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實情,這段視頻火了

2020-12-23 澎湃新聞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實情,這段視頻火了

2020-03-1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環球時報 ,作者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

報導多元世界 解讀複雜中國

來源:微信公眾號「環球時報」(ID:hqsbwx)、微博@孤煙暮蟬、外國網友評論等

導讀

當地時間3月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

在這段6分鐘內,記者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抗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確保醫院資源不崩潰。

McNeil稱,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將會逐漸重新開放其經濟,讓人們回工廠復工、恢復飲食業,儘管這是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我們通過無人機的畫面,會以為「封城看起來很糟糕」、「街上都沒有車輛和行人」,但實際上,封城只是為了落實主要措施而做的準備,而這些措施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抗擊疫情,(那就是)不斷地檢測、檢測、檢測,找到病毒。

McNeil還介紹稱,中國的醫院建有單獨的發熱門診,和普通門診區分開來;在中國很多地方都需要測量體溫,包括火車站、地鐵站、辦公大樓等,體溫異常的人會被送到發熱門診。

在中國,醫院會首先給病人做ct以檢查肺部影像是否存在異常,這給病毒檢測起到了很好的前期篩查和輔助作用,而在美國新冠肺炎的檢測流程卻非常緩慢和低效。

最後,McNeil還科普了中國的方艙醫院,並不是外網惡意造謠的「集中營」,而是為了有效隔離患病人群,將疑似、輕症病人與醫院裡的重症病人分類管理,這一體系也竭盡所能地確保了醫療系統不崩潰。

他還表示,方艙醫院的病人都會得到很好的照料,甚至還有組織跳舞等娛樂活動來幫助他們提高身體素質。

目前,這段視頻在推特的觀看量已達520萬。

外國網友評論:(機器自動檢測翻譯)

「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支部)」是共青團中央授予團員、團幹部和基層團組織的最高榮譽。共青團中央決定,在2020年「五四」期間集中對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進行表彰。

共青團中央微信平臺

「疫情謠言粉碎機」上線了!

掃描圖片二維碼辨別疫情謠言

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原標題:《《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實情,這段視頻火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實情的視頻火了
    當地時間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獲得近500萬次的觀看量。這段6分多鐘的視頻中,《紐約時報》記者Donald 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的視頻火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當地時間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獲得近500萬次的觀看量。這段6分多鐘的視頻中,《紐約時報》記者Donald 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記者: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取得巨大成功記者Donald McNeil表示,在戰勝疫情上,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沒想到,《紐約時報》記者肯定中國抗疫,話都說到這份上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洋 烏元春 王心怡】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新聞訪談節目《與媒體見面》(Meet the Press)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布主播查克·託德(Chuck Todd)連線《紐約時報》科學與健康記者小唐納德·麥克尼爾(Donald McNeil Jr.)的視頻。
  • 中國、義大利同樣「封城」,《紐約時報》為何雙標?
    始於中國的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儘管已在中國受到遏制,而在中國之外卻是愈演愈烈。中國內外之所以形勢迥異,固然有時間差的原因,應該也有防控方法和力度不同的原因。但是對於在中國已經被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在一些西方觀察者的視野裡依然是「錯誤的示範」,然而如果其他西方國家也採取了類似手法,則又是一種觀感。
  • 《紐約時報》發文章提到疫情初期中國對媒體進行審查,外交部回應
    法新社記者:《紐約時報》19日刊發的一篇文章提到疫情初期中國對媒體進行審查。你對此有何回應?汪文斌: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就相關問題介紹情況。我可以再向你簡要重申一下有關事實:疫情發生後,中國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情,第一時間同世界各國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控專家國際合作。中國建立嚴格的疫情發布機制,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制定嚴格規定,堅決防止瞞報、遲報、漏報。武漢市從2019年12月31日起依法發布疫情信息,並逐步增加信息發布頻次。
  • 中國控制疫情犧牲了「自由」?老「陰陽人」《紐約時報》又來了!
    新年伊始,儘管中國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疫情,但是與西方世界相比,中國成為世界的「安全島」。美媒《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它在1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稱,當許多國家仍飽受新冠之害,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中國在2020年全年報告的感染人數不到10萬人。自去年11月初以來,美國每天報告的病例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 《紐約時報》這篇抹黑中國的報導,美國網友發覺不對勁了
    說起2020這一年,新冠疫情無疑是一項焦點議題,全球眾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而在這其中,中國取得的成績可謂是相當顯著的,依靠著迅速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目前中國境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社會各行各業也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運轉,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媒體卻仍然不死心,想要對中國進行抹黑和攻擊,不過美國網友面對這次的報導
  • 紐約時報廣場大屏幕播放廣告 聲援中國抗擊疫情
    紐約時報廣場大屏幕播放廣告聲援中國抗擊疫情 (1/2) "← →"翻頁
  • 科工力量:紐約時報筆下的中國疫情,給我們結結實實上了一堂西方...
    【文/科工力量專欄作者 陳辰、董佳寧】 3月18日,「馳名報紙」《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報導,名為《上不了網課的孩子:疫情暴露中國教育的數字鴻溝》。可能是受此前《華爾街日報》的《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刺激:那麼水的一篇文章就能在中國引起這麼大討論。
  • 《紐約時報》:關稅、疫情未抑制中國出口增長
    《紐約時報》:關稅、疫情未抑制中國出口增長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海外網9月1日消息,美國《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高級記者柏凱斯(Keith Bradsher)8月31日發表了一篇名為《川普關稅?新冠病毒?
  • 中國「主旋律」如何登上《紐約時報》
    中國圖書廣告登上《紐約時報》習近平中英文版系列圖書在美銷售  最近,《紐約時報》上寫著「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美國」的整版圖書廣告火了,也讓廣告主——書商朱大平忙了。他告訴北青報記者,《紐約時報》上關於中國的廣告確實不多,因為大部分以形象廣告為主,商品廣告很少,中國企業基本沒有在上面做過廣告。  朱大平透露,這則整版彩色廣告花費了10萬美元。原本他計劃7萬多美元發一個半版黑白廣告,後來經過溝通,《紐約時報》方面表示,10萬美元可以做一個整版彩色廣告,「這個價格還是很合適的。」
  • 這回,《紐約時報》記者知道怕了
    「兩三個黑衣人圍住我,看到我的證件上寫著《紐約時報》,就變得非常生氣。他們把我摔倒在地,想搶走我的相機。我開始大聲呼救。」
  • 《紐約時報》這篇抹黑中國的報導,美國網民發覺不對了……
    (圖中這4名紐約時報的記者,都是常年抹黑中國的老手了)這個說法顯然是荒誕可笑的。在去年年底這個時候,雖然武漢當地發現了一種新的病毒性肺炎,但當時全世界根本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病毒。直到1月的第一周,這種病毒的全部基因序列組和毒株才被中國的科研機構確定和分離出來的,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才將這種新病毒正式命名為Covid-19。
  • 《紐約時報》,國際馳名「雙標」!
    spss=np&aman=5B5a8b9d2Rc1e5b41K012)原標題:摘掉有色眼鏡,秉持客觀公正尹鉑淳近日,《紐約時報》官方推特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而義大利「封城」則是「冒著經濟風險遏制疫情爆發」。兩條僅相隔20分鐘的推文,展現了《紐約時報》所謂「客觀公正」的「雙重標準」。
  • 《紐約時報》:疫情強化中國製造業地位,美國一些政客願望落空
    (觀察者網訊)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11月出口實現連續三個月正增長,增速創20個月新高。這既證明國內疫情防控得當、經濟復甦,也反映出全球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不斷上升。《紐約時報》14日稱,中國11月對美國出口按美元計價達519.8億美元,同比上漲46.1%,創下歷史紀錄。這令那些指望借疫情「減少貿易逆差、促進位造業回流」的美國兩黨政客們,願望落空了。
  • 紐約時報又黑中國 但這回卻被這個美國人啪啪打臉
    原標題:紐約時報又黑中國,但這回卻被這個美國人啪啪打臉!昨天下午,B站上出現了這樣一條高能視頻……發布視頻的是一個叫「NathanRich火鍋大王」的網友,是一枚居住在中國的美國人:
  • 「《紐約時報》的人滾去中國吧!」
    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並對比了他在中國武漢的親屬平安無事的情況,抨擊了美國川普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耿直哥相信大家讀完饒毅的這篇文章後,都會覺得這篇寫得其實挺客觀的,既說出了美國曾經的強大,也指出了川普時代的美國是如何在走下坡路,如何在疫情上搞砸了一切。他文章中所流露出的對於美國墮落的嘆息,相信也是《紐約時報》選擇刊登他文章的其中一個原因。
  • 《紐約時報》質問中國為何不早封城,美國網友不買帳了
    如下圖所示,在這篇名為「改變世界的25天:中國如何讓新冠病毒流竄出去」的報導中,《紐約時報》派出了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國存在強烈偏見,並多次配合美西方政府煽動支持分裂中國勢力的4名記者,荒謬地宣稱,如果中國能在去年年底病毒剛出現時就宣布封城,那麼新冠病毒就不會流竄到全世界。(圖中這4名紐約時報的記者,都是常年抹黑中國的老手了)這個說法顯然是荒誕可笑的。
  • 以紮根理論看紐約時報的數位化轉型:讀《紐約時報是如何做新聞》
    100多年下來,《紐約時報》被公認為美國最有權威性的報紙,它擁有無比倫比的新聞權威,並且是決策者、精英人士和越來越多普通人的信息來源。三、《紐約時報》擁抱數位化簡史《紐約時報》擁抱數位化是比較早的,根據這本書介紹。
  • 《紐約時報》記者講述遭遇暴徒:求救無人理會,以為要死了
    「兩三個黑衣人圍住我,看到我的證件上寫著《紐約時報》,就變得非常生氣。他們把我摔倒在地,想搶走我的相機。我開始大聲呼救。」「警察不相信我是攝影記者,拔出槍,對準我大喊,讓我雙手雙膝著地。」當地時間6日,美國國會大廈遭抗議者攻佔、破壞。7日,3名《紐約時報》國會記者「驚魂未定」,撰文回憶了參議院、眾議院的混亂場景和當時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