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兒歌:耕讀文明的雛蒙 時空停佇的天籟

2021-02-08 客家平遠

圖為平遠中行圩橋(張斌畫)。

「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存三代前。」廣東平遠是程旼故裡、世界客都之源。平遠人口語常帶「之」,應是三代漢唐宋中原古漢語「之乎者也」的餘留;平遠話稱勞動為「做穡」,我們都很熟悉中學課本收錄的《詩經·伐檀》詩句「不稼不穡sè,胡取禾三百廛兮?」第二人稱「你」,在平遠至今還讀「汝」(「愚」)。舊時平遠人愛用山歌交流,不管識字不識字,出口成歌。山歌的韻律應啟蒙於輕鬆活潑、朗朗上口的兒歌,幾乎人人會唱。

 

小時一起唱兒歌的老夥伴一見面就互稱「老」,說不出的親切感,叫了幾十年了。現電話裡聽到「老俊」,世界馬上變得美妙無比。兒歌好像天生會唱的,誰也記不得是誰教的了。唱兒歌的歡樂時光是沒有法子可取代的。兒歌實在是耕讀文明的雛蒙,中華傳統文化的軟實力應從兒歌傳承就開始。昔日有兒歌的星空已消失在電燈電視電子產品的虛擬世界裡。

 

圖為民國十七年(1928年)《教育》研究第五期。

今年春節期間,筆者有幸覓得(梧州)廣西省立第二中學校丘竣老師在1928年5月31日整理並發表於當年《教育研究》(廣州)第五期的《平遠兒歌》十二首,兒歌真是超年齡的,也是超時空的!

 

丘竣在異鄉教書,鄉愁是自然會產生的,「正是黃昏時候,獨坐書房,萬分無聊。」其白描的畫面如電影般清晰:

 

下面所述的兒歌,在我們鄉間,很是通行,無論是男是女莫不知曉。所以一般男女兒童,每當月夜則高唱其「月光光」或「月光華華」;又於年年炎夏六月間,每於晚飯後,納涼門坪或空曠草場,或見螢火蟲掠空飛過,或見其發光草叢間,便高唱其「火焰蟲」;又每聞蟾蜍鳴聲,或見其蠢笨之態,就高唱其「蟾蜍騾」;又於每年……於此等場合,此唱彼和,顯其樂也!甚則幾至忘形,不覺手之,足之,舞之,蹈之,一種天真愉快的景象,誠令人羨煞!所以每當一般兒童歌唱之頃,若有旁人在場,則無論其為少者,壯者,老者,常不覺從而和之。咦,兒歌感人之深有如此者!

 

現以丘竣所錄兒歌結合地方資料,合《平遠兒歌》18首,分享給親們。

 

(一)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娘。

騎白馬,過蓮塘。

蓮塘背,種韭菜。

韭菜花,結親家。

親家門口一口塘,

放個鯉嫲八尺長。

鯉嫲背上承燈盞,

鯉嫲肚裡做學堂。

做個學堂四四方,

讀書賴子寫文章。

寫得文章馬又走,

逐得馬來天又光。

一逐逐價伯公坳,

……

伯公咊愚討姑娘。

討個姑娘矮凸凸,

蒸個粄子香餑餑,

拿奔阿二食裡朝朝炕起打屎胇 。

 

註:「鯉嫲」,雌鯉魚。「賴子」,男孩子。「逐」,音拘育切,追趕。逐價,追逐到。「咊」,音禾阿切,吩咐,叫。「愚」,汝,你。「討姑娘」,討老婆,娶妻。「打屎胇」,打屁股,胇,音不。 

 

「秀才娘」,有版本用「秀才郎」。筆者認為秀才娘恰切,兒歌《月光光》創作或是帶孩子客家女子的夢境,反映她的理想。耕讀傳家,嫁讀書郎,做秀才娘是她們的共同理想。「騎白馬」,按周公解夢即是生男孩之吉兆,當然這是迷信。「韭菜花」,韭諧音「久」,象徵婚姻的久長。蓮塘與蓮塘坳、伯公與伯公坳各鄉村普遍存在,敬畏天地,不昧良心。「放個鯉嫲」,池塘養魚,祠堂門口公塘,一般是每戶輪流放。鯉魚跳龍門,希望得貴子,通過努力讀書改變命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女人的理想,也是對孩子的希望。兒歌念到最後,多要以比較滑稽的句子作結,大人聽了也會心的笑,煩惱一時沒了,被小孩們的生機活力感染了。樂趣無窮,聽而不厭!

 

客家兒歌在粵贛閩三省普遍流行,大同小異。有些語句讀法和地名有平遠特色,故強稱《平遠兒歌》。平遠的《月光光》也還有另一版本: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拗去拗轉結親家,親家門前一口塘,放個鯉妹八尺長,鯉嫲背上承燈盞,鯉嫲肚裡做學堂,做個學堂四四方,掌牛賴子讀文章,讀得文章馬又走,趕得馬來天又光……伯公叫厓討姑娘,討個姑娘矮突突,煮個飯子香勃勃,拿奔雞嫲食哩歌過歌,生春(蛋)一下生一籮,大個挑至頸薊薊,細個挑至背駝駝。

 

(二)月光華華

 

月光華華,揩水煮茶。

煮茶唔好,打死滿嫂。

滿嫂喊嫁,嫁奔鄰舍。

鄰舍食藥,嫁奔莆勺。

莆勺擾水,嫁奔糟壘。

糟簍滲糟,嫁奔猴哥,

猴哥命短,嫁奔竹管。

竹管有空,嫁奔雞公。

雞公餵走,嫁奔黃狗。

黃狗曬哈,嫁奔白石。

白石滾輾,嫁奔涼傘。

涼傘三層,嫁奔黃藤。

黃藤棘多,嫁奔剪刀。

剪刀落地,嫁奔皇帝。

皇帝有法,嫁奔臘鴨。

臘鴨有油,嫁奔黃牛,

黃牛倒草,嫁奔高個。

 

「華」,平遠之客家話讀wá哇,光華。「揩」,讀kāi,挑。「滿嫂」,滿子(最小子)的妻子。「嫁奔」,嫁給。「擾水」,取小,挹水。「糟壘」,「糟簍」,是一種竹篾製品,如杯。用以參入酒糟裡提取酒漿。「餵走」,會走,能走。「哈」,讀陰平,這裡指陰囊連著睪丸的俗稱。「曬哈」,四腳朝天臥睡。「倒草」,反芻。

 

平遠兒歌《月光華華》以日常生活常見事與物入歌,表達舊時客家婦女的抗爭意識與無奈,達觀而無助。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聽從命運安排的意思。正解是:不完美才是真實的生活,知足常樂。《月光華華》還有另一版本:

月光華華,擔水煮茶,煮茶盲好,打死滿嫂,滿嫂喊嫁,嫁奔鄰舍,鄰舍食藥,嫁奔莆杓,莆杓舀水,嫁奔糟簍,糟簍裝糟,嫁奔猴哥,猴哥會躍,嫁奔桌腳,桌腳落地,嫁奔皇帝,皇帝命短,嫁奔竹管,竹管窿空,嫁奔雞公,雞公會走,嫁奔黃狗,黃狗曬哈,嫁奔吹笛,吹笛桄鼓,嫁奔老鼠,老鼠唧唧,頦下兩隻極。

 

(三)火焰蟲

 

火焰蟲,熠熠蟲。

正月半,吊燈籠。

燈籠下,一匹馬。

騎上又騎下。

 

火焰蟲,即螢火蟲,「焰」,平遠話讀「嚴」。「熠熠yì」,光閃動。《火焰蟲》另一版本是《螢火蟲》:

螢火蟲,唧唧蟲。暗哺夜,吊燈籠。燈籠暗,跌落坎。坎下一條索,纏到你爸只腳,坎下一條蛇,嚇到你爸眼伽伽。

 

(四)蟾蜍騾

 

蟾蜍騾,哦噢哦。

唔讀書,背老婆。

唉!辛苦日子讓得過?

不過帶大老婆做亞婆;

到時子孫滿堂樂陶陶!

 

蟾蜍因行動似騾,而稱「蟾蜍騾」。也稱蟾蜍咯。「背老婆」,蟾蜍常見其背著一蟾蜍。「讓得」,意思艱難。也有念:「蟾蜍騾,哦噢哦。唔讀書,麼老婆」。「麼」,指沒有。

圖為平遠石正河(張斌畫)。

 

(五)十八姊

 

十八姊,嫁到三歲郎,

夜夜睡目攬上床。

雖然現下多辛苦,

但系帶大厓郎有商量!

哈,真系苦盡甘來樂無疆!

 

「十八姊」,十八歲的女子。「攬」,或抩nán,雙手抱小孩。「厓」,我,我的。舊社會常見十八歲的女子三歲郎的等郎妹、童養媳婚姻習俗在新中國已廢除。

 

(六)揚尾子

 

揚尾子,尾攝攝;

屎背尾,人來捏。

 

「揚尾子」,即蜻蜓。「尾攝攝」,蜻蜓腹尾部時漲時縮動不停。夾著尾巴做人比「尾攝攝」確實要安全得多。

 

(七)當梨子

八月半,當梨烏一半。

九月九,當梨好蒸酒。

十月十,當梨樹下一個極。

 

「當梨子」,桃金孃,山稔果,成熟時變黑色。「烏一半」,即半數成熟。「九月九」,九月初九,熟透了,糖分足,可用來釀酒,當梨酒。「一個極」,即個核,當梨子變硬成核狀,掉地上。不能再吃。另一兒歌《烏豬子》:

烏豬子,五隻耳。

唔怕風,唔怕雨。

《烏豬子》也是是謎語,謎底是指當梨子。「五隻耳」,或「六隻耳」,指當梨子有五個或六個瓣狀果蒂。

 

(八)礱穀

 

礱穀,呬唆。

糶米,煮菜。

煮個粄子香餑餑。

拿奔阿三食裡吹牛角。

一吹吹夜馬蹲項轉角。

 

「礱穀」,這裡指長者與小孩雙手相挽遊戲,邊作戲邊唱。「呬唆xìsuō」,農家礱穀子時發出的聲音。「糶米」,一作「拜米」。「拿奔」,拿給。「吹牛角」,打屁。另一版本是:拿奔阿二食裡乖嘟嘟。

 

(九)角鷂子

 

角鷂子,打翻車。

一打打夜大姊門坎下。

大姊門愚:「奈久嫁"。

曙到嫁。

 

角鷂子,即鷂,隼也,雀鷹。「打夜」,打到。「愚」,汝,你。「奈久嫁」,何時出嫁。「曙到嫁」,天明會嫁,或時候到了就嫁。兒歌《角鷂子》另一版本是《阿鵲子》,「阿鵲子」即喜鵲:

阿鵲子,打翻車,一打打到大姐門檻下,大姐問佢幾時嫁,上晝梳頭下晝嫁,上廳梳頭爺又罵,下廳梳頭哀會趕,灶下梳頭嫂又罵,簷唇洗面哥也罵。哥哇哥,你莫罵,再過兩日厓會嫁。

   客家妹子被逼嫁狀如是。舊時十八不嫁即稱大姊、老姊。

 

(十)懼虎

 

日頭黃黃,

老虎炕床。

 

日頭,即太陽。黃黃,黃昏時日色。日頭黃黃,即日近西山暫入黃昏時。坑床或項床,即起床,從床上起來。這裡指老虎睡醒抽身起來。另一首兒歌《懼虎》:「上山莫悶虎,茶頭樹下眼鼓鼓。」悶,想念,存心。茶頭樹或茶子樹,即山茶。眼鼓鼓,即眼睜睜注視著。這歌似乎表示人虎有心靈感應者。舊時大人常用兒歌「懼虎」來哄小孩,不準哭。民國時期平遠及邊縣也確有老虎。筆者記得關於老虎兒歌還有:「羊子姆姆,四角齊齊,三更半夜,老虎來嘞!」這是結合抓小羊遊戲齊念的。

 

(十一)禾必子

 

禾必子,嘴丫丫,上桃樹,啄桃花。桃李花,奔你啄,莫來啄伢龍眼荔枝花,龍眼留來拐妹子,荔枝留來轉外家。

 

禾必子,嘴丫丫,住在屋簷下。哥哥開鋪城腳下,十日半月嬲一次,手巾扇子香桂花。

 

禾必子,嘴丫丫,三條松樹綴梅花,梅花跌落深古井,深古井裡釣蛤蟆,蛤蟆背上一枚針,拿奔嫂嫂繡觀音。觀音面前一丘田,麼陂麼圳水漣漣,哥哥就話好種稻,嫂嫂就話好種蓮,擔把穀子麼要緊,吾當蓮子潤心田。

 

禾必子, 滿天飛,爺在荊州寄信歸。勸郎莫打嬌嬌女。嬌嬌女,眼莫花,好風吹在別人家。

  

「禾必子」,即麻雀。「伢」,厓,我。「吾當」,比不上。「打嬌嬌女」,對美女動心,打歪主意。兒歌《禾必子》描述了一幅幅鄉村生動畫面,似乎能聽出客家婦女珍惜勞動果實、青春戀愛、子嫂(妯娌)勸架、商婦勸夫等。

 

(十二)小燕子

 

小燕子,翼些些,飛呀上,飛呀下,一飛飛到田坎上,問佢做脈個,來去捉蟲家。大蟲家,小蟲家,害人畜,害莊稼,燕子見到佢,把佢吞呀下。小燕子,益鳥子,保護好,莫打死,一日捉蟲千萬隻,大家見到心歡喜。

 

「翼些些」,羽張開狀。「佢」,第三人稱他。

 

(十三)蝴蝶子

 

蝴蝶子,紛紛飛,阿婆踏粄送妹歸。一送送到走馬排,雞又唔曾啼;一送送到走馬崗,天又唔曾光;一送送到赤竹背,雞公礱穀狗踏碓。

 

「雞公礱穀狗踏碓」,有不大合拍意思。

 

(十四)呵呵睡

 

呵呵睡,滿子睡,睡裡阿嫲摘豬菜。上園摘一皮,下園摘一皮,留倒一皮天光後日嫁滿姨。一嫁嫁到竹子壩,又有糖來又有蔗,餈粑粄子論衫帕。

 

「留倒」,留下。滿姨,小姨。「論」,差不多,七八成滿。「論衫帕」,好多。

 

(十五)荷樹葉子

 

荷樹葉子須打須,老師打厓有道理,上晝捉厓企圈子,下晝摘厓耳公尾。先生教厓讀子曰,厓教先生挖田缺,先生教厓讀學而,厓教先生趕狐狸。

 

學童頑皮狀。

 

(十六)轉外家

 

轉外家,害自家,板蓋上塵菜打花。缸裡麼水,灶背麼魯,杓麻水桶開眼笑,刀嫲鐮子盡生滷。

 

 「轉外家」,回娘家。「魯」,魯萁,用起火,也與柴共用。「刀嫲」,刀。「生滷」,生鏽。

 

(十七)割魯萁

 

日頭一出千條須,阿妹上山割魯萁。魯萁割得多,阿妹笑呵呵;魯萁割得少,骨頭錘綿罵得了。罵呀只管罵,肚裡想得化,瞞人叫厓咁細嫁。

 

「魯萁」,穿路萁,又叫魯萁、狼萁、芒萁。「咁細嫁」,很小就嫁。《割魯萁》是童養媳訴苦。

 

(十八)勸上轎

 

女呀女,汝莫愁,阿爸叫人梳便頭。梳便頭,插便花,一定嫁個好人家。上廳蓋個琉璃瓦,下廳種個牡丹花,壁背種有檳榔樹,塘裡種有白蓮花。白蓮花,白蓮花,有日結子車打車,饞女帶等轉外家。

  

 蓮花結子,寄託生兒子多意。勸女上轎,其實捨不得。這裡介紹平遠兒歌十八首外,肯定還有好多漏記。記得小時找羊古子(蟻獅、沙牛)遊戲,也要頻繁念:「羊古子,出來吃飯幹,汝(你)吃兩碗,厓吃一碗。羊古子,出來吃飯幹,汝(你)吃兩碗,厓吃一碗。」飯幹當然是沒有,只是把小羊古子騙出來一起遊戲而已。騙人的話經常聽,可生為蟻獅又莫可奈何。《羊古子》不知是否算兒歌,若正解的話,是老祖宗教做人做事的道理:須給別人的好處多一些。

 

文:葉俊新。繪畫:張斌。

如果你認為葉老師的文章不錯,

就按以下讚賞碼給他一個贊!

相關焦點

  • 楊棟到平遠長田鎮調研: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
    本報訊 7月29日下午,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棟深入長田鎮調研鄉村振興工作,要求長田鎮要群策群力,抓住關鍵環節,瞄準短板弱項,著力做好「路、河、田、街、房」等文章,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步伐,助力「精緻小城·大美平遠」建設。
  • 從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土壤中發展的耕讀文化
    從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土壤中發展的耕讀文化耕讀文化:是中國古代一些知識分子,以半耕半讀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讀傳家」,耕讀結合,為價值取向,形成了一種"耕讀文化"。孔孟的觀點,應作其在兩千多年前的農耕文明時代,已有了清醒的社會分工意識,只是希望與引導更多人學習詩禮,以令社會更加美好,若進行指責,應是曲解了孔、孟原話本意。中國耕讀文化孕育了眾多的農學家,產生了大量的古農書。中國古農書,其數量之多,水平之高是其他國家少有的。古代的農書大都出自有過耕讀生活的知識分子之手。
  • 平遠縣城遷徙史話
    1952年8月,平遠與蕉嶺合縣,縣治設在蕉城,仁居從此結束了390年漫長的縣治角色。1954年3月,蕉嶺與平遠分治,恢復平遠縣,平遠縣治遷往大柘。1958年11月,平遠與興寧合縣,縣治設在興城,1961年1月興平分治恢復平遠縣後,大柘一直為縣治所在地。  平遠縣城從仁居遷徙至大柘,是歷史的必然。從清代開始,上至官員,下至百姓,將縣城遷徙至大柘的呼聲不斷。
  • 角坑村古老與神奇的傳說——廣東平遠梅州岃紅軍路行
    1500多年前,排在世界客屬名人之首的南齊處士——程旼(敀),定居在今平遠壩頭,傳播中原文明,以德化人,為客畲民族融合做出卓越貢獻「程鄉」因以名縣。程旼被稱為客家人文始祖,程旼所居稱「程源」,平遠是為「客都之源」、「客都第一村」。
  • 「耕讀文化」是什麼?河南投資超2億,建一處耕讀小鎮卻瀕臨倒閉
    濮陽市西北郊區有個耕讀景區,叫班家耕讀小鎮,屬於城市基礎設施和農村文化旅遊項目。當時投資超過2億,現在運營差,遊客稀少。小鎮定位為北方的農耕讀景區,主題是宣傳傳統農耕生產方式和「仁、義、禮、智、信」的文化,非常符合中國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觀,但為什麼到了2017年才蓬勃發展起來?在我看來,由於班家耕讀小鎮初期存在業態單一、缺乏特色產業聯動和專業運維支撐等問題,在短暫的新鮮感過去後,人們逐漸退出了視野。
  • 相約文明曲靖,共享雲嶺天籟
    近日一場由曲靖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曲靖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曲靖環宇藝術學校、曲靖非遺展演中心承辦的名為「2020相約文明曲靖,共享雲嶺天籟」民族器樂公益音樂會在曲靖市麒麟區文旅局劇場隆重上演。此次音樂會舉辦的宗旨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加強滇、滬、蘇、浙等地的藝術文化交流與合作,全面展示曲靖少數民族藝術文化傳承基地建設的成果和雲南民族音樂的魅力,同時也是為了鞏固曲靖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成果,豐富廣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實現以文化大繁榮促進經濟社會大發展。 中共曲靖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委馬興贊主任致辭
  • 平遠熱柘金鵝寨
    壘築在金鵝寨黑黝黝的寨牆遺址,隱藏著關於太平軍在平遠發生的慘烈戰爭。1865年五月至八月間,近十萬太平軍在康王汪海洋的率領下,駐紮鎮平(今蕉嶺)縣城,挖城河、築工事,收稻積儲,多次往返鎮平、平遠之間,與清軍周旋作戰。《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七列傳二百四十四)記載:「(同治)四年,汪海洋陷鎮平,圍平遠。」
  • 紅四軍進入平遠路線圖
    在中央蘇區初創時期,紅四軍曾先後5次來粵贛閩交界之廣東平遠(通常說的「三進平遠」是虛指其多,有據的至少有5次)。而此前紅四軍一縱隊先頭部隊已開動,經蕉嶺縣黃坑-平遠縣韓坑崬,按原計劃是「蕉嶺、平遠入興寧到達赤色區域」(因鬆口已被敵陳維遠主力佔領)。22日,陳毅在梅南到蕉嶺山路與紅一縱隊先頭部隊相遇,當夜趕往松源。先頭部隊在平遠熱柘韓坑、燕子巖等地停駐,25日改道河背長岡岃-磜上-黃竹坪-中和圩山路進梅城。1929年10月24日,朱德率紅四軍主力佔蕉城,偵知梅城無兵,25日9時佔新鋪。
  • 全國文明家庭楊群康家:「耕讀人家」美石門
    楊群康全家合影。他們當中,就有2016年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之一的家長楊群康。 「治家格言」成為家庭「憲法」 「父老鄉親,你我傾聽。治家格言,字字千金。家安天下穩,家和萬事興。傳家二字耕與讀……」走進楊群康家,懸掛在客廳的「治家格言」牌匾格外醒目。 今年63歲的楊群康,退休前是夾山鎮中心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而今,楊群康和妻子龔月英,都是夾山鎮格言治家理事會成員。
  • 廣東平遠姚氏景清公源流介紹
    平遠姚氏自景清公於宋末在廣東平遠肇基,今已八百餘年,子孫或居本地,或遷江西、廣西、湖南、貴州、四川、重慶、臺灣等省市,或居新馬等海外,據初略估計有二十萬餘人。考究本源,平遠姚氏二十餘萬之眾,皆出自景清公一人,又賴祖宗靈佑,八百餘年以來,四修家譜,脈絡井然,祖德、祖隆、祖盛、祖章四房後代皆根深葉茂。
  • 平遠中學初中部表現亮眼
    本報訊 繼今年高考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後,平遠中考再傳喜訊—平遠1990名中考考生中,700分以上高分考生191人,其中平遠中學謝坤以794.5分名列全縣第一名,進入全市前5名。 據了解,今年中考總分調整為830分。
  • 舌尖上的客家---平遠黃粄
    提起平遠的美食,黃粄是必不可少的,特別到了秋冬季,禾米熟、黃粄香。 平遠黃粄是平遠傳統風味小吃,也是平遠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粵菜系。它是隨客家先民從中原遷徙過程中傳入我縣的一種小食,也是送禮的佳品,凡吃過黃粄的人無不為黃粄的香、嫩、爽而讚嘆不已,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這一習俗延續至今。
  • 泰和:「紅領巾」編唱兒歌童謠抗疫情
    泰和縣第三實驗小學四(1)班少先隊員楊欣林正在讀唱防疫兒歌。吉安新聞網泰和訊(司馬天民)「小朋友們要記牢,肺炎疫情不小瞧;提前預防很重要,出門必須戴口罩;勤洗手來多通風,冠狀病毒去無蹤;防範措施做得好,病毒早晚被打跑。」
  • 引力波僅是有弦天籟
    愛因斯坦也不屬於人類的天才,人類歷史上唯一純粹的天才只有兩個:達文西和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是本次文明的啟蒙者之一,現在的網際網路等高科技都源自特斯拉,人類未解之謎通古斯大爆炸的製造者,這個以後講。本篇的知識不在內容裡,而在零星話語間。       相對論是人界屏障?
  • 字裡行間|耕讀傳家: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宇軒「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自古以來,這則古訓被不少家族奉為家規家訓,寄寓著長輩對後世子孫的諄諄教誨與殷切期望。那麼,古人為何如此重視耕讀?今天,我們來說說詞語「耕讀傳家」。
  • 【關注】4.25萬畝平遠臍橙正式開摘!梅州平遠舉辦第十六屆臍橙文化...
    【關注】4.25萬畝平遠臍橙正式開摘!昨日,平遠縣第十六屆臍橙文化旅遊節暨「平遠橙」開採儀式在該縣長田鎮鴻福臍橙基地進行,全縣4.25萬畝平遠臍橙正式開摘,預計總產量達5.4萬噸,產值超過6億元。
  • 神話中「龍生九子,鳳育九雛」,指的是哪九子和哪九雛?
    關於龍與鳳的文明一直是中華民族兩大圖騰的延續,有很好的寓意,從古至今「龍鳳呈祥」就代表著喜慶和吉利。都說龍生九子鳳育九雛,那究竟是哪九子,又是哪九雛呢?龍生九子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跟著時間的退役不斷發展擴充而來的,實際上對於這九子具體是什麼動物是很模糊的。在明朝時期對著一說法有了具體的補充。
  • 平遠八尺磨石寨
    清嘉慶《平遠縣誌》中記載了22座山峰,帽子山(磨石寨)錄入其中:「帽子山,在九鄉(今八尺)」。帽子山與北邊的粵贛分界點牛挨石,僅有一箭之地,南為廣東省平遠縣八尺鎮、北側江西省尋烏縣南橋鎮。帽子山海拔374米,在項山甑餘脈諸峰中屬於並不太高的山峰,但由於地處巷谷地帶,每當春夏之交,冷暖氣團在此交匯,雲霧不散,故稱「帽子山」,山下的小村落亦稱為「白帽村」。
  • 【本土聚焦】梭子丘:穿越時空的文明見證
    梭子丘:穿越時空的文明見證羅建輝作家簡介:               羅建輝,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他們的後裔以耕讀為本,艱苦創業,生息繁衍,被稱為「民家人」。     從谷均萬、鍾千一等白族先祖開始,「民家人」以其獨特的文化元素,加入了中華文化的大合唱。白族先人身上戰天鬥地,反主流反規範的草莽野性氣息,成為曾經深刻影響中國近現代歷史的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 《文明6》蒙特祖瑪人物分析
    蒙特祖瑪是《文明6》中的領袖,綽號是砍二,擁有特性送給國王的禮物、五個太陽的傳說、雄鷹戰士和足球場,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蒙特祖瑪人物分析,幫助大家快速上手這個人物,大家可以來看一看。蒙特祖瑪人物分析蒙特祖瑪綽號:砍二文明類型:綜合型強度:第一線點評:對得起DLC的身份,從早期版本一直強勢到現在的第一線領袖,所有特性都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