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廟的素齋

2021-02-17 雲州美食地圖

雲州街人都知道「大武廟」吧?

但是你吃過大武廟的素齋嗎?

雲覺寺,俗稱:大武廟,位於雲縣城西象山麓,南有清真古寺,北接岫庵,枕象山,臨南河,環境清幽,怡然雅靜。今武廟,原為文廟,始建於光緒八年(1882年)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知州雷元澍將文廟改成武廟,再將文廟遷回原址。

如今,雲州人都只知道「大武廟」,而不知道文廟的下落。不知道這是不是巧合,雲州歷史上文人不多,最有名的就是在清嘉慶二十五年進士的楊國翰。

楊國翰(1787-1833年)字鳳藻,號丹山。原籍是江西撫州府臨川縣,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二月五日出生於雲南雲州勐麻(今雲縣大寨鎮梨園村)一個中等商人家庭裡。楊國翰是清朝嘉慶年間雲南「五華五才子」之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進士,道光年間宦跡浙江奉化、諸暨、海鹽、仁和(今杭州)、海昌(今海寧)、玉環分府各地。著有《漉血戰》、《留書緬》、《觀貢象》、《神舟渡》、《雞血膏謠》、《寄池龠庭》、《聞弟棟藻失子寄此慰之》、《題戴雲帆岵屺瞻思圖》、《吊建水馬氏兩世忠烈》、《訪壁立堂遺址》等詩歌和散文《題〈寄庵文鈔〉序》等,並著有詩集《步華吟詩草》(已佚)。與戴絅孫、池生春、李於陽和戴淳被世人稱為「五華五才子」。

而尚武之人卻不斷湧現,葉荃、胡瑛、張季良、董文英、楊文煥、浦恩沛、巴德海、董福海、羅有祖等,在我國近代史上留下了一筆筆深刻的印記。

葉荃(1879(己卯年)—1939(己卯年))字相石,亦作香石。雲南雲州(今雲南雲縣)人。早年留學日本,入東京振武學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加入中國同盟會。回國後任川軍六十六標標統、川軍教練處幫辦、安徽講武堂總辦。辛亥革命後任黔軍師長。1915年參加護國戰爭,任第三軍第六梯團長。護法軍政府成立,任駐粵滇軍總司令,後改任靖國軍第八軍軍長。曾率兵援鄂,名赫一時。

胡瑛(1889-1961)字蘊山,雲南雲縣人,生於1889年9月7日。雲南講武堂第1期特別班畢業。1909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在雲南響應辛亥革命,1913年任黔軍新編陸軍第1團2營營長,不久改任模範營營長,1916年1月任護國軍黔軍東路支隊前衛司令,參加護國戰爭,戰後任黔軍第3混成旅少將旅長,1917年任靖國湘軍第1路司令,1920年2月任重慶衛戍司令,8月任黔軍總指揮,1921年7月任援桂黔軍總司令兼第5路司令,1922年辭職回滇寓居,1924年任雲南講武堂將校隊總隊附,不久任靖國聯軍佽飛軍第4軍軍長兼雲南憲兵司令,1927年3月任雲南省務委員會候補委員,6月任雲南鹽運使,旋任國民革命軍第38軍軍長,8月離職,1928年1月任雲南省政府委員兼總參議,1929年曾代理雲南省政府主席,1935年任雲南戒嚴司令部司令,抗戰爆發後任國民政府參軍處上將參軍,1945年5月當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10月任總統府顧問,解放前夕拒赴臺灣,在昆明迎接解放。1961年4月3日在昆明病逝。

胡瑛和朱德等合影

作為一個美食博主,不說美食說歷史了,實在不是一個合格的「乾飯人」,言歸正傳,我們先看看平時的素齋。

寺裡的素齋以新鮮蔬果入饌,順時而食,得天之味,處處體現出禪意,清淨自持。

每到初一十五,或是有法事道場佛教節日的時候,寺裡的善男信女們便忙碌起來,他們會做一桌豐盛的素席,以供信眾。

佛門素席是用豆製品、面精、蔬果等為原料,仿葷席的品類、形狀而做出的菜餚。不但仿其形,而且仿其味,可以亂真。

雲覺寺平日裡暮鼓晨鐘,青磬木魚,但是到了節慶,卻又是香客盈門的景象,尤其每年大年初一,進香朝拜祈福的信眾,把整個寺院擠得水洩不通,雲覺寺外面的街道,也會趕上一天的廟會,為春節的雲州,增加了許多的樂趣。

相關焦點

  • 齋膳養生 ‖ 春節佛家素年菜集錦
    苦瓜350克,素碎肉160克,香菇35克,菜乾50克,嫩薑5克,胡椒粉2克,細糖1克,番薯粉2克,鹽5克,胡椒粉1克,麻油5克,醬油12克1、苦瓜洗淨在前端切一小片,挖除其中瓜子和軟肉,製作成空筒狀容器,備用;2、素肉切丁,放入碗中經鹽入味備用。香菇經水發好後去蒂洗淨,切末備用;3、菜乾洗淨切末。嫩薑去皮,洗淨切末備用。
  • 普陀山慧濟寺的素齋菜真好吃
    普陀山慧濟寺素齋食品起源於古代寺院,是為寺院僧人招待前來膜拜的皇室貴族而精心設計烹製的,後經宮廷御廚進一步潛心研製,
  • 朝聖九華山,住青通河畔,尋味舌尖上的素齋!
    素齋=索然無味?當然不是。在九華山,素齋要比葷食還受歡迎。
  • 打卡杭州清心素齋,清心素食的自助餐廳,素食主義不再是宗教束縛
    看一下杭州受歡迎的小吃排行榜,你就會發現,在杭州排行榜靠前的,並不全都是食肉主義,打卡杭州的這家清心素齋,你就會在素食中找到非凡的快樂了。清心素齋是在靈隱寺腳下的一家素食自助餐廳,這裡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素食食堂,還是一個溫暖的小家一般的存在。
  • 杭州美食攻略:去了寺廟,那順便來頓素齋吧!絕對讓你念念不忘!
    如果你的旅行行程裡有上面所提到的寺廟禮佛之行,那麼配合著來一頓素齋也是不錯的選擇。吃一頓素齋,說不上是來杭州必做的一件事情,但卻是一件很好的禮佛中身心虔誠的體驗。六六同學帶你看看寺廟周邊,拜佛完畢後可以去試一試的素齋之地。
  • 少林寺素齋單人套餐50元 工作人員:湯要熬幾小時
    河南嵩山少林寺素齋館。 CFP 資料少林歡喜地,讓一些黃金周到少林景區的遊客「不太歡喜」。這家位於少林景區黃金地段、距少林寺正門只有20多米的公司——少林歡喜地(登封)有限公司,主營少林素齋,是少林寺旗下眾多公司之一。10月2日-10月4日,少林歡喜地生意火爆,澎湃新聞記者三次去試吃少林素齋,遊客普遍反映套餐性價比低、商業味濃。
  • 【新聞看點】少林寺素齋單人套餐50元,工作人員解釋湯要熬幾小時
  • 江蘇「最優秀」的寺院,不但風景優美而且素齋美味,求姻緣最靈
    除了雞鳴寺看不膩的櫻花外,素齋也很有名, 每月頭15號,南京的信徒們來吃齋念佛, 據說素齋館的料理豐富,味道也很好, 據寺內的工作人員介紹,在普通寺院煮飯的是志願者。
  • 天童素齋 | 三德俱足,六味調和
    至後世,成為寺院每日上供所念之供齋句:「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分別是哪「三德六味」?  三德者,《涅槃經》云:「諸優婆塞為佛及僧,辦諸餐具,種種備足。其食甘美,有三德焉。」  一、清淨德,謂精潔無有葷穢;  二、柔軟德,謂柔軟甘和而不粗澀;  三、如法德,謂隨時措辦,製造得宜。
  • 齋天的功德和利益
    >齋天的由來    「齋天」,民間俗稱「拜天公」。但佛教中的齋天儀式與一般民間的拜天祭神,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和意義。農曆正月初九日,漢傳佛教寺院清晨都會舉行隆重的齋天祈福法會,據《金光明經》記載,諸天在金光明會上,於佛前發願,永護佛教,奉行正法,勤修諸善,遠離惡行,同時也遵照佛陀囑咐,巡行人間,獎善罰惡,廣化眾生,成就有德之人。
  • 持齋把素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持齋把素,把:遵守。齋:齋戒。謂信佛者遵守吃素,堅持戒律。出自:明 無名氏《鎖白猿》第三折:「俺也曾看經念佛,俺也曾持齋把素。」近義詞有:把素持齋,持齋把素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指遵守吃素的習慣和堅持戒律。
  • 活佛慈訓: 蛋、奶、乳酪等是齋?
    吃素要懂得齋 ~ 濟公活佛慈訓為師說的很坦白,你要吃得很清,將來的考驗能夠真的衝過突破
  • 品嘗寺院裡的素食菜餚(每日一素)
    其中以豆製品與青蔬為烹調齋菜的主料,所謂「菽乃餐中寶,蔬為席上珍」即是指此。而對瓜果青蔬,特別講究一個「鮮」字,即強調取原料以時鮮為主,如應時鮮菜,四時蔬果,菜隨時令變化而常換常新。烹調齋菜時所用的油料都為植物油。調味時所謂的醬油,以前稱之「三伏秋油」,三伏秋油是指日曬夜露三個伏天(夏天)釀成的豆醬油,而今已是用化學醬油了。
  • 于右任和《鴛鴦七志齋藏石》的傳奇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談起《鴛鴦七志齋藏石》,必然要從河南洛陽邙山說起。邙山,景色宜人,土質疏鬆,自漢代以來就被視為死葬的「風水寶地」,民間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之說。民國初年,這裡成了盜墓賊的天堂,許多無價之寶被國外的江洋大盜掠走。面對這一現實,充滿愛國之心的于右任先生痛心疾首。
  • 《祝賀浙江千年古寺棲光寺素慧齋佛家素菜研發基地在哈爾濱成立》即張慧老師畫室〈五德堂〉開筆儀式成功舉行
    2020-10-16日在哈爾濱市香坊區隆順街24號五樓,成立〈浙江棲光寺素慧齋佛家素菜研發基地〉,由全國烹飪大賽雙金牌獲得者,中國烹飪大師
  • 素酒素食——盛世健康新時尚
    以武當拳劍為基礎的「武當功夫」可歸納為無形的、精神層面的,而有形的、物質層面的當屬武當道家的「素食素酒」。武當山道教分為兩大「教派」,即:「全真派」和「正一派」。「全真派」按照「五戒」教律,不得食「葷食」與飲「葷酒(指含酒精的酒)」。多年來,武當山形成了體系完備的「齋飯」與「素宴」。為豐富素齋品類和賞心悅目,道家使用豆製品、麵筋、蔬菜瓜果烹飪出「色、形、味」俱佳的「仿葷宴席」。
  • 齋天意義
    齋天是為生人求福,保其平安的一種佛教法會儀式。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制定《金光明懺法》時開始的。
  • 常識 | 供齋
    各寺院為滿足信眾此項功德需求,特設多種渠道,供齋即是其中最方便之項目。供齋分隨喜齋、羅漢齋、如意齋、上堂大齋多種方式,大家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可以適當選擇,雖然所費資財不等,只要盡心盡力,其所得福德並無差別。上堂大齋是佛教叢林中一項非常隆重的佛事,一般是大護法居士來寺齋僧或寺院有重大活動時舉行。所謂上堂,即恭請和尚在堂上為大眾說法。
  • 齋天的利益
    「齋天」,佛教中的齋天儀式與一般民間的拜天祭神,有著截然不同的內涵和意義。一.齋天的由來      齋天是為生人求福,保其平安的一種佛教法會儀式。為感念諸天護法之功德,故具香華燈塗果等,供奉諸天,酬其恩德,同時也為百姓祈福,這即是齋天的由來。二.齋天的內容        齋天儀式的內容,並不局限於只有供天的部分,還包含有供養三寶、為諸神說法及皈依等部分。同時,儀式中供養的對象,除了諸佛菩薩及天上諸神之外,還包括了地上眾神和龍眾、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等一切佛教的護法大眾。
  • 家鄉天津- 石頭門坎素包
    石頭門坎素包具有濃鬱的獨特風味,食之素香,回味無窮,很受老年人喜愛。   天津傳統風味小吃。由清末天后宮旁的真素園餐館發明,餡料講究,作工精細,     以木耳、花菜、豆皮、口蘑、香乾、麵筋、豆菜、腐乳、麻醬、香油等作為餡料,每個包子都捏成21個摺,旺火蒸十幾分鐘即熟。特點是餡大皮薄、香味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