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紐約時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一次戳穿8個涉疆謠言

2021-01-07 中國經濟網

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就《紐約時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等境外媒體、組織發布涉疆歪曲報導,採訪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

新聞發言人表示,《紐約時報》、「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等境外媒體、組織發布的報導,純屬惡意歪曲抹黑新疆教培中心和反恐、去極端化工作,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新聞發言人就媒體比較關心的相關問題作出回答。

問:「國際調查記者同盟」近期發表了一篇涉疆報導,援引了米日古麗·圖爾蓀、沙依拉古麗·沙吾提巴依等多名受害者的「親身經歷」,他們稱「集中營」殘酷虐待拘留者,一些在押人員遭受酷刑被掛在牆上,如廁限時2分鐘,至少有9名女性因惡劣的生活環境和醫療條件而死亡。她們說的是否屬實?

答:2019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新疆的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工作》白皮書,對教培中心的情況作了全面系統介紹。我想再次強調的是,新疆教培中心屬於學校性質,根本不是所謂的「集中營」。教培中心均設置了醫療室,配備了專職醫生,每天24小時免費向學員提供醫療服務,小病可在醫療室就診治療,重症急症可快速送醫院救治,所謂9名女性死亡,純屬捏造。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已多次就米日古麗·圖爾蓀的謊言進行了澄清,我在這裡再次介紹其相關真實情況。米日古麗·圖爾蓀,維吾爾族,原是新疆巴州且末縣居民。2017年4月21日,米日古麗因涉嫌煽動民族仇恨和民族歧視被新疆且末縣公安局刑事拘留。期間,因其患有梅毒等傳染病,出於人道主義考慮,縣公安局於2017年5月10日撤銷對其的強制措施。除了20天的刑事拘留外,米日古麗在中國期間是完全自由的。根據有關記錄,米日古麗於2010年至2017年間,曾先後11次往返於中國和埃及、阿聯、泰國、土耳其等國家。米日古麗從來沒有被烏魯木齊警方關押,從來沒有收監情況,從來沒有在任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學習。米日古麗·圖爾蓀還曾謊稱其弟在教培中心被虐待死亡,聽到這一謊言後,其弟艾克拜爾·圖爾蓀表示,「我的姐姐米日古麗一貫滿口胡言,不但說我死了,還造謠看到別人死了。」

沙依拉古麗·沙吾提巴依,女,中國公民,哈薩克族,2016年4月任伊犁州昭蘇縣察汗烏松鄉中心幼兒園園長,2018年3月因工作不稱職、侵害教師利益騙取績效獎金等問題,被當地教育部門免職,調任伊犁州昭蘇縣察汗烏松鄉小學教師。沙依拉古麗·沙吾提巴依涉嫌詐騙罪,迄今仍有24.9萬元未追回。她從未在任何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工作過,非法出境前從未被拘押,她又從哪裡看見所謂「一些在押人員遭受酷刑被掛在牆上」「如廁限時2分鐘」?她為了逃避法律懲處,非法出境至哈薩克斯坦騙取難民身份,而編造大量謊言詆毀新疆,其行為十分卑鄙。

問:《紐約時報》將新疆教培中心稱為「拘禁營」,並聲稱暑假返鄉學生回家後見不到家人,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新疆依法設立教培中心,教培中心屬於學校性質,《紐約時報》將其誣稱為「拘禁營」,完全是顛倒黑白、信口雌黃。

教培中心屬於學校性質,實行寄宿制管理,學員可回家,有事請假,學員有通信自由。學員親屬對其接受教育培訓情況完全知曉。學員家人可與學員通電話、視頻聊天,也可以到教培中心看望學員。

教培工作開展以來,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2018年底以來,聯合國高層、外國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一些國家常駐日內瓦代表和境外媒體、宗教團體等70餘批團組,涉及91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人來疆參訪。通過實地參觀訪問,許多人看到了真相,理解了新疆開展教培工作的緊迫性、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他們紛紛表示,新疆的暴恐活動慘無人道、令人憤慨,教培工作為國際社會反恐、去極端化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積累了寶貴經驗,很有借鑑價值。

問:在《紐約時報》近期涉疆報導中,將烏魯木齊「7·5」事件稱為「被政府鎮壓的民族反抗」,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烏魯木齊2009年「7·5」事件早有定論,當年多家外國主流媒體已經報導過事件真相。「7·5」事件是境內外「東突」勢力裡應外合,組織策劃實施的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數千名恐怖分子在市區多處同時行動,瘋狂殺害群眾,造成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傷,財產損失難以估算,至今許多家庭尚未從陰影中走出、傷痛猶在。《紐約時報》面對令人髮指、滅絕人性的恐怖暴行不譴責,反而將其美化為「民族反抗」,這是典型的在反恐、去極端化問題上搞「雙重標準」,違背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和人類良知,為一切善良和正義的人們所不齒。按照《紐約時報》的邏輯,發生在美國的「9·11」事件,難道也是美國政府壓迫下的民族反抗?

問:《紐約時報》稱,教培中心學員家庭遭到歧視,你能否介紹一下真實情況?

答:新疆各級政府對教培學員家庭一視同仁、同等對待,及時幫助解決就業、就醫、就學、脫貧等困難和問題,同等享受低保、免費健康體檢以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項政策。學員家庭的孩子同等享受12年免費教育,南疆四地州可享受15年免費教育,考上大學的都可以順利入學,家庭困難的享受政府補貼,畢業後和其他學生一樣正常就業。比如,和田地區策勒縣的熱孜萬古麗·阿里木在教培中心參加學習培訓,她的家人不僅沒有受到歧視,當地政府還幫助她家裡蓋起了安居房,她的母親按規定享受低保待遇。喀什地區英吉沙縣的阿卜萊提·艾麥提在教培中心接受培訓期間,其女兒大學畢業找工作,沒有受到任何歧視和影響,被英吉沙縣某小學招錄為教師。

問:前段時間,阿爾巴尼亞記者奧爾西·亞澤吉到新疆訪問後稱,他親眼看到新疆正在實施大規模種族滅絕,教培中心實際上是建在沙漠中的「惡魔監獄」。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2019年8月17日至23日,奧爾西·亞澤吉與俄羅斯、土耳其等16個國家的20多名外國媒體人士一同前往新疆昌吉、阿克蘇、喀什等地進行實地參訪。奧爾西在參觀過程中說,教培中心學習生活環境都很好,回去後卻罔顧事實,持續向公眾傳遞虛假信息。他所發布的所有視頻中均沒有在新疆採訪的畫面、錄音,完全是自說自話。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作為媒體人的基本新聞職業操守,其用心是險惡的。

事實上,與其一同參訪新疆的其他外國媒體負責人看到的、報導的卻是截然相反的情況。如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政治評論員、中國問題專家迪米特裡·葉夫根尼說,「我已經看到,這只是一所學校,一種反恐模式。俄羅斯也在打擊恐怖主義,我們有一些東西要向中國學習。我們需要相互合作,共同面對,中國的這種教育模式也可以成為其他國家將來學習的榜樣」。《蒙古消息報》總編輯班·孟和圖拉說,「來中國新疆之前,我聽說政府把很多年輕人集中在一起,類似於集中營,不讓他們出門,給年輕人洗腦,但當我走進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親眼目睹後,我意識到那些都是西方媒體的惡意傳播」。烏茲別克斯坦人權中心調研部專家Rustam Atovulloev說,「中國一直在保護伊斯蘭教的發展和信教群眾的權利。目前,新疆有將近24300座清真寺,其中穆斯林人數達1130萬」。

2018年底以來,已經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外國使節、國際組織官員、媒體人士來到教培中心實地參訪,他們的共識是:新疆為國際社會反恐去極端化鬥爭作出了重要貢獻,積累了寶貴經驗,值得借鑑。奧爾西·亞澤吉妄圖抹黑新疆,這是不會得逞的。

問:據報導,人權觀察組織研究員王松蓮稱「新疆大規模監控少數民族穆斯林」,香港學者侍建宇表示「持有外國護照也可能成為懷疑對象」,相關情況是否屬實?

答:前面我已經說過,2018年底以來,已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名外國使節、國際組織官員、媒體人士來疆實地參訪,他們看到新疆各族群眾幸福安寧、自由自在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新疆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諧、文化繁榮、各族群眾安居樂業。但王松蓮從未來過新疆,其關於「大規模監控新疆穆斯林」的言論,完全是惡意臆測。

侍建宇有關「持有外國護照也可能成為懷疑對象」的言論,更是信口雌黃。新疆是開放地區,2018年,新疆共接待境內外遊客超過1.5億人次、同比增長40%,其中外國遊客240.32萬人次、同比增長10.78%,他們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對新疆給予了很好的評價。

問:據報導新疆的教培中心存在強迫勞動,你對此有何回應?

答:新疆教培中心根據新疆反恐、去極端化的實際需要,設置了以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職業技能以及去極端化為主要內容的培訓課程。教培中心針對學員缺乏職業技能、就業困難的問題,將學習職業技能作為提升學員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根據當地需求和就業條件,設置食品加工、排版印刷、美容美髮、建築裝飾、畜牧養殖、果樹栽培、保健推拿、家政服務、手工藝品製作、插花、地毯編織、繪畫、樂器演奏、舞蹈演藝等課程,對有願望有條件的學員進行多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將課程學習和實訓操作相結合,實訓操作是實踐教學,目的是讓學員具備實際操作能力,根本不存在強迫勞動問題。學員通過學習職業技能知識,大多數掌握了一定的實用技能,就業能力得到提高。

教培中心學員結業後,可以自主擇業,也可以由有關部門協助安排就業。教培中心的結業學員,有的在工廠或其他企業就業,有的自主創業,還有一些為了不斷提升自我,到中職、高職等院校繼續深造學習。到企業就業的結業學員,與其他職工一樣,均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與用工單位籤訂勞動合同,獲取相應報酬,開展的勞動活動和企業的生產經營與教培中心無關。

問:據報導,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家達倫·拜勒以及新疆和中國政策專家阿德裡安·曾茨稱,新疆拘禁虐待100多萬少數民族穆斯林,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達倫·拜勒、阿德裡安·曾茨等人是美國情報機構操縱設立的「新疆教培中心研究課題組」的骨幹。他們以所謂專家名義,發表無中生有、純屬捏造的言論,對新疆極盡歪曲抹黑之能事,意在配合美反華勢力攻擊抹黑新疆,這已不是學術範疇的問題,而是赤裸裸地假借學術研究之名,行歪曲抹黑之實。這也是美國一些人的慣用伎倆。

教培中心屬於學校性質,實行寄宿制管理,學員可定期回家,有事請假,有通信自由。教培中心充分保障學員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嚴禁以任何方式對學員進行人格侮辱和虐待。正如土耳其通訊社DHA的記者在實地參訪新疆後表示,「教培中心為學員提供人性化管理和服務,中心沒有虐待行為和限制人身自由,學員學習、生活都很愉快」「訪問期間的所見所感同美西方宣傳的負面內容大相逕庭,深感其雙重標準之野蠻無理」。

參加教育培訓的人數是動態的,有進有出。隨著教培工作的有效展開和推進,絕大多數學員已達到培訓要求順利結業,他們都工作、生活得很好。所謂「100多萬人」純屬肆意捏造、一派胡言。

問:教培中心的學員具體分為幾種情況,開展教培工作需要履行哪些法律程序?是否針對特定少數民族?

答:新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辦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等法律法規,設立教培中心,開展幫教等工作。進入教培中心的學員有三類:一是被教唆、脅迫、引誘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或者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人員。二是被教唆、脅迫、引誘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或者參與恐怖活動、極端主義活動,有現實危險性,尚未造成實際危害後果,主觀惡性不深,能夠認罪悔罪,依法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自願接受培訓的人員。三是因恐怖活動犯罪、極端主義犯罪被定罪處刑,刑滿釋放前經評估仍有社會危險性,人民法院依法決定在刑滿釋放後進行安置教育的人員。

新疆開展教培工作的具體法律程序是,由有關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相關行為性質和情節進行認定,對相關人員作出處理。其中,對第一類人員,由公安機關依法作出處理,由教培中心進行幫教;對第二類人員,由公安機關依法偵查,檢察機關經審查作出不起訴決定後,由教培中心進行幫教;第三類人員在刑滿釋放前經評估具有社會危險性的,依據人民法院決定在刑滿釋放後進行安置教育。

新疆開展教培工作,始終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與特定地域、民族、宗教掛鈎。

新疆設立教培中心以來,從未有1名非中國籍人員參加培訓。近期,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謊稱「23名澳大利亞公民、以及來自澳大利亞維吾爾社區的15名成年人和6名兒童被『拘押』」,這純粹是造謠誣衊,違背了新聞職業道德。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謠言是這麼編出來的!多家外媒揭露「涉疆」真相
    謠言是這麼編出來的!多家外媒揭露「涉疆」真相 原標題: 有關中國在新疆地區拘留了「近百萬維吾爾人」的說法一直不絕於耳,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其實是一則完全經不起推敲的謠言。近日,多家西方媒體爆出了這條謠言是如何被炮製出來的。
  • 美國記者揭露真相,打臉《紐約時報》
    文章以《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為例,詳細分析了西方媒體在涉疆問題上的造謠套路,並一點情面都不留地懟了回去。  ❷  謠言  新疆人「被趕進工廠做工」  來源:《紐約時報》  「新疆出現了幾十處工廠區」,《紐約時報》報導,並稱這證明了中國政府在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消除貧困的雄心。
  • 《國際紐約時報》執意開天窗,為何?
    【執意開天窗】  《國際紐約時報》的前身,是老牌大報《國際先驅論壇報》,2013年被紐約時報公司收購後更名。  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到,被「開天窗」的這篇專欄文章,涉及泰國王室。文章稱泰國王室財產局「資產多達530億美元」且運作「缺乏公共監督」云云。  這篇文章顯然在泰國不適合發行。
  • 環球時報:反華勢力針對新疆炮製的十大謠言及真相
    不過,《環球時報》記者經調查求證發現,這些照片中有大量不實信息,一些在社會上正常生活的維吾爾族幹部群眾的照片和個人信息被分裂組織盜取並用來炮製謠言。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81738.shtml民族分裂分子熱比婭·卡德爾近幾年在世界各地竄訪,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自己「幾十名親屬在新疆被當地政府扣押」。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從一開始《紐約時報》就定位成嚴肅報紙,講求「客觀報導」,尤其是以國際新聞和闡釋見長。《紐約時報》剛面世,就贏得讀者的喜愛。作者周一至周五收集數據,進行田野調查,周末處理筆記,她先找到關鍵代碼,然後更廣泛地看待概念,最後是導出自己要分析的主題,就是《紐約時報》轉型,讓裡面工作人員痛苦的原因之一就是網際網路時代形成的新的新聞價值觀,作者概括為:即時、互動、參與。
  •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實情,這段視頻火了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實情,這段視頻火了 2020-03-1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紐約時報》「陰陽怪氣」招聘駐俄記者,俄方回應絕了
    【文/觀察者網 鞠峰】前幾天,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則非常「紐約時報」的招聘廣告。這家自由派旗艦媒體「誠招」一位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他/她要前去報導「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等等,藉此抹黑俄羅斯。 面對這份「陰陽怪氣」的招聘,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昨日(22日)的回應堪稱一絕。
  • 華春瑩回應美國務院最新涉疆言論:顛倒黑白,謊話連篇
    有記者提問,美國國務院發布最新涉疆內容,在新疆人權、宗教等多個問題以及所謂的「強迫勞動」「強制節育」等問題上指責中方。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華春瑩表示,美國在涉疆問題上一直老調重彈、顛倒黑白、謊話連篇,充滿了惡毒的謊言。中方已經用事實多次戳穿了這些毫無根據的謊言。
  • 閱讀量100000+的秘密,紐約時報如何推送突發新聞
    傳媒狐為你獨家收集來自CNN、紐約時報、NBC、華爾街時報等媒體移動端負責人分享的工作秘籍,看完之後你會發現,做好新聞推送確實不簡單。  編譯/郝思斯  主講人:紐約時報日版編輯卡倫·斯科格(Karron Skog)  關鍵詞:細節  要點:  1. 沒有連結無疑會讓很多用戶感到失望  2.
  • 盧比奧等人藉口涉疆話題,找起英特爾、英偉達的麻煩
    【文/觀察者網 龍玥】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炒作涉疆話題,聲稱美企技術上幫助中國政府「監控」新疆。美國兩位議員以此為藉口,開始找起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與英偉達(Nvidia)的麻煩。12月8日,據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的官方網站消息,盧比奧與民主黨眾議員吉姆·麥戈文聯合致信英特爾、英偉達,質詢兩家公司銷售先進計算機晶片的信息。這兩位對華強硬派議員引用《紐約時報》的報導消息惡意懷疑,這兩家公司的晶片產品被中國用於「監控」新疆少數民族或所謂「侵犯人權」的活動。
  • 臺灣時事評論員:《紐約時報》為何痛批大紀元
    10月28日,中國臺灣時事評論員唐湘龍先生在他主持的《飛碟早餐》節目中,深入分析了《紐約時報》近日針對「法輪功」媒體所做的調查批評文章,提醒臺灣地區媒體和受眾要當心《大紀元時報》的極右翼傾向。陳鳳馨女士則認為,《紐約時報》嚴厲指責《大紀元時報》,說它用虛假造謠,造成美國更嚴重的黨派對立。中國反邪教網將該節目的主要觀點提煉如下:▲臺灣飛碟電臺節目主持人唐湘龍和陳鳳馨《紐約時報》深入調查研究《大紀元時報》陳鳳馨開篇即提出,《紐約時報》花了很大的篇幅,特別去檢討《大紀元時報》。
  • 新疆官員駁斥境外反華勢力涉疆謠言:美國才是真正存在「種族滅絕...
    2021-01-12 14:33:48 來源: 新民晚報 舉報   【環球時報記者
  • 《紐約時報》記者講述遭遇暴徒:求救無人理會,以為要死了
    「兩三個黑衣人圍住我,看到我的證件上寫著《紐約時報》,就變得非常生氣。他們把我摔倒在地,想搶走我的相機。我開始大聲呼救。」「警察不相信我是攝影記者,拔出槍,對準我大喊,讓我雙手雙膝著地。」當地時間6日,美國國會大廈遭抗議者攻佔、破壞。7日,3名《紐約時報》國會記者「驚魂未定」,撰文回憶了參議院、眾議院的混亂場景和當時經歷。
  • 《紐約時報》,國際馳名「雙標」!
    spss=np&aman=5B5a8b9d2Rc1e5b41K012)原標題:摘掉有色眼鏡,秉持客觀公正尹鉑淳近日,《紐約時報》官方推特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而義大利「封城」則是「冒著經濟風險遏制疫情爆發」。兩條僅相隔20分鐘的推文,展現了《紐約時報》所謂「客觀公正」的「雙重標準」。
  • 2015普立茲獎公布 《紐約時報》成最大贏家
    圖說:普利茲新聞獎官網截圖  受國際新聞界矚目的普利茲新聞獎2015年獲獎名單當地4月20日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揭曉,本次獲獎的最大贏家是《紐約時報》,同時領回了調查性報導獎、國際報導獎和專題拍攝獎  本年度普立茲獎的評選標準是獎勵那些在報導區域受災和國際突發事件中表現不凡的媒體機構和個人。  美國南卡萊羅納州的《查爾斯頓郵報》因一系列美國家庭暴力致死事件的報導,獲得今年的普利茲公共服務獎。據悉,《查爾斯頓郵報》僱傭了80名員工,每日發行量為8.5萬份。
  • 這回,《紐約時報》記者知道怕了
    「兩三個黑衣人圍住我,看到我的證件上寫著《紐約時報》,就變得非常生氣。他們把我摔倒在地,想搶走我的相機。我開始大聲呼救。」
  • 紐約時報 國際馳名「雙標」
    近日,《紐約時報》連續發布推文,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義大利封城則是「為遏制冠狀病毒肺炎,冒著經濟風險」。兩條信息發布時間僅僅相隔20分鐘,卻充分展示了這家標榜「客觀公正」的媒體是如何「雙標」的。
  • 以《紐約時報》為例分析國際主流新聞媒體的數據新聞可視化
    《紐約時報》是最早涉足數據新聞領域並取得顯著成果的國際主流媒體之一,筆者希望研究它們在數據新聞方面的運用,和可視化的呈現手段,了解國內媒體關於數據可視化新聞的探索,對我國數據新聞的發展給出建議。 1.2數據平臺的開放性 《紐約時報》的開放性還體現在對於數據新聞的程序原始碼的共享。截止2019年1月22日,紐約時報已經在著名的開放資源社區GitHub的帳號上發布了69個開源軟體。開源工具的共享不僅為獨立的新聞機構和自由從業者生產數據新聞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同時因為共享讓更多的程式設計師主動去修正完善代碼,提高了軟體利用率。
  • ...發布會戳穿西方謊言:對潑向新疆的汙泥濁水、將堅定堅決懟回去!
    【環球時報記者 謝文婷 於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1日在北京外交部舉行第二十一場涉疆問題新聞發布會,自治區政府官員和普通民眾回答了外國媒體記者提出的一系列尖銳問題。他們擺事實、講道理,戳穿了在西方媒體中流傳的「新疆存在強迫勞動」「新疆清真寺安裝攝像頭監控穆斯林」等謊言。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徐貴相在會上表示,近年來一些反華勢力、媒體、智庫和政要,對新疆的治疆政策橫加指責,在涉疆問題上散布大量不實之詞,甚至惡毒攻擊抹黑,他們的意圖就是要挑撥民族關係,破壞新疆穩定,阻礙新疆發展,誤導國際輿論。新疆各族人民表示嚴厲譴責和強烈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