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縣幹汊河鎮正安村吳智友堅持15載照顧痴呆妻子

2020-12-16 法治生活之窗

吳智友是安徽省舒城縣幹汊河鎮正安村聖橋村民組的一名普通村民,自2005年以來,他一直照顧痴呆妻子,以不離不棄的守候兌現婚姻的承諾,譜寫了一曲愛的讚歌,這個81歲的老人用責任與使命鑄就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吳智友與妻子結婚近六十年,婚後夫妻倆一直相敬如賓,日子雖說不富裕,但也平安幸福。婚後,夫妻倆共生育了五個兒女,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夫妻倆對這美好的生活感到十分的滿足,起早貪黑勞動,省吃儉用生活,把兒女們婚事都一一辦完。這一家過著幸福美滿的小日子,是村民眼中的幸福家庭。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之禍。2005年,吳智友妻子突患上嚴重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太突然了,家庭一下子落入了谷底。但吳智友沒有放棄治療妻子的病,他期待著有一天妻子能逐漸好起來。於是,他帶著妻子四處尋醫,為了醫治好妻子的病,他向親戚好友籌錢,又來回奔波了幾個醫院,但是都無法痊癒,家裡的重擔一下子壓倒了他的身上。「家不可以垮,家不可以散」, 吳智友心裡一直有這樣的信念支撐著自己。他以最堅強、勤勞、樂觀的性格照亮了妻子後半生的道路,並給了這個家前進的動力和希望。

吳智友是個忠誠憨厚的農民,是村裡公認的模範好丈夫。自妻子患病15年來,他每天都體貼入微地照顧妻子,餵飯、餵藥,洗衣,更衣,洗頭洗臉,擦洗身子,端屎接尿……一直任勞任怨,從不抱怨。為了給妻子增加營養,他買來雞蛋、肉類、牛奶等各種營養食品,做給妻子吃,每天三頓飯,都是他一勺一勺餵給妻子吃。白天,他不顧疲憊的照顧妻子,晚上,他怕妻子受涼要經常照看給妻子蓋好被單,十幾年來,從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也沒有吃過一次安穩飯。

農忙時節,他還得牽著妻子的手一起到田地邊,邊幹活邊照看著痴呆不安分的妻子。當鄉親們勸他把妻子鎖在家中好安心幹活,他回答說:「我不忍心把她一人鎖在家中,我必須時刻看著她呀!」 當有人問道吳智友這麼多年來一直照顧老伴不覺得累嗎?他笑著回答說:「沒辦法了,我們是夫妻啊。只要她還有一口氣,我就必須想辦法讓她多活一天,照顧她是我這個做丈夫的應盡責任呀!」 他樸實的話語總是觸動人心,這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是15年啊!人們常說:少來夫妻老來伴。道理雖然簡單,但真正做到患難與共還是不容易啊!這對患難夫妻正在演繹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一幕。

2006年,吳智友妻子不慎被「人頭蜂」蟄了幾十口,當時昏倒在地,被120救護車及時送到省城合肥安醫附院救治,經過幾天治療卻一直處在昏迷狀態。為此,吳智友常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裡默默地擦拭著淚水,他堅持每天不離不棄守護在妻子身邊,經常呼喊著妻子,想著通過這個辦法儘快喚醒妻子。但是他內心也很失望愧疚,愧疚自己沒有照看好妻子,對不起妻子,如果妻子一直醒不過來,他感覺也無法向孩子們交代。終於有一天,妻子醒過來了,這時吳智友又看到了希望。隨後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他妻子的身體也逐漸好起來。

吳智友不僅是模範丈夫,也是村民眼中的好村民組長,他擔任村民組長積極支持村裡工作,無論是財貿徵收,還是人居環境整治,以及其他工作,他都積極完成任務。他還樂於助人,主動幫助周圍鄰居解決困難,在聖橋村民組誰家有困難,都會看到他熱心幫忙的身影。

吳智友用愛心、細心、耐心、將痴呆妻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詮釋真愛的境界;他還用熱心幹好基層工作、幫助鄰居群眾,他的這種愛的正能量也深深影響和感動了正安村的村民們。

相關焦點

  • 安徽甘汊河鎮連墩村劉興芝:外出打工學習技能,返鄉創業
    43歲的劉興芝家住安徽省舒城縣Gan汊河鎮連墩村新塘村帶著丈夫許來傲和他們的農民工學習服裝加工管理經驗,他們回家後創辦了一家服裝加工廠,帶領30多名留守婦女在家打工掙錢,10多戶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鍛鍊和學習好。
  • 用行動詮釋愛與責任 浙江「好丈夫」照顧癱瘓妻子28載
    羅榮志妻子在幹家務活宋英傑攝  「我們都在忙著做自己手上的活,突然就看見她從三樓掉下去了,整個人直接摔到二樓的走廊,又從二樓掉到一樓地上。」短短五秒鐘,卻讓羅榮志銘記了一生。  意外墜樓,導致羅榮志妻子腰部骨折且腰椎粉碎性骨折,在醫院治療期間,醫生給出的評定是傷殘等級達七級,下半身癱瘓,此後的生活只能靠旁人照料。
  • 北京「的哥」照顧病妻24載
    下午15時一過,計程車司機王偉就著急往家趕。王偉收車早,每天和妻子一起吃晚飯,是他雷打不動的事情。妻子江曉麗患病24年,癱瘓在床也已經13年,現在不但動不了,連話也說不了,吃飯只能通過鼻飼。為了出車時能夠有個照應,王偉請了人在家裡照顧妻子。
  • 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她無怨無悔照顧養母15載
    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她無怨無悔照顧養母15載 2021-01-08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漢照顧患病妻子15年無怨無悔 種山楂讓其嘗鮮
    去年秋天,他在自家小院裡種下了一棵山楂樹,只想等到結了紅紅的山楂後,能讓臥病在床的妻子嘗嘗鮮。他用真情詮釋著一位農村漢子愛的堅守,演繹深澤版「山楂樹之戀」。  涼好的白開水,一勺一勺餵給妻子  在深澤縣鐵桿鎮西北馬村,有一位很少出門的老人王建民。平日裡,他除了洗衣、做飯外,全部的時間都會守在病床前,照顧患病的妻子。
  • 2020六安市舒城縣事業單位招聘235人公告
    :一、招聘原則(一)堅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二)堅持考試考察、擇優聘用。(三)堅持統一組織、分工負責。二、招聘計劃2020年度舒城縣事業單位計劃公開招聘235名工作人員。招聘計劃(崗位)等信息於6月10日起同時在舒城縣人民政府網(www.shucheng.gov.cn)、安徽省人事考試網(www.apta.gov.cn)統一發布。
  • 溫州一男子七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
    本到了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七年前妻子突發腦溢血導致嚴重癱瘓,高葉榮七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妻子,在他的細心照料下妻子未曾感染肺炎、褥瘡等併發症。他用樸實與堅持書寫「人間自有溫情在」,以實際行動詮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真諦。
  • 幸運夫妻喜中雙色球二等獎15萬元
    12月23日下午,六安市福彩中心迎來二位兌獎彩民,其中一位便是舒城縣杭埠鎮第34132015號投注站站主李先生。「我們站點中獎啦!彩民太高興啦!因為他沒時間來,特地讓家人從上海趕回來領獎。」李先生喜笑顏開地向工作人員說道。
  • 四兄妹因照顧痴呆老母起糾紛,律師助長兄固定輪流贍養制度
    自2015年開始,鄭大娘記憶力急劇減退,完全失去勞動能力,需要專人貼身照顧。因鄭大娘只認自己的兒女家人,所以無法聘請保姆照顧。趙家四兄妹約定四人輪流照顧,每人照顧一周。在前幾年的照顧過程中,兄妹間雖然偶爾也有點矛盾,但是都還在盡心盡力地照顧母親。
  • 他八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妻子,只待他日並肩立
    沒有了往日的歡笑,也聽不到曾經妻子的嘮叨,就連想看到妻子眨一眨眼睛都成了一種奢望。「一定要想方設法把她的病治好!」。正是這個信念支撐著李維海不離不棄地守護著妻子。李維海一邊照顧她,一邊到處打聽醫治妻子疾病的良方,可是一次次的希望之火卻被無情的現實澆滅,所有醫生的診斷結果出奇地一致:病人很大概率後半生將一直面臨癱瘓,大小便失禁。
  • 老年性痴呆的十大徵兆
    9月21日是阿爾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日。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如何識別,如何治療?記者專門採訪了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肖騁。1 隱匿發生,緩慢進展日前,73歲的孫婆婆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市中心醫院神經科門診就診,經過檢查,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
  • 舒城縣龍津橋社區:情系優撫對象,不忘革命初心
    元月4日,舒城縣城關鎮居民張正蘭、張學付,在城關鎮退役軍人事務工作站人員陪同下,來到龍津橋社區,把「先烈英靈的守護人,烈士後代的貼心人」和「為民辦實事,心系退伍兵」兩面錦旗送到社區兩委,感謝社區對他們無微不至地關懷,感謝社區領導時刻心系烈士子女,熱心給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 相約520,不要忘記說我愛你——聊聊「痴呆與記憶」的那些事兒
    痴呆,如阿爾茨海默病(AD),會逐漸損害認知能力,導致患者出現記憶,日常操作困難等問題,因此很難做諸如購物、清潔之類的事情。準確的時間感知在現代社會中至關重要,因此這種時間定向障礙嚴重影響痴呆患者及其家人和照顧者。目前已知年齡是痴呆和AD最大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