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福柯》:思想的魅力

2020-12-26 騰訊網

在我的印象中,福柯是個思想界的鬥士。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熱衷的一些思想,如存在主義、精神分析,都被他顛覆了。他的思想橫掃20世紀西方思想界,猶如秋風掃落葉一樣,給人一種很爽的感覺。

僅此而已。至於對其思想系統、全面的了解,則談不上。近日在首創·郎園Station良閱城市書房觀看了汪民安先生拍攝的紀錄片《米歇爾·福柯》,才算彌補了這種遺憾,也了結了一個心願。

影片是從幾位哲學家的談話開始的。這個別致的序幕決定了整個影片不同尋常的氣質。導演汪民安先生說,他不想拍一個常規的表現人物生平的傳記片,那不是他該做的,也超出了他的能力。作為一個哲學教授,他擅長的是思想。在這部80多分鐘的影片中,他幾乎用了全部的時間表現福柯的思想。

因此,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福柯的思想評傳。影片的結構方式是由問題主導的,問題的層層遞進推動了敘事的展開,而非以時間邏輯,通過時光變化來推進影片的敘事。影片主要由三個單元構成,即人之死、權力/知識、自我技術。這三個方面基本構成了福柯思想的整體面貌。

福柯是戰後法國最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歷史學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他的思想一次次在整個西方世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掀起陣陣波瀾。影片中,歷史學者劉北成先生就曾講到,上世紀80年代初,他第一次聽說福柯關於「人死了」的觀點,遭受心理衝擊的程度超過了尼採說「上帝死了」。接下來,他對福柯「人之死」的觀點做了一番通俗的解釋:福柯這裡所說的「人」,是18-19世紀啟蒙主義者所建構的「人」的概念,其特點是:「人」作為被創造出來的主體,還是可以被認識的客體。如果不是福柯指出了其中的荒誕性,我們也許還沉浸在長久以來西方理性主義製造的關於「人」的幻覺之中呢。很顯然,「人之死」的說法,體現了福柯對人道主義之現代處境的悲嘆與焦慮,與尼採「上帝死了」的警告一樣,具有極為深刻的內涵。

對於影視製作者來說,思想的表達是一定要藉助相應形象的,而尋找恰當的表達某種思想的形象,則被很多人視為畏途。汪民安教授經過深思熟慮,選擇了一種最為簡單、直白的方式。影片中,他大量採用了福柯本人、歐美哲學家以及中國本土學者的訪談。鏡頭都是直給的,甚至連推拉搖移都沒有,更別提各種花哨的包裝和形式化的處理了。環境處理得也很隨意,沒有特別的安排,有時在咖啡館,有時在辦公室,有時就在家裡,周圍嘈雜的聲音常常影響到被採訪者的言說。但觀眾似乎並不在意,人們被言說者深邃的思想所吸引,惟恐漏掉每一句話。畢竟,這些言說者每個人都是思想界、學術界響噹噹的人物,他們的言說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理解福柯的大門,由此我們或許可以窺見這位學術大師的精神風採及其思想內涵。

大概,這就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思想的魅力吧。在這裡,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導演的自信。他對影片敘述方式的選擇,說明他相信思想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何況是福柯的思想呢。而且,影片所展現的福柯演講的形象畫面,本身就是十分迷人的。他的身體的姿勢和手勢是那樣有力而傳神,而眼神裡總是閃爍著銳利的光芒。他的學術專著固然是艱深晦澀的,我輩往往望而生畏,但他在演講和訪談中,卻能表現出淺顯、生動的風格,思想像清泉一樣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其學術精華變得很容易為人所理解和接受。這些演講和訪談涉及他的個人生活、學術道路,以及對自己思想的清理和闡發,對法國社會和政治現實問題的關切和批判,既有與來訪者心平氣和的探討,也不乏與論敵的唇槍舌劍,即使論敵不在現場,他也能表現出激昂的戰鬥姿態,而且總是妙語連珠,處處閃耀著思想的火花,給人以很大的啟迪和享受。

這部影片固然是以思想、理性取勝,卻也並非始終板著面孔做無情狀,尾聲就上演了動人的一幕。在福柯彌留之際,他的老對手,也是老朋友德勒茲,對他表現得一往情深,由衷地表達了對他的敬意。他說,福柯離我們很遠,有一種陌生感,但他又是迷人的,如果你能發現他「瘋癲」的一面,那你才算真正地理解了他。

相關焦點

  • 鄧皓琛評《米歇爾·福柯傳》︱福柯的法國,法國的福柯
    迪迪埃·埃裡蓬:《米歇爾·福柯傳》,謝強、馬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434頁,68.00元。我們了解福柯(1926-1984),甚至還多於了解法國。畢竟,思想家的鋒芒確實會銳利過某時某地的人與物。可這並不是一口斷定,思想無非是概念間的冰冷推演,全然和現實無涉。
  • 誦寫講展現語言文字之美 讓於漪教育思想更有魅力
    ,活動通過誦寫講三種形式,立體化地展現了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的思想精髓,以網絡直播的形式,激勵全市的廣大教師學習於漪精神,堅守教育初心,同時紮實做好語言文字工作。  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副書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昕在交流會上說,希望把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的故事永遠講下去、講到廣大師生的心坎上去,為弘揚於漪老師教育思想,培育更多「於漪式好教師」,推動上海教育事業取得更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豐富思想寶庫科學行動指南...
    這一思想在實踐指導上貫穿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科學回答了「中國向何處去、世界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閃耀著理論光輝、充滿著思想魅力、彰顯著真理力量,堪稱博大精深、經天緯地的思想寶庫。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理論。
  • 別再停留舊思想了,帶你了解它的真正魅力!
    他是用雙腳走路擁有獨立思想的生物不不不,這裡不是說不尊重父母小美自己有穿孔是個編輯朋友有穿孔但也愛著家人我們不違法亂紀,我們只是愛這個文化我們遵紀守法,不偷不搶父母病了,我們會哭父母開心,我們也會高興我們其實也只是普通人而已什麼是穿孔關於人體穿孔,
  • 人是會思想的葦草
    人是會思想的葦草。———帕斯卡爾我精心挑選了我最喜歡的這一課——《人是會思想的葦草》。現在想想當時應該講的不是很好,因為過分解讀了文章的內容。但是,在備這一課時,我從圖書館裡借來了帕斯卡爾的著作,整整一本書看完才開始設計教案,製作課件。現在提起都覺得當時全力以赴的自己帥呆了!現在再讀這句話,依然還有那種驚豔的感覺,可是卻不會再想著把它過分解讀了。
  • 講好戰「疫」故事 彰顯網絡育人魅力——九江職業技術學院2020思想...
    在這次災難中,我們失去了很多:生命、健康、財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收穫了很多:大愛、責任、奉獻、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這一切都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鮮活的素材。面對病魔,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同戰「疫」,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很快轉移到了網際網路平臺。如何彰顯網絡育人魅力、提升思政工作實效成了一道課題。
  • 魅力出眾的女人八字特點
    富有女人味是女性魅力之所在,世上面好看的皮囊有太多,但只有內外兼修才能算上面真正的美人。先天的魅力固然重要,但後天的修養與修煉也是必不可少,那麼八字命理角度來說,魅力出眾的女人八字特點?
  • 人類思想沒有邊際,世界上唯一可比思想的,是廣袤無垠的神秘宇宙
    04宇宙和思想我們很簡單,只是一堆蛋白質和水的組合。我們很複雜,複雜的是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思想如此深邃,深不見底,如此博大,廣袤無邊。如果世間有一樣東西,還能夠形容和比喻我們的思想,那麼我想只能是宇宙。無邊無垠,上下左右前後都沒有邊際的宇宙,黑暗而神秘的宇宙,充滿無窮無盡的未知,又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希望和魅力的宇宙,也許僅是我們人類思想的一角。
  • 法國小百科|再談米歇爾·福柯的理性與瘋癲
    福柯的思想特別具有挑戰性。他挑戰社會所習以為常的規範、概念、判斷,他關注人的極端體驗,因為那裡可能是人的精神探索從未涉入的領域。所以瘋癲這個人的精神世界的異常表現,就入了他的視野。在近代以來,人們把瘋癲歸入疾病的範疇。但福柯卻認為這個歸類太簡單太武斷,因為實行這個歸類的是理性和科學,而自尼採以來,理性和科學自身就已經受到質疑。
  • 【儒家思想】三不朽
  • 傳承人民外交思想 金仲華雕像在滬揭幕
    金仲華曾被視為宋慶齡「最信任的人」,也曾被巴金譽為極具人性魅力的「吸鐵石」,還曾被伊斯雷爾·愛潑斯坦稱為「知識淵博的國際主義者」……金仲華雕像揭幕。康玉湛 攝在其61年的生命中,金仲華創下了中國史上多個「第一」:他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創始所長、中國時政新聞地圖的創始人,他還是中國新聞社的第一任社長。
  • 思想的力量 | 細思恐極的商鞅變法
    其實,看破格局、跳出格局甚至重新塑造格局的可能性永遠存在,而這才是「思想的力量」所在。但要做到這一點,即便是英雄豪傑也要依靠風雲際會。不過,這樣的要求對於哲學來說,卻必須是當仁不讓。註:《思想的力量(第9版)》是迄今為止覆蓋面最全的哲學史讀本,內容包羅萬象,縱覽了西方從古至今的所有哲學理論流派。全書寫作風格生動,讓哲學變得通俗易懂,卻又不至於過分簡化,每章章末還附有重要思想家的原著選讀。作者著重展現了哲學思想如何影響人們的現實生活,考察了哲學思想與人類歷史、日常生活的互動關係。
  • 【思政講理】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厚度、展現思想文化魅力、凝聚主流價值共識的堅實根基。其二,有利於增強新時代「文化認同」和堅定「文化自信」。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進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和政治認同。其三,有利於滋養時代青年精神世界,增強學生人文素養和培育積極道德情感,塑造品質優良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思想來自責任和擔當
    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因思想內含豐富且具有強烈的現實指導性,而在理論界引起高度關注。其中一句:「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更是發人深省,引人思考。    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接近世界中心」的時候,且參與到世界規則制訂中來。
  • 積分學思想的靈魂——微元法
    「微元法」思想是積分學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在實際生活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合理有效的利用微元法思想可以使原本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易行, 本節將主要講述微元法的思想及其發展,帶你走進數學家們的心路歷程,領略智慧高點魅力。
  • 從文學意象,思想情感及修辭手法來解讀《搖搖晃晃的人間》魅力
    為了更好地理解餘秀華的詩歌,下面我將從文學意象,思想情感及修辭手法三方面來分析詩歌后面隱藏的感情,並結合現實意義談下自己的看法:1:文學意象的美在於藉助某種特定事物(花鳥蟲魚)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詩歌中的文學意象是指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有時作者會藉助某種特定內涵的事物
  • 美國史話:安妮·哈欽森如何壯大清教思想?清教核心思想是什麼?
    圖1:安妮·哈欽森畫像示意圖安妮·哈欽森如何壯大清教思想?圖5:安妮·哈欽森雕塑示意圖安妮·哈欽森的清教思想如何成為現代美國思想原型?17世紀美國清教徒信奉的核心思想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在美國,這些"逆我者"在不遠處就有無數條去向、無數個新據點,可供被驅逐的真信徒自由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