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有一個奇特的三身之國,這個國家的人有三個身體。在其他的書籍和民間傳說裡並無此說。它的原型到底是誰?有人因為三身之國的母親是娥皇,是姚姓,認為它是舜帝的兒子商均建立的國家,但似乎證據又不足夠。我通過對比《山海經》以及各地民間傳說發現,三身之國的國君確實是舜帝的後人,但並不是商均。之所以說是三身國,就是暗示它的建立是為了就近看住三苗人。
三身國在《山海經》中有兩個,一個是 :
《山海經.海外西經》三身國在夏後啟北,一首而三身。
另一個是:
《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榮水窮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國,姚姓,黍食,使四鳥。
三身國一個在西邊,一個在南邊,我們可以分別分析。先分析西邊的三身國,西邊的三身國僅根據夏後啟北難以定位。傳說夏後啟在西方,上天得「九招」樂曲,可能指他上高山得到巫師的樂曲。夏後啟的奶奶,是四川汶川人,處於川西高山。也許夏後啟是回到了川西奶奶家。三身國可能在四川北部的甘肅。這樣說太過粗略,我們再結合三危山的說法。
三危山這裡有一個堯舜時代遠道而來的國家,《尚書·堯典》載:「竄三苗於三危」。三危位於甘肅敦煌或者天水,目前還是爭論不休。
關於 「遷三苗於三危」之事,在河西民間傳說中更生動 :當年舜押著三苗王晉雲子(在這裡應該是縉雲氏,史書記載三苗為縉雲氏之後,應該包括縉雲氏統領的各部落而非單一氏族。)和數萬人西行 ,來到今甘肅永昌與山丹交界處的焉支(胭脂 )山時,西王母派負責胭脂種植的兩位女弟子出來迎接 。他們登上鸞鳥山乘鸞鳥到瑤池去拜見西王母。舜聽西王母的話,把三苗王晉雲子安置在三危山 ,部族成員分散到河西各地 。部落的分散可能是導致三危山爭論不休的原因。
《山海經》中西北三危山也有載。
《山海經》又西二百二十裡,曰三危之山,三青鳥居之。是山也,廣員百裡。……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鳥】,其名曰鴟。《山海經·西山經》有鳥焉,一首而三身,其狀如【樂鳥】,其名曰鴟。」 「鴟」意譯指「羽毛美麗者」,又譯「食吐悲苦聲」。
這裡有三青鳥存在,傳說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與民間傳說西王母安排三苗的安居地相符。三青鳥映射的應該是三苗遷徙至此,受西王母管轄,為西王母「驅使(諧音取食)」。再看三危山的三身鴟鳥,其他神話裡並不存在,甘肅當地也沒有這個神鳥。這裡很可能是《山海經》編輯們設置的獨特密碼,沒有跟當地居民打招呼。鴟的一半是氐,氐羌民族這個說法在後世運用很廣,經常泛指西部少數民族。氐人國在《山海經》中是存在的,與魚關係很大,地處西北。鴟鳥,意為三身鳥(苗)遷入氐人國地域,三身是三苗部族。那為什麼三身國是娥皇后人呢?這裡在暗示,舜帝派人跟過去看守三苗部族,也建立了一個國家。
甘肅有一條洮河,有當地人認為是姚墟,舜帝部落發源地。現在的姚姓來源記載中,記載了甘肅羌族姚姓。姚姓起源之一是羌族 ,來自於後漢西羌人燒當羌部首領姚弋仲 。據史籍 《晉書 》記載 ,南安郡赤亭地(今甘肅隴西東南 )羌族首領弋仲,本是漢朝西羌燒當氏的後人 ,他自稱是帝舜的後代,故而改姓姚 ,稱姚弋仲 。 在姚弋仲的後代中,都改姓姚 。現在是羌族還是漢族未可知。
我們再看南邊這個三身國。先看南邊的三苗國。
《山海經·海外南經》曰:「三苗國在赤水東,其為人相隨。一曰三毛國。郭璞註: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為三苗國。根據注釋和其他文獻可以了解,三苗國領袖被遷往西北,其他氏族四分五裂,到處遷徙。其中一部是南方三苗國。這個赤水、南海到底在哪裡,現在也是眾說紛紜。赤水可能是廣西紅水河。後世廣東有三苗首領之一歡兜後人建的歡兜國。
廣西與湖南是相鄰兩省,廣西和湖南兩省都有大量舜帝傳說。兩地爭奪舜帝埋葬地從古代就開始了,山西鳴條舜帝陵話都插不上。所以湖南廣西完全可以存在一個舜帝後人之國來看住三苗。不過廣西,湖南當地並沒有三身國的說法,這也是因為這是山海經編輯獨特腦洞。但我們還是可以找到線索。
舜帝葬地我們暫且不討論,葬地和封國不一定在一處。我們可以以水流來找舜帝後人封地。《尚書·堯典》:"(堯)釐降二女於溈汭,賓於虞。"溈水到處都有,湖南也有一個溈水。《水經注》云:"(湖南)寧鄉、益陽交接處有溈山,為大溈山······"《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曰:"溈水源出湖南寧鄉縣西大溈山,東北流會烏水入長沙縣界,名新康河。"《寰宇記》曰:"大溈山,溈水出焉。"《名勝志》曰:"四方皆水,故曰大溈。"
溈水不長,是一條湘江支系,它從長沙市西部的寧鄉縣發源,注入長沙的湘江,流經地區基本就是在寧鄉縣。這個地方,有很多跟舜帝有關的東西,有當地人認為這裡是舜帝故裡。
湖南溈水位置
西北和南方三身國,有沒有哪個是商均呢?以我看都不是。商均原名義均,因出生於商(今河南商丘虞城縣)、被封於此,於是叫「商均」。商均後來成為夏朝虞國開國之君。 商均墓位於商丘市虞城縣利民鎮楊莊村西南。商丘到兩地都是千裡之遙,而且商均根本就不是娥皇生的,他是女英生的。歷史記載娥皇沒有生孩子,個人認為正是因為娥皇沒有生,作者才說三身國是娥皇生的,故意讓人搞不明白是不是舜之國度。
那這兩地的姚姓後人是誰?遠古的帝王,背後都有他的小氏族。舜帝是有虞氏人,這是他的家族勢力,他們都姓姚或者媯。舜帝可以指派族中的人到西北和南方建立國家監視三苗遺民。後世三苗徹底解體,中原也政權更迭,看守三苗的國家變得不再重要,慢慢淹沒在歷史中。只留下洮河,溈河標記著有虞氏曾經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