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寒林圖》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易縣,存在8000年的古地,從史前文化到夏朝易氏、白狄部落;
周朝的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分封諸侯,召公封地在燕,即後來「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燕昭王遷都於易水,建燕下都。燕太子丹派荊軻去刺秦留下了「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千古絕唱。
易縣其主要旅遊景點有:清西陵、狼牙山、燕下都、荊軻塔、易水湖、紫荊關、道德經幢、龍湖、洪崖山、雲蒙山、滿族風情村、戰國文化城等。還有雙塔庵的雙塔、造型新穎的千佛寶塔、為燕太子丹而建的太子塔、雲蒙疊翠的雲蒙山、孔山望月等等。
打造易縣道家文化打卡地 —— 莊子·嶺 常青園
規劃業態
1, 禪修課程 亭子改為禪修室 地面鋪設劍麻地毯(常青精舍)
2,農事體驗 遵循四季撲法種植 吃應季蔬菜(常青菜園)
3,禽畜觀摩 迷你雞舍、羊舍打造(常青員)
4,易水客棧 承接景區客流(常青民宿)
5,伴手禮盒 綠皮蛋情懷禮盒 改包裝(常青禮盒)
6,竹林對弈 棋盤
7,星宿觀測 星空凌晨4點觀星座
8,常青園遊 主路旁修石階
9,常青觀影
10,瑜伽平臺 客房下面平臺
11,餐廳
12,書房
13,會議廳
14,藝術家工作室
15,咖啡文創區
16,山水秘境
方案表現
設計立意
《雪景寒林圖》《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為元朝黃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極富於變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意向圖
往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