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爺和灶王奶奶,有啥故事?

2020-12-14 傳統文化圓桌派

灶王爺和灶王奶奶

在好多神仙裡,最不起眼的是灶王爺了。你看從年頭到年尾,他老人家待在人家的廚房裡,灰頭土臉,真是辛苦。

不過,老百姓都很喜歡灶王爺。因為呀,過日子無非是衣食住行,吃可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灶王爺整天待在廚房裡,廚房有啥事都歸他管,老百姓能不重視他嗎?

說起來灶王爺,這兒還有個故事呢。

據說,灶王爺原本是觀音娘娘座下的一名童子,名叫愛民。因為跟觀音娘娘言語不和,被玉皇大帝罰下凡間當廚師,忍受煙燻火燎之苦。

愛民也不灰心,每天還是樂呵呵的,該幹啥幹啥。幫東家做飯、幫西家壘爐子、幫南家修鍋灶、幫北家做蒸籠……盡職盡責地幫助鄉親們。

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繪本故事吧:

繪本中華故事 神仙傳說
繪本中華故事 神仙傳說

本文內容選自《繪本中華故事 神仙傳說》

相關焦點

  • 「二十三,糖瓜粘」,粘上「灶王爺」的嘴,只把「好事傳上天」
    北方一般為「臘月二十三」,南方一般是「臘月二十四」。古代很重視祭祀活動,尤其是在年終的時候,要進行大的祭祀活動,稱之為「臘祭」,人們祭祀祖先,同時向上天禱告,向眾神求福祉。因為「臘祭」在年終的月份舉行,所以這個月又被稱為「臘月」。過小年,無論南北都曾有過「祭灶」的活動。
  • 二十三、糖瓜粘,化學原理不簡單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繪本故事|《灶王爺》
    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
  • 農曆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你家小年是哪天?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但是由於地域的影響,各個地區對小年的日期並不統一。央視新聞頻道今天播著播著就出現了豌豆黃、薩其馬、驢打滾、湯圓、花生糖、芝麻糖……網友表示:央視播新聞猝不及防變吃播。一定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
  • 灶王爺的生日——小年!
    今天是農曆中的小年,說是小年,但卻一點都不小,在我國的意義非常大,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們介紹一下!  今天,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小年」不小,從今天開始,就意味著進入過年節奏了!農曆臘月廿三是「祭灶節」,北方叫「小年」,傳說灶王爺今日要上天向玉帝述職,家人要用糖瓜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以求來年玉帝能賜福於家。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習俗
    祭灶的時間各地不一,北方為臘月二十三,南方為臘月二十四。中國民間還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舉行祭祀。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
  • 慶陽人臘月二十三,為啥要拜灶王爺
    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神,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或「官三民四僧道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或寺廟、道觀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後逐漸演化為「二十三,過小年」的說法。
  • 春節進入倒計時,灶王爺上天去述職
    像祭灶王、掃塵土等,一直都是民間流傳很廣的小年習俗。早些年頭,廣義的春節就是從小年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個「年」才算過完,前後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有些地方的春節甚至會長達兩個月,從臘八節開始,直到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才結束。雖然我國南方和北方過小年的日子不一樣,但有些習俗是一樣的,比如準備年貨,清掃房子,驅邪除穢,祭拜灶王爺,等等。
  •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神,南北差一天?
    有一天,他恰好乞討到前妻家,羞愧難當,一頭碰死在灶鍋底下。玉帝知道後,認為張單還有羞恥心,又是在鍋底死去,就命姜太公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一家人的善惡,大年三十再回去。灶王像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匯報實在具有利害關係。所以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祭灶時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說壞話。
  • 平講平說:糖瓜祭灶新春來到,《封神演義》裡的這一對灶王爺灶王奶奶都是厲害角色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了,按著民間傳統的習俗,在這一天要祭灶爺。當然也有些地方是二十四祭灶,還有些地方是二十五,時間上是有點差別的,不過目的都是一樣的,希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祭灶就一定要準備糖瓜,據說就是為了讓灶王爺吃完糖瓜以後,嘴甜一點,說話說得好聽一點,這位灶爺是一家之主,他要把一家人這一年當中的功過是非都記清楚,然後臘月二十三這一天到玉皇大帝那兒去匯報工作。
  •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王爺」,現今的人卻對灶王爺知之甚少了
    古人敬畏鬼神,舊社會的老百姓都覺得陰曆臘月二十三是各路天神返回天宮述職的日子,守護著老百姓灶臺的灶王爺自然也不例外。灶王爺在匯報了凡間百姓一年的飲食情況後,還會說些家長裡短、善惡是非,玉皇大帝往往會根據這些作為賞罰的依據。所以,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恭送灶王爺。
  • 農曆小年有哪些習俗和講究?臘月二十三和臘月二十四的習俗
    臘月廿三、廿四的習俗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稱「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灶王爺的故事
    二十三,糖瓜粘~每年小年這天,都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祭灶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灶王爺的故事吧灶神原本是天宮裡的御廚,專門給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做飯。他做的菜可好吃了有一年,王母娘娘過大壽。每年臘月二十三上天庭來給我匯報!」玉帝說完,想想美食,不禁偷笑起來。於是灶神變出無數個分身,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把人們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做了什麼好事壞事都給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神拉著滿滿一車子平時寫下的記錄,上天庭去了。「愛卿,你把民間這一年的事情慢慢講給朕聽。不過,朕正好肚子有點餓了.」「那我馬上去廚房給您做點菜!
  • 灶王爺是誰?灶馬是馬嗎?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哪天是正日子?
    後來,張單,張宙等張姓名人故事的傳播,誕生了民間灶王爺,尤其是明末清初《封神演義》的傳播,商朝鎮守澠池城的張奎和高蘭英夫婦,因為忠義有節,死後被姜太公封神為灶王爺和灶王奶奶,並為民間最為認可和祭拜。玉帝看他可憐,由於同姓的緣故,便封了他個灶王官。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向玉帝匯報這一家的一年 表現。於是,民間就有了「小年」辭灶,並有糖瓜粘灶王嘴巴的習俗,寓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小年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 過小年‖辭灶,灶王爺的傳說
    終於小年了,父母早早就買好了糖瓜、柿餅子,單等著小年的晚上辭灶。啥叫辭灶呢? 小時候母親告訴我們,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騎著大馬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匯報家裡這一年的生活情況,林林總總述說七天,到大年三十和各路神仙一起回到人間過年。
  • 節氣|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準備過年
    「二十三,糖瓜粘」。小時候一吃到糖瓜就知道離過年的日子不遠了。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稱為「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