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磊/文
在很多消費者的固有認知裡,好的東西往往是貴的,正所謂好貴、好貴,越好越貴。
在白酒行業裡,基本上也是這樣,基於價值、供求關係、消費者心裡價位等多個因素影響,「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品牌產品價格較高,同時,也被認為是因為它們「好」,所以才貴。
但凡事都有例外,二鍋頭這麼一種「好而不貴」的產品。二鍋頭自古以來就有「好酒代名詞」的美譽(原因是二鍋頭在很長時間內沒有正式命名,人們只是知道通過「掐頭去尾留中段」燒制的高粱酒好喝,故稱之為「好酒」),但是,長期以來各二鍋頭廠家長期以來走「親民路線」,價格十分地「接地氣」,故二鍋頭成為了白酒界「好而不貴」的一個個性十足的存在。
就二鍋頭的價格問題,筆者翻閱了一些相關的史料,有了一個堪稱驚人的發現:那就是歷史上的二鍋頭其實並不便宜,甚至說很貴。
至於說,給今天的人們造成了二鍋頭價格低廉的印象,也就是近四十年的事,確切地說,是1988年國家放開名煙名酒的價格以後,包括前述那些名酒等十三大名酒價格迅速攀升,實現價值回歸,而二鍋頭卻沒有隨之水漲船高,依然堅持走低價路線,久而久之,讓人們覺得二鍋頭似乎一直是這樣價格低廉。
歷史卻顛覆了我們這一似乎無可撼動的認知:
北京地區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周朝時期的燕國。《史記燕召公世家》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1962年,北京房山琉璃河鎮黃土坡村出土刻有「燕侯」銘文的青銅祭禮酒器。而北京地區的白酒,古稱燒酒,起源於元代,距今有八百年的歷史。
蒙古人善飲,尤喜好高度白酒,蒸餾酒的發明,就源於這一時期。元代酒業發達,齊化門(今朝陽門)外有酒市,設有尚飲局和尚醞局,釀製御用細酒和百官用的醴酒。天曆三年(1320年),飲膳太醫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詳細記載了阿刺吉酒(汗酒)的燒酒工藝。
正是阿刺吉酒釀造工藝的傳入大大促進了元代燒酒業的發展,也使中國蒸餾酒邁向了新的發展時期。
明代北京的釀酒業已經非常發達,釀酒作坊和酒店隨處可見。品種分宮廷酒和民間酒兩大類。宮廷酒在御酒房和廊下家製作,御酒房製作的名酒有竹葉青、滿殿香、藥酒五味湯、金莖露、長春酒、太禧白等。
民間自釀自飲用酒以煮酒為多,最風行的是用高粱做的白酒,稱「燒酒」「燒刀」,也就是二鍋頭的前身,因為酒質還比較粗劣,飲者大多是底層平民百姓。
清代北京釀酒業更加繁榮,一向有「酒品之多,京師為最」的讚譽。也就是在這時,確切地說,是在康熙年間,北京釀酒技藝的實現第一次飛躍,標誌就是「掐頭去尾留中段」的二鍋頭技藝的誕生,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北京的釀酒業發展,從此,以二鍋頭為主要產品的燒酒行業,以其成本低、度數高、儲存時間長、販運方便等優勢發展迅猛。
北京酒文化也揭開了以二鍋頭酒為核心發展的新篇章。當時酒坊「灶火如屋,突煙騰上,數裡外皆見之」。可見其規模之大。
在此背景下,二鍋頭髮源地之一、當今的二鍋頭領導品牌——牛欄山的釀酒業也迎來了鼎盛時期,據康熙五十八年的《順義縣誌》卷二「集鎮」載,牛欄山酒肆茶坊等「鋪店亦數百家」;其「黃酒、燒酒」為遠近聞名之「物產」,這裡所說的「燒酒」即現在所稱的二鍋頭。由於牛欄山鎮各家燒鍋使用的釀造用水、釀酒原料以及釀造技藝基本相同,風格、口感也大同小異,所以,牛欄山各家燒鍋生產的二鍋頭都被統稱為「牛欄山二鍋頭」向外銷售。公利號燒鍋在北京的鼓樓、海澱的青龍橋、通州、天津的南市、保定的孔廟、香河縣的老爺廟等地均開辦有主營「牛欄山二鍋頭」的專賣店,是最早有專賣形式的二鍋頭品牌,有力地佐證了「牛欄山二鍋頭」酒當年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那麼,作為酒品「新貴」和高端品牌產品,牛欄山二鍋頭價格幾何呢?據相關史料記載,歷史上,牛欄山二鍋頭與普通燒酒的價格比例為「二頂三」和「一提七」,即二斤二鍋頭酒的價格等於三斤普通燒酒的價格,而一提五斤二鍋頭酒的價格等於七斤普通燒酒的價格。
由此可見,彼時二鍋頭的價格可以說非常不便宜了。甚至說得上「昂貴」。那麼到了解放後、名酒價格放開前,我們知道由於白酒價格實行國家管控,二鍋頭與各名酒價格相差不大,及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緊缺,購酒要憑票、且限量,更突顯二鍋頭「稀缺性」,仍然說得上「高價產品」。
至於說,名酒價格放開後,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一些二鍋頭產品不再納入「國家物價指數樣本」(一般而言,能夠納入這個指數的都是關係民生的重要物資產品,二鍋頭能夠納入這個指數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以來,二鍋頭為何沒有追隨名酒的步伐拉升價格。
一是「民酒」的情懷與擔當依然在,昔年敬愛的周總理的叮囑「要給人民留下一種喝得起的好酒」(有傳這也是二鍋頭沒有參加歷次國家評酒會的原因,遺憾錯過成為「幾大」名酒的機會)仿佛依然在耳畔。
二是競爭策略的選擇,中國有著巨大的大眾消費群體,服務好這個群體一樣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事實證明,長期的「親民路線」,不但,培養了巨大的消費群體,也得到了一個親切地暱稱「親民酒」,這應該也是二鍋頭成為今日之民酒的情感之源。
放眼當下,包括牛欄山在內的二鍋頭廠家在傳承二鍋頭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藉助現代科技,不斷提升二鍋頭品質,並嘗試著面向中高端市場推出更加優質的產品,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至於前景如何,尚不敢妄下定論。但根據價值規律,價值決定價格,二鍋頭賣高價並不是目的,理應回歸到它應有的價值高度。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