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發文章提到疫情初期中國對媒體進行審查,外交部回應

2020-12-23 北京商報

法新社記者:《紐約時報》19日刊發的一篇文章提到疫情初期中國對媒體進行審查。你對此有何回應?

汪文斌: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就相關問題介紹情況。希望大家能夠尊重事實。我可以再向你簡要重申一下有關事實:

疫情發生後,中國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疫情,第一時間同世界各國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時間開展疫情防控專家國際合作。中國建立嚴格的疫情發布機制,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制定嚴格規定,堅決防止瞞報、遲報、漏報。武漢市從2019年12月31日起依法發布疫情信息,並逐步增加信息發布頻次。2020年1月3日起,中方定期向世衛組織和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和地區及時、主動通報疫情信息。1月21日起,國家衛生健康委每天在官方網站、政務新媒體平臺發布前一天全國疫情信息,同時各省級衛生健康部門每日統一發布前一天本省份疫情信息。2月3日起,國家衛生健康委英文網站同步發布相關數據。有關時間經緯清清楚楚,事實數據一目了然,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

某些西方媒體所散布的所謂中方「隱瞞」疫情等論調在事實面前是站不住腳的。正是由於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疫情防控措施,中國才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實現復工復產。中國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度即由負轉正,實現穩定復甦、向好發展,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我們希望個別媒體和機構能夠尊重事實、尊重科學,客觀、公正地報導中國和中國的抗疫情況,不要傳播不實信息。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陰陽怪氣」招聘駐俄記者,俄方回應絕了
    【文/觀察者網 鞠峰】前幾天,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則非常「紐約時報」的招聘廣告。這家自由派旗艦媒體「誠招」一位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他/她要前去報導「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等等,藉此抹黑俄羅斯。 面對這份「陰陽怪氣」的招聘,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昨日(22日)的回應堪稱一絕。
  • 《紐約時報》員工想「自我審查」:專人評判敏感內容
    (觀察者網訊)由於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中發表參議員科頓呼籲「派兵」的文章,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一度遭到各界「圍攻」,刊登此文的行為也引起該報員工的不滿。 當地時間7月31日,代表《紐約時報》1200多名員工的工會發推稱,他們在7月已同公司管理層進行會面,提出了包括「自我審查」在內的一系列「保證多樣化和公平」的意見。
  • 李顯龍夫人回嗆《紐約時報》:美國流感暴露了什麼?
    【文/觀察者網 童黎】繼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批評一些國家的「排華」現象後,他的夫人也為中國發聲,直接點名了美國《紐約時報》。當地時間2月4日起,《紐約時報》及其中文網相繼刊登同一篇文章,炒作聲稱「新冠病毒危機暴露中國治理體系的『失敗』」。
  • 中國控制疫情犧牲了「自由」?老「陰陽人」《紐約時報》又來了!
    新年伊始,儘管中國出現了一些零星的疫情,但是與西方世界相比,中國成為世界的「安全島」。美媒《紐約時報》也承認這一點。它在1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稱,當許多國家仍飽受新冠之害,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中國在2020年全年報告的感染人數不到10萬人。自去年11月初以來,美國每天報告的病例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 俄網友還擊了《紐約時報》
    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在招聘網站上自稱「誠招」一位「不怕死」的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會接觸到「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這些負面新聞。2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這則抹黑做了回擊。就在同一天,富有創意的俄羅斯網友們也用《紐約時報》式的「陰陽怪氣」,做了一份「駐美記者」招聘。
  • 美反華議員科頓抱怨紐約時報:為啥能發饒毅卻處理我的文章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22日,美國自由派主流媒體《紐約時報》刊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文章,他用自己家人的親身經歷比較了中美兩國抗擊新冠疫情的表現,直言美國「不再是一個好的選擇」。 對此,共和黨硬核「反華」參議員湯姆·科頓不高興了,在推特上抱怨自己被「區別對待」。
  • 不滿《紐約時報》抹黑俄羅斯,俄網友還擊了!
    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在招聘網站上自稱「誠招」一位「不怕死」的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會接觸到「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這些負面新聞。 2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這則抹黑做了回擊。就在同一天,富有創意的俄羅斯網友們也用《紐約時報》式的「陰陽怪氣」,做了一份「駐美記者」招聘。
  • 《紐約時報》:毒販走私者是俄羅斯與塔利班「勾結」的中間人
    俄外交部指出,媒體報導的是假消息;緊接著,美國總統川普對此事也進行了回應,川普明確表示《紐約時報》背後有人指使製造這樣的假新聞。 7月2日,據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在接受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採訪時指出:「我們應當制裁俄羅斯,就是現在。」當天晚些時候,始作俑者的《紐約時報》再次發文稱,援引美國和阿富汗官員證實,毒販拉赫瑪特?
  • 《紐約時報》招聘駐俄記者不忘抹黑 俄外交部女發言人回應絕了
    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扎哈羅娃(塔斯社) 海外網11月23日電 大約一個星期前,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個「奇葩」的招聘廣告,要尋找一個「不怕死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扎哈羅娃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諷刺性評論:這個工作編瞎話就行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2日報導,《紐約時報》對於駐俄記者工作是這樣描述的,未來有機會穿越11個時區,報導世界上最具魅力的領導人之一——俄羅斯總統普京,但接下來卻變味了,列出這位記者可能碰到的「遭遇」,包括神經毒劑、私人軍事承包商、網絡特工和新冠肺炎患者。
  • 不滿《紐約時報》抹黑俄羅斯,俄網友的反擊比扎哈羅娃還狠……
    2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這則抹黑做了回擊。就在同一天,富有創意的俄羅斯網友們也用《紐約時報》式的「陰陽怪氣」,做了一份「駐美記者」招聘。扎哈羅娃資料圖,圖源:俄羅斯外交部官網扎哈羅娃在俄外交部官方Facebook帳號上針對此事專門發帖,用調侃的語氣、結合美國黑人抗議口號反問:「《紐約時報》怎麼能讓記者到這種「非人道」的環境中工作呢?美國記者的命也是命啊!」
  • 「《紐約時報》的人滾去中國吧!」
    近日,中國知名科學家饒毅在美國《紐約時報》上撰文,通過講述他在美國紐約的一位叔叔因新冠肺炎不幸病逝的遭遇,並對比了他在中國武漢的親屬平安無事的情況,抨擊了美國川普當局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糟糕表現。然而,這篇文章以及《紐約時報》,卻反而在社交媒體上遭到了美國一群「愛國人士」的瘋狂攻擊,不僅被扣上了「通中通共」的帽子,甚至還被要求放棄美國國籍和「滾去中國」。
  • 非常時期,普京發聲提到中國!外交部回應,這戰贏得漂亮
    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表率,不僅及早控制住了疫情,並且還積極幫助其他國家抗疫。非常時期,普京就重磅發聲提到中國,外交部做出回應,中國的抗疫之戰贏得非常漂亮。當然,中國也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需要繼續做好防控工作,努力研發疫苗,繼續在國際抗疫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 英媒文章:《紐約時報》展現老牌媒體適應力
    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導 英媒稱,《紐約時報》的成功暴露了媒體的災難性狀況。據英國《衛報》網站2月9日,新聞業的財務健康狀況越來越惡化,這個問題非常嚴重,以至於媒體機構每有風吹草動,人們就會焦急地加以研判,以確定這是垂死掙扎,還是奇蹟般復甦的一個跡象。
  • 澳總理微信公眾號文章被刪除?外交部回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在近期中澳兩國之間持續發酵的「漫畫事件」中,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先在指責中方並揚言要求中方道歉後,又於12月1日在自己微信公眾號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就此事「找補」,稱讚在澳華裔人士,但仍稱中國發布虛假圖片
  • 《紐約時報》,臉疼嗎?
    《紐約時報》報導截圖  3月8日上午10點50分,《紐約時報》在其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一篇報導,大意如下:義大利封閉米蘭、威尼斯及其北部大部分地區,冒著經濟受影響的風險是為了防止歐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  然而,就在前一天,《紐約時報》發布的另外一篇有關於中國為了防疫抗疫而採取封城措施的文章觀點卻大為不同。
  • 疫情蔓延美國「甩鍋」 中國外交部、人民日報罕見犀利痛斥
    就在我們中國一邊應對自身的新冠肺炎疫情,一邊團結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阻擊病毒蔓延時,美國川普當局卻對其官方機構下發了一份文件,要求美國官方各機構把新冠病毒的一切責任都推給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發兩條推文回應此事稱:「自我欺騙和抹黑中國有助於應對疫情嗎?」
  • 《紐約時報》質問中國為何不早封城,美國網友不買帳了
    在新冠疫情早已得到控制的中國,多數人正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準備跨入新的一年。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
  • 美國確診超13萬,紐約州長與川普「交火」!中國外交部回懟……
    美國確診病例超13萬,紐約州長與川普「交火」!中國外交部「回懟」……摘要:據悉,在中國爆發疫情的時候,美國多次「抹黑」中國,暗示「中國措施過度,引起民眾恐慌」,還多次報導中國負面新聞等。|中國外交部「回擊」美國據悉,早些時候,美方要求5家中國媒體向他們報告人員名單、僱用和解僱決定;向美國國務院登記在美房產;需要通過批准才可租賃或在美購買房。美方限制這五家駐美媒體人數,要求60名中方記者離開美國。
  •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實情,這段視頻火了
    《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防控實情,這段視頻火了 2020-03-16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義大利同樣「封城」,《紐約時報》為何雙標?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就在不經意間將這種「雙重標準」展現了出來。當地時間3月8日,《紐約時報》官方推特連發兩條推文,一條批評中國對疫情的防控稱:「為了抗擊冠狀病毒,中國將近6,000萬人置於封鎖之下,並對數億人實施了嚴格的檢疫和旅行限制。這場行動給人們的生計和自由帶來了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