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整理博物館時,發現神秘史前生物,這是一個全新物種!

2020-12-15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來自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團隊,在整理博物館收藏的史前動物化石時,竟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物種——一種和翼龍有關的神秘物種。

新物種翼龍被發現

研究者表示,在尋找史前鯊魚刺的過程之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翼龍顎片,雖然看起來和鯊魚刺的區別並不大,但是這塊翼龍顎片上,既然有著很多神秘的小洞,通過研究,這些小洞的主要作用是連接著表皮神經,可以幫助翼龍更好地捕捉食物。

而且,通過研究,這塊翼龍顎片和此前發現的翼龍物種中的翼龍顎片,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最終通過辨認,研究者表示發現了全新的翼龍物種,這種新物種翼龍,它和其它物種翼龍相比,顯然有著很多截然不同的特徵。

不過,由於有關它的資料實在是太少了,也沒有足夠研究的化石標本,所以,目前對於這種翼龍的了解還是非常片面的,研究者只能寄希望於未來,希望可以有機會獲得更多相關的化石碎片,猶如拼圖一般,可以將這種全新的翼龍物種給「復原」和命名。

什麼是翼龍?

提到翼龍,很多人都會認為翼龍是恐龍的一種,不過事實上,翼龍並不屬於恐龍,它們是一種史前爬行動物,只不過它們會飛而已。

從時間上來看,翼龍和恐龍幾乎是同時出現、同時滅絕的。大約三疊紀中後期,當恐龍出現的時候,翼龍也出現了,而當白堊紀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出現的時候,翼龍也因為地球氣候環境的變化而成為了歷史。

而且有趣的是,雖然翼龍會飛,但是這並不是翼龍天生就具有的技能,否則翼龍也不會認為是爬行動物,而應該被認為是最早的鳥類了。

作為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已知的最大飛行生物,翼龍的外表還是非常恐怖的,它們的展翼長度可以達到12米,而且它們的牙齒也足足有10釐米長。

那麼,翼龍是如何學會飛行的呢?研究認為,當最早的翼龍剛剛出現的時候,這個時期的翼龍主要生活在樹上,因為某種生存契機,翼龍猶如蝙蝠、鼯鼠等一般,開始嘗試著在樹枝之間滑翔,最終笨拙地飛向天空。

截止到目前,研究者已經在地球上發現了超過120種的翼龍物種,但是仍然不斷有新物種翼龍被發現,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在恐龍稱霸地球的時代裡,恐龍是陸地上的霸主,而翼龍學會飛行後,則霸佔著天空,成為了地球上的另一位主宰,進化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而且在地球上分布也非常廣泛。

翼龍和鳥有關係嗎?

其實,提到翼龍,除了被人們經常誤認為和恐龍是同類之外,翼龍還經常被人誤認的一點是——它是鳥類的祖先。

事實上,現代研究認為,鳥類的祖先起源於一種小型的獸腳類恐龍,而翼龍因為並不屬於恐龍,自然也就不是鳥類的祖先了。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一點是,研究認為,翼龍不僅不是鳥類的祖先,甚至和原始鳥類之間,還是非常強的競爭關係,甚至到了白堊紀,已經出現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局面。

提到第五次生物大滅絕,我們都知道,當時地球上倖存下來的動物並不多,除了節肢動物之外,就是哺乳動物、原始鳥類、少部分爬行動物等。

而翼龍其實明明會飛,當災難來臨的時候,它們明明可以倖存下去,為何最終還會滅絕了呢?研究者介紹,這就與原始鳥類有關了,當災難結束後,地球進入新一輪的生態恢復期,這個時候,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導致食物短缺、棲息地減少,而且翼龍本身無論是飛行速度、還是覓食本領等,都不如原始鳥類,自然也就最終被自然界淘汰了。

當然,一直到今天,翼龍和恐龍一樣,留給人類的謎團仍然有很多,比方說有觀點認為,或許一些偏遠海島上曾經出現的獨立進化鳥類,它們的祖先是翼龍,不過,這一點目前很難證實。

再比方說,翼龍究竟是如何學會飛翔的呢?第一隻會飛的翼龍又來自什麼時期呢?這一點也同樣需要研究。希望這些問題可以伴隨著新物種翼龍的研究逐漸揭曉,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神秘生物殘骸在南極被發現,裸露荒野,新物種or史前生物?
    北極是一片海,南極是一個大陸,這兩個地點是地球上接收太陽輻射能最少的地方,畢竟太陽直射點只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復的運動。人跡罕至的南極大陸雖然不像是非洲草原以及熱帶雨林那樣生機勃勃,但仍然存在很多生物,一直以來人們都很懷疑,在南極可能存在科學家尚不知曉的神秘生物。
  • 在一座神秘島上,古生物學家意外發現了恐龍的新物種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8月14號的科學報告中指出,古生物學家在考察英國的島嶼時,意外地在一座名為懷特的島嶼上面,發現了恐龍的新物種,而這一新物種之所以能夠被發現,完全是因為歷史長河遺留下來的恐龍化石,而這一發現也被古生物學家,發表在了「古生物學論文」中。
  • 古生物學家發現「遠古巨獸」,屬於全新物種,體長達40米!
    大約41億年之前,地球上就孕育出了生命,一直到20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漫長的時間長河裡,地球上生物更新迭代的速度驚人,特別是在經歷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更是不斷刷新著地球的生物史,前段時間,在考古的過程中,古生物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遠古巨獸」,它的存在再次刷新了古生物學家們的認知。
  • 新物種?南極大陸出現神秘生物骨架
    據英國《太陽報》1月7日報導,近日,一位名叫MrMBB333的網友在YouTube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聲稱自己通過Google Earth,在位於距離南極洲海岸大約80公裡的陸地上發現了一具神秘生物的骨架。該網友表示,這具骨架可能屬於某種史前生物。該視頻目前已經被瀏覽了4萬次。
  • 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新物種
    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以前未知的恐龍物種,其外觀與科學家們所描述差異很大。 它有長矛狀的齊肩毛狀物和鬃毛。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白堊紀研究》期刊上。這種恐龍的個頭不超過現代的雞禽,大約於110萬年前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境內。
  • 史前生物-雕齒獸,古生物學家稱之為「移動的動物城堡」
    據外媒報導,前段時間,阿根廷的一位農夫在河岸邊放牛時,發現了4個20000年前的雕齒獸化石,其中最大的一個接近於大眾甲殼蟲汽車的大小。犰狳雕齒獸名字由來其實,這種動物化石很早就有發現,最先發現的是它的獸甲,不過當時由於發現得少,再加上研究條件限制,一度被認為是另一種動物--大地懶的甲片。後來一直到1839年,英國著名學者理察·歐文,根據發現的一塊牙齒的化石,將這個物種命名為雕齒獸屬(Glyptodon),屬名的意思是「被刻畫的牙齒」,來自於其牙齒獨特的外形。
  • 四面山發現瀕臨滅絕物種,全球僅有8種!盤點那些已滅絕物種
    近日,江津四面山又發現了一個瀕臨滅絕物種!這個物種是一種長相兇猛的昆蟲,名叫巨齒蛉,目前全世界已知8種巨齒蛉,其中6種分布在中國,而且全球範圍內的巨齒蛉都已瀕臨滅絕。當水體發生汙染,或者酸鹼度突然改變時,它們就無法適應,會迅速在這一水域消失。在中國,巨齒蛉種群的現狀同樣不容樂觀,很多省區已連續多年沒能在野外發現巨齒蛉。國內著名的雲南省昆蟲博物館,陳列的巨齒蛉成蟲標本還是1986年時捕捉製作的。 所以,四面山發現巨齒蛉實屬不易,也直接反應了四面山生態環境好,水質非常潔淨。
  • 中國發現新物種化石!看起來像尼斯湖水怪、短吻鱷和多齒霸王龍的...
    最新發現的「祭羊山龍」化石 大約2.4億年前,被稱為「幻龍」的大型海洋爬行動物統治著海洋。 當中國科學院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館的一組古生物學家,在中國西南部的採石場,發現了兩個類似的小化石時,科學家們最初認為,它們屬於幼年的「幻龍」類。但進一步的分析顯示,他們實際上發現了一個新物種——比「幻龍」更小、更結實的表親。 研究小組將新出土的化石命名為「祭羊山龍」,這個名字來自發現它們的採石場。
  • 澳大利亞發現史前「沼澤之王」,身長6米,一口一個大袋鼠!
    【南方+12月23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已完全確定20世紀80年代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史前化石是一隻巨型鱷魚,並稱其為「沼澤之王」。昆士蘭大學(UQ,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研究人員喬爾·裡斯捷夫斯基(Jorgo Ristevski)表示:「這是一隻可怕的鱷魚,它的頭骨化石大約有65釐米長,所以我們估計它至少有5米長。該鱷魚有著一個龐大的頭骨和一個比例寬大的鼻子。
  • CNN眼中,全球10個最棒的恐龍博物館,有一個在中國哦!
    在美國,喜歡恐龍是一個非常全民化的現象,甚至有一個專業的詞,叫做「小男孩的恐龍階段」。每一個小男孩都會有這樣的情節,在一定的年齡裡非常喜歡恐龍。雖說,這些曾經統治地球的生物在現實生活裡已經不存在了。這是古生物研究中心是13多萬塊化石的所藏地,其中包括有「黑美人」之稱的暴龍骸骨,閃耀著獨一無二的黑色光澤。受到亞伯達的一個由22個標本構成的骨層的啟發,該館重現了一群阿爾伯託龍的「颯爽英姿」,向1884年發現該食肉動物的約瑟夫·泰瑞爾致敬。該館還展示了劍齒虎襲擊猛獁象的場景,還在「生活園區」裡重現了白堊紀時期亞伯達的生活。
  • 貴州關嶺發現一隻龜,據說是「忍者神龜」祖先...
    《自然》(Nature)發表文章:研究團隊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關嶺地區發現了2.28億年前的原始龜,保存於三疊紀晚期海相泥灰巖中,這隻體長超過2米的巨型龜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第一隻開始出現喙的龜。  「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發現。」《自然》雜誌特邀審稿人評論稱,「這種三疊紀的原始龜類填補了龜類演化中的重要空白,說明這種動物的早期歷史比人們此前了解的要複雜得多。」
  • 太平洋史前海底發現「外星人海綿」新物種:高高聳立在莖上,身體有...
    太平洋史前海底發現「外星人海綿」新物種:高高聳立在莖上,身體有兩個大洞  Evelyn Zhang • 2020-07-17
  • 房地產大拆大建竟成考古福音 還孕育了世界最頂尖古生物學家
    早前,古生物學家們在這些1億年前的土石中,發現了一具史前骨骼。而和國內發現的很多化石一樣,這次的發現也是來源於一場意外。中國城市飛速革新的副產品,是恐龍化石的大量發現。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稱,儘管很多國家都在推土機施工時意外發現過史前遺址,但中國城市化的規模和速度前所未有,也導致這類意外的數量相當高。在這一系列意外中,也許沒有人比徐星更能抓住科學機遇。
  • 生物學發現全新動物化石叫它瘋狂野獸
    對於人類來說,幾千萬年前的史前世界真的是精彩又神秘,有時候不經意間發現的一塊小化石,就能帶人們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今年一群古生物學家在馬達加斯加挖掘出了一個從未發現過的,新物種的化石,在經歷了幾個月的研究之後,生物學家們發現這種生物真的是前所未見,就好像是外星生物一樣……生物學家給這個生物起名叫做「Adalatherium hui」,這是結合了馬達加斯加語中的
  • 能進行深潛的魚龍新物種 以魷魚等小型獵物為食
    能進行深潛的魚龍新物種 以魷魚等小型獵物為食2020-12-11 20: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魚龍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史前水生生物,因為它們看起來有點像海豚,但實際上是海棲爬行動物。
  • 泰國發現鯊齒龍新物種
    但是,1.13億年前,這片古老的衝積平原上卻生活著一種可怕的生物:長著鯊魚般利齒的恐龍。 根據近日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論文,新發現的這種食肉性恐龍名為「Siamraptor suwati」。這是在東南亞發現的、在這個年齡階段最完整的此類恐龍。這種恐龍身長7.6米,是該地區發現的許多大型恐龍之一。
  • 專家在貴州發現史前「真龍」,龍的存在鐵證如山
    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裡龍是排在了第五位,這是最讓人感到奇怪的。龍究竟存不存在並呢?中國考古不斷挖出的史前「真龍」,還有史籍裡記載許多的龍的故事。這些都讓後人懷疑龍存在的真實性,但因為沒有發現過活體,所以一直沒有個結果。關於龍在現實中確實沒有發現真正的活體,但在數千年前的文化時代就已經有了龍形象的器具,紋飾非常的多。
  • 地球史前十大怪物,棘龍第一
    1、棘龍 (史前最大的食肉恐龍)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種獸腳亞目恐龍,生存於白堊紀的非洲北部,約為1億1400萬年到6500萬年前。棘龍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發現於埃及,並在1915年加以敘述、命名。
  • 古生物學家:已經滅絕的長脖爬行類
    在冰雪覆蓋的南極洲,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疑似「尼斯湖水怪」的遠古生物遺骸,化石顯示這是一隻巨大的長脖子生物。據古生物學家判斷,這隻史前生物的學名是薄板龍(elasmosaurid),一種生活在恐龍時代的四鰭海洋爬行動物,從鼻子到尾巴長達11米,與標準電線桿一樣長。
  • 一隻名叫「蘇」的霸王龍: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蘇的大發現
    這是因為前不久收到了未小讀的新書——《女性開拓者小傳》,這套書一共5本,講述了5個人文科普領域,5位開創先河的智慧女性的故事。我看的第一本是《蘇和一隻名叫「蘇」的恐龍》,書中講述的就是古生物學家蘇·亨德裡克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