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訊雜談三十四|顛覆「廉價」之名 二鍋頭好而不貴真名酒

2020-12-14 中國酒訊

紀磊/文

在很多消費者的固有認知裡,好的東西往往是貴的,正所謂好貴、好貴,越好越貴。

在白酒行業裡,基本上也是這樣,基於價值、供求關係、消費者心裡價位等多個因素影響,「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品牌產品價格較高,同時,也被認為是因為它們「好」,所以才貴。

但凡事都有例外,二鍋頭這麼一種「好而不貴」的產品。二鍋頭自古以來就有「好酒代名詞」的美譽(原因是二鍋頭在很長時間內沒有正式命名,人們只是知道通過「掐頭去尾留中段」燒制的高粱酒好喝,故稱之為「好酒」),但是,長期以來各二鍋頭廠家長期以來走「親民路線」,價格十分地「接地氣」,故二鍋頭成為了白酒界「好而不貴」的一個個性十足的存在。

就二鍋頭的價格問題,筆者翻閱了一些相關的史料,有了一個堪稱驚人的發現:那就是歷史上的二鍋頭其實並不便宜,甚至說很貴。

至於說,給今天的人們造成了二鍋頭價格低廉的印象,也就是近四十年的事,確切地說,是1988年國家放開名煙名酒的價格以後,包括前述那些名酒等十三大名酒價格迅速攀升,實現價值回歸,而二鍋頭卻沒有隨之水漲船高,依然堅持走低價路線,久而久之,讓人們覺得二鍋頭似乎一直是這樣價格低廉。

歷史卻顛覆了我們這一似乎無可撼動的認知:

北京地區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周朝時期的燕國。《史記燕召公世家》載,「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1962年,北京房山琉璃河鎮黃土坡村出土刻有「燕侯」銘文的青銅祭禮酒器。而北京地區的白酒,古稱燒酒,起源於元代,距今有八百年的歷史。

蒙古人善飲,尤喜好高度白酒,蒸餾酒的發明,就源於這一時期。元代酒業發達,齊化門(今朝陽門)外有酒市,設有尚飲局和尚醞局,釀製御用細酒和百官用的醴酒。天曆三年(1320年),飲膳太醫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詳細記載了阿刺吉酒(汗酒)的燒酒工藝。

正是阿刺吉酒釀造工藝的傳入大大促進了元代燒酒業的發展,也使中國蒸餾酒邁向了新的發展時期。

明代北京的釀酒業已經非常發達,釀酒作坊和酒店隨處可見。品種分宮廷酒和民間酒兩大類。宮廷酒在御酒房和廊下家製作,御酒房製作的名酒有竹葉青、滿殿香、藥酒五味湯、金莖露、長春酒、太禧白等。

民間自釀自飲用酒以煮酒為多,最風行的是用高粱做的白酒,稱「燒酒」「燒刀」,也就是二鍋頭的前身,因為酒質還比較粗劣,飲者大多是底層平民百姓。

清代北京釀酒業更加繁榮,一向有「酒品之多,京師為最」的讚譽。也就是在這時,確切地說,是在康熙年間,北京釀酒技藝的實現第一次飛躍,標誌就是「掐頭去尾留中段」的二鍋頭技藝的誕生,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北京的釀酒業發展,從此,以二鍋頭為主要產品的燒酒行業,以其成本低、度數高、儲存時間長、販運方便等優勢發展迅猛。

北京酒文化也揭開了以二鍋頭酒為核心發展的新篇章。當時酒坊「灶火如屋,突煙騰上,數裡外皆見之」。可見其規模之大。

在此背景下,二鍋頭髮源地之一、當今的二鍋頭領導品牌——牛欄山的釀酒業也迎來了鼎盛時期,據康熙五十八年的《順義縣誌》卷二「集鎮」載,牛欄山酒肆茶坊等「鋪店亦數百家」;其「黃酒、燒酒」為遠近聞名之「物產」,這裡所說的「燒酒」即現在所稱的二鍋頭。由於牛欄山鎮各家燒鍋使用的釀造用水、釀酒原料以及釀造技藝基本相同,風格、口感也大同小異,所以,牛欄山各家燒鍋生產的二鍋頭都被統稱為「牛欄山二鍋頭」向外銷售。公利號燒鍋在北京的鼓樓、海澱的青龍橋、通州、天津的南市、保定的孔廟、香河縣的老爺廟等地均開辦有主營「牛欄山二鍋頭」的專賣店,是最早有專賣形式的二鍋頭品牌,有力地佐證了「牛欄山二鍋頭」酒當年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那麼,作為酒品「新貴」和高端品牌產品,牛欄山二鍋頭價格幾何呢?據相關史料記載,歷史上,牛欄山二鍋頭與普通燒酒的價格比例為「二頂三」和「一提七」,即二斤二鍋頭酒的價格等於三斤普通燒酒的價格,而一提五斤二鍋頭酒的價格等於七斤普通燒酒的價格。

由此可見,彼時二鍋頭的價格可以說非常不便宜了。甚至說得上「昂貴」。那麼到了解放後、名酒價格放開前,我們知道由於白酒價格實行國家管控,二鍋頭與各名酒價格相差不大,及計劃經濟時代物資緊缺,購酒要憑票、且限量,更突顯二鍋頭「稀缺性」,仍然說得上「高價產品」。

至於說,名酒價格放開後,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一些二鍋頭產品不再納入「國家物價指數樣本」(一般而言,能夠納入這個指數的都是關係民生的重要物資產品,二鍋頭能夠納入這個指數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以來,二鍋頭為何沒有追隨名酒的步伐拉升價格。

一是「民酒」的情懷與擔當依然在,昔年敬愛的周總理的叮囑「要給人民留下一種喝得起的好酒」(有傳這也是二鍋頭沒有參加歷次國家評酒會的原因,遺憾錯過成為「幾大」名酒的機會)仿佛依然在耳畔。

二是競爭策略的選擇,中國有著巨大的大眾消費群體,服務好這個群體一樣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事實證明,長期的「親民路線」,不但,培養了巨大的消費群體,也得到了一個親切地暱稱「親民酒」,這應該也是二鍋頭成為今日之民酒的情感之源。

放眼當下,包括牛欄山在內的二鍋頭廠家在傳承二鍋頭傳統工藝的基礎上,藉助現代科技,不斷提升二鍋頭品質,並嘗試著面向中高端市場推出更加優質的產品,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至於前景如何,尚不敢妄下定論。但根據價值規律,價值決定價格,二鍋頭賣高價並不是目的,理應回歸到它應有的價值高度。

轉載說明: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改編,否則依法追究

相關焦點

  • 酒訊雜談三十七|二鍋頭:好酒 是比較出來的
    這一點,我們曾在前面多篇文章中論述過,主要是基於它的工藝:古法燒鍋中一次蒸餾,通常需要更換三次天鍋(在蒸酒時用作冷卻器的稱為錫鏊,也稱天鍋)之水。每鍋次所冷凝出的酒從香氣、口味上都有明顯區別。這一分級摘酒工藝意喻著摘取最好的酒,又因為很長時間裡,二鍋頭其實並不叫「二鍋頭」,也並沒有一個正式的稱呼,人們只是知道它是好酒,故此有「好酒代名詞」的美譽。有朋友可能會問,你說的是二鍋頭和自己(二鍋頭的前身「燒刀子」)比,算是好酒,這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嗎?
  • 酒訊雜談七|二鍋頭是什麼味?
    上面這段話出自我國著名的二鍋頭生產廠家牛欄山內部培訓資料中,告訴我們二鍋頭是什麼味?如果從專業的角度去審視,這個「答案」當然很科學、嚴謹,但如果讓一個普通消費者去聽,恐怕會有「雲山霧繞」之感,至少,筆者的感受是這樣的。那麼,有沒有簡單易懂的話來描述二鍋頭的味道?筆者認為有,那就是北京味!
  • 酒訊雜談十 ∣ 二鍋頭為什麼能代表北京?
    紀磊/文我們都應該聽說過「二鍋頭是北京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之類的話吧?能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榮譽。那麼,二鍋頭是否擔當得起這份榮耀呢?著名京派作家劉一達曾說:「我說的京味就是二鍋頭酒味,花生豆味,拍黃瓜味。」,不過,文人往往感性,是否擔得起,還要看二鍋頭的「硬實力」。要想成為京味文化的代表,首先,你得是京味文化的一部分。北京有著厚重的城市歷史,千百年來,豐富在這裡的宮廷文化、縉紳文化和庶民文化交融整合、相映生輝。由此凝聚而成的以地域為背書的文化,稱為京味文化,包容性極強。
  • 酒訊雜談五|離開了北京 二鍋頭還是那個味兒嗎
    紀磊/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鍋頭在北京得到空前的發展。同時,由於北京作為首都的特殊地位和影響力,全國各地興起飲用二鍋頭的熱潮。二鍋頭酒逐漸被全國人民所熟知並喜愛,成為全國知名白酒和北京釀酒產品的代表。
  • 酒high深度| 紅星股份或將上市 二鍋頭「雙寡頭」仍然「瘸腿」
    酒high深度| 紅星股份或將上市 二鍋頭「雙寡頭」仍然「瘸腿」 2020-11-
  • 中國「名酒地圖」,一文知曉全國各地名酒
    一、四川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地貌,位於北緯30°黃金釀酒帶,終年恆溫恆溼,還有充裕的糧食。瀘州、宜賓、仁懷為連線的四川、貴州三角地帶被譽為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蒸餾酒的地方。這裡名酒數不勝數,全國白酒產量川酒佔比41%。
  • 全國各省代表名酒
    中國地域廣闊,地域文化豐富多彩,不同地區由於人文、自然條件的差異,酒文化不盡相同,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代表性名酒。北京-二鍋頭提到首都北京,特色酒毫無疑問是「二鍋頭」。據說有一種說法是:「到京城有三樂——登萬裡長城、吃全聚德烤鴨、喝二鍋頭,三樂不全不算到北京。」
  • 二鍋頭的「渡江戰役」
    上市之初,順鑫農業在業務上似乎並不存在明顯的主線。很快,管理層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廠長李懷民敏銳地發現了品牌的價值,於是在2000年開始品牌聚焦,決定酒廠的所有產品都以牛欄山為品牌。彼時,紅星是業內的龍頭老大。牛欄山只是在順義小有名氣。兩家公司的轉折點是在2002年。
  • 中國名酒:一省一品
    因為紹興酒的品性是越老越醇,越陳越香,南宋詩人範成大《食罷書字》詩中有「捫腹蠻茶快,扶頭老酒中」之句,在詩後,他自注云:「老酒,數年酒,南人珍之。」可見,「老酒」之名至少在南宋已經出現。採用傳統工藝,用糯米和鑑湖水釀製的黃酒,釀成後成琥珀色,酒香撲鼻,是紹興當地人最愛的酒品,主要可分為元紅、加飯、善釀、香雪4種類型。
  • 全國各省代表名酒一覽
    中國地域廣闊,地域文化豐富多彩,不同地區由於人文、自然條件的差異,酒文化不盡相同,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代表性名酒。提到首都北京,特色酒毫無疑問是「二鍋頭」。據說有一種說法是:「到京城有三樂——登萬裡長城、吃全聚德烤鴨、喝二鍋頭,三樂不全不算到北京。」可見在人們觀念中,二鍋頭之於北京就是符號化的一種存在。北京釀製白酒的歷史悠久。
  • 傲百年北京二鍋頭 首都名酒不容錯過的舌尖享受
    二鍋頭,這名字起得很土氣,很古樸,使一種粗糙且俚俗的生活呈現在我們眼前。但是,北京二鍋頭卻承載著北京城的發展,漸漸成為這座古城的名片和「特產」。傲百年北京二鍋頭酒傳承經典風味,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受到市場的一致歡迎。
  • 二鍋頭資本市場之爭 紅星股份拿什麼「叫板」牛欄山
    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股份」)希望借收購完成曲線上市,以此圓九年IPO之夢。若紅星股份能夠藉助此次收購成功上市,則會在成為第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同時,也成為了第二家二鍋頭上市公司。這也意味著,紅星股份將在資本市場正面迎戰牛欄山。
  • 全中國各省名酒匯總集合,作為一個地道北京人,我還是最愛咱北京「二鍋頭」,趕快看看你家鄉有什麼名酒吧!!
    今天給大家帶來中國各省的特色白酒,看看你最愛的家鄉的酒上榜了沒有~北京——二鍋頭提到首都北京,特色白酒毫無疑問是二鍋頭。據說有一種說法是「到京城有三樂——登萬裡長城、吃全聚德烤鴨、喝二鍋頭,三樂不全不算到北京。」可見在人們觀念中,二鍋頭之於北京就是符號化的一種存在。▼
  • 中國各省排名第一的名酒!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味
    將第一鍋、第三鍋的酒單獨處理,而只取第二鍋流出的酒作成品入庫,所謂「掐頭去尾取中間」,結果酒質大為改觀,這樣就出現了一種獨特的產品製作工藝,酒行稱之為二鍋工藝,而這樣釀出的酒就被稱作二鍋頭酒。這就是北京二鍋頭的由來。值得一提的是,二鍋頭不僅僅是民酒,更是好酒,不僅平民鍾愛,達官顯貴也喜愛有加。清末,二鍋頭已傳遍北京,頗受文人墨客讚譽。
  • 酒訊深度|飛天茅臺終端價格大起底 平價茅臺都去哪兒了?
    近日,酒訊走訪北京、遵義、山東等終端菸酒店發現,53度飛天茅臺產品價格稍有下降。其中,北京市場部分菸酒店出售飛天茅臺產品價格在2800元左右,但未突破3000元大關。除北京市場外,酒訊在走訪飛天茅臺原產地貴州茅臺鎮市場時發現,目前產品價格在2600元左右,相較於北京市場而言較低。
  • 上海酒交會「世界名酒價值論壇」之世界著名烈酒知多少
    在2017上海國際酒交會期間,將舉辦以「世界名酒·共享榮耀」為主題的「世界名酒價值論壇」,中外著名烈酒品牌大咖、全球行業頂級專家將親臨現場,為世界解讀名酒價值。同時,論壇還將重磅發布「世界十大烈酒產區」,與世界攜手共同打造名酒產區概念,創新世界烈性蒸餾酒的最新表達方式。眾所周知,很多國家都有世界知名的葡萄酒產區。
  • 又一黑馬崛起:北京二鍋頭秘密醞釀3年,成牛欄山最強對手
    而除了牛欄山,中國的光瓶酒市場還有一個一年狂賣80億的東北酒——那就是來自黑龍江「土掉渣」的老村長酒,還有黃蓋波汾酒等,都是光瓶酒界的翹楚,老百姓對這些品牌的認可度甚至可以秒殺中國九大名酒。為了滿足消費升級,2017年北京二鍋頭開始有所動作,一個戰略性的計劃開始醞釀。牛欄山自上市以來一直在20元價位稱王,50元價位有汾酒,30-40區間目前還是空白。北京二鍋頭酒業看準了這一空白,推出1號計劃。初心就是為了在二鍋頭市場光瓶酒同質化問題嚴重的當下,開發出一款真正優良品質的二鍋頭。
  • 它被稱為二鍋頭第一網紅,2年估值過5億,獲吳京郭德綱推薦
    愛喝酒的人應該會發現,曾經火遍全國的東北光瓶酒風頭已不再,來自北京的二鍋頭,以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在牛欄山、紅星、永豐帶領下成為大眾光瓶白酒領導者,據悉市場規模已達數百億。而在這波二鍋頭復興大潮中,有一款產品被稱為二鍋頭"第一網紅"。除了酒體是高品質純糧酒,在二鍋頭的基礎之上進行升級意外,包裝和品牌更完全"顛覆"了北京二鍋頭傳統形象。
  • 老北京風味白酒 傲百年北京二鍋頭酒歡迎新老客戶品鑑
    本網12月25日訊 面對眼花繚亂各品牌的挑戰,傲百年北京二鍋頭推新上市,「好酒好味價格不貴」引發了市場話題走向高峰,不得不說,僅短短時間就獲得如此高讚美譽,實在難得,品質至上,價格親民,一定可以在市場競爭中拔得頭籌。
  • 中國十大名酒排行和白酒排名前一百名
    釀製茅臺酒要經過兩次加生沙(生糧)、八次發酵、九次蒸餾,生產周期長達八九個月,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配,然後再貯存一年,使酒質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過程近五年之久。  茅臺酒是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型大麯酒之典型,故「醬香型」又稱「茅香型」。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飲,香氣撲鼻,開懷暢飲,滿口生香,飲後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