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甸苗族服飾

2021-02-07 最美六哨

點擊「最美六哨」關注我哦


投稿聯繫微信VSSSSW   qq79519031 


尋甸苗族服飾

尋甸縣境內的苗族屬苗族大花苗支系,自稱「阿卯」。清鹹豐年間遷徒到尋甸居住,一般居住在山高、箐深的地方,現有人口6400人左右。

花苗為了保留他們尚存的文字、紀念祖先曾經領有過的城市和田園,就把他們的這些文字、祖先曾經居住過的房屋、耕作過的土地等蠟染在衣服上。

一、服飾原料

純天然的麻、棉布等。


 

二、服飾製作

1、織布

把成熟的火麻砍下來,放到太陽底下曬到青黃色的時候,把麻皮剝下,分成細麻皮,用工具弄平均、擰成線,用火灰水把麻線煮2至3次,煮時常常翻動,煮到麻線變白,而後洗淨涼幹,用織布機織成麻布,再把麻布摺疊起來,用石板滾壓,把麻布磨平滑。

2、織錦

把牽好的經紗放在織布機上,用一塊潤滑的竹片按花紋需要,將經紗的一根或者數根挑通,而後引進一根緯線。織成的錦有多種用法:做帶子用的較窄,約五分到二尺左右;做婦女衣背用的寬約一尺。

3、蠟染

將白布平鋪在板上,把蠟放入鍋中,加溫使其融化成蠟汁,用蠟刀或小竹條,點繪在布上。繪成後,投入染缸渲染,染好撈出用水煮沸,蠟溶化後就呈現白色花紋,經久不變,美觀大方。

4、刺繡

有凸繡、辮繡、纏繡、貼花、堆花等。凸繡是在底布山多鋪幾層紙花,使所繡花卉凸起,有立體感;辮繡是先將八或十根染色絲先編成「辮子」,然後將它四旋滿綴於底布成花;纏繡是插針後,以線在針頭挽數結,然後再抽針;貼花是用彩色絲片剪成等腰三角形,貼在底布上,在其四周密繡一圈,紋樣多為幾何形;堆花是用緞子剪做花辮,貼上較小的布殼,邊緣往裡折,再層層重疊,綴成後,花辮逐層突出,就像木雕那樣的麒麟、龍、鳳和常見的蟲、魚、花卉、桃子、石榴等,顏色有大紅、紫紅、深藍、深綠、淺綠、深黃、淺黃等。

5、挑花

用手工在黑布上進行挑制,先用線勾出輪廓,再按圖案隔一根或幾根紗線插針,不能錯亂。

6、縫製

用麻線、棉線純手工縫製.


三、服飾種類

分男子服飾、女子服飾,服飾又有便裝、盛裝之分。便裝是平時生活、生產勞動中穿的,配飾較少,刺繡圖案也較少,用普通的蠟染圖案;盛裝主要在結婚、節日或重大活動中穿著,盛裝上的蠟染圖案更精緻、刺繡更精美,盛裝還有帽子和披肩。

男子帽子是用多色的紗布環繞成環狀戴在頭上 (現在基本不戴),穿素白麻布對襟大衣,長齊膝蓋,有一塊跟披肩一樣的衣服是外褂,上面繡有幾何圖形,腰帶上繡有很多圖案、花紋。

女子上衣一般為右開襟無扣,裙子為蠟染百褶裙,裙腰為白色,裙身是婦女用蠟染工藝點蠟畫上的紋樣,裙際繡有各種刺繡、挑花圖案,腰系繡花腰帶。少女頭髮編辮子或直接扎一馬尾留在後面;已婚婦女用毛線將頭髮向上盤一鬏,插一根銀飾。
  老年服飾一般以黑、藍色為主色調。


三、服飾種類

分男子服飾、女子服飾,服飾又有便裝、盛裝之分。便裝是平時生活、生產勞動中穿的,配飾較少,刺繡圖案也較少,用普通的蠟染圖案;盛裝主要在結婚、節日或重大活動中穿著,盛裝上的蠟染圖案更精緻、刺繡更精美,盛裝還有帽子和披肩。

男子帽子是用多色的紗布環繞成環狀戴在頭上 (現在基本不戴),穿素白麻布對襟大衣,長齊膝蓋,有一塊跟披


四、服飾特點

服飾以紅、白、黃為主色調,色彩明快、剌繡簡練、生動。上衣、裙子、腰帶、綁腿、挎包上的圖案,遠看錯落有至,近看組合很有法則。


較多使用菱形、方塊等幾何圖案和花邊圖案。有的由幾根平行線排列組成,也有的在兩根平行線之間加橫線而成若干格子,有的大方格套小方格變成「回」字形,有的成網狀和菱形。花邊圖案為部分象形、變形苗文,方格代表祖先曾經領有過的城市和田園。


尋甸苗族服飾民族元素豐富、色彩豔麗、造型美觀大方,蘊含著尋甸苗族人民的遷徒歷史和精神文化,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調查整理:朱朝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謹向肖像權人和版權人致謝!

感謝朱朝發的投稿!


相關焦點

  • 中國服飾的活化石——苗族服飾
    湘西苗族服飾是中國苗族服飾的發源地之一,以其歷史悠久、古樸典雅、文化積澱深厚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凡來過湘西苗族地區的人,無不為他們身上所穿戴的絢麗服飾所傾倒。從這些服飾上我們不僅可以發現這個古老民族的古風遺俗,甚至還能依稀看到苗族社會的歷史發展軌跡。2008年,湘西「苗族服飾」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服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的服飾。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製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鬱和厚重的豔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
  • 苗族服飾,一部穿在身上的歷史!
    精美的苗族服飾堪稱「一部穿在身上的歷史」。    貴州各地的苗族服飾圖案形形色色、奇形怪狀,生動地繪製了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生活生產中的奇花異草、蟲魚鳥獸。兩小時的精彩描述、分析、講解,無不讓人時刻都全神貫注,讓人感嘆不已。
  • 四川苗族服飾種類與分布
    苗族服飾蘊含著歷史印記、語言文化、社會特點、審美意識、區域風貌特徵等諸方面的內容。據貴州省博物館吳仕忠教授歷經三十年收集的《中國苗族服飾圖志》載,全國不同苗族服飾共有173種款式。由於苗族居住分散,地域遼闊,形成服飾各異,四川苗族服飾也是色彩斑讕,絢麗多姿,古樸典雅。
  • 苗族服飾圖案,你了解多少?
    在各民族服飾中,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裡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也由此被譽為「最美的少數民族服飾」之一,至今仍保持著驚人的生命力。苗族信奉「萬物有靈」,把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認為人也能創造出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擁有自然才有的外在力量,這是人類最原始的意識。
  • 少數民族文化,苗族服飾,布料裝飾
    其服飾的風格式樣、圖案色彩、裝飾手法、裝飾部位,千姿百態,五彩繽紛。除支系不同有不同樣式外,同一支系同一種苗族服飾中,還有青年式和老年式的區別;青年婦女服飾中又有婚前婚後之分,生育前和生育後之分,盛裝和便裝之分。這些豐富多彩的苗族服飾,是苗族人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特質的重要外表。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情況下,服飾紋樣也可以說就是文字。通過它,可以尋找出民族遷徙、民族性格及其審美意識的形成等痕跡。
  • 苗族服飾迷人眼,超短裙鼻祖在苗家
    在黔東南雷山過苗年就是一個苗族聚會的大party:非遺巡演、苗寨長桌宴、民族歌舞晚會,單就苗族的飾品就迷人眼心遙望,所以這個11月過的是快樂養眼的苗年!苗族飾品中最著名的就是苗族服飾了,苗族的服飾號稱是穿在身上的史詩。
  • 文化 苗族服飾到底有多少款式?
    少數民族大都沒有自己的文字,苗族也不例外,苗族的歷史文化是靠口頭文學和服飾圖畫藝術來表達的。與許多無字民族不同的是,苗族不僅將歷史傳統傾注於口頭文學之中,更將它傾注於圖畫之中,這主要表現在苗族的刺繡圖案裡。苗族老人對苗族少年進行歷史文化教育時,常指點著服飾圖案而說。苗族敘事性服飾圖案不僅長盛不衷,而且十分豐富發達,可謂到了以服飾再現歷史的地位,成為苗族傳世的「無字史書」。
  • 中華傳統文化,苗族服飾研究,傳統服飾工藝的發展
    上面談及更新觀念、適當改革,其意主要是說苗族服飾那種全部用傳統手工製作辦法應適當改革,並非說其服飾特點、其民族特色也通通要改掉。「一個民族的服飾,是區別於他民族的外部特徵」。民族特徵在目前或今後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應當保持的。
  •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服飾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是世界上服裝種類最多的民族,苗族服飾是中國服飾的活化石。湘西苗族服飾是中國苗族服飾的發源地之一,以其歷史悠久、古樸典雅、文化積澱深厚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凡來過湘西苗族地區的人,無不為他們身上所穿戴的絢麗服飾所傾倒。
  • 古老民族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古裝
    本文乃作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苗族服飾是苗族藝術的結晶,它熔蠟染、刺繡、挑花、織錦、織帶等多種傳統工藝於一爐。苗族婦女的裝束苗族服飾文化的變遷苗族服飾文化的變遷,除強制性的因素外,一般來說,居住環境較好、交通要道、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大的雜散居區,其發展變化相對快些;居住環境惡劣、交通閉塞、長期在封閉的生活圈內從事傳統生產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製作技術
    如《苗族服飾文化》一書,將苗族女裝分為14型,黔東南州就佔了7型。《中國苗族服飾》把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服飾類型歸為黔東型,並細分為臺江式、雷公山式、丹寨式、丹都式、融水式。這種細分是以服飾風格為標準進行劃分,但分類的範疇卻不大一致。
  • 苗族服飾與數學的神秘聯繫,你知道嗎?
    點擊上面「三苗網X智慧苗族」關注苗族第一網際網路平臺!苗族服飾被譽為「最美的少數民族之一」,多年以來,不少學者專家都從歷史、美學、以及宗教文化等角度,解讀過它的美,但苗族服飾裡還藏著神秘的數學規律,你知道嗎?
  • 苗族服飾文化,花卉、植物圖案在服飾上的運用
    從魚米之鄉到山坡之地,由於自然環境的影響,花卉植物圖案亦成為苗族服飾的主要裝飾。具體的從苗族五型的服飾中可以窺見一斑。湘西型服飾,剌繡以平繡為主,喜用折枝花圖案,形象逼真,多用於裝飾襟邊、袖口、圍裙、肩沿、背兒裙、門帘、帳簷等。其繡品圖案的種類有:牡丹花、石榴花、梅花、桃花、荷花、茶花(油茶花)、菊花等。
  • 讀懂苗族服飾圖案,我讀懂了自然與生命
    而這其中的自然哲學,我也從民族的服飾圖案中,讀懂了新的答案……▼在各民族服飾中,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裡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也由此被譽為「最美的少數民族服飾」之一,至今仍保持著驚人的生命力。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傳統意義的弱化
    入了苗族社會經濟中,新的科學生產技術和現代生活用品大量引入,苗族青年接受現代學校教育,這一切變化使得苗族原始巫文化對其服飾文化的主導作用逐漸削弱,而現代文化對其影響作用則越來越明顯。苗族服飾傳統意義的弱化表現在苗族服裝製作的傳承機制的沒落、傳統服飾禮服化、商品化等現象上。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鄧啟耀的《民族服飾:一種文化符號》一書中說:黔東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以龍圖案作為服飾的主要裝飾紋樣。據有關專家考查,苗族服飾上形態多樣的龍形象,主要描述了三種意象:農業意象、生殖意象、祖靈意象。表現農業意象的主要依據是龍主水的本體意識的功能化、具象化。農業社會對水這自然力極為崇拜,苗族龍鮮明地表述了農業對水的依存。
  • 苗族服飾圖案,你了解多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苗族服飾圖案,你了解多少?在各民族服飾中,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裡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也由此被譽為「最美的少數民族服飾」之一,至今仍保持著驚人的生命力。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圖騰象徵
    健旺、豐美、無所畏懼的象徵」因而龍成為苗、漢等民族在服飾上的重要裝飾題材。龍鳳圖案龍在苗族中很有個性,受人尊敬,所以他們將龍的形象、龍的花紋圖案表現在服飾、首飾上,代代相傳。如:湘西鳳凰等縣的雲肩、銀披肩;保靖、古文等縣苗族過去穿的紅裙,均飾龍紋。
  • 行走的史書:這些你必須了解的苗族服飾秘密!
    ,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美麗、最漂亮的服飾之一。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他們把本民族的原始圖騰,歷史神話,遷徙過程等都繡在了衣服上,這些多姿多彩的服飾圖案銘載著本民族歷經磨難的歷史變遷,是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來生活環境的濃縮。據清代《百苗圖》所載,苗族服飾,凡八十三種。但另有考察湘西型苗族服飾的資料有稱百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