象,而不是年份。

另一方面,即使寅年說成立,也沒有指出哪一年。所以關於屈原生年也是眾說紛紜。前人的說法多達十餘種,最早的是楚宣王四年(前366),最晚的是楚威王五年(前335),跨度居然達三十年之長。楚懷王元年為前328年,屈原於楚懷王時期出仕,年紀應該還不算大。鄒漢勳、劉師培、遊國恩、錢穆先生等認為屈原出生於前343年。此年為戊寅年,正月也有庚寅日,大體可從。

今天屈原故裡在湖北秭歸的長江之濱,筆者曾於2018年至此探訪過,有屈子祠、屈原墓等。不過,屈原故裡究竟在哪裡,王逸也沒有明確提到,只說屈瑕受封於屈。東方朔《七諫·初放》倒是說「平生於國兮,長於原野」,「國」與「野」相對的時候,「國」一般指國都。那麼,屈原有可能族邑在屈地,但是出生於都城郢(今湖北江陵),整體來看,屈原應該是今天湖北荊州、宜昌一帶的人。

不過,《史記》《新序》都記載得明明白白,屈原名平,字原。那麼《離騷》為什麼又自稱名正則、字靈均呢?王逸認為,「正則」「靈均」是一種隱喻。因為「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正」就是「平」,「則」就是「法」,故以「正則」釋「平」;「均」亦是「平」,「靈」乃是「神」,故以「靈均」釋「原」。這大致也是說得通的。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漢史。系今日頭條籤約作者,悟空問答籤約作者,澎湃歷史專欄作者,網易歷史專欄作者,百度ta說合作作者,全歷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國志》《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山海經全畫集》實體書三種,作品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同舟共進》《北京晚報》《瘋狂閱讀》《醒獅國學》《百家講壇》《威海晚報》等報刊雜誌及自媒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端午遙想:如果屈原會變通 他還會選擇自殺嗎
    過端午節,最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便是1700多年前自投汨羅江的屈原。當時的他我想是最孤獨的,沒有家人的陪伴;內心是最憤怒的,因為他的祖國又再一次被欺凌。關於屈原的故事太多了,他是一個愛國詩人,多次受到人的排擠,兩次被流放,最後落得個自殺殉國的結局。
  • 屈原,集歷史、文學、習俗於一身的Super Star
    提起屈原,大家都很熟悉了,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等等,然而現如今,他成了集歷史、文學、習俗於一身的Super Star。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 為什麼屈原不姓屈,廉頗不姓廉,商鞅不姓商……
    比如我們熟知的屈原、廉頗、商鞅等,他們並不是姓屈、廉、商,屈原姓羋,屈是他的氏,原是他的字;廉頗,嬴姓,廉氏,名頗;商鞅,姬姓,公孫氏,名鞅,故稱公孫鞅。因他是衛國國君後裔,又被稱為衛鞅。之所以後世稱他為商鞅,是因為他到秦國後,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於商地,又號為商君。為什麼不以姓稱呼?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
  • 朗誦︱《離騷》節選 作者 屈原 朗誦 周志立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 端午節,得和孩子說說屈原的故事
    在這樣的節日裡,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們了解民俗,在粽葉飄香裡,在雄黃酒龍烈裡,我們需要和孩子們說說屈原的故事,說說他那不屈的靈魂和高潔的詩歌。    (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思想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他出身於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
  • 歷史上的異端,思想升華的先驅,屈原的愛國精神需要傳承
    話不多說,先來介紹一下屈原前輩。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 屈原作為楚武王熊通的後代為什麼不叫熊原?
    氏的由來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zuò)土命氏」。但「氏」的大量產生,還是在周時,為什麼呢?學過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周武王滅商之後,大舉實行「分封制」,封兒子、封大臣、封媳婦兒的家眷,這時候就出現了很多的「氏」,「氏」有大有小,為什麼呢?
  • 愛國詩人屈原的詩句有哪些?
    屈原是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楚國詩人、政治家,後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那麼這位愛國詩人究竟留下了哪些愛國的詩句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愛國詩人屈原的詩句   1、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 三閭大夫----屈原
  • 【大海之聲】敬請聆聽《九歌•國殤》
    《九歌·國殤》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作品。這是追悼楚國陣亡士卒的輓詩。屈原生活在楚懷王和楚頃襄王時代。當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在戰國七雄中後來居上,擴張勢頭咄咄逼人,楚國成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對象之一。在屈原生前,據以上統計,楚國就有15萬以上的將士在與秦軍的血戰中橫死疆場。後人指出:《國殤》之作,乃因「懷、襄之世,任饞棄德,背約忘親,以至天怒神怨,國蹙兵亡,徒使壯士橫屍膏野,以快敵人之意。原蓋深悲而極痛之」。
  • 除了《離騷》,「楚辭之祖」屈原還有這些作品,你知道嗎?
    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後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漢北和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農曆五月五日,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汨羅江投河自殺,以身殉國。
  • 春秋早期楚國第一大公族,歷經三代人迅速走向沒落,是因鬥椒嗎?
    不但如此,後來鬥伯比還成功地預言到了莫敖屈瑕的戰敗,證明他不光是謀略出眾,還有識人之明。除了鬥伯比外,鬥廉也是位優秀的領軍之才。公元前701年速杞之戰前,隨、絞、州、蓼、隕五國聯合起來對抗楚國。楚軍主將莫敖屈瑕因此擔心不已,深怕寡不敵眾。
  • 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7.16螞蟻莊園今天答案
    ,問題是「我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這個其實很少人知道,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屈原正式的姓是什麼。正確答案:羋羋姓,春秋時期楚國的祖先的族姓。屈原(約前 343 年-約前 278 年 6 月 6 日),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國人(今湖北秭歸),自稱是古帝高陽氏的後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於屈地,因以屈為氏。官拜左徒,為楚王近臣。
  • 屈原為什麼要選擇投江自殺而不是歸隱山林?
    屈原之投江死,而非歸隱山林,其實不是一道歷史題,而是一道關於抑鬱症患者遭遇重大事故後的危機心理幹預的命題。所以:屈原的結局,是內因(抑鬱症)和外因(危機心理幹預)共同作用的結果。關於這個內因和外因的相關,還得從頭說起——屈原本姓羋名原,因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便被叫做屈原。
  • 春秋戰國19——楚國霸業開創者 楚武王熊通(二)
    楚武王四十年(前701),楚國的莫敖(官名)屈瑕(羋姓,熊氏,名瑕,楚武王之子,史稱「楚莫敖」。因被封於屈邑<今湖北秭歸>,其後代以封地為氏,遂稱屈氏,為屈姓先祖)打算和貳國(姬姓,今湖北廣水市境)、軫國(偃姓,今湖北應城縣西)結盟。
  • 原創排律:端午節悼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華夏族、秭歸人(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或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之子莫敖(屈瑕、屈氏始祖) 後代,其人博聞強識,壯志沈宏。受懷王信任,提倡「美政」明法,遭貴族排擠,流放漢湘等地;秦軍破郢城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 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圖片來自網絡屈原是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被世人稱為「詩歌之父」。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無法施展抱負的屈原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屈原跌宕起伏的一生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無法施展抱負的屈原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