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卦」象辭「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破解

2020-12-23 子夏故壇

(上接「一、卦圖破解」)

二、象辭破解

象辭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

釋字(詞)

「鹹」本義是一種味覺感受。鹹是五味之首,缺少了鹹的味道,則五味不調。「鹹」字從口從戌,「口」是味覺器官,味道是用口嘗出來的;「戌」是十二地支的第十一位,五行屬金而始生水,水則味鹹。又「戌」表示季秋之月,季秋之月,萬物畢成,其味正濃。鹹作為五味之首,是人們每日不可或缺的味道,這種味道是每個人很自然地、很正常地感覺到的,故「鹹」引申為一種自然的感覺。「鹹」是一種最直接,最自然的感覺,完全不藉助任何思考,而「感」則是思想後的認識。

虛,空也。這裡指胸懷寬廣,能容納,不排斥。

以虛受人

指胸懷寬廣,能接納人。孔子曰:「高而能下,滿而能虛,富而能儉,貴而能卑,智而能愚,勇而能怯,辯而能訥,博而能淺,明而能暗,是謂損而不極。能行此道,唯至德者及之。」虛與謙常聯用,「謙」是尊而能卑者,「虛」是滿而能容者。謙虛是君子的美德,《謙卦·彖傳》:「人道惡盈而好謙」。「謙」是尊貴者的美德,「虛」是滿盈者的胸懷。常言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謙卦·彖傳》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釋象

《鹹卦》上兌下艮,「艮為山」、「兌為澤」,故曰「山上有澤」。《易·說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鹹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否卦》上乾下坤,「乾為天」,「坤為地」, 上天下地,乃「天地定位」之象。卦變為《鹹卦》後遂成「山上有澤」之象。「山上有澤」,山承澤而澤麗,澤潤山而山秀。「山澤通氣」是大自然最自然的感應,能通其氣者,是一種自然的美好感覺,故卦名曰「鹹」。鹹者,無心之感也。

就人體而言,「兌為口」,艮為鼻,口鼻通氣,氣通則舒暢,氣不通則難受。口鼻通氣舒暢,這是人最正常、最自然的感受。《易》與天地準,大自然的「山澤通氣」,猶人體之「口鼻通氣」。無心則氣靜,氣靜則心平,所謂心平氣和。如果我們處於非自然狀態,或氣憤,或悲傷,或激動,我們應會明顯感覺氣息不那麼舒暢了。所以從養生角度講,養身首先要養心,養心就是要排除雜念,回歸到那種無心的自然狀態,這樣我們的氣息就通暢了,人就會感到氣定神閒。

巫山

《鹹卦》上兌下艮,「兌為巫」,「艮為山」,所以《鹹卦》有巫人站在山頂上之象。巫負責天與人之間的溝通,巫在山上,便於天人之間的溝通。「天」實際上就是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指人的行為要符合自然規律,順天而行。巫人雖然神秘,但實際是比較多地掌握了一些自然規律的人,他們假借天命,來指導人們儘量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古人用測日影的方法來指導農事就是這種情況。巫人通曉天命,而天命實際上就是指自然規律,而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所以人們認為天命就是一種無心之感、所謂「天人感應」。因此人們把負責溝通天人的巫也稱作「鹹」或「巫鹹」。「巫鹹」並非確指某個人,而是指一類人,有專家把「巫鹹」理解為人的名字,應該是錯誤的。所謂「巫鹹治王家」是指古代神權與政權合一,由巫鹹這一類人來主持政務。

《鹹卦》上兌下艮,「兌為少女」,「艮為少男」。少女在上,少男在下,是男孩追求、取悅女孩之象。「哪個少男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少男少女異性相吸,相互傾慕,這種情感是上天賦予的最自然、最純真的情感,故卦名曰「鹹」。《鹹卦》少女在上,少男在下,這也體現了在追求愛情的過程中,男孩應該比女孩更主動一點。男孩主動,女孩矜持是最基本的男女之道。《易》以陽為男,以陰為女,陽代表主動性,陰代表被動性,陰代表剛健,陰代表柔順,陽動而陰順,天道也。《坤卦·彖傳》云:「(坤),先迷失道,後順得常。」坤道者,地道也,臣道也,妻道也,女道也。坤道「後順」為常,爭先則迷而失道也。俗語云:「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意思就是男孩追求女孩,要付出一定努力的,而女孩追求男孩卻容易得多,但男孩對輕易得來的東西往往不加珍惜,只有經過千辛萬苦才得到的,才能倍加珍惜,所以女孩一定要學會矜持。

《鹹卦》是由《否卦》變化而來的。《否卦》先變為《鹹卦》,然後《鹹卦》會再變為《隨卦》。《否卦》上九高居極位,下行而之於三位,遂成為《鹹卦》九三;《鹹卦》九三再次下行,最後之於初位,而成為《隨卦》初九。從極高處來,最後到達初位,這就是孔子所曰「高而能下,滿而能虛……是謂損而不極,能行其道,唯至德者及之。」高而能下,尊而能卑,這是一種謙虛的品質。《鹹卦》有「山上有澤」之象和少男追求、取悅少女之象,君子效法其道,當拋棄私心雜念,用自然的心態,用寬廣的胸懷來接納別人,就象山谷容澤,少男寵少女一樣容而不排斥,故曰「君子以虛受人」。山隱於地中謂之「謙」,山隱於澤中謂之「虛」。「澤」為卑溼之處,澤比地更卑,《鹹卦》有「山上有澤」之象,「山上有澤」換句話就是「山在澤中」,山高而隱於澤中,這是一種以虛容人的品質,故曰「君子以虛受人」。

義理:

不怕壯漢的拳頭,就怕美女的溫柔。男子談戀愛時,容納異性的胸懷那是最寬廣的。君子效法其道,如果能以如此寬廣的胸懷容納天下萬物,那他就接近於聖人了。聖人與天地自然合其德也。

相關焦點

  • 「漸卦」象辭「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一)釋字漸《說文》:「漸水。隨於社會風氣的人稱為俗人。「善俗」,這裡指使社會風氣改善。(二)釋象《漸卦》上巽下艮,「巽為木」、「艮為山」,故曰「山上有木」。山上之木,因氣候寒而生長緩慢,漸而成材,故卦名曰「漸」。
  • 「困卦」象辭「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二)釋象《困卦》是由《泰卦》變化而來,《泰卦》先變為《節卦》,然後《節卦》再變為《困卦》。《節卦》是「澤上有水」之象,變成《困卦》後,水滲入到澤下,象徵澤幹水涸,故曰「澤無水」。沼澤乾涸,許多生物的生存空間大大縮小而受困,故卦名曰「困」。
  • 【易經】鹹卦——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象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初六:鹹其拇。象曰:鹹其拇,志在外也。六二:鹹其腓,兇,居吉。象曰:雖兇,居吉,順不害也。九三:鹹其股,執其隨,往吝。象曰:鹹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隨人,所執下也。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象曰: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九五:鹹其脢,無悔。
  • 解讀《易經》智慧第三十一卦(一)澤山鹹卦
    鹹卦,本卦是異卦相疊,艮卦在下,兌卦在上。艮為山,為剛;兌為澤,為柔。兌柔在上,艮剛在下,就像山上的水向下滲透,滋養山上生長的萬物,反過來山承載著澤。鹹卦是下經的第一卦,先儒曾說「上經三十卦明天道,下經三十四卦明人道」。實際上,上下經都同時講天道、人道,只是上經從天地開始,下經從少男少女開始。
  • 「節卦」象辭「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竹木有節,以分段分枝而長,不能節外生枝;四時變化有節,以分節氣也,所謂「天地節而四時成」,四時成而有二十四節氣;文章有節,分段落也,段落分而文理明矣;音樂有節,分節奏、節拍也,節奏分而樂矣;君子修德,飲食、言行有節,節飲食,慎言行,君子之道也。《說卦傳》云:「艮於木也,為堅多節。」又云:「艮為止」。《雜卦傳》曰:「節,止也。」
  • 「萃卦」象辭「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易·屯卦》:「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含,往吝。」打獵時虞人總是提前做好準備和安排,故「虞」又引申為預料,預測。這裡的「不虞」即指不可預料,或沒有預料的事。(二)釋象《萃卦》上兌下坤,「坤為地」、「兌為澤」,故曰「澤上於地」。「澤上於地」就是沼澤地,沼澤地上準是水草簇生。
  • 《鹹》卦中的丹法精義:「君子以虛受人」
    虛其心,使心不亂三、君子以虛受人不論是孔子還是老子,儒道兩家教人的修心之法都是一個(有關《周易》其實和文王周公無關,乃是戰國早期子思作品的大量證據,請參看本號其他系列相關文章)《大象》作為子思門人的解易之作,更是直截了當地說:「《鹹》,君子以虛受人」。明明白白地點出了一個「虛」字才是《鹹》卦最核心的思想。
  • 「蹇卦」之象辭「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二)釋象:《蹇卦》上坎下艮,「艮為山」、「坎為水」,故曰「山上有水」。又「艮為徑路」、「坎為水為溝瀆」,溝瀆就是溝溝坎坎,地面坎坷不平。山路崎嶇,本就難行,加之坎坷不平,泥濘溼滑,更為難行,故卦名曰「蹇」。蹇者,難也。《蹇卦》是由《臨卦》變化而來的。
  • 「震卦」象辭「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破解
    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一)釋字洊《說文》:「瀳(洊),水至也。從水薦聲。讀若尊」。《說文·段注》:「水荒曰洊。洊者,瀳之異文。」《釋言》:「薦,再也,薦同存。」從雨畾聲,象迴轉形。」《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鼓聲如雷,春分之音,催人奮進者也,古以擊鼓為進。《正字通》:「擊鼓曰雷」。雷泛指能量的集聚體,於草木為「蕾」,含苞待放者也。「龍」者,乘時而變化者也。「玄黃」者,天玄而地黃,天地相雜之色,陰陽相薄之貌。「長子」者,襲位而主祀者也。「蕃鮮」者,指豐盛的祭品。祭祀時所用的酒肉稱為「福」,新宰的犧牲稱為「鮮」。故震為「福」。
  • 「鼎卦」象辭「水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破解
    二、象辭破解象曰:水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一)釋字鼎《說文》:「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荊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魍魎,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鼎從「目」從「析木」。正反兩個片,象為一分為二,從中間判析開的木。《鼎卦》上離下巽,「離為目」、「巽為木」,判木以燃火,腹大以烹食,鼎之象也。鼎者,熟食器也。正位凝命本義就是承天命而世襲為王。「正位」指王權世襲制的正式確立;「凝命」指天命所凝,天命所賦而承之。(二)釋象《鼎卦》上離下巽,「巽為木」、「離為火」,故曰「木上有火」。
  • 「艮卦」象辭「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破解
    二、象辭破解(上接「一、卦圖破解」)象辭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兼」與「秉」字形相近,「兼」為手持二禾之象,而「秉」為手持一禾之象。「兼山」本指兩座山並在一起,象徵群山並立。山為交通之阻,群山並立則行動受阻,不得出也,故「艮為止」。不出其位指安守本分,不僭越。也就是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憲問》:「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後面還有啥?
    17.澤雷隨:澤中有雷,隨。君子以向晦入宴息。18.山風蠱: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19.地澤臨: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31.澤山鹹: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32.雷風恆:雷風,恆。君子以立不易方。33.天山遁: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
  • 易經-人生 45.澤地萃卦(上)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象曰:澤上於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澳香解讀:兌上坤下,卦名稱作「澤地萃」。序卦傳說:「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意思是事物都是相遇然後才能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表示邂逅、相遇的姤卦之後接著是萃卦。「萃」原義是叢生的草,此處取聚集之義。「物有類聚,人以群分」。
  • 「夬卦」之象辭「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破解
    (上接「一、卦圖破解」)二、象辭破解象辭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西周時,一般貴族,除了按等級各有封地之外,其中有在王室或公室擔任比較重要的官職的,還要在「國中」的田地裡「分田制祿」,即按職位分得一定量的田地作為俸祿發,這就是「官宰食加」。(二)釋象《夬卦》上兌下乾,「乾為天」、「兌為澤」,故曰「澤上於天」。「澤上於天」是《夬卦》最基本的卦象。
  • 《周易》鹹卦中的天人感應之道
    一、無心之虛思孟學派的《大象》說,「《鹹》,君子以虛受人」,明確地指出了《鹹》卦的主題在於一個「虛」字。那麼,《大象》所說的這個「以虛受人」,是謙虛待人的意思嗎?「以虛受人」,實際上是以無心的心態來待人接物。莊子對於這種狀態,有一個很妙的「虛舟」的比喻:「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 《周易》:澤天夬,君子以義決惡——夬卦第四十三
    夬卦兌上乾下,兌為澤,乾為天。水澤處於天之下是司空見慣的,但自然界也有水澤聚於山頂,高與天齊,湖天一色的壯麗景觀,就是人們所說的天池、天湖、天潢的地方。夬通決,大水破堤決壩之意,澤上乾下,澤水滿盈自天而下,天澤倒掛,摧枯拉朽之勢遠比江河。君子決斷該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