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既強大又虛弱。"
人類是主宰地球的唯一物種,我們驕傲、自大,因為我們是這個地球的主人。但同時,許多事情我們又無能為力。
很多人,看清了世界的真諦,但沒法改變這個世界。正是因為經歷了時光的變遷,他們有著一雙慧眼,看透事情的本質,但仍舊堅持做自己。
一、眾人皆醉我獨醒
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提起四大名臣,最為著名的就是曾國藩了。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曾國藩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直到現在,他所說過的話,仍舊是許多人心中的金玉良言。
儘管晚清昏庸腐敗,社會混亂,人人唾罵,但是曾國藩卻始終如一股清流一般,得到許多後人、文者的讚譽。甚至,有人認為曾國藩是立功立德立言的完人。
二、為人正直,忠勇有謀
1811年曾國藩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耕讀家庭,他自幼勤奮好學,14歲便熟讀《周禮》《史記》文選。
曾國藩的一生信奉從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勤儉廉勞,為官者不可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先,禮治為重,以忠為政,在官場上、甚至人生史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為人正直,混亂的社會並沒有讓他迷失自我,反而成就了一位忠勇正直之士,當時許多從政者,都是曾國藩的信徒。
三、閱人無數,識人之士
曾國藩有著一手識人的功夫,看人一看一個準。
有一次,李鴻章帶著三個人,來看望老師曾國藩,想問看看老師認為這三個人能夠勝任什麼職務。曾國藩只是在見面之後,默默關注了一段時間這三人的言行舉止,便立刻能下判斷,三人未來的前途到底能走多遠。
他說第一個人為人老實忠厚,可以做後勤管理工作;第二個人看上去虛偽圓滑,只能完成一些不重要的事,不能成大事。而第三個人話不多,但穩重,是難得一見的大將之才,將來必成大器。
果不其然,第三個人,也就是被曾國藩最為看重的人,就是劉銘傳。最期他果真以將軍的身份,當上了臺灣的巡撫。可見曾國藩閱人無數,稍一見面,便能知曉他人的未來。
四、看破慈禧昏庸無能,卻沒能改變晚清現狀
那既然曾國藩看人那麼準,對於晚清時期最重要的人物—慈禧,他又是什麼樣的評價呢?
儘管曾國藩早在1838年就走上了政途,當上了官,但他平時與宮中的其他人員接觸並不多。初次見到慈禧太后,已然是1864年後的事了。那是曾國藩剿滅了太平天國,成為了朝廷的重要功臣,慈禧太后才接見了曾國藩一行人。
在見完慈禧太后等人之後,曾國藩甚感失望,慈禧太后並不如他所想的巾幗英雄一般。當時的朝政已然把持在了東太后慈安與西太后慈禧兩位的手裡,皇帝只是一個傀儡,任由兩位太后擺布。
曾國藩在第一次見到慈禧時,曾在自己的日記本裡記載到:今日入宮,面見太后,深覺兩宮太后才地平常,見面無一要語。
這句話的意思十分簡單,曾國藩認為慈禧、慈安兩位太后,不論是才學還是見地,都十分平常,見面所說之話均為廢話,沒有一句話在關鍵點上,大清若是長久在這兩位的手中操持下去,遲早要亡。
當然,最後這句是他的潛臺詞,斷然是不敢寫在紙上的。曾國藩的識人之術,可謂是毒辣,但又非常有見地。初次見面便能斷人心性,把兩宮太后,尤其是慈禧太后才疏學淺的缺點給看了出來。
果然不出曾國藩所料,晚期清朝割地賠款的狀況愈演愈盛,慈禧作為真正手握權利的人,面對西方列強來犯,沒有一點解決的辦法,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割地賠款以之求和。
西方列強看中了中國政府的懦弱,進一步侵略,慈禧無奈之下只能再割地賠款求和,最終甚至還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如此這般厚顏無恥,低三下四的話語來。
喪權辱國,清朝就這樣敗在了慈禧的手上。自古中國兒女當自強,慈禧之行為,可謂是千古未有如此厚顏無恥、喪權辱國之人。
只可惜,曾國藩看出慈禧是個懦弱無能之人,卻沒有辦法改變慈禧,沒有辦法讓她在後期不獨掌大權,不毀滅祖先打下的一番基業,為後來的社會徒增多少戰爭和鮮血。
他是個愛國之人,骨子裡充斥著的都是忠君愛國的思想,最終也是這樣的思想讓他在最可能取滿清而代之的時候選擇了放棄。
曾國藩權傾天下,但他毫無野心,只是一腔熱血獻給了仕途,為我們留下了政客的標準。他閱人無數,眼光毒辣,一眼便看破了清王朝的結局。早知大清王朝會破滅,但他依然努力在混亂世界中做自己,儘自己的一份力量改變這個世界。
我們常說,"看破不說破"。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一閱便知根本,但我們沒辦法改變它,也沒辦法扭轉這個世界。人——是一門極深的學問,要看懂一個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熟知人性,跟自己的經歷息息相關,自己的閱歷豐富與否也十分重要。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小孩看這個世界、看其他世人都是單純,充滿期待的。
但經歷過社會的磨練、吃過虧的人往往更有心眼,更知人心險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般俗語,都是在講述看得越多,懂得越多的道理。
我們無法如曾國藩一般,閱人無數,深知人心。但我們能做的,就是如曾國藩一般,多讀書,提高自己的閱歷,拓展自己的視野,在大千世界裡,始終堅定做自己。
"人生猶如一片綠葉,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片葉子會變的枯黃。但他的葉脈始終是清晰可見的。無論風吹雨打,只要內心堅定,世俗變遷,都無法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