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源氏物語》和歌英譯(1)---吳小璀

2021-02-16 得意忘形翻譯雜談

2007年,我在日本愛知大學做交流研究員時,跟著專門研究《源氏物語》的美女教授和田明美老師學習了一年《源氏物語》,在這過程中突然對英譯本《源氏物語》裡的和歌翻譯產生不滿,遂貿然決定自己動手翻一翻。

我的翻譯理念是,譯文無論如何必須讓人懂。古詩詞的翻譯,一旦過於注重形式與原詩一致,就容易導致意境受損。而對於詩詞的翻譯來說,當意境和形式不能兼顧時,我認為重視意境必須超過重視形式。因為不同語言重視不同的形式美,比如,漢語注重對稱美,而日語注重不對稱的美,所以過於追求形式上的一致,會得不償失。這也是我主張翻譯要「得意忘形」的主要原因。

下面就把我做的英譯嘗試分批分享出來。別的不能保證,但至少可以讓會英語的人明白和歌的意思~~

2-1 「桐壺」の巻から

まず、『源氏物語』に出てきた最初の歌を見てみよう。病が重くなって裡下がりして死を待つしかない桐壺更衣が桐壺帝に詠んだ悲しき別れの歌である。

「限りとてわかるる道のかなしきにいかまほしきは命なりけり」

口語訳:今は、それが定めとお別れ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死出の道が悲しく思われますにつけて、私の行きたいのは生きる道のほうでございます。(『新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源氏物語1』23頁)


英訳:
I know there is an end to our life, 

and the time has come for us to say farewell.
There's no words to express my sorrow deep in my heart.
How I wish, if only I could,
to have more time to be with you.

 

中文試譯:

傷別離,萬千愁緒無處訴。恨命短,從此生死兩不知。

這首和歌是光源氏的生母,地位低下的桐壺更衣吟給光源氏的生父桐壺帝的。當時桐壺更衣病重,不得不離開桐壺帝,去鄉下度最後的時光。這是《源氏物語》裡出現的第一首和歌。真是生離死別,悲傷已極。


訳では、「How I wish」という感嘆の表現を使って、桐壺の生への強い執著と願望を表現することにした。

原文登載在我的日文博客上,所以解釋用的是日語。中文試譯是臨時加上的。

相關焦點

  • 我在這《源氏物語》的一年裡 · 夏之歌:長吟與長恨 | 浮生
    仲夏:《源氏物語》的和歌紫式部的巨著既稱絕於物語,又為和歌的研究、鑑賞,提供了大量信息:葵姬離世後,源氏搬出左大臣家,房中留下棄置的墨稿,「這些墨稿之中,有纏綿悱惻的古詩,有漢文,也有日文的」(《葵姬》帖)。該細節至少說明:和歌取代漢詩,《古今集》唯標誌爾爾。取代的過程,實際非常緩慢。
  • 餘秋雨的詩(吳小璀譯)
    いもちょっとした不満もすべて感じなくなったらこれで僕はすべてをさらけだしたこれで僕の気持ちがわかったろうはっきりとわかったろうそして心が動いたかもしれないが、僕は去ることにした昨日あんなに親しかった人が今日から赤の他人になるのだ(也有人說,這是餘秋雨和莫言的詩的混合品
  • 如何讓《源氏物語》更易讀?
    △ 《謹譯 源氏物語》全套 祥雲社出版「物語,很早之前就是靠說話人講述的話本。也就是說它本來不是看,而是聽的。出版了多部與《源氏物語》有關的著作,其中《謹譯源氏物語》獲得了第67屆每日出版文化獎和特別獎。知日:《源氏物語》曾多次被翻譯成現代文和外語。林先生您的《謹譯源氏物語》與以往的譯著有何不同?林望:語言背後的歷史文化各不相同,是造成文字力量與行為規範相異的主要因素。
  • 源氏物語中的琉璃器
    那些琉璃器皿,也伴隨頻繁的中日海上貿易,來到了當時的平安王朝,來到了日本古典文學的巔峰之作《源氏物語》中。 僧都則奉贈公子金剛子數珠一串,是聖德太子從百濟取得的,裝在一隻也是從百濟來的中國式盒子裡,盒子外面套著縷空花紋袋子,結著五葉松枝。又奉贈種種藥品,裝在紺色琉璃瓶中,結著藤花枝和櫻花枝。
  • 大和和紀與《源氏物語》的創作幕後故事
    ,畢竟原作不會寫出所有細節,因此除了調整過故事整體的臺詞,談情說愛的綿綿情話和光源氏調情示愛的告白也重新構思過了,換言之,漫畫版的《源氏物語》就是在《源氏物語》本身加上少女漫畫的濾鏡。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創作出來的漫畫所呈現出的樣貌和實際閱讀原作的感受大有不同,我想或許是因為這表現出我個人對於《源氏物語》的解讀,或者是我個人希望能如此解讀的緣故吧!只要讀完這套漫畫,就能夠掌握故事大致的內容,這麼一來,即使沒讀過原作,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徹頭徹尾讀完原作的現代白話譯本,相信大家能夠發現完全不同的源氏,如果每位讀者心裡都有位活靈活現的源氏就太好了,畢竟,《源氏物語》正是日本的瑰寶呢!
  • 紫式部《源氏物語》,堪比《紅樓夢》的皇家絕唱
    01《源氏物語》以主人公光源氏與眾多女性的交往為中心,描寫了光源氏一生的榮辱興衰。該作品無論是文章的構成,和歌的運用, 還是心理與自然的描寫都十分出色,因此也被譽為物語文學的最高峰。《源氏物語》不僅對後世的物語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日本文化史上也具重要地位。
  • 由《源氏物語》著手,解析日本平安時代的婚戀狀況
    在日本平安時代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中,描寫了主人公光源氏和眾多女性的戀愛故事。在這裡,筆者就從《源氏物語》」這部小說入手,為大家解析一下日本平安時代的婚戀情況。從《源氏物語》中探尋平安時代的婚戀情況《源氏物語》的作者是紫式部。紫式部,是日本平安時代的著名作家與和歌詩人,曾是平安時代中期一條天皇的中宮藤原彰子的侍從女官。
  • 《源氏物語》給你答案
    作者:紫橘作品簡介:《源氏物語》,豐子愷譯,共三冊。全書五十五回,故事分上下兩部:上部包括前四十四回,講述以源氏為主角的故事;下部十一回,講名義上是源氏和朱雀帝女兒三公主之子薰的故事,但她實際是源氏的妻舅的兒子柏木和三公主私通所生。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平安時代貴族的愛與欲
    比如源氏與繼母藤壺的禁忌之戀可謂驚世駭俗,然而在紫式部筆下,這段戀母情結卻充滿唯美和哀傷,藤壺是源氏心中永遠的初戀,卻如同水中明月一般難以獲得,於是源氏一生都在尋找可以替代她的女子,這種情感雖然病態,卻真實而動人。在《源氏物語》之後,用病態和扭曲的描寫來展現對人性的思索,逐漸成為日本文學的一種獨特現象,這種物哀風格在一代代的日本作家中傳承。
  • 盛曉玫《有一天》中日對照(吳小璀譯)
    特別將這首歌送給人生處在低谷中的人。
  • 宇治,《源氏物語》和抹茶
    紫式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的女作者,據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都非常高,我早聽說過但從未看過,如果拿《源氏物語》與七百年後的《紅樓夢》相提並論,不知合不合適。由於歷史上日本女性的地位不高,紫式部的名字現在已無從知曉,紫式部是後人根據小說的內容給她起的名字,但她出身於藤原家族,肯定是姓藤原。
  • 《我還活時讚美你》日文版(吳小璀譯)
    我的日文版清唱我還活時讚美你作詞 光鹽 作曲 趙福 翻譯 吳小璀re ni mo o mo u 夜更けにも思う yo fu ke ni mo o mo u命に勝る愛を得たi no chi ni ma sa ru a i wo e taあなたを讃えたい  a na ta wo ta ta e ta i 救われた私 su ku wa re ta wa ta shi永遠に歌いたい
  • 一曲雅樂 從《源氏物語》中的青海波說開
    此時,源氏與中將二人共舞,步態與表情異常優美,世無其比。源氏的歌詠尤為動聽,如同佛國裡的仙鳥迦陵頻伽的鳴聲般悅耳。歌舞美妙至極,皇上感動落淚,親王和公卿等也都流下淚來。歌詠既畢,重整舞袖,另演新姿。」(引自《源氏物語.紅葉賀》)青海波(青海波/せいがいは),據《源氏物語》記載,原為大唐雅樂,後傳入日本,平安時代尤為盛行,是當時的貴族公卿舉行盛大宴會不可缺少的歌舞。
  • 源氏物語中的人和花
    《源氏物語》成書於平安時代,同期大概是北宋初年。在剛剛感受了盛唐那包容萬象,極具氣魄的文化輻射影響力之後,日本似乎開始思考,什麼才是本民族獨有的精神,在這一時期,日本古典文學無可逾越的兩大高峰《源氏物語》和《枕草子》橫空出世,它們所要完成的歷史使命,就是在文學藝術作品中(或者叫做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確立「和之精神」(《源氏物語》有多處提到這個詞)。
  • 古典文學《源氏物語 悲傷的皇子》漫畫化(圖)
    《源氏物語》這本日本的古典文學名著對於日本文學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以這本古典名著改編的動漫作品也數不勝數,如今由高山由紀子老師原作的小說《源氏物語 悲傷的皇子》正式被改編成了漫畫作品,作品在近日發售的角川書店《月刊ASUKA》2011年1月號上正式開始了連載。
  • 小羊詩歌《主我相信》日文版(吳小璀譯)
    信じます(主我相信)作者 林婉容 翻譯 吳小璀你的應許主我相信,主我相信你必成就關乎我的萬世以前在神裡面有一個奧秘大哉深哉召人來作神的兒女在基督裡借著福音同為神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神愛世人甚至舍了他獨生愛子為我們作挽回祭使罪人得稱義他豈不將萬物一同白白給我們叫萬事為我們效力你已賜給我們權柄踐踏蛇和蠍
  • 餘秀華《讚美詩》日文版(吳小璀譯)
    讚美詩賛美の詩作者 餘秀華 翻譯 吳小璀、私は相変わらず古本をめくり続けているバラには相変わらず蕾がある一朵雲如一輛郵車好消息從一個地方搬運到另一個地方仿佛低下頭看了看我 郵便馬車の形をした雲があり、良い知らせをあちらこちらへと運んでいるふと下を向いて私を見たような気がしたわ譯後記
  • 源氏物語 | 撫子花:溫柔而又堅強
    這是一個賞葉的絕佳季節,金燦燦的銀杏、紅紅火火的烏桕和黃櫨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夢如幻。不過,在賞葉的同時,我們也不該忘了那些難得在這個季節開花的植物,比如在日本被稱為「秋之七草」之一的撫子(撫子,なでしこ)花。撫子花在日本可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大和撫子」一度被認為是對女性最高的讚賞。那麼,撫子花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植物呢?
  • 《源氏物語》被稱為日本古典文學最高峰的理由
    作者是11世紀的女性『源氏物語』は、平安時代中期に書かれた日本最古の長編小説です。當時は物語の作者が署名するという習慣がないので、紫式部が作者であるという決定的な物証は、実はありません。しかし『紫式部日記』の記述などにより、彼女が作者であることがほぼ定説となっています。《源氏物語》寫於平安時代中期,是日本最早的長篇小說。
  • 2009年源氏物語動漫:不可多得的冷門佳作
    中國有紅樓夢,日本有源氏物語,都是講述女子的故事,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只是國內至今也沒有把紅樓夢做成比較好的動畫,而源氏物語卻完成了兩部質量不錯的動畫。源氏物語動畫第一次被改編成動畫是在1966年,由市川昆執導。不過這個版本目前國內是沒有的,可以上YouTube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