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最大的期許無非就是希望孩子:成長健康生活快樂,可是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要麼就是孩子不長個,要麼就是孩子腸胃差,小病經常來拜訪。在飲食上確實需要很注意,如果吃的東西不對導致不消化,孩子就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
表哥家的孩子梅梅今年4歲了,雖然看起來跟其他孩子一樣,可是一做比較就發現身高比同齡孩子矮一大截,每一次學校組織集體活動,梅梅就要站在最前排,而且看起來還很瘦削。表嫂很擔心孩子長不高,可是奶奶說:「我們家都沒有矮子個,基因好著呢,不用擔心,到一定的年紀肯定高!」可是表嫂依然不放心,於是在梅梅的飲食上下功夫,經常給孩子煲一些骨頭湯,說是有營養又可以補鈣,本來每周一次後來竟然上升到一周兩三次。孩子喝多了覺得膩,最後都不太願意喝了,最後連吃飯也變得沒什麼胃口。
表嫂擔心就把孩子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你家孩子積食很嚴重啊!」原來孩子的脾胃損傷,積食嚴重導致消化不良。醫生直接訓斥表哥一家,孩子脾胃本來就虛弱,還經常給孩子喝骨頭湯,不僅沒有滋補作用還會直接傷害脾胃功能,最後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
兒科醫生勸誡家長:這3種湯別給孩子喝了,傷脾胃又容易積食
1、骨頭湯
大多數家長都誤認為骨頭湯營養足,裡面含有大量的鈣質給孩子吸收,其實骨頭湯裡面的鈣含量非常少,而且骨頭本來就是油脂豐厚的食物,孩子經常飲用只會增加孩子脾胃的負擔,長期的話會造成脾虛和積食的情況。
2、三滾湯
有的家長覺得老火湯沒什麼營養,因為煲太久了蔬菜類的營養元素都流失了,只有三滾兩下的湯營養才能鎖住,但很多時候三滾湯裡面的肉類並沒有真正熟透,如果孩子吃進去會造成腹瀉的情況,長期下去對腸胃損傷嚴重,造成孩子吃不消化或者沒什麼胃口。
3、味噌湯
如今的生活方便,超市會有很多那種即衝即食的味噌湯,只要用開水衝泡幾分鐘就能立刻飲用,這些湯裡面都是味噌,而且在製作的過程中已經把所有的營養都打碎,營養隨之都流失得差不多了,孩子如果經常喝此類湯汁,只會加速積食的情況出現。
你想要正確地調好孩子脾胃,家長應該要知道這3件事:
1、在飲食上從根源來調理
孩子的飲食儘量不能太油膩了,清淡一點對孩子的健康有好處。其實想要調理孩子的脾胃,家長真的要費一點心思,有的孩子脾胃差反覆積食,還有可能一點原因是孩子缺鋅,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積食的情況,總是反反覆覆發生的話,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就醫。
如果確定孩子缺鋅也不要盲目補給,類如猴菇蛋白鋅,不同於保健產品,食品級比較安全,裡面富含豐富的鋅元素,能夠促進消化吸收,幫助生長發育,成分還有山藥和猴頭菇,這兩種食物對健脾好,檸檬呢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力,刺激胃口飯都可以多吃一點,還能對消化腸道好,只要孩子的胃口好了,吃的東西比較多元化,吸收的量比較多就不用擔心鋅缺乏,孩子成長發育也不成問題。
2、平時可以多給孩子按摩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積食的情況,除了在飲食上一定要加倍地注意之外,平時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多多按摩,比如:捏脊、揉腹等。
捏脊:從孩子的脊椎兩個手指位,用大拇指和中指提起背部的皮膚,從下而上地捏起重複五六次,這樣做可以讓脾胃經絡運行得更通暢,起到健脾消食的效果。
揉腹:把手掌搓熱之後,放在孩子的腹部,順時針地輕輕按摩,記得力度不能太大,而且方向要一致,建議順時針按摩比較好。
3、別待在家裡多外出運動
有的家長一到放假就喜歡待在家中,要麼就是打遊戲,要麼就是睡懶覺,畢竟一周的工作確實也累。不過家長要知道一點,其實孩子天生好動,多運動對孩子的身體好,還能夠讓孩子消耗體力,晚上的睡眠會更加安好,吃飯也會吃多一點,有利於孩子健脾和消食,腸胃蠕動也因為多運動而變得正常。#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