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飾迷人眼,超短裙鼻祖在苗家

2021-02-13 苗族環球視野

90%的苗族都關注「苗族環球視野」,點擊關注更多苗族精彩內容

 圖文By情流感 微信qlg920 約稿 @正宗情流感

  在黔東南雷山過苗年就是一個苗族聚會的大party:非遺巡演、苗寨長桌宴、民族歌舞晚會,單就苗族的飾品就迷人眼心遙望,所以這個11月過的是快樂養眼的苗年!苗族飾品中最著名的就是苗族服飾了,苗族的服飾號稱是穿在身上的史詩。雷山苗族的服飾多姿多彩,是當今世界上最美麗、最漂亮的服飾之一。這些多姿多彩的服飾承載這苗族歷經磨難的歷史變遷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來環境的高度濃縮。下面請隨我的鏡頭去細觀那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苗族飾品——

  

  苗族大巡遊

  雷山苗族服飾按結構和風格劃分主要有長裙、中裙、短裙、超短裙四種,就是當地常說的地區代表型:西江型、也蒙型、公統型、大塘型。雖因支系不同有所區別,但都有便裝和盛裝之分。這次在雷山苗年巡遊展活動上都一一呈現。

  黔東南雷山長裙苗

  苗族裡最常見的當數長裙苗了,在貴州雷山、西江等地都廣為分布。長裙苗因配以長到腳跟的百褶裙與彩帶而得名,長裙苗服十分大氣與精美,在貴州也稱為西江型長裙盛裝。長裙苗最為出名的當屬西江千戶苗寨,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蔚為壯觀,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長裙苗族聚居村寨。

  

  

  長裙苗頭飾

  看看這個美眉的銀質頭飾和身上的分量沉甸甸飾品,猜猜看值多少大洋?!

  

  長裙苗配飾

  在西江旁邊的控拜,號稱銀飾藝術之鄉。控拜苗寨家家戶戶都製作銀飾。擅長銀飾手工加工工藝, 是名揚中外的「銀匠村」。這裡祖祖輩輩製作銀飾,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技藝爐火純青,木炭熔銀,輕巧鍛打,信手拈來,格調滿滿。

  

  

  也蒙百鳥衣/圖文:情流感

  苗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古老民族,在不斷遷徙和徵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但是不同地域的習俗也有所差異。「三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是苗族習俗的生動寫照。

  也蒙位於雷山縣最南端,這裡是苗族中裙系的代表。也蒙苗族,是穿戴以羽毛裝飾的服飾的苗族。百鳥衣盛裝是無領對襟開大口袖雄衣式樣,被譽為「錦衣卉服」。

  

  也蒙苗族常演奏的一種樂器叫瓢笙,因形似木瓢得名,是苗族傳統的樂器之一。

  令無數男人痴迷的性感超短裙源於哪裡?是浪漫豪爽的歐洲人還是狂野奔放的美洲人?其實都不是,她最早源於500年前的中國黔東南雷山縣大塘鎮新橋村的大山深處,有一支服飾特別古老但是又超級時尚的苗族——短裙苗。

  

  短裙苗

  在500年前這裡的女人就穿著「超短裙」,堪稱世界超短裙的鼻祖!新橋的苗族女人通常穿5-7寸長的百褶裙,因裙子短得出奇,被稱為「超短裙」。關於新橋村苗族女性穿超短裙的原因,歷史上有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在短裙苗寨有這麼一種風俗:農忙季節,女人們為了鼓勵男人多幹活、幹好活,她們往往站在男人們幹活的前方,男人們一彎腰幹活,女孩子那若隱若現的春光就顯現在男人的視線之中,使男人們的力量大增,幹活的效率也更高了。

  

  新橋村的超短裙其實是5塊層層疊加的遮羞布,她們稱之為「片」,就如芭蕉葉大小。上面繡著錦雞,象徵著豐收;金魚和魚卵,象徵著繁衍後代;還有花草,象徵著對大自然的敬畏。生活在新橋村的短裙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女人們穿著5寸長的百褶短裙,僅僅是為了遮羞,裡面並不穿褲子,春光偶爾外洩,美麗迷人,勾人魂魄。到了上世紀90年代後,就稍微改變了一些,除了穿短裙外,還穿三角褲了。現在更是與時俱進,增加了緊身超薄褲襪等新式武器,可見新橋的短裙苗是緊跟潮流,走在時尚的前緣滴。新橋苗寨也被譽為「短裙苗族第一寨」。

  

  超短裙

  短裙苗又稱為錦雞苗族,是苗族上百支系中的一支。短裙苗春夏秋冬四季都身著短裙,冬天真是不怕冷喲!雷公山地區分布著大量的短裙苗哦,其中新橋被譽為性感超短裙苗之鄉。說到短裙苗不得不提其特色舞蹈——錦雞舞,貴州以丹寨錦雞舞最為出名!

  

  

  苗族錦雞舞

  在盛大節日來臨(比如苗年),來自四鎮八寨的姑娘身著盛裝銀衣,在銅鼓和蘆笙的伴奏下,隨著笙曲,邁著多姿的步伐,翩翩起舞,眼角帽冠上繡的圖案有飛禽走獸、花蟲鳥類,帽上高聳的銀牛角亭亭玉立,姑娘佩帶的頭冠、銀冠讓人產生一種不識廬山那正面目的趕腳,頸套上的項圈舞動時來回翻滾,花腰帶上下飄動、翻飛,看得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跳躍時銀鈴、銀片發出的銀鈴聲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讓人進入「銀色世界」。

  

  在新橋苗寨除了聞名遐邇的超短裙這一苗族服飾的瑰寶,還有一大世界僅有的建築群就是水上糧倉。新橋苗寨共有254戶,1980人,這裡的糧倉是建在水塘上的糧倉。大塘新橋水上糧倉共有40多座,迄今為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糧倉。

  

  水上糧倉

  據現場介紹:水上糧倉具有防潮、防鼠、防火、防盜的功能,是苗族古老農耕稻作文化的活化石。從1994年開始,這裡已經被列為黔東南民族風情遊的重點村寨之一。水上糧倉的四大功能中,唯有「防潮」這一功能筆者無法理解,這建在水上,太陽一曬水蒸氣上升,上面的糧倉怎麼還會防潮呢?有哪位專家可以告知。

  

  苗家戶門

  新橋村至今還保留著唐代的頭飾、宋代的建築、明清的服飾,以及長期以來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演繹形成的具有濃鬱民族風的傳統歌舞,加上刺繡、編織等原始的手工工藝。當然其獨特的水上糧倉,是苗寨古建築群中的一大奇觀,令世人驚嘆!

  新橋苗寨,無論是迷人的超短裙、養眼的錦雞舞還是獨特的水上糧倉,你都應該來看看~這裡有好多世界之最呢!

  

  最後的槍手部落

  岜沙~中國最後的槍手部落。岜沙的苗家世代保持著男耕女織,稻作為生,狩獵為伴,信奉樹神和太陽神的傳統風俗。

  

  岜沙/圖文:情流感

  岜沙的衣著也很獨特,神秘的華麗:男子穿左衽右開圓銅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褲腳,婦女身著黑色對襟衣,百褶短裙,配以色彩鮮豔的蠟染及刺繡。不管男女老少,都穿一種藍紫色泛著光的衣服,有點兒像我們兒時流行的香雲紗。據說這種布料是苗家自己紡織的土布,加上一種叫藍靛的植物,在自己織的土布上染成的,並且在染制時還要加入雞蛋清,這樣染成的布既有光澤,又能防雨,還有一種說法是衣服穿髒之後,不用洗,繼續放進染鍋再染一次,所以才有如此發亮的感覺,也不知是否屬實,哈哈。

  

  苗族服飾展

  苗族服飾究竟有多少款式?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清代「百苗圖」,芮逸夫先生在影印《苗蠻圖冊》序中說:「繪畫八十二種人」。 1985 年北京出的《中國苗族服飾》、《苗裝》畫冊等書的前言記載,苗族服飾大約有 130 種以上。貴州省 2000 年出的《貴州民族》畫冊記載,苗族服飾有 170 餘種。我們來欣賞一下苗族的時裝秀吧——

  

  苗族時裝秀/圖文:情流感

  

  苗族時裝秀/圖文:情流感

  雷山地區的苗族聚居區是綿延的山地,交通相對不便,加上農耕文化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山地的自然阻隔和心理上的自我封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同一民族各支系群體間的相互溝通,於是形成了文化地理上的錯落分布。各民族間,民族支系間、服飾紛呈、語言難通、方圓百裡、風俗頗異。以至形成了苗族有 100 多個支系,就有 100 多種服飾的狀況。

  

  苗族時裝秀/圖文:情流感

  

  今天我最酷/圖文:情流感

  當然也有小可愛扮酷,瞧,再大的大咖也會在她面前心悅誠服。

  好了,苗族的服飾太多,還是留待你們慢慢去品、去穿、去美.

  【溫馨提示】該圖文為作者版權所有,未授權的其他媒體和個人任何形式的商業使用均需告知並經作者本人同意。轉載請署名並告知作者同意方可,違者將追究一切責任,謝謝!

長按下圖  識別二維碼

關注更多苗族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超短裙,5寸長! 貴州苗族!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特色和歷史,苗族更是很特別的一個,苗族是中華三祖之一蚩尤的後代,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苗族上百支系中的一支「短裙苗族」,也叫錦雞苗族,之所以叫短裙苗是源自該族群婦女的服飾穿著,族群中的女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身著短裙
  • 苗族超短裙顯露美腿,姑娘亭亭玉立楚楚動人
    ,屆時附近村寨的苗族同胞也一起集聚在這個寨子,歡度大年。苗族超短裙顯露美腿,姑娘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現場踩蘆笙據了解,白幫短裙苗是雷公山脈苗族中比較古老的一支,它在天下苗族第一縣的臺江縣的範圍內是絕無僅有,其風俗服飾與其他苗族區別較大,尤其是女性的短裙服飾傳承已久,50年代國家民委曾組織專家
  • 苗族服飾,一部穿在身上的歷史!
    精美的苗族服飾堪稱「一部穿在身上的歷史」。    貴州各地的苗族服飾圖案形形色色、奇形怪狀,生動地繪製了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生活生產中的奇花異草、蟲魚鳥獸。兩小時的精彩描述、分析、講解,無不讓人時刻都全神貫注,讓人感嘆不已。
  • 品鑑苗家美食·傳承苗族美食文化,速看,松桃苗家八大碗火了!
    她說, 自2013年貴州苗家八大碗餐飲文化有限責任公司創立來,秉承「打造最具苗族特色美食」服務理念,以苗家特色菜為基礎,積極探索苗族美食文化內涵,不斷優化服務理念與優良品質,形成獨具特色的苗族餐飲風格,深受廣大顧客朋友青睞。
  • 民族常識 | 56個民族服飾——苗族服飾!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東南苗服不下200種,是我國和世界上苗族的服飾。從製作技藝看,服飾發展史上的五種形制,即編制型、織制型、縫製型、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黔東南苗族服飾中均有範例,歷史層級關係清晰,堪稱服飾製作史陳列館。從用色上看,她們善於選用多種強烈的對比色彩,努力追求顏色的濃鬱和厚重的豔麗感,一般均為紅、黑、白、黃、藍五種。從構圖上看,它並不強調突出主題,只注重適應服裝的整體感的要求。從形式上看,分為盛裝和便裝。
  • 非遺| 苗族蘆笙舞 舞動苗家山寨
    非遺 | 苗族蘆笙舞 舞動苗家山寨 2020-04-10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傳統文化,苗族服飾文化,裝飾紋樣等介紹
    據有關專家考查,苗族服飾上形態多樣的龍形象,主要描述了三種意象:農業意象、生殖意象、祖靈意象。表現農業意象的主要依據是龍主水的本體意識的功能化、具象化。農業社會對水這自然力極為崇拜,苗族龍鮮明地表述了農業對水的依存。
  • 古老民族文化,苗族服飾文化,古裝
    從前花飾工藝多用纏繡,而辮繡是20世紀30年代盛行的,成為苗族特有的刺繡方法。安順、普定婦女盛裝花飾多,為交領右衽肥大短衣,下圍長裙,並穿褲子,是裙子向褲子過渡的裝束形式,裙圍及裙之一側有花飾,穿時前擺系在裙內,後擺露在裙外。服飾是人們最直接最普通的自我表現。苗族婦女的裝束和精品,將苗家婦女打扮得如此莊重、高尚、優美。
  • 中國服飾的活化石——苗族服飾
    湘西苗族服飾是中國苗族服飾的發源地之一,以其歷史悠久、古樸典雅、文化積澱深厚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凡來過湘西苗族地區的人,無不為他們身上所穿戴的絢麗服飾所傾倒。從這些服飾上我們不僅可以發現這個古老民族的古風遺俗,甚至還能依稀看到苗族社會的歷史發展軌跡。2008年,湘西「苗族服飾」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國第一個苗繡博物館長,一個漢族女子與苗族服飾結緣40年
    ▲「苗姨媽」為曾麗穿上苗家的盛裝「嫁衣」並幫她梳頭。為了實現父親的願望,曾麗的博物館從2006年開始布展;2007年5月試運行,開門接待遊客;2008年完成登記註冊。苗疆故事民族服飾博物館坐落在貴陽市白雲區白雲公園旁邊,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博物館是一座背靠湖邊的仿古建築,下了路邊的樓梯就能進到博物館小院,遊客們有時候會在小院裡休息或者跳舞。
  • 一輩子也說不完的苗族服飾——先來學習下銀角和銀帽
    苗族服飾樣式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多達200多種樣式,年代跨度大。苗族服飾在苗語叫「嘔欠」,主要由童裝、便裝、盛裝組成。湘西方言苗區和黔東方言苗區喜好銀飾,而黔南某些地區喜好貝飾,西部方言區苗族服飾則少銀飾——看這些籠統的很費力還記不住,那麼我還是按照我的喜好來帶大家一起了解苗族服飾吧!首先來看我最喜歡的蘑菇頭銀飾苗族——黃平苗
  • 行走的史書:這些你必須了解的苗族服飾秘密!
    ,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美麗、最漂亮的服飾之一。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他們把本民族的原始圖騰,歷史神話,遷徙過程等都繡在了衣服上,這些多姿多彩的服飾圖案銘載著本民族歷經磨難的歷史變遷,是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來生活環境的濃縮。據清代《百苗圖》所載,苗族服飾,凡八十三種。但另有考察湘西型苗族服飾的資料有稱百餘種。
  •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服飾
    苗文化的綜合載體苗族是世界上服裝種類最多的民族,苗族服飾是中國服飾的活化石。湘西苗族服飾是中國苗族服飾的發源地之一,以其歷史悠久、古樸典雅、文化積澱深厚而受到國內外人士的關注。凡來過湘西苗族地區的人,無不為他們身上所穿戴的絢麗服飾所傾倒。
  • 雲南易門:苗家繡娘小針頭織就五彩致富路
    苗家繡娘的作品 近年來,玉溪市易門縣浦貝鄉阿姑村採取「公司+合作社+繡娘」的發展模式,將民族刺繡產業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打造「產業脫貧.巾幗行動」的品牌,讓青苗刺繡走出大山,讓更多的家庭婦女和貧困戶通過刺繡業增收、脫貧致富,撐起家庭「半邊天」。
  • 苗家百年手藝的酸湯火鍋來南亞了!每①口都是苗家傳承的美味!
    【南亞】68元搶原價181元的    苗婆婆酸湯牛肉2-3人超值套餐    正宗凱裡苗家酸湯,超低折扣  ▽▽▽苗婆婆的老闆是貴州人,做酸湯是家族裡世代相傳的廚藝。苗家特色怎麼少得了苗家黃粑。把加了紅糖、豆渣、白糖的糯米飯放在蒸籠裡,鋪上粽葉,高溫蒸3-4個小時,蒸出來顏色金黃,有濃烈的清香味。
  • 尋甸苗族服飾
    點擊「最美六哨」關注我哦投稿聯繫微信VSSSSW   qq79519031 尋甸苗族服飾尋甸縣境內的苗族屬苗族大花苗支系,自稱「阿卯」。三、服飾種類分男子服飾、女子服飾,服飾又有便裝、盛裝之分。三、服飾種類分男子服飾、女子服飾,服飾又有便裝、盛裝之分。
  • 四川苗族服飾種類與分布
    苗族服飾蘊含著歷史印記、語言文化、社會特點、審美意識、區域風貌特徵等諸方面的內容。據貴州省博物館吳仕忠教授歷經三十年收集的《中國苗族服飾圖志》載,全國不同苗族服飾共有173種款式。由於苗族居住分散,地域遼闊,形成服飾各異,四川苗族服飾也是色彩斑讕,絢麗多姿,古樸典雅。
  • 苗族服飾圖案,你了解多少?
    在各民族服飾中,苗族服飾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裡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也由此被譽為「最美的少數民族服飾」之一,至今仍保持著驚人的生命力。苗族信奉「萬物有靈」,把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認為人也能創造出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擁有自然才有的外在力量,這是人類最原始的意識。
  • 少數民族文化,苗族服飾,布料裝飾
    其服飾的風格式樣、圖案色彩、裝飾手法、裝飾部位,千姿百態,五彩繽紛。除支系不同有不同樣式外,同一支系同一種苗族服飾中,還有青年式和老年式的區別;青年婦女服飾中又有婚前婚後之分,生育前和生育後之分,盛裝和便裝之分。這些豐富多彩的苗族服飾,是苗族人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特質的重要外表。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情況下,服飾紋樣也可以說就是文字。通過它,可以尋找出民族遷徙、民族性格及其審美意識的形成等痕跡。
  • 一年四季只穿「五寸超短裙」,你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習慣嗎!
    但是,如果真的算起來,中國的苗族其實是世界上裙子最短的民族。眾所周知,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世界各個地區,而在中國,它主要集中在貴州、湖南、雲南、廣西等省。根據歷史文獻和苗族的口碑信息,苗族的祖先是蚩尤。經過多次遷徙和分離,苗族最終分布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形成了今天中國的第四大民族。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公山腳下,苗族同胞自古以來就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