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怎麼黑新疆的?」美國記者揭露真相,打臉《紐約時報》

2020-12-26 中國新疆網

  翻翻最近外媒報導,很容易發現「新疆」是一個頻頻出現的詞。某些外媒張嘴就是新疆有人「被關集中營」,而且動輒上百萬,恨不得把這裡描述成一個布滿鐵絲網的地方。

  這種謠言,國內媒體都闢過好多回了,這回連外媒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

  新年伊始,一位名叫Stephen Gowans的美國獨立記者在他的個人網站上登出長文「美國是怎麼黑新疆的」(Washington’s Xinjiang smear)。

 

  文章以《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為例,詳細分析了西方媒體在涉疆問題上的造謠套路,並一點情面都不留地懟了回去。

  ❶

  謠言

  一百萬人被關進「教導營」

  來源:《華爾街日報》

  中國政府想把新疆維吾爾人完全融入中國的多民族共同體,這一做法在西方引來指責和批評。他們指責中國將一百萬以上的維吾爾族人關進了「教導營」。

  Beijing’s efforts to more fully integrate the predominantly Muslim Uygurs into China’s multi-ethnic community have sparked recriminations in the West. Chinese leaders have been accused of incarcerating a million or more Uygurs in 「indoctrination」 camps.

  真相

  通過再教育去極端化

  過去的20年裡,美國在中東發動了反恐戰爭,鎮壓伊斯蘭教引發的反美暴力活動,這一過程伴隨著刺殺、侵略、佔領別國領土、酷刑、監禁伊斯蘭教激進分子,明目張胆地違反國際法,而且還給一些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安排了再教育項目。

  Fo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US has waged war on Islamist-inspired anti-US violence in the Middle East, a campaign marked by assassinations, invasion, occupation, torture, incarceration of Islamist militants, gross violation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programs to re-educate Islamist radicals.

  相比之下,同樣面臨恐怖主義威脅的中國主要採取的手段是就業技能培訓、拓寬就業項目,以及成人教育。更何況,中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己國境線以內,不像美國,反恐戰爭反到了別國領土上去。

  In contrast, Chinese efforts to deal with Islamist-inspired violence, (and within its own borders, in contrast to a US 「war on terror」 which is carried out in other peoples』 countries), have been mainly based on job training, job creation, and re-education.

  創造就業機會是中國政府的首要策略。

  Creating jobs has been central to the government’s strategy.

  ❷

  謠言

  新疆人「被趕進工廠做工」

  來源:《紐約時報》

  「新疆出現了幾十處工廠區」,《紐約時報》報導,並稱這證明了中國政府在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消除貧困的雄心。

  Dozens 「of factory zones have emerged across Xinjiang,」 The New York Times reports, attesting, it says, to Beijing’s ambitions to end poverty nationwide by late 2020 — a laudable goal.

  但是《紐約時報》並沒有對中國政府這一減貧努力給與讚揚;甚至連客觀公正的評述都沒能做到。這本來是一項廣受歡迎的就業項目,但《紐約時報》卻將其描述成一項暗黑計劃:「一項有侵略性的運動,意圖改造新疆的少數民族……把他們變為工廠和一些大企業的勞動力大軍。」

  But rather than depicting the Chinese campaign in meritorious, or even neutral, terms, The New York Times echoes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turning what would appear to be a welcome job creation program into something dark, namely, 「an aggressive campaign to remold Xinjiang’s Muslim minorities … into an army of workers for factories and other big employers.」

  真相

  幫助新疆減貧被妖魔化

  一個本來是給新疆村民們提供就業機會的項目,就這樣被描述成了「社會改造」運動,而幫助新疆減貧的努力則被妖魔化為「要加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

  A program of job training and placement for 「idle villagers」 is described as 「social re-engineering,」 while lifting Xinjiang residents out of poverty is demonized as 「a major effort to entrench control over this region.」

  如果美國總統在美國推行個類似的就業促進項目,而中國記者說這是為了加強對落後地區控制的話,我們早就炸鍋了,會說那是中國的反美宣傳。現在美國記者對中國的事情胡說八道,我們也應該用同樣的詞彙(反華宣傳)來形容。

  We would soon enough dismiss as rank propagandists Chinese journalists who would decry a US job creation program for impoverished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a major effort by the US president to entrench control over disadvantaged regions.

  We ought to do the same when US journalists propagate the same nonsense.

  ❸

  謠言

  中國「鎮壓穆斯林」

  來源:《紐約時報》

  如果說,以上的報導還不足以讓人質疑《紐約時報》目的的話,那看看該報對中國反恐、反分裂行動的報導吧,他們把這些舉措說成是「鎮壓穆斯林」。

  If the negative spin isn’t enough to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New York Times』 agenda, the newspaper’s reference to Beijing’s efforts to deal with Islamist-inspired secessionist violence as a 「crackdown on Muslims」 is.

  真相

  打擊一小部分宗教極端暴力分子

  不等於「鎮壓穆斯林」

  《紐約時報》從來不會把美國的反恐戰爭說成是「鎮壓穆斯林」,因為很顯然反恐並不針對所有穆斯林,而只針對小部分反美的暴力者。

  The New York Times would never describe the US 「war on terror」 as 「a crackdown on Muslims,」 for the obvious reason that it doesn’t target all Muslims, but only a very small violent, anti-US, subset.

  問題是,當報導中國這一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時,他們突然變得拎不清了。中國對一小部分宗教極端暴力分子採取行動,在他們嘴裡就變成了「鎮壓所有穆斯林」。

  The newspaper, however, finds itself unable to make the same distinction where a strategic US competitor is concerned, preferring instead to portray measures of repression against a small, Islamist-inspired violent subset of Chinese Muslims as measures directed at all of them.

  正當美國將中國這一對手抹黑成「反穆斯林勢力」時,由57個成員國組成的伊斯蘭合作組織通過一項保護全世界穆斯林少數派的決議,其中就讚揚了中國政府對本國穆斯林公民的優待。

  In a resolution on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Muslim minor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 Organiz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 praised China for 「providing care to its Muslim citizens」, another endorsement at odds with the US campaign to smear its rising strategic competitor as an anti-Muslim power.

  七月,包括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埃及等國在內的多個穆斯林國家和緬甸等國聯署一封公開信,並遞交聯合國人權事務理事會。信中,這些國家讚揚了中國在新疆的治理工作。

  In July, a host of Muslim-majority nations, including Saudi Arabia, Iran, Egypt, Syria and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joined Myanmar and others in signing a letter to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 praising China’s governance of Xinjiang.

  還有很多,一條條看下來,就倆字:

  打臉!

  可以說,Gowans的闢謠,條條擊中要害。不少西方媒體號稱專業,其實搞的是雙重標準,虛偽之至。

  Gowans闢謠,引用的全是公開報導,他在《紐約時報》的同行們看不到嗎?看得到,但他們就是不願意看。他們的工作模式就是上網挑一些對中國不利的謠言,再加上自己的腦補登出來。

  謊言說久了,連自己都會信。某些外媒專注黑中國幾十年,對中國的偏見早已成為他們信仰的一部分。在這種偏執下,哪怕他們意識到自己黑得有問題、黑得太離譜、黑得根本站不住腳,為了不讓自己經營多年的人設崩塌,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黑下去,一條道走到黑。

  最難破除的是心魔。希望經過這位美國良心記者的教育,外媒裡能多一些清醒人。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又黑中國 但這回卻被這個美國人啪啪打臉
    原標題:紐約時報又黑中國,但這回卻被這個美國人啪啪打臉!昨天下午,B站上出現了這樣一條高能視頻……發布視頻的是一個叫「NathanRich火鍋大王」的網友,是一枚居住在中國的美國人:
  • 美國良心記者報導真實狀況,卻被美國上司約談,這是為何?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在美國民眾當中就很難聽到真實的報導,而那些敢於揭露美國媒體的記者,顯然就是在向美國媒體發起挑戰。這位美國《紐約時報》的記者唐納德·麥克尼爾(Donald G. McNeil Jr.),就是一個多次報導中國防疫工作的記者,他在報導當中一邊指出美國防疫工作中的種種鬆懈和問題,一邊則肯定中國的防疫工作,呼籲美國學習。
  • 一份美國最有權勢的報紙——回溯《紐約時報》的歷史
    作為美國著名作家、記者,「新新聞主義」代表人物,特立斯本人恰好也具有這樣的情懷。他曾在《紐約時報》任職十年,並長期為《紐約客》《時尚先生》等雜誌撰稿。1963年,特立斯離開《紐約時報》後,第一件事就是回過頭去採訪曾經的同事,試圖以自己的方式來描畫這一龐大的機構。
  •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實情的視頻火了
    當地時間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獲得近500萬次的觀看量。這段6分多鐘的視頻中,《紐約時報》記者Donald 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的視頻火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當地時間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獲得近500萬次的觀看量。這段6分多鐘的視頻中,《紐約時報》記者Donald 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記者: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取得巨大成功記者Donald McNeil表示,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環球時報:反華勢力針對新疆炮製的十大謠言及真相
    謠言一:「中國在新疆地區的『再教育營』拘留了近百萬維吾爾人」真相: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再教育營」,用「大規模拘留營」「再教育營」「集中營」等聳人聽聞的稱謂來稱呼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是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別有用心的做法。
  • 「灰色地帶」網站創始人揭露美國「反華陰謀論」炮製套路:官方「放...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劉欣】就在美國一些媒體不顧事實,頻繁炮製、鼓吹「病毒源於中國」「病毒是從武漢病毒所洩漏的」等陰謀論時,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於4月20日刊登長篇報導,抽絲剝繭地揭露陰謀論的源頭及其炮製者的真實意圖。該文作者之一麥克斯·布魯門塔爾是美國知名記者兼作家,也是「灰色地帶」的創建者。
  • 《紐約時報》披露美國政府應對疫情全過程丨外媒說
    《紐約時報》11日發表了一篇重磅長文,披露大量細節和故事,詳實揭露了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政府抗疫不力的根由和程度。這篇報導題為《復盤美國新冠疫情:川普為何忽視警告、一錯再錯》(He Could Have Seen What Was Coming: Behind Trump’s Failure on the Virus),集結了6位重量級記者,其中有5位普立茲獎獲得者、3位資深白宮記者。他們對現任和前任官員進行了數十次採訪,並查閱了大量電子郵件和其他記錄。這篇長文披露了哪些內幕?
  • 《紐約時報》等350家美國媒體集體發社論「宣戰」川普 | 外媒說
    總統與記者無休止的鬥爭所造成的後果,已經不是登上曼哈頓政治八卦新聞那麼簡單了。美國各地,任何官員不想談論或讀者不想聽到的事情現在都是「假新聞」。《紐約時報》發表的社論也持有相同的觀點,認為:在如今的美國,對媒體最猛烈的一些攻擊來自政府官員.對我們的工作而言,糾正錯誤是核心工作。但是某些人堅持把不喜歡聽到的真相稱為「假新聞」會危及國家民主命脈。
  • 獨家:《紐約時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一次戳穿8個涉疆謠言
    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就《紐約時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等境外媒體、組織發布涉疆歪曲報導,採訪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新聞發言人表示,《紐約時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等境外媒體、組織發布的報導,純屬惡意歪曲抹黑新疆教培中心和反恐、去極端化工作,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新聞發言人就媒體比較關心的相關問題作出回答。
  • 美國「新疆棉花禁令」背後的三個真相
    美國「新疆棉花禁令」背後的三個真相  作者:陳想  炒作新疆「強迫勞動」議題是美國反華常規套路,反華勢力隔一陣就要跳出來露一露獠牙。川普政府近日拋出「新疆棉花禁令」,波及面甚廣,無異於在中美關係的傷口上再咬一口。
  • 扎哈羅娃諷刺《紐約時報》招聘駐莫斯科特派記者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婭•扎哈羅娃不無諷刺地評論了《紐約時報》在自己網站上發布的關於招聘駐莫斯科記者的廣告。扎哈羅娃指出,《紐約時報》正在招募駐俄羅斯的特派記者,並稱俄羅斯是「普京的、派遣裝備了神經麻痺毒劑的武裝部隊以打擊敵人的俄羅斯」。
  • 攀爬《紐約時報》大樓的美國人被困5樓外牆,被紐約警方當場逮捕
    10月15日, 周四晚上,紐約警方逮捕了一名美國男子,此前有人看到他攀爬爬曼哈頓《紐約時報》大樓的外牆。在街道上拍攝的監控視頻顯示,這位攀爬者在《紐約時報》大樓的一個角落向上爬了幾層樓。
  • 《紐約時報》,臉疼嗎?
    同樣都是「封城」,《紐約時報》評價義大利是「崇高的」、「情有可原」的,而中國就是「粗暴的」、「反人權的」,兩篇文章發布時間相隔不到一天,這家自詡專業性極強的西方老牌報紙竟有兩副「嘴臉」,前後觀點自相矛盾。  網友評論「打臉」《紐約時報》  有的網友在報導評論區貼出兩篇文章的標題「打臉」《紐約時報》,獲得兩百多個贊。
  • 《紐約時報》質問中國為何不早封城,美國網友不買帳了
    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如下圖所示,在這篇名為「改變世界的25天:中國如何讓新冠病毒流竄出去」的報導中,《紐約時報》派出了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國存在強烈偏見,並多次配合美西方政府煽動支持分裂中國勢力的4名記者,荒謬地宣稱,如果中國能在去年年底病毒剛出現時就宣布封城,那麼新冠病毒就不會流竄到全世界。(圖中這4名紐約時報的記者,都是常年抹黑中國的老手了)這個說法顯然是荒誕可笑的。
  • 紐約時報這次罵得真狠:川普這個人,簡直是厚顏無恥
    紐約時報中文網5月13日刊文《川普厚顏無恥的欺騙》,再次對準川普進行"筆誅",把厚顏無恥的川普,抨擊得「狗血淋頭"。對於川普來說,下屬戴比他自己戴還要好,畢竟非醫用口罩保護的是佩戴者周圍的人。他曾經在公開場合上明確表態過,絕不會聽取專家佩戴口罩的建議。
  • 《紐約時報》這篇抹黑中國的報導,美國網民發覺不對了……
    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圖為今年3月《紐約時報》一篇抨擊中國防疫措施嚴酷、代價巨大的報導,撰寫該報導的記者Amy Qin如今便參與撰寫了該報今天這篇質問中國為何不提早封城的報導中)(圖為今年2月和3月《紐約時報》先後推出的兩篇分別從意識形態的角度攻擊中國的防疫措施,和指控中國的防疫措施「損害全球經濟」的報導)其次,《紐約時報》這篇污衊中國的報導還迴避了一個更本質的問題
  • 美國紐約:2021新年倒計時裝置亮相時報廣場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1日,美國紐約,2021新年倒計時裝置抵達亮相紐約時報廣場,現場吸引大量民眾和媒體人士。12月21日,美國紐約,2021新年倒計時裝置抵達亮相紐約時報廣場,現場吸引大量民眾和媒體人士。
  • 梳理:反華勢力針對新疆炮製的十大謠言及真相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範凌志 劉欣】長期以來,境外「東突」組織勾連反華媒體,通過炮製和傳播謠言的方式針對中國新疆事務進行污衊,與幹涉中國香港、臺灣、西藏等議題一樣,西方幹涉新疆事務的最終目的並非如其所宣揚的「保障自由、人權」,而是企圖以此來遏制中國發展。
  • 《紐約時報》「陰陽怪氣」招聘駐俄記者,俄方回應絕了
    【文/觀察者網 鞠峰】前幾天,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則非常「紐約時報」的招聘廣告。這家自由派旗艦媒體「誠招」一位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他/她要前去報導「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等等,藉此抹黑俄羅斯。 面對這份「陰陽怪氣」的招聘,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昨日(22日)的回應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