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照顧患病妻子15年無怨無悔 種山楂讓其嘗鮮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王建民一勺一勺地餵妻子喝水。通訊員 王鑫 攝

  喜歡文學創作、愛好吹拉彈唱的深澤農民王建民,十五年如一日,照料癱瘓的母親和病妻。去年秋天,他在自家小院裡種下了一棵山楂樹,只想等到結了紅紅的山楂後,能讓臥病在床的妻子嘗嘗鮮。他用真情詮釋著一位農村漢子愛的堅守,演繹深澤版「山楂樹之戀」。

  涼好的白開水,一勺一勺餵給妻子

  在深澤縣鐵桿鎮西北馬村,有一位很少出門的老人王建民。平日裡,他除了洗衣、做飯外,全部的時間都會守在病床前,照顧患病的妻子。

  王建民家有三間瓦房,房子雖有些老舊,卻被他收拾得乾淨利落。小院裡,他還開出了一小塊地,種些西紅柿和豆角,只為能讓妻子吃上新鮮蔬菜。走進他和妻子居住的小屋,屋內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家具、窗戶玻璃更是一塵不染。

  每天早上起床後,王建民都會給妻子張秀擦手洗臉,並且還會端起早已經涼好的白開水,坐在病床邊,一勺一勺地餵給妻子。

  這樣的日子總是一成不變,但王建民卻已經默默地堅守了多年。「15年來,母親和妻子相繼患病,我生活圈子也就縮小在了自家的院子裡。」王建民說,「前些年,東屋一個病人,西屋一個病人。常常是伺候完母親,又伺候妻子,一頓飯,等到兩個病人都吃完,不知道要熱多少次。」

  母親妻子相繼病倒,全家重擔一肩挑

  時間倒回到1999年,王建民的母親宋素改在做飯時突發腦血栓,暈倒在地。

  隨後的兩個多月,王建民和妻子帶著母親先後到深澤縣和石家莊四處尋醫,終於將母親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但母親卻因後遺症癱瘓在床。王建民便和妻子一起守在母親床前,從吃飯、喝水、穿衣,到洗臉、刷牙、梳頭、剪指甲、夜裡翻身,日常護理的事不論巨細他們都包攬下來。

  2008年,不幸再次降臨到這個家庭。王建民的妻子張秀因過度勞累也患上了腦血栓,躺到了床上。而他外出打工的兒子也在同年,因工傷事故失去了左手。接二連三的打擊,使得這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

  悲傷過後,王建民很快便打起了精神,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各種活計他開始一人張羅。「閨女和兒媳都很孝順,想要把我們接到身邊照顧,但是我沒有同意,因為不想拖累孩子們的工作和生活。」

  常年照顧病人,自己累成心臟病

  不管春夏秋冬,他總是五點準時起來,為母親和妻子擦洗身子,換洗衣物。

  寒冬臘月裡,他每隔一兩天都要給她們洗上一大盆衣服。長年累月下來,他的雙手得了類風溼,關節嚴重變形,手指也無法像正常人伸展。

  孩子們心疼父親太勞累,給他買來了洗衣機,但是他卻很少用。王建民說,洗衣機洗不乾淨,再說這麼多年,早也已經習慣了。

  伺候癱瘓病人,最痛苦的是晚上。每兩個小時,他都要起身為她們翻身、餵水,更換衣物,生怕她們長了褥瘡。無數個夜晚,他都是和衣而眠,稍有動靜,他就會馬上起床。常年得不到休息,他總是兩眼通紅,還患上了心臟病。

  為了讓母親和妻子開心,愛好寫作的王建民,經常趁著深夜創作作品,然後念給她們聽。為讓母親和妻子能吃上可口的飯菜。「這些年,我學會了擀麵條、燉肉,還向鄰居請教學著調餡、包餃子。」王建民說,他包的餃子,個頭小巧,皮薄餡大,母親和妻子能一口吃一個,「每次看到她們吃完後露出笑容,那一刻我最開心。」

  2011年,王建民的母親辭世,他便將所有的精力放在照料妻子身上。幾年來,妻子張秀的病情得到了好轉,飯量也比原來大了許多。

  孝心和仁義,感動街坊四鄰

  看到王建民一個人忙裡忙外,伺候兩個臥床不起的病人,鄉親們都被他的孝心和仁義所感動,平時也都儘量幫他。經常不是這家給他送來青菜,就是那家幫他照料病人。「沒有大傢伙的幫忙,我們一家人撐不到今天。」這是他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

  提起王建民孝順母親的事,西北馬村的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豎大拇指。「一個建民頂幾個兒啊,那是難得的大孝子」,「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看看人家王建民!」說到他對待妻子,人人都誇:「一個大老爺們,能這樣照顧妻子,值得我們敬佩。」

  在母親臥床癱瘓的12年裡,母親的衣服和被褥從來都是乾乾淨淨,也從來沒有長過褥瘡。「小時候母親養我不易,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娘,現在是我報答她的時候。」

  而對於結髮之妻張秀,王建民心中充滿著深深的愛。「結婚45年了,她跟著我沒享過什麼福。」王建民說,他們從風風雨雨中一路走來,現在髮妻患病,他能守著妻子照料,心中從來沒有怨言,只希望她能早日康復,「有她在,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

  結了山楂果,想給妻子嘗嘗鮮

  去年秋天,王建民在窗下種下了一棵山楂樹苗。今年春暖花開時,樹苗長高了一大截,他笑著說,等到結了紅紅的山楂果,他想給病床上的妻子嘗嘗鮮,換換口味。

  也許王建民這輩子都沒有把「愛」字說出口,但他卻用行動證明了愛的堅守,詮釋著這段山楂樹之戀。

  就像他自己的一首小詩裡說的那樣:「敬親報恩為初心,孝賢古訓傳至今;崎嶇坎坷風雨路,相攜相伴夏與春;寒夜披衣床頭坐,雖說夜長夢不多;倘若留得真情在,受盡苦累又如何。」記者 董昌 通訊員 王鑫

相關焦點

  • 豆愛平:32年無怨無悔照顧小叔子一家
    豆愛平照顧小叔子一家。說起豆愛平,北極鎮郭家莊村的老老小小都交口稱讚,她18歲嫁到郭家,之後,丈夫郭等文去了煤礦打工,豆愛平一邊和公公婆婆操持家裡的豆腐作坊,一邊幫著照顧智力殘疾的小叔子郭文科的生活起居。後來經人介紹,郭文科娶回了附近村子一個同樣患有智力殘疾的姑娘。一家人希望兩人有個健康的小孩,但天不遂人願,孩子也患有智力殘疾。
  • 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她無怨無悔照顧養母15載
    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她無怨無悔照顧養母15載 2021-01-08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舒城縣幹汊河鎮正安村吳智友堅持15載照顧痴呆妻子
    吳智友是安徽省舒城縣幹汊河鎮正安村聖橋村民組的一名普通村民,自2005年以來,他一直照顧痴呆妻子,以不離不棄的守候兌現婚姻的承諾,譜寫了一曲愛的讚歌,這個81歲的老人用責任與使命鑄就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愛情故事。
  • 老漢左膝蓋疼了15年 原來是一群「關節鼠」流竄
    聽到醫生說自己被膝蓋疼折磨了15年,主要是因為膝蓋裡的「關節鼠」,56歲的廖老漢驚訝得下巴都快掉在地上了。  此鼠非彼鼠。所謂「關節鼠」,其實是一種游離體,「真身」是關節上脫落下來的組織碎片。這些碎片生性滑頭滑腦,在關節腔內遊來蕩去,猶如上躥下跳的老鼠,故而得名。
  • 李宗凱精心照顧癱瘓妻子28年
    今年67歲的李宗凱沒有做過什麼驚天動的事,但28年來,他始終用心去呵護、照顧癱瘓妻子丁月鳳,不離不棄,無怨無悔。他們同風雨,共患難,一起經營溫馨的家。丁月鳳常對人說,她之所以能夠支撐到現在,多虧了李宗凱的照顧。
  • 他為照顧患病妻子,花掉上億積蓄,現落魄無戲可拍太唏噓
    相信看過這部劇的朋友會有種年代感撲面而來的感受,現在的電視劇常常因為劇情不夠引人入勝而被吐槽,而當年鬼才編劇陳十三打破對大家對殭屍的固有形象,創作的這部殭屍作品題材不僅少見新穎而且劇情也十分引人入勝,要不是有點恐怖,恐怕記住它的人更多呢。
  • 老人捂死患病30年的妻子,高喊「對不起」,你同意安樂死合法嗎
    導讀:你會照顧自己患病的另一半30年嗎?以前網上出現夫妻一方放棄重病一方的新聞,我們都會一頭倒的指責放棄的一方,但是有句話叫「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種事情如果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設身處地想一想:你自己可以做到嗎?
  • 平陽71歲老漢不離不棄照料妻子四年,奇蹟發生了!
    2004年9月,55歲的李美娟退休後仍然被鎮裡留用在城建辦幫忙,發揮餘熱,一直工作到2014年,李美娟才真正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勞碌了大半輩子的李美娟本來可以在家安度晚年,享受著天倫之樂。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6年9月19日下午3點40分,黃成友永遠記得這個揮之不去噩夢般的時間。當時,李美娟騎著自行車經過104國道線縣工會前面時,一輛公交車尾隨而至,直撞上去。
  • 照顧「漸凍人」13年 他無微不至撐起妻子的天
    13年來,劉恆把「漸凍人」妻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特派鐵嶺首席記者趙天乙攝「漸凍人」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俗稱,因為患者大腦、腦幹和脊髓中運動神經細胞受到侵襲,患者肌肉逐漸萎縮無力,以至於癱瘓,身體如同被逐漸凍住一樣,故俗稱「漸凍人」。這種病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及感覺。
  • 老漢跪在女兒面前,要斷絕父女關係,但前提是要給他15萬塊錢
    一個老漢跪在了自己的女兒面前,為的就是要斷絕父女關係,而一直在哭的女兒卻不想看他一眼。這個千裡迢迢從老家趕來廣州的老漢,為什麼和女兒見面後,會用這樣的方式?父女之間到底有什麼樣的「恩怨情仇」發展到這個地步,讓我們來具體地看一下吧。
  • 文昌黨員故事|「硬漢」王安逢:15年如一日照顧兩名孤兒 演繹人間大愛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6月30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這兩個孩子很不幸:雙親早逝、孤苦伶仃;他們很幸運:得到毫無血緣關係的老黨員王安逢精心照顧。15年來,純潔的心、長滿老繭的手、溫暖的眼,這兩個家庭演繹了一場人間大愛。王安逢待2名孤兒如自己的孩子。
  • 八旬老人無怨無悔照顧腦癱小姑子40多年
    「能服侍一年是一年,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我會一直這樣照顧她,直到有一天我走不動為止。」這是平湖市鍾埭街道鍾埭村81歲老人奕玉芳的話,這句話曾經感動了很多人,而奕玉芳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了這句話,在遭遇丈夫病逝、生活困苦、病魔纏身等痛擊後,無怨無悔地照顧腦癱小姑子40多年。1971年,丈夫去世後,36歲的奕玉芳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和顧友寶重組了家庭。小姑子顧小寶6歲時得了腦膜炎,生活不能自理。奕玉芳自嫁進顧家,除了孩子,就一直精心照顧著顧小寶,從沒有過半句怨言。
  • 50歲前男排國手鄭亮癱瘓2年,妻子帶女兒改嫁,父親去世母親患病
    很多排球迷都知道前男排國手湯淼的故事,自從2007年在俄羅斯的那一場意外發生後,至今13年湯淼都沒能再站起來。而另一位老男排國手鄭亮,目前已經癱瘓2年,而與湯淼相比,他還多了一個顧慮。湯淼有多方照顧,經濟上沒有後顧之憂。而鄭亮則不同,他的經濟並不寬裕。
  • 男子將妻子割喉後投案自首,患病期間被細心照顧,因糾紛起殺意
    據了解,嫌疑人李某今年36歲,男性,和死者魏某是夫妻關係,事發前因為婚姻產生矛盾,案發當日持刀跟隨魏某進入了魏某暫時居住的小區內將其殘忍殺害。根據封面新聞報導稱,嫌疑人李某一隻帶有疾病,妻子則是不離不棄照顧多年的時間,兩人吵架的原因就是因為李某病好後不想出去工作,每天無所事事,呈現出一副好吃懶做的樣子,妻子魏某忍耐不下去後就提出了離婚,李某拒絕後兩人發生矛盾,最後引發了悲劇。殺妻案件的頻繁發生,而婚姻為何會成為人性中最為隱秘的角落。
  • 男子在外「嘗鮮」以為妻子不知,被捅破十分惱怒,妻子:你好噁心
    然而丈夫卻自以為聰明,以為牆內紅旗不倒,牆外彩旗飄飄都是自己掩飾得好,一面在外「嘗鮮」,一面又在家裡扮演好老公,老父親,好兒子,卻不知這一切在妻子面前就好像小丑演出一樣,尷尬、無聊、甚至不值一提。這個時候你會以為妻子是軟弱,或者原諒嗎?其實不然,這是不屑,只在等待時機將她的恨全部傾瀉而出,甚至不惜玉石俱焚。
  • 男子患病時妻子悉心照料,病癒後好吃懶做,拒絕離婚將妻子殺害
    當然也只有極少一部分人是這樣的,很多人在對方生病或是經濟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和對方一起渡過難關,不過在河南許昌有這樣一名女子,在丈夫生病期間不離不棄,一直在丈夫身邊悉心照顧,但沒想到丈夫病癒之後卻對她痛下殺手。
  • 溫州一男子七年如一日不離不棄,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
    但兩人還是於1979年結婚,這一路相伴便是40幾年。婚後夫妻二人一直相敬如賓,妻子勤勞賢惠,生活雖不富裕,但很幸福。夫妻倆含辛茹苦地將四個年幼的孩子慢慢撫養長大。孩子們各自成家,兒孫滿堂,夫妻倆對這美好的生活感到無比的滿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 一老人照顧中風妻子30年,因身心疲憊將其用塑膠袋悶死
    日前臺北三檢察院以殺人罪起訴一老人,鑑於其殺人動機及犯罪後主動承擔的深切悔意,建議法官從輕處罰。據悉,老人的妻子已臥床養病近30年,一直由老人照看,妻子已有7次中風,每次中風都是疼痛難忍,哀號不斷,直到9月5日晚妻子再次傳來哀號聲,點滴的針頭掉下來噴出血來,老人動了動想放掉她的心,老人用身邊的塑膠袋把妻子悶死,直到妻子不再動彈才回過神來,發現自己殺了自己,隨後便大喊大叫的護士說自己的妻子死了。
  • 他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就是照顧癱瘓的妻子一輩子 
    那些年他一邊帶孩子,一邊照顧妻子。開始十來年,李葉謬和陳美娟的娘家人沒放棄希望,他們四處尋醫問藥。李葉謬說,妻子病倒那年他才30歲,當許多人以為他遲早會提出離婚時,但他早已下定決心,要把妻子照顧好,因為孩子們需要一個媽,有她在,這個家就沒有散。
  • 他是我國知名老戲骨,擁有兩位妻子,64歲患病兩位夫人精心照顧
    今天小編要講的是演員寇世勳,他一共擁有兩位妻子,結婚多年來三人和平相處,如今64歲中風在床兩位妻子都對他細心照料。1954年寇世勳出生在中國臺灣,從小就有表演天賦的他,在19歲那年考入了臺北一所大學的廣播電視系,在校期間,寇世勳就憑藉實力進入電視臺擔任臨時演員,畢業後的他就正式成為了中國電視公司的演員,後來便出演了人生第一部電視劇《純純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