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坐上皇位後的喜好,讓后妃無法接受

2020-12-15 範文卿輕

古代一直處於封建社會,在這樣的社會當中也發生了各種戰亂,但是在這些戰亂裡面,也有一些草根人,並且自己不斷努力,最終走向了皇帝的位置。在這裡面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朱元璋了。他曾經為了能夠活下去,當過和尚,為人放牛,同時也做過乞丐。這所有的做法都是為了自己能夠活著!

朱元璋畫像

家人去世,參與起義

在元朝時期發生的兩件特別大的事情,首先就是疾病,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瘟疫。另外一個就是因為持續下暴雨,所以河堤被衝垮了,那時候年齡尚小的朱元璋身邊的親人和家人都已經離他而去不過因為家庭情況實在是太苦了,所以根本辦不起葬禮,當時朱元璋心裡也特別難受。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他參與到農民起義之中。後來憑藉自己不斷努力,終於白手起家,在這裡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堅強,而且富有能力之人。

朱元璋畫像

生活樸實,找尋白玉湯

不過在他成功獲取天下之後,並沒有像劉邦那樣一直鋪張浪費。哪怕已經做到了皇帝位置也沒有忘記初心,日常生活就非常簡單而且樸實,平時就和老百姓沒有差別,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雖然不至於粗茶淡飯,但是與他當時的身份相比已經算是非常簡樸了之所以有這樣的狀況和他以前的經歷就有特別大的關係,並且曾經他真的為了填飽肚子做了乞丐,也做過和尚

朱元璋

《明史》: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太祖實身兼之。至於雅尚志節,聽蔡子英北歸。

甚至有一次差點餓死,幸虧有老婦人幫助,這個老婦人給他做了一碗白玉湯,那時候朱元璋對這碗湯非常喜愛。所以在他成為皇帝之後,也讓御廚給自己做了個湯,但是御廚根本沒有辦法做出來。無奈之下朱元璋去尋找當時那一位老婦人,希望嘗一下當初的味道。經過自己不斷努力終於尋找到當時的老婦人,這時朱元璋才了卻自己的心願。

朱元璋出行

總結

有一次皇后過生日,原本屬於舉國同慶的日子,但是他卻讓預算方準備了4道素菜。對自己喜歡的人都如此摳門,可以想像在面對其餘嬪妃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他要求後宮所有的女人都只能穿著一些非常簡單的衣服,在破了的狀況之下也只能縫縫補補一開始這一些後根本不適應,但是沒有辦法只能聽從命令所以後來在歷史上,朱元璋也成為一位非常節儉的帝王

參考文獻:《明史》、 《明通鑑》、 《明太祖實錄》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草根皇帝:從劉邦到朱元璋,為何草根出身的皇帝更愛殺功臣?
    歷史上有兩位真正意義上的草根皇帝,一位是劉邦,另一位就是朱元璋。劉邦家裡上數三代都是農民,他自小就是個混混。長大後,當上了亭長的小官職。朱元璋就更慘了,家裡窮得都吃不飽飯,又是當和尚,又是當乞丐的。但是他們兩人都有共同點:雖然他們都是草根出身,但是他們並不安於底層農民的命運。他們身上多少都帶有一些無賴和豪氣的特質。還有更為相似的一點就是,在上位當上皇帝後,都殺了不少功臣。
  • 唐山石匠窪街,揭密明朝后妃遴選,到底掩藏了朱元璋怎樣的心思?
    今天的文章裡,不說朱元璋在徵戰天下和朝政方面的建樹,僅僅朱元璋後代子孫娶妻的規定,就可以看得出,這位出身草根,長相清奇的皇帝,腦迴路絕對夠長,腦子那是非常夠用,他的謀士也不見得能有他的功力。若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馬力全開,那天下無人能夠匹敵!在唐山開平窪裡鎮的石匠窪街,流傳著這麼一件明朝皇帝選妃的歷史。
  • 中國歷史上,為何草根出身的開國皇帝更喜歡殺功臣呢?
    但是在這些開國皇帝裡,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越是草根出身的皇帝越喜歡殺功臣!秦、東漢、隋、唐、宋的建立者都是舊朝的王公貴族。秦始皇嬴政,源自上古先秦的真正貴族,秦國也是立國數百年了。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也是地道的革命幹部家庭出身。蜀漢的劉備也是正牌「革命先烈」的後代。而且還曾與同宗劉德然、公孫瓚拜盧植為師,並與公孫瓚結為好友,可見家世其實是很不錯的。真正草根出身的我們可以發現只有劉邦和朱元璋兩個。
  •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草根皇帝,劉邦逆襲靠知人善任,朱元璋靠什麼
    導語古代歷史,作出一番功績的皇帝依然好多的,在我國是一個有著久遠歷史文化的國度,因此 在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中,朝代持續的更換,也認證了一句話,這句話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歷史上皇位的傳遞大多數全是世襲制,下一任皇帝到底是誰也是由上一任皇位決定的。
  • 李世民朱元璋都大殺功臣,為何趙匡胤不殺一人坐穩天下?
    從秦漢以來,歷代開國之君大概可以分成兩種人,其一本身就是世代勳貴,其二出身草根。歷代開國之君多濫殺功臣,為何趙匡胤不殺一人就坐穩江山?第一種人以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為代表。第二種人是草根出身,比如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漢高祖劉邦本是四水亭長,亭長相當於治保主任的小角色,連品級也沒有,稱劉邦為草根並不為過。劉邦取得帝位後,大殺功臣。不單是象韓信那樣的手握重兵的大將遭到誅殺,就連早年間一些親朋故舊也被他清洗。
  • 大將替朱元璋擋9箭,朱元璋:永不負卿,抄家時饒過他孫子性命
    朱元璋是一位出身草根的皇帝,在登基之前他當過乞丐也做過和尚,前半生顛沛流離充滿坎坷,正是因為他經歷了人世間的所有險惡,所以朱元璋一方面嫉惡如仇,一方面疑心甚重對幫他打下江山的功臣們十分猜忌,在他坐穩皇位後,便開始對曾經幫助過他的文臣武將們趕盡殺絕。
  • 閒話大明后妃,明太祖之馬皇后,朱元璋無法遮掩光芒的女人
    提到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秀英(馬皇后),是一位贏得後人尊重敬仰的人物,在封建時代充滿爾虞我詐、血雨腥風的後宮當中,還能這樣善良、睿智的人物太少了。由於現存史書中對馬皇后記載的資料少,通過零散史料的鑑別與梳理,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真實的馬秀英——馬皇后。
  • 朱元璋:大明王朝創始人,草根出身,後來十九世孫成國家總理
    朱元璋出身農民,幼年貧窮,為地主放牛為生,後來卻通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成了大明王朝的創始人。朱元璋遺像朱元璋先是在皇覺寺出家,因為連年的災荒,寺院無法供應夥食而要求僧人們出外化緣,被逼無奈的朱元璋開始了三年的四處化緣為生的生活,同時磨練了堅強的意志,正如西點軍校的一句名言
  •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兒子?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太子朱標死後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並沒有選擇自己的兒子們作為繼承人,直接讓眾多兒子們失去了競爭參賽的資格。其中最不服氣的就是朱棣了,這之間導致了後來的「靖難之役」,這場叔叔和侄子的戰爭將無數精銳的士兵在內戰中死亡,積累了幾十年的人才和物質付之一炬。
  • 明朝的皇后,為何大多出身平凡,徐皇后為何又例外
    但歷史上有個朝代與眾不同,這個朝代大多數的皇后,都出身平凡。那就是擁有276年歷史的明朝。 朱元璋與馬皇后,是歷史上著名的草根帝後。馬皇后原本是郭子興的義女,而郭子興也並非什麼皇家貴族,這樣的出身,也算不上高貴。
  • 劉邦、朱元璋當了皇帝,功臣少有善終,他稱帝後卻沒殺一個功臣
    02在這件事情上,朱元璋和劉邦都是例子。朱元璋作為明朝開國皇帝,出身非常差,能坐上皇位真不容易,因此他特別珍惜自己得到的一切,特別是權力地位,只要是意識到有一絲威脅,他就會立刻消除掉。熟悉明朝歷史的應該都知道,他身邊有了大臣叫徐達,算是一位開國元老。雖然是農民出身,但是他有志向,年幼時就跟著朱元璋打天下了。
  • 朱棣文韜武略文武雙全,朱元璋卻為何把皇位傳給朱允炆,也不傳給朱棣?
    朱棣文韜武略文武雙全,朱元璋卻為何把皇位傳給朱允炆,也不傳給朱棣?在我國歷史上,一般皇帝會在皇子中,選出自己最中意的,將他立為太子,讓他提前開始涉及朝政,學習處理政事的方法,好在日後接替自己的位置。朱元璋當時在選擇繼承他皇位人的時候,他的第四個皇子朱棣是最像他的。有野心而且打仗特別的厲害,英勇善戰。
  • 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代宗朱祁鈺,死於殉葬制度的嬪妃究竟有多少人
    殉葬制度是我國古代奴隸社會最殘酷的制度之一,殉葬制度主要是一些達官顯貴,帝王將相死後用活人陪葬,有的是活埋,有的是被殺或者自殺後一同埋進墓葬,極其殘忍。活人殉葬在秦始皇時期,到達巔峰,秦始皇陵殉葬人數至今無法估量。殉葬制度最早興起於周朝,最晚結束在清朝康熙年間。
  • 小明王和朱元璋的關係
    老朱待他真不賴,在他被陳友諒逼上絕路時,多虧朱元璋伸手相助,才過上了舒舒服服的三年生活。  這會兒,老朱又來接他到大都市生活,看起來十幾年的漂泊該結束了。  就當韓林兒坐在船上,平靜地看著滾滾江水,愜意的品著小酒時,突然酒杯倒了。錯愕之間,韓林兒發現自己坐不穩了,滿船隨從一片驚呼。原來船漏了,江水湧入不斷湧入,在江風的推動下,向一側傾倒。
  • 劉伯溫在朱元璋必經之路上寫了首詩,朱元璋頓時斷了滅他的念想
    然而在西漢和明朝,誅殺開國功臣就如同分封授爵一般容易,劉邦和朱元璋都是歷史上著名的平民皇帝,他們稱帝的道路非常艱辛,也比歷代出身高貴的皇帝更加能明白民間百姓的疾苦,但是他們卻在登基後,圖片:韓信劇照二、朱元璋殺功臣再來說說朱元璋,朱元璋是歷史上比較奇葩的皇帝之一,他是當之無愧的草根皇帝
  • 如果朱標沒死而是繼承了皇位,朱棣還會造反嗎?
    朱標可以說是歷史上地位穩固的太子,如果他能死在朱元璋後頭,必然會順利繼承皇位,至於朱棣根本不可能有造反的心思。作為歷史上少有的白手起家的皇帝,朱元璋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他極度痛恨貪官,常常對其施加酷刑,卻又愛民如子,時刻為老百姓著想。
  • 最慫皇帝:在位33天,不稱朕不坐龍椅不碰后妃,主動退位後被處死
    但有一個人卻是例外,他雖然也有皇帝之名,卻不敢稱朕、不敢坐龍椅、不敢碰后妃,在位僅僅33天,明明是主動退位,卻被繼任皇帝以「輕薄前任皇帝嬪妃」的罪名處死。這個又悲催又可憐的人,就是史上最慫皇帝張邦昌。張邦昌,字子能,曾經的北宋宰相,後來的偽楚皇帝。他進士出身,學富五車,口才了得,論才華、論能力,都算得上是古代士大夫中的翹楚。
  • 朱元璋為何將皇位傳給孫子,也不傳給更有能力的兒子?原來如此!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幾乎都受到了後世的嘉賞,畢竟這些皇帝大多都是民間起義兵,深知百姓的疾苦,比如漢高祖劉邦,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尤其朱元璋深知一度淪為乞丐,連溫飽都難以解決。故而,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首要放在心上的事就是百姓的日子如何才能過得好,以及懲戒貪官汙佞。
  • 朱元璋靠郭子興發家,那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如何對待郭家後人的?
    在歷史上的開國皇帝中,朱元璋可謂是出生最低賤、衣著最樸素的一位,只不過是個流浪乞丐而已。在路邊差點餓死好幾次,很難想像朱元璋是怎樣一步步爬上去的?在這些人中,除了個人能力出眾外,也離不開貴人的幫助,這個貴人就是郭子興。
  • 朱元璋的「匪」氣
    朱元璋的「匪」氣作者:王正中國歷代皇帝中除了劉邦和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其他皇帝大都是貴族出身劉邦比朱元璋還好一點,至少當過「亭長」,應該比朱元璋還多認識幾個字。而朱元璋出身貧寒,自幼放牛,還當過和尚。連個名字都沒有,只有一個小名叫「重八」。至於朱元璋,字國瑞這個名字是他參加紅巾軍起義以後,當上了義軍領袖郭子興的親兵以後才正式起名。在1368年當上了皇帝,到1398年去世,在他當政的三十一年中,有著水泊梁山相同的江湖義氣的,與弟兄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