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性未定的年齡讀不適當的書,並不是什麼好事

2020-12-22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天明書店-店主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家裡很窮。從記事起,父母便外出謀生,有時候一年也未必能見上一面。有一次我和弟弟在院裡玩耍,遇見母親歸家。弟弟久久不敢相認,問了句你是誰,惹得母親抱著弟弟嚎啕大哭。那時候農村還未通電話,聯繫只能靠寫信。父親在家時,便教我寫信:「母親大人:您好!值此中秋來臨之際,孩兒.......祝工作順利,身體jian康!」。信紙上歪歪扭扭的字跡中間滿是塗改和拼音。後來入了學,我們那時沒有幼兒園,上的是「半年級」。我因父母在外,只能居無定所地寄宿在不同親戚處。幾次轉學下來,周圍都是新同學,就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在別的小朋友們嬉鬧玩耍和搖頭晃腦讀a(啊)0(喔)e(呃)時,我就守著一本黃膠皮的中華字典,一頁頁地背下來。大約小學二、三年級時,我在家裡翻到了一本《水滸傳》上冊。對照著字典,磕磕巴巴的讀完後,我似乎找到了新的興趣。一時間也不出去玩耍了,尋寶似的,一點點翻遍家所有的角落。果真讓我找到一本《聊齋志異》,封面破舊、內無譯文,應該是我當教師的太爺爺留下的。我如獲至寶,天知道當時怎麼能看的下去的,即使現在重讀,裡面的很多偏僻文字也讓我頭疼。可那時我對照著中華字典硬是啃了下來,也不知到底讀懂了沒有。但有些故事現在還記得,那時能被我當作寶貝,應該連蒙帶猜的讀懂了不少。《聊齋》為當時的我打開了一個奇異夢幻的世界。在心性未定的年齡讀不適當的書,並不是什麼好事。《聊齋》裡的一些豔鬼妖狐、情愛纏綿的篇章,很容易催熟一個小學生的心智,衝擊並動搖一個求知好學的單純世界。從此我愛上了看課外書,四處搜尋能看的書。正所謂:頑童從來怕聰明,一遇卿卿誤終生。在那個年代,農村識字的不多,除了日曆,家中少有藏書。我喜歡踩著凳子一頁頁的翻日曆,看日曆上面的文字。當新課本發下來時,有的同學就拿家裡的各種舊紙包書皮,每到課間,我喜歡蹭到別的課桌翻看別人的書皮。小夥伴們喜歡用紙張摺疊成方塊,做成「洋牌」,摔在地上拍翻對方的「洋牌」來比賽。我喜歡偷偷拆開弟弟收集的「洋牌」看看紙張上有什麼內容。後來,母親帶回了幾本書,緩解了我對書本的渴望。有一本帶插圖的《成語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成語「請君入甕」的配圖,一個人往燒火的罈子裡鑽的情景;《希臘神話》給我得印象是宙斯很不正經,他會變成白牛......,以及阿波羅和桂冠的故事;還有一部探案集,書名忘記了,印象最深的一則故事是,兇手是司機,因為只有他在公交車上戴手套,從這裡第一次知道氰化鉀是劇毒,認識了「氰」字;還有連環畫《濟公》怒波揮扇降蛟龍,《林海雪原》楊子榮林中鬥猛虎等等。小學四年級,我記得很清楚,那是第一次接觸武俠小說。有個同學炫耀說他親戚家有書,放學後便跟他跑了到幾公裡外的一個村子,偷偷地取回了一本書,名字叫《七劍下天山》。我喜歡日月劍。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並不是什麼書都能讀,家長要做好甄別
    現在的父母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為了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不惜重金給孩子買了很多書。然而在我看來,給孩子讀書是一個非常慎重的事,並不是什麼書都適合給孩子看,作為家長在給孩子讀之前一定要做好甄別。
  • 別再瞎讀了!一份清單告訴你孩子什麼年齡讀什麼書
    最近跟幾位媽媽閒聊,有一位媽媽說:「上嬰兒早教班交了一筆『智商費』,孩子上畫畫興趣班半年幾乎沒留痕跡……都不知道做什麼才不會徒勞!」的確,不少家庭都遇到相似的困惑,如果說絕對不會徒勞的努力,當然是親子閱讀莫屬了。從寶寶出生後就能做,孩子們從閱讀中獲得的沉澱,會慢慢地在未來發揮作用,並且隨著閱讀的繼續增長而意義深遠。從小親子閱讀,孩子的大腦會如何受益?
  • 未定事件簿女主角名字叫什麼 年齡生日背景資料介紹
    未定事件簿手遊中,最有魅力的不是四名男主,而是熱愛工作、高情商高智商的女主角,很多玩家對女主角的人設也是相當喜歡。那么女主角的本名究竟叫啥呢?
  • 「書越來越多,到底該怎麼讀?」丨《讀書讀書》
    這對於致力於終身讀書的人興許並不構成問題,他們終將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也算不得什麼問題,他們讀書多半靠別人引導;老年人則可能還有那麼大的好奇心和讀書興趣的怕也不太多,讀書能力,至少是目力和記憶力,到老年也會大不如前了。所以,金克木總結道:「書讀不過來的問題只怕主要是從二十幾歲到五六十歲以知識為職業的人的煩惱。
  • 讀《心經》:關於修養心性,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事實上,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對於心情,一直以來有著廣泛、長期的研究,並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修養心性,可以說千百年來薪火傳承,長盛不衰。《心經》這部簡短卻不簡單的經文,就是這樣一部提供了對治心情絕佳方案的經典。傳說中,只要讀一讀《心經》,心情立刻轉變為喜悅、吉祥,因為有佛菩薩的加持。這樣的傳說,對於信佛的人來說非常有效,因為信心大。
  • 《未定事件簿》SP是什麼意思 SP意思介紹
    導 讀 未定事件簿SP含義是玩家們想知道事情,遊戲有非常多的專業名詞哦,那麼未定事件簿SP是什麼意思、未定事件簿
  • 在為大眾服務中落實法義,磨礪心性
    南無阿彌陀佛在為大眾服務中落實法義,磨礪心性在為大眾服務中對照落實法義,磨礪心性,培養福德,穩定念佛。年輕人僅僅讀書、念佛,行不行?其實是不夠的,也一定是走不出去的,走出去也是軟骨症,不強健,沒有力量。要有力量,就要做事情。
  • 書讀久了,總會信點什麼——《白說》不白讀
    白巖松自己把這本書當成一本自傳,裡面有很多他經歷的小故事,與他表達的觀點相互補充論證,讀起來輕鬆幽默,感覺到他的睿智。有人說這是一部雞湯,沒有多少實質內容,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白說》闡述了作為一個新聞人對社會,對很多問題的看法,這個和電視節目那個敢說敢言,正襟危坐的主持人白巖松,是有區別的。
  • 克拉有讀聯手未定事件簿 玩轉乙女遊戲同人營銷
    近日,由克拉克拉旗下小說廠牌「克拉有讀」發起的最新手遊《未定事件簿》同人對話小說徵集活動完美收官。此次長達一個月的作品徵集活動在克拉有讀獲得了大量用戶的關注,掀起了一波對話小說創作熱潮,吸引了眾多用戶的參與。
  • 讀書焦慮、想讀的書讀不過來,不知道怎麼分配?721 法則來幫你
    想讀的書太多,焦慮,反而讀不下去最近有朋友跟我抱怨說自己已經過五關斬六將,從不願意讀書,讀不下書變成了已經能把書讀得下去了。本來這是好事,但是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他現在面對非常多的書,自己面對一整個書櫃的書,每一本都想看,可看的時候卻又靜不下心來,每看一本都沒辦法看完,總想著要把所有的書都看了,但這又做不到,實在不知道那怎麼辦!
  • 讀哲學書的搖滾巨星斯普林斯汀
    現在你的床頭柜上放著什麼書?我剛讀完《白鯨》(Moby-Dick),因為人們總說它很難讀,所以我一直都不敢碰它。結果我發現它是個美麗的男孩冒險故事,並不那麼難讀。警告:讀了這本書你會了解到很多關於鯨魚的事,比你願意知道的還多。另一方面,我簡直不願意看到它結束。
  • 小學生讀課外書,老師帶著讀和自己讀,半年之後的差別有哪些?
    孩子喜歡讀課外書是好事,但是家長的介入很重要。這和吃飯一樣,讓孩子選擇,他會選擇每天一頓肯德基或必勝客,外加冰鎮可樂或冰淇淋。結果是孩子吃得越多,身體素質越差,因為他攝入太多不健康食品。讀書也一樣,如果只是讀暢銷書,也會出現精神上的營養不良。2、指導孩子讀書應當從選書開始,選書當然首選名著。
  • 讀聖賢書,才能真正解決做人的問題
    一般人的理解,所謂讀書明理,就是讀了書,有了知識,就懂得了道理。但我覺得應該進一步地來發掘所謂的讀書明理,尤其是「明理」兩個字的含義。讀書是為了明理,什麼是理?用槐軒的觀點來講,理,就是天理良心,明理就是要使得天理良心在我們的思想上、在我們的身上發揚光大,我覺得這樣才算真正懂得了「明理」二字的意義。
  • 《文心》來教給你如何讀那些讀不懂的書
    這是一本不單單教中學生的書,也是一中學教師的書。朱自清高度讚譽此書,「將讀法與作法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實易行。」書中解決了我們讀書過程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比如遇到讀不懂的書怎麼辦?中學生樂華和爸爸枚叔就有一段精彩的對話。
  • 選什麼書來讀好?學生莫成教輔書的奴隸
    「我們讀書該選什麼書?」面對中學生的提問,上海市特級教師、附中語文教師黃玉峰昨天在2012年上海書展中小學生專場閱讀互動論壇上,簡潔而又明確地說:「不要選教輔書!」他認為,學生只讀教輔書,天天做教輔書上的題目,就會變成教輔書的奴隸了。「真正的讀書生活不是這種狀態。」
  • 小學一年級應該讀什麼課外書?
    1,我知道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但我不知道該給孩子讀什麼和怎麼去讀?2,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讀的課外書,買回很多的書,自家小孩卻一本都不感興趣。先說說怎麼讀?根據教育經驗結果表明:孩子通過與爸爸媽媽共讀,在充滿興趣和意義的閱讀中,識字是自然而然就能夠習得的本領。【不要讓孩子認為讀書就是識字】三,不要總跟孩子說:「這本書教會了我們什麼?」
  • 勞麗詩都讀什麼書?
    5月底,她趁優惠買了幾本DK系列的書,一周前,她又買了一箱書。此前勞麗詩因點讚方方微博而招來一片罵聲時,有人評價她,「是非不分 奧運冠軍也是沒讀多少書的」。還有人建議看她看看《證券分析》和《怎樣選擇成長股》,別整天整些沒用的。勞麗詩回,「你讓我一個專業跳水的看股票」。說勞麗詩現在跳水不行還情有可原,但在這個靠刷朋友圈和明星長微博來收穫閱讀量的時代裡,說她不讀書真有點說不過去。
  • 稻盛和夫的靈魂7問,句句讓人醍醐灌頂,勝讀10年書
    稻盛先生的靈魂7問,醍醐灌頂,讀懂勝讀10年書!一、第一問:作為人,何為正確?每日精進人生,覺悟生命,不愧對靈魂,不枉來世上一遭!二、第二問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與其佔卜,與其燒香拜佛,不如與人為善,為別人多做好事。只要這樣做,人生就能變得美好。四、第四問:人的一生什麼最重要?不管你多麼富有,多麼有名,死亡到來時,只有靈魂可以走向那個世界。這時候,你一生的辛苦,在多大程度上磨練了你的靈魂,淨化了你的靈魂,這才是最重要的。
  • 選得不對別怪孩子不讀
    從「利益」出發,家長挑選繪本時就容易走入各種誤區,選得不對,可別怪孩子不讀了。太早加入就不好了,孩子很難理解什麼是王子、什麼是公主,人物之間的關係也弄不清楚。3)認字式陪讀孩子接觸繪本的初期,需要家長引導閱讀。孩子很難自己拿起一本書閱讀,因為他不識字,家長有意識地給孩子講故事,是必經階段。
  • 看一下你的心性?
    ABC選A您的心性始終堅定。和別人不一樣,你的心情總是很堅定,一直都有很多人喜歡你,你一直都有自我,有獨立的精神,做什麼事完全靠自己,不需要依賴別人,這是一種很強大的力量,是心性的堅定,你做事情習慣於傾聽自己,別人對你並不特別重要,所以,你自己很獨立,很受尊敬,走完人生的路,未來雖然經歷了痛苦,遇到了麻煩,但心裡永遠有一顆感恩的心!選B你們的心靈根本不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