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誰的文學造詣更強?對比兩人筆下的白帝城就知道

2020-12-16 騰訊網

歷史上,每個朝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化輝煌,諸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中的唐詩作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對中華文化乃至於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民族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而要說起唐詩的集大成者,莫過於李白和杜甫二人。

李杜作為流傳千古的文化名人,一位是浪漫仙中子,一位現實人中鳳,他們的詩有雄視千古的威風,堪稱是時代之絕,在這兩位神人的筆下,不管是五律七律還是古風歌行皆有著很高的造詣,正如後世大文豪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既然二人都是人中龍鳳,那雙方正面交鋒的時候究竟誰會略勝一籌呢?

歷史上的李白和杜甫,雖同處盛唐時代,但二人的遭遇卻是截然不同。

李白(701年-762年),四川人氏,二十五歲時隻身出蜀前往全國各地廣泛漫遊,可以說李白的一生是在山河中度過的,也正是壯年時這段旅行的時光,使得李白所創作的詩歌都充滿了積極浪漫。後來,受人舉薦供奉於翰林,也正是這個契機讓他真正實現了名滿天下。可是一生逍遙自在慣了,李白在京僅僅三年就離職而去,再次過上了他那遊蕩四方的快樂生活。

安史之亂爆發後,感憤時艱的李白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可是永王在爭奪帝位失敗後,大詩人李白也受到牽連被流放夜郎,途經白帝城的時候又被赦免,在此寫下了「驚風雨而泣鬼神」的傑作《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反觀杜甫僅僅是比李白晚出生了十一年,可他卻一生坎坷,以至於寫出了「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的心酸名句。

杜甫(712-770),出身於官宦世家,早年間生活優越,15歲就以揚名四方。24歲參加進士考試時不幸落第,此後便開始閒遊四方。天寶三年(744年),杜甫與李白在洛陽相遇,雖說二人互稱兄弟、也互訴衷腸,但因為李白比杜甫成名更早,所以這一次的見面會更像是一位國民偶像的粉絲見面會。二人相約梁宋之遊,一起尋仙訪道、談詩論文,好不自在,正因此李杜的友誼也一度被傳為佳話。

事實上,杜甫對李白的崇拜可以說達到了一種痴狂的程度,因為種種因素杜甫在其58年的人生中,他詩人的身份從沒引起世人的關注,所以在與李白交往過程中,杜甫一直秉持著一個虔誠的心,此後他也一直跟隨著李白的步伐。在李白離開白帝城後的第八個年頭,一生憂國憂民的杜甫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寫下了一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李杜二人雖有著特殊友誼,但因為雙方在詩歌方面都有著巨大成就,所以二人在白帝城所創作的這兩首詩不可避免的被後人拿出來比較。那麼,在大家看來「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相關焦點

  • 李白與杜甫超乎常人的深厚友誼,我猜你不知道
    這首詩位列《唐詩三百首》,寫於李白和杜甫第一次見面分別後不久。剛分手不久李白就對杜甫深深思念,「思君若汶水」,可見兩人的友情之深。話說744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一路遊玩,在洛陽第一次遇見了杜甫。此時他們相距千裡,杜甫的深深思念化作詩句,寫了這首詩寄託對友人的擔憂,同時也是為李白祈福。杜甫寫這首詩時是759年,由於古代消息閉塞,杜甫並不知道李白遇到天子大赦天下,李白因此也獲得赦免,李白這時候高興地寫了一首《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唐詩來了|李白《荊州歌》: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歌李白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鑑賞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楊齊賢註:「白帝城,公孫述所築。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註:「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雲,正指巫山之雲也。」⑵朝:早晨。辭:告別。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白帝: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於長江上遊。
  • 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
    來白帝城,也是因為李白的這首千古名篇《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此詩描寫了李白從白帝城至江陵(荊州)乘舟而下的過程,抒發了作者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對白帝城、江陵兩岸秀麗景色的讚美。唐代安史之亂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留討安祿山,不久,李亨既位,即唐肅宗。
  • 閃亮古詩詞 | 早發白帝城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⑵朝:早晨。辭:告別。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⑶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從白帝城到江陵約一千二百裡,其間包括七百裡三峽。⑷猿:猿猴。啼:鳴、叫。住:停息。⑸萬重山: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 王維、李白、杜甫各寫一首《少年行》,對比之下,高低立判
    因為巨輪的船身都刻著一個個閃光的名字:王勃、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這些名字,將會永遠鐫刻在詩歌史上,萬古不滅,他們都是名動一時的詩壇大V,關於他們誰更優秀,也眾說紛紜。所以說,文無第一,我們很難評判他們整體文學水平的高低,但是具體到同一主題的作品,還是有跡可循,能夠通過一定的對比來評判某首作品的好壞。比如王維、李白、杜甫三位大咖都寫過《少年行》這個主題的詩作,對比之下,高低立判: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 白帝城被譽為千古「詩城」,蒙曼老師說,這三個人功不可沒
    說到白帝城,大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詩仙」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沒錯,成就千古詩城美名的第一人,就是李白。李白寫這首詩時,其實自己的境遇並不好,因永王李璘案正以戴罪之身行進在流放途中。
  •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早發白帝城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山上。楊齊賢註:「白帝城,公孫述所築。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王琦註:「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雲,正指巫山之雲也。」朝:早晨。辭:告別。彩雲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入雲間。白帝: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於長江上遊。
  • 李白和杜甫誰更略勝一籌?對比他們2首寫長江的詩,高低立見分曉
    有人提出,兩人都為長江寫過詩,不如通過這個來進行比較,答案自然就見分曉了。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關於他的身世,任何唐史上都沒有過多的記載,但是有野史上稱,李白其實是流落在外的皇室宗親,這一說法真實與否無法證明,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李白一生都沒能入仕。
  • 李白告別此地,帶走家喻戶曉的名詩;杜甫來此,吟出七律之冠
    去年的《中華詩詞大會》是在重慶奉節縣拉開帷幕的,這也讓「詩城」奉節再度受到國人關注。它確實是一個奇妙的城市,明明只是在西部,遠離中原,歷史上卻有過白帝城託孤的故事,更引得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陸遊等文化名人駐足於此,憑弔懷古,相互唱酬應和。
  • 李白和杜甫各寫一首怒懟詩,李白霸氣十足,杜甫卻讓人無言以對
    李白和杜甫是我國唐詩的王者,一位被譽為「詩仙」,一位被譽為「詩聖」,一直難分伯仲,所謂「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說得就是二人的地位。雖然二人經常被拿來比較,但卻影響兩人的感情,他們之間沒有文人的相輕,卻有著天才之間的相惜,因為他們知道「高處不勝寒」的孤寂,也有著容天下的胸襟。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6首:李白《早發白帝城》
    公元755年,唐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白應永王璘之請,從戎報國,卻不料,竟獲罪流放,又突然遇赦,絕處逢生的詩人脫口吟出這一首絕唱,從此,白帝城頭的一片霞光化為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永恆意象。白帝城位於長江三峽第一峽——瞿塘峽口的白帝山上,這裡是川東門戶,旅人畏途,「夔(KUI)門天下雄」,然而,這一切在驚喜交集的詩人眼中瞬間就變了摸樣。「朝辭白帝彩雲間」夔門似乎不再兇險,披著燦爛霞光,詩人掉轉船頭興衝衝告別白帝城,改逆流為順流了,這是典型的李太白式抒情。
  • 李白與杜甫,繼俞伯牙和鍾子期之後的超級CP
    聞一多說:李白與杜甫的相遇,就是兩顆星相遇,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裡,除了孔子和老子會面,再沒有比這兩個人的會面更重大更可紀念的了。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44歲和一個33歲的男人成為了忘年交。「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兄弟。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 讀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首詩是安史之亂時,李白被邀請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僚,後來永王事敗,被流放夜郎,行經白帝城,遇赦回江陵途中作此詩。詩的意思大致是這樣的:早晨告別了彩雲繚繞的白帝城,一天的時間,晚上就回到了江陵。船行水上,兩岸的猿叫聲不絕於耳,輕快的小船順風順水早已越過千山萬嶺。全詩意境優美,感情飽滿輕快,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山上,作者從白帝城出發,乘舟東返江陵,途經三峽。
  • 史料記載:杜甫是李白的粉絲?李白和杜甫之間不得不說的奇聞軼事
    第二次相遇和分別公元744年秋天,杜甫和李白如約到了梁宋。兩人在此縱古談今,評文論詩,好不快哉!這次相遇之後,杜甫和李白就各自去追尋自己的抱負去了。李白去找道教受道籙,杜甫也結束「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遊生活,回到長安尋求仕途。
  • 都是歸心似箭,李白和杜甫分別寫下一詩,成為各自快詩之首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唐朝詩歌文化的兩座豐碑。詩仙浪漫,如同來去飄然的仙人;詩聖樸實,是憂國憂民的賢者。他們共同譜寫了大唐詩歌的最強音,風格卻迥然不同。瑰麗神奇和沉鬱頓挫,分別成為了他們最顯著的特點。然而,當歸心似箭時,詩仙和詩聖居然有兩首詩,殊途同歸,是兩人創作中的快詩。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代表作《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膾炙人口,廣為傳頌,他的詩充分表現了其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精神。
  • 李白與杜甫,詩仙與詩聖,誰更強?告訴你白居易、歐陽修、王安石...
    所以,用今天的話來說,賀知章、唐玄宗、杜甫等都曾是李白的「粉絲」。 然而,自李白謝世,杜甫晚年佳作連連,詩名繼起,於是,從中唐到晚唐,便開始有了李杜優劣之爭,並出現了揚李抑杜、揚杜抑李、李杜並重三派意見。 在李杜之後,最初表明杜甫高於李白的人物是元稹和白居易。
  • 康震詩詞大會誤用杜甫千古名句,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失誤這麼低級
    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是由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他自號白帝,故而得名。然而,白帝城的舉世聞名卻不是因為公孫述,而是得益於歷代詩人的登臨吟詠: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陸遊等,都在這裡留下輝煌巨篇。 所以,白帝城又被譽為「詩城」。詩詞大會將這一期的主題定在這裡,是非常詩意的選擇。
  • 李白和杜甫其實並沒有高下之分,你喜歡哪一位呢?
    李白和杜甫應該是中國歷史名氣最大的兩位詩人了,而且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是同一代時代的人。杜甫的詩是憂國憂民,立意很高,杜甫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這點相信大家都承認,沒人否定杜甫的詩作,我們都承認杜甫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