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露:4000年前已開始食用 世界三大珍饈之一 廚房中的鑽石

2021-01-12 有客祁祁

在各種食材裡,大概沒有比松露更神秘的了!松露生於地底,需要靠嗅覺靈敏的狗兒或母豬尋找。松露其貌不揚又氣味濃烈,被某些人形容像「瓦斯味」、「舊床單」、「麝香」、「溼稻草」。然而,它卻又價比黃金,讓內行的人們慷慨解囊。每到了秋冬時節,高級西餐廳也總要推出幾道松露菜色,一解老饕們的嘴饞心癢。

松露、鵝肝與魚子醬,被歐洲人並列為「世界三大珍饈」。尤其是冬季生產的法國黑松露與義大利白松露,更是老饕心中的逸品。無論是燉飯、意面、烤肉、煎蛋或三明治,只要加上一點正宗道地的松露片,馬上就脫胎換骨,讓饕客們趨之若鶩。

確實,松露氣味強烈,就算用幾層保鮮膜裹著,還是能穿透層層包裝散發出來。它的氣味非常特殊,在所有食材中無人能出其右,就是這種濃鬱、豪放不羈的氣息,讓人們稱其為「王者之香」,也讓18世紀的法國美食家布裡亞-薩瓦蘭,在他的《品味生理學》中,將松露譽為「廚房中的鑽石」。

至少在4000年前,人類已開始食用松露

儘管今天歐洲松露聞名於世,但實際上人類食用松露的歷史,卻起源於4000年前的兩河流域一帶,幾乎與本次人類文明一樣長久。

根據古代蘇美爾人的描述,古巴比倫王國的祖先「亞摩利人」,他們在山地與平原之間遊牧,會跟隨著野豬,攫取地底的松露為食。

到了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時代,食用松露已流行於貴族之間。根據同時代馬裡城邦的陶板紀錄,各地官員會進獻松露給國王品嘗。

往後2000年裡,松露也躍上了埃及法老、羅馬貴族的餐桌,成為他們喜歡的佳餚。當時,他們偏好的是北非出產的「沙漠松露」,這種松露顏色乳白,香氣較淡。埃及人喜歡將它包裹在鵝油中烘烤。羅馬貴族更發展出繁複的料理方式,先將沙漠松露煮熟,再加鹽火烤,最後浸入一種以橄欖油、葡萄酒、胡椒、蜂蜜、魚醬和酸葡萄汁熬煮而成的醬汁食用。

松露的神秘身世

在希臘羅馬時代,儘管人們食用松露已上千年了。但是,人們一直不知道松露是怎麼生長的。公元前4世紀,亞里斯多德的弟子鐵奧弗拉斯託就推測,松露是秋雨伴隨著雷電而生的植物。會有這樣的推測,可能與松露成長之時,在周邊有一圈燒焦般的黑色土壤有關。

另外,也有人認為松露是一種只有根,沒有莖與葉的植物。或是像西塞羅就浪漫的說,「松露」就是「土地的孩子」。

松露的身世成謎,也讓它在整個中世紀時,被貼上不祥的標籤。當時,人們觀察到松露生長時,土地上會有焦黑的痕跡。於是,便說松露是魔法的產物,焦痕就是精靈或魔鬼跳舞的印記。當時,只有伊比利半島信仰伊斯蘭教的摩爾人,還保持著食用松露的習慣。直到文藝復興時代,人們對希臘羅馬的研究,逐漸撥開魔法與幻想的面紗,讓松露被遺忘的美味,重新回到餐盤之中。

松露種植之父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歐洲人重新掌握了松露的料理方法。到了18世紀末,上流社會宴客時,幾乎都要準備一道松露菜餚。然而,當時人們還不知道種植松露的方法,只能依賴「松露獵人」帶著訓練過的狗兒或母豬,在天然的樹林中找尋。

直到19世紀初期,法國普羅旺斯的阿普特村中,有一個叫做約瑟夫·塔隆的農夫。他試著在發現松露的橡樹下,搜集掉落的橡實,再把它們種在其他土地上。幾年後,那些新長出來的橡樹下,果然也發現了松露。

於是,人們漸漸發現到,原來松露和樹木之間有一種共生關係。從此以後,松露就進入了現代化的種植時期。加上19世紀後期,流行病重創了葡萄業,大量土地被拿來種植松露。到了1873年。法國的黑松露年產量就超過了1600公噸,種植面積達到了75000公頃。發明松露種植方法的約瑟夫·塔隆,也被稱為「松露種植之父」。

世界大戰後的衰頹與復興

20世紀初期,是松露盛產的黃金年代。當時,歐洲松露的年產量幾乎都在2000公噸以上。然而,隨著國際情勢緊張、兩次世界大戰,讓許多土地受到傷害,松露的產量也隨之大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年產量僅縮減到約30公噸。

戰後重建之後,松露農場為了避免價格波動,改採限量生產的方式。所以,產量也一直沒有恢復到戰前的榮景。目前,除了義大利白松露、法國黑松露,以及相對較廉價的沙漠松露外,澳洲、中國等地,也有許多原生的可食松露品種,等著人們去挖掘。

近年中國臺灣新發現的白松露:深脈松露

揭開松露的神秘面紗

如今,松露的神秘面紗已揭開了,知道它和蘑菇、靈芝一樣都是真菌,在全世界有數千個不同品種,其中大約有10餘種是適合食用的。

松露多數在橡樹、榛樹、楓樹的根部著絲生長,散布於樹底120~150公分的範圍,塊狀主體藏於地下5~40公分處。松露的網狀菌絲,會長在植物的細根之間,延伸到植物無法深入的土壤縫隙中,供應養分與水分給植物使用。同時,植物則將光合作用產生的糖供應給松露,形成互利的共生關係。因此,各種不同的松露,可是對生態系統功不可沒。

不同松露品種,加上不同的產地、共生樹木,都會讓氣味呈現微妙的變化。根據科學家分析,松露菌在進行生化反應中,可製造出數十種氣味分子,產生近80種不同的氣味。

如今,隨著土壤酸化,化肥農藥的使用,以及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當道。適合松露生產的自然環境也越來越少。近年來,松露的保健功效也開始被人理解,科學家更希望,能多認識、多保護這些深藏不露的地底嬌客,希望這些「土地的孩子」,能代代繁衍下去。

相關焦點

  • 中產階級美食篇之南法黑松露
    而黑松露更是作為世界三大珍饈之一,以其稀少的數量和獨特的美味現身於高級食材之中,備受世界美食愛好者的追捧。 曾經採訪過的一位美食老饕對於黑松露有著別具一格的見解。 在他看來:初嘗黑松露,並無過多驚豔。
  • 在家就能做的西餐——黑松露土豆泥,口感香醇綿軟,入口太驚豔了
    正常西餐店裡的黑松露土豆泥所用的食材有,土豆泥,黑松露醬,洋蔥,食用鹽,搭配的小茴香,小番茄,腰果,用料很簡單,但非常美味。而我這次做的黑松露土豆泥,用的食材稍微多了一點,土豆泥,黑松露醬,洋蔥,香菜,紫甘藍,牛肉火腿,美人椒,松子,食用鹽,黑胡椒,可以對比一下,味道中多了一絲絲辣味,但不會掩蓋黑松露的味道。
  • 被嫌棄的中國松露的一生
    黑松露,白松露1825 年,法國著名美食家布裡亞-薩瓦蘭在其著作《味覺生理學》中盛讚松露為「廚房的鑽石」。此後,無論是生長在法國南部的黑松露,還是產自義大利阿爾巴地區的白松露,都少不了自己的忠實擁躉。只不過,如今與魚子醬和鵝肝並列「世界三大珍饈」的高級食材松露,並不是天生高貴,而是隨著歷史與時代的高低起伏,一次次冷卻又炙熱。
  • 松露:有一種味道,聞過就忘不掉
    白松露是最昂貴的,價格是黑松露的4倍。以前義大利的有錢人都是拿白松露作為「白色鑽石」送給名人政要。|| 橡樹下的秘密要找到松露非常困難。需要獵犬來嗅出深藏地底的松露的氣味,而這些挖掘松露的人被稱為「松露獵人」。通常松露獵人家裡都有一張祖傳的松露地圖,就好像一份「藏寶圖」。
  • 杞不凡說:同仁堂凍幹黑松露怎麼吃最好?這三種吃法你一定要知道
    川滇之界,金沙江畔,溫暖的攀枝花市中,黑松露——這一美食屆的瑰寶正在吐息納氣,等待著在餐桌上綻放鑽石般的光芒。說到黑松露,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松露巧克力。然而松露巧克力裡其實並無松露,其與「松露」的聯繫,來自於相似的外形,和不起眼外表下隱藏著的美味口感。那麼,黑松露到底是什麼呢?黑松露也稱塊菌,是一種生長於地下的野生食用真菌。黑松露是全球美食屆的奢華極品,在歐洲與魚子醬、鵝肝醬並稱世界三大美食,因價格昂貴而有廚房裡可以吃的「鑽石」之稱。
  • 松露|冬日裡其貌不揚的珍饈美味
    松露|冬日裡其貌不揚的珍饈美味
  • 杞不凡說:同仁堂凍幹黑松露哪裡好?看看生長環境就知道了!
    黑松露別名塊菌,因為珍稀難得,也稱為餐桌上的「鑽石」。松露長在橡樹、松樹或慄樹根部,是一年生天然真菌類植物。其對生長環境要求挑剔,天氣、土壤變化均會影響其生長,因此每年產量極其不穩定,故其昂貴价格才堪比鑽石。
  • 四月正當季,這份「松露獵人」邀請函請查收
    松露,被譽為餐桌上的鑽石,和鵝肝、魚子醬統稱為「世界三大珍饈」
  • 1.5公斤黑松露創紀錄 黑松露的營養價值和功效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近日有人挖出重達1511克的巨型黑松露,或刷新世界紀錄。  據悉,這顆松露於墨爾本雅拉河谷的松露種植場挖出,估計價值3000澳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推薦閱讀:解密松露隱藏著的「真相」  場主鄧巴表示,2月開始已發現這顆松露正在生長,足足花了45分鐘挖出來。他把這顆黑松露浸在伏特加酒中保存。
  • 世界頂級食材,70萬人民幣1斤,這麼昂貴該咋吃?
    義大利有一個拍賣會-《義大利阿爾巴白松露國際拍賣會》。他們專門拍賣世界上的頂級食材,你的腦海裡是不是浮現出燕窩、魚翅、鮑魚……與拍賣會上的食材相比,這些都不算什麼了。白松露是一種野生塊狀真菌,被稱之為「白色鑽石」以義大利北部阿爾巴地區出產的最負盛名,每年10月至11月為主要收穫期。因其產量稀少,味道醇香獨特,被視為西餐中珍貴的配餐調味食材,價格超級昂貴。曾經的一屆拍賣會上,一位來自中國香港的買家以約68萬人民幣的價格拍下重達850克的白松露。
  • 杞不凡說:黑松露為什麼如此珍貴?怎麼做出美味的中餐?
    黑松露,常常被稱作餐桌上的「鑽石」。新鮮黑松露學名為黑孢塊菌(Tuber melanosporum),長在橡樹、松樹或慄樹根部,是一年生天然真菌類植物。黑松露生長在地下25-30釐米,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天氣和土壤環境的變化都會影響其生長。
  • 杞不凡說:同仁堂凍幹黑松露好在哪裡?黑松露怎麼做最好吃?
    因此黑松露也被稱為「食物味道王國中的羅生門。」就目前所知,黑松露主要分布於阿爾卑斯山脈及喜馬拉雅山脈的少數地區,以及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周邊的攀西地區,這些地區的產出佔據中國黑松露總產量的60%。但即便如此,黑松露的產量也非常稀少,全球產量僅3噸。
  • 黑松露產地分布於世界產量分布
    4000多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人在泥板上記錄了如許一種產於戈壁的鐵飛茲松露(Terfez),文字刻畫一個兒童將一枚鐵飛茲松露經人轉交獻給事先的國王。但這類松露的噴鼻味很淡,色彩也較淺,可羅馬人對它的寵愛遠遠超越意大年夜利產的白松露,直到明天北非阿拉伯國家還不時在食用它,因為它正好可以接收菜餚中各類昂貴噴鼻料的滋味和醬汁,反賓為主。據說,巴黎摩洛哥商號裡偶然還可以看到這類稱作 的松露幹,它就是價值昂貴的黑松露菌。
  • 黑松露的家常做法大全,再也不愁怎麼吃了!
    因為松露對發展情況請求極端刻薄,人工沒法培養,產量稀少,歐洲人將松露與魚子醬、鵝肝並列"世界三大年夜珍餚",被譽為「餐桌上的鑽石」,富含豐富營養,具有極高的保健價值。很多人能夠認為這麼名貴的食材會很難烹調,其實其實不是,下面小編就教大年夜家若何複雜幾步製作出美味的松露菜餚。【黑松露煎蛋】資料:黑松露1兩、雞蛋3個、雞粉一勺子、食鹽一勺子。
  • 黑松露詳解菜餚幾款
    而且,這位松露專家天性懶散,不事勞務,樹林裡都不到一個鐘頭就累了,得休息調養,就別提以牠的身材和體重,了不起只能在家裡附近找找幾顆零星的松露塞牙縫。松露市集松露在中古世紀被視為魔鬼的化身,所以根本少有人將它視為珍饈美味。要到16世紀開始法國人才又開始重視它的食用價值。路易十四是松露的黃金時期,直到20世紀初一次大戰前,松露產量達到顛峰,整個法國約有50多個松露市集。
  • 法國十大美食——松露、血鴨、魚子醬.......
    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露的水分不會快速蒸發,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是在十二月到三月間,波爾多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為避免在這強迫填餵的過程下鵝會緊張甚或死亡,所有的鵝都會被一對一餵食,其間並會不斷地撫拍牠們,或讓牠們聆聽音樂,以幫助牠們吞食和安撫情緒,這便是為什麼鵝肝的價格會如此昂貴的原因,皆因其人工已差不多佔去成本的大部分。
  • 2018年第六屆中國(永仁)國際松露節暨永仁松露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行
    據了解,永仁開發利用松露歷史悠久,永仁人民自古就有採挖、食用松露的傳統。公元7世紀,彝族人民就已發現松露,並把松露作為接待貴賓和款待親友的美味佳餚。直到現代,隨著與外界交流的增多,人們才神奇地發現,自己食用了1300多年、毫不起眼的「豬拱菌」居然是西方人餐桌上的珍貴食材,世界上最名貴的食用菌——松露。
  • 杞不凡說:怎麼用同仁堂凍幹黑松露,做一份鑽石般的美味?
    黑松露,因其獨特非凡的美味、豐富多樣的營養成分與極其稀少的產量,被譽為美食界的「黑色鑽石」。但這份美味還並未完全普及,很多人只有到餐廳才能品嘗到這獨到的滋味。如今,我們精選了來自攀枝花的凍幹黑松露,讓這份美味能進入千家萬戶。那麼這樣的珍品要如何去烹飪,才能擔得起它的美名呢?
  • 魚子醬、松露、鵝肝都是法國的好嘛?
    同時在電影最後也出現了」三大珍饈「魚子醬、松露和鵝肝的鏡頭,這就讓吃貨不禁心生疑問:一定要去法國才能吃到正宗的嘛?眾所周知俄羅斯人比法國人的更離不開魚子醬,在19世紀以前,俄國人差不多就要吃空了鱘魚媽媽們,於是他們開始用鮭魚卵製作魚子醬,才導致現在鱘魚子那麼貴,魚子醬行業魚龍混雜!
  • 松露還未成熟,就被村民「掠奪式」採挖,松露專家:暴殄天物!
    每年七八月份,在雲南及四川的松露產地,松露還未成熟,就有菌農提前採挖,部分商人也開始收購。不但松露品質及經濟價值受影響,生長環境也被威脅。「暴殄天物!」松露專家怒了。涼山州會東縣是中國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松露產區。今年7月,會東縣發布通告加強對松露資源的保護,規定每年3月1日至9月30日為禁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