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②:鮮明樹起...

2020-12-22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成都「老市長」趙抃

易旭東

2 鮮明樹起勤政廉政標杆

成都,一個可以將生活藝術化的城市。

生活之美。「成都至唐代號為富庶,甲於西南。其時為帥者,大抵以宰臣出鎮。富貴悠閒,寢相沿習。其奢麗繁華,雖不可訓,而民物殷阜,歌詠風流,亦往往傳為佳話」。

不管富裕,還是窘迫,成都人都不會放棄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改天有空,請你喝茶」。

幽默與悠閒的內心流露。

街旁、路邊茶館裡成都人,端起茶碗,抿上一口,吐出一個詞「安逸」。安逸,裹挾著綿長的地方口音,蕩漾在茶客輕揚的眉間,散落在城市大街小巷,不疾不徐的腳步聲裡。

時間的刻度隱去,生活的味道就會浮現。

成都市茶館文化(圖片來自網絡)

瀟灑與輕鬆奇異的融合,尊嚴與享受絕妙的交織。看似不經意,卻又無時無刻不在空隙裡,裝滿趣味的生活態度,構成了成都獨一無二的生活美學,成就了優雅迷人的城市風格。

百姓如此,達官顯貴,更是出入燈紅酒綠場所,周旋粉叢翠黛之列。

詩酒風流,逢場作戲,更為社會禮法、輿論允許。

還有官妓制度,專為官吏服務。

「松柏之心,冰霜之操」。

趙抃以憂患意識,糾正奢靡之風,身體力行,端正官紀。

上任起,採取了三項有力舉措。

始終如一。謝絕所有接風宴請,拒絕各種名目的賄賂。

大力提倡節儉,反對奢靡。

率先垂範。要求府州縣各級官員,必須照此實行,敢於頂風違抗的官員,一律嚴懲。同時,大力提拔、獎掖清正廉明的好官,主張「學術才行備具」,清白奉獻。

鮮明樹起勤政廉政的標杆。

「抃以身帥之,蜀風為變」。

減負百姓。提出對策:寬貸民力。

堅持「民有可與與之,獄有可出出之」的理念,「力學篤行」「人皆仰止」。

深入基層,貼近民眾。

「行部無所不至」「民或生而不識使者」。百姓在街頭巷尾、田間小道,隨時可直接同他交談。弊政冤案,都能及時解決。那些貪汙、瀆職的官吏,都不敢膽大妄為。

重視民情、民意和民生。

深入「窮城小邑」,低調不張揚,有時甚至近乎於微服私訪。

「父老驚喜相慰」,百姓們歡喜異常,奔走相告。

「為政簡易」。與在成都努力工作、盡情享受,幽默與悠閒,將學術做得「倜儻」,將娛樂提高到「風雅」,刺激消費,與擴大內需的「紅杏尚書」宋祁相比,完全不同的治理政方式。

素來要好。作為「前輩」,文同「則至於嘆服」 。

路經成都,拜見趙抃,不亦樂乎。

文同畫像(圖片來自網絡)

車館寓居,再次借閱王獻之《送梨帖》,作題跋:「治平乙巳冬至,巴郡文同與可久借熟觀。時在成都回車館。」共23字,字跡柔美娟秀,頗具「二王」遺風。與在仁壽平雲閣閱範仲淹手書《道服贊》的題跋,保存下來,載於《三希堂法帖》。

書法手跡,如今僅見的墨寶之一。

治平三年(1066年),朝廷派人考察,成都百姓以為朝廷來召趙抃回京,數千人把考察官員的車轎攔住,聲淚俱下地講述著趙抃治蜀的成績,並表達了大家的心聲:「願上書借公留。」

宋英宗沒有召回趙抃,反而大力褒獎。

以寬治蜀。「張詠嚴明為政,趙抃簡易臨民」。

宋英宗肯定:「趙抃為成都也,中和之政也。」

百姓聞訊,手舞足蹈,奔走相告。

蘇轍對趙抃充滿敬仰。多年後,在《太子少保趙公詩石記》中記敘:「轍昔少年,始見公於成都,中見公於京師。其容璀然以溫,其氣肅然以清。十年之間,富貴煒燁,談笑於廊廟,而其所以為公者,湛然無毫髮之異。自不見公,今又十餘年……」寥寥數語,清晰勾勒出真實「畫像」,「其容璀然以溫,其氣肅然以清」。「鐵面」下,有一顆柔軟的心。

治平三年(1066年)八月,蘇軾、蘇轍守孝期間,到成都拜望趙抃,再次感激趙抃推薦懷才不遇的父親一事;熙寧二年(1069年)二月,除服返開封,又「中見公於京師」。

忘年之間。蘇軾和趙抃,經常有書信往來,情誼深厚。

「共君友契非今日,蔽芾棠陰自劍南」。

蘇轍後來在筠州(今江西高安),與趙抃的次子趙屼唱和,仍提到兩家成都情誼。

出身成都天府新區的範百祿,正任利州(治今四川廣元)路、梓州路提點刑獄。趙抃、範百祿二人關係頗融洽。範百祿奉詔還朝,出任同知諫院,趙抃寫詩《送範憲百祿赴闕》稱頌。

泥書下紫宸,公議協朝紳。

真主正圖治,諫官今得人。

閬中人鮮于侁得到趙抃的推薦,「通判綿州。綿處蜀左,吏狃貪成風,至課卒伍供薪炭、芻豆,鬻果蔬多取贏直。侁一切弗取,郡守以下效之。趙抃使蜀,薦於朝」。

徽宗一朝,官至右相的張商英,多以為出自章惇提攜,第一個舉薦的是趙抃。

張商英,成都新津花源鎮出生。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及第,長身偉然,姿採如峙玉,「負氣倜儻,豪視一世」,「警敏強記,日記萬言」,「著道士服」,見了欽差「長揖就坐」。

他,靠臉就能吃飯,偏偏要靠本事吃飯。

出任通川縣(今達州市達川區)主簿。渝州(今重慶市)一帶少數民族叛亂,雖是一個小小的主簿,但憑藉本事,「以禍福諭之」,硬是把少數民族頭領給說服,歸順朝廷,不再作亂。

「抃薦之,召赴闕。初對,袖《草茅憂國書》以進,擢光祿寺丞」。

「好賢樂善,出於至誠」。受到人們稱譽。

並非一味以寬為治,而是「因俗施教,寬猛不同,以惠利為本」。

「蜀人安之」。

「以寬為治」。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撫琴逗鶴,吟詩喝酒。

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汙,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

用佛家思想來修養身心,無論做什麼都力求心安。

既是儒家,又學佛家的禪宗。

衙中無事,把衙門問案的大堂改做禪堂,就在那裡打坐。

夏日,在大堂上打坐時,忽然雷雨交加,霹靂一聲,身體不自主地跳動,開悟。

於是,做了一個偈子:

靜坐公堂虛隱几,心源不動湛如水

一聲霹靂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

明心見性,清楚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其政悶悶,其民淳淳」的道理。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召趙抃回京城任知諫院諫官。

按照舊例,近臣從成都回來就會擔負重任,必然升任重職、要職。

眾臣大惑不解。

宋神宗說:「朕是想發揮仗義直言的優點,採納他的主張,不是小看。」

他,謝恩時,宋神宗說:「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乎?」聽說你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政策寬鬆平和,也能任諫官嗎?

褒獎有加。「純明不雜,金玉自昭」,能「識其公器」,以國之大事為先,治蜀而「蜀民歌之」。將趙抃升至參知政事(副相)位,制定了「丞相之治者,宜有通方亮直之臣」的原則。

作為治蜀的模範,宋神宗要每個繼任的官員學習。

九月,升任參知政事。

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易旭東,知名紀實作家,非學院派天府文化學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學者,成都傳統文化保護協會副會長,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在國內外報刊發表紀實作品450萬字,近50篇作品獲各種獎項。

原標題:《【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②:鮮明樹起勤政廉政標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⑦:「三廉修身...
    成都「老市長」趙抃易旭東7 「三廉修身」惠政蜀都三臺潼川鎮,前往成都城到任時,並不像一省的方面主官的新官到任,一路的行色,威風、壯麗、闊綽;仍然只騎一頭瘦小的老馬往期回顧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①:做官要像江水保持清白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②:鮮明樹起勤政廉政標杆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③:生命最後一次返川離川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④:一琴一鶴自隨匹馬入蜀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⑤:開啟「平民化」教育時代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⑥:「鐵面御史」威震海內
  •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⑭:大成都贏取了趙抃的心
    無論杭州的嚴而簡,還是成都的寬而簡,只有簡政,才能少取而順民、養民、利民,而繁政往往多取而擾民。與繁文縟節、形式主義、滋事擾民、好大喜功的官場積習形成鮮明的對比。與歐陽修簡直如出一轍。成都,無疑已成為趙抃的第二故鄉。一個能沉醉安逸,也歷史人文感厚重的城市。成都贏取了趙抃的心,趙抃贏取了成都人的心。成都與趙抃的交集,最佳組合。成都人的聰慧勤巧、生活樂觀與趙抃的友善互助、空闊胸襟一起,勾勒出人間動人心弦的故事,是靈魂和靈魂深處的潔淨,互相贏取了彼此的心。設若趙抃無緣於成都,成都將因之而缺色。
  •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③:生命最後...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成都「老市長」趙抃易旭東3 生命最後一次返川離川蘇軾、蘇轍在眉山丁憂。文同也解官回鹽亭為母丁憂。不到20歲,就「聲震成都,名揚蜀中」。皇佑元年(1049年),32歲時與範仲淹的兒子範純仁一起進士及第。文同的詩,最像王維,詩中有畫,「煙開遠水雙鷗落,日照高林一雉飛」「深葭繞澗牛散臥,積麥滿場雞亂飛」「澗下雨聲急,巖頭雲色乾」與「千巖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
  •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④:一琴一鶴自隨匹馬入蜀
    對成都的熟悉,趙抃僅次於家鄉浙江。第一次入蜀。16年前,就來到成都。皇祐元年(1049年)冬,泰州如皋縣縣令、42歲的趙抃接到新任命:調任江原縣縣令。江原遠在成都,縣治在今崇州江原鎮。成都平原的核心農耕區。辦完交接手續,乘船沿長江逆流而上,經三峽入川。
  • 【方志四川•書評】易旭東 ‖ 「草根教授」的「底層寫作...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艾老原名湯道耕,湯繼強叔伯父,「繼」字輩裡少有的得到艾老栽培的後生。艾蕪身上的精神品質、良好的家風家訓,以及傳承的方式、傳播的途徑,對湯繼強影響頗大。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易旭東 ‖ 越南開國之王原來是「古成都...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越南開國之王原來是「古成都人」系列之十四奠定漢代中國南疆規模易旭東前205年,趙佗迅速「擊並桂林、象郡」。南徵百越。生死存亡一次次,革故鼎新一場場,慷慨悲歌一幕幕,嶺南豪傑一代代,在中國歷史舞臺叱吒風雲,以摧枯拉朽的氣魄,張揚著嶺南人的獨特精神個性,從繁複多彩的歷史與現實情境中採擷優秀的文化因子,在複雜紛紜的政治、經濟變化中,梳理鮮明的文化特質,構成了高古雄邁、瑰偉奇絕的嶺南文化史詩。「大古都」名副其實,完美體現了中華文明起源「滿天星鬥」的情況。
  • 【方志四川•人物】潘嘉強 ‖ 緬懷王朝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少岷文藝 ,作者風中歲月 少岷文藝合江縣委宣傳部—合江縣文聯主辦雜誌《少岷》,官方發稿平臺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本文作者潘嘉強,原瀘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農委主任,出版著作《夢縈醒覺溪》名酒節開幕的前一天下午,我隨同原中共合江縣委書記、時任瀘州市副市長鄒正濤,前往市政府招待所看望朝聞先生。老鄉見面格外親切,王老雖年過八旬,但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謙和儒雅,一派學者風範。離家半個世紀,鄉音未改,記憶精準,談笑風生。
  • 【方志四川·地情】什麼是郫縣(成都郫都區)?
    【方志四川·地情】什麼是郫縣(成都郫都區)?,作者老唐這廝 遇見老唐遇見老唐,遇見詩和遠方.....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來源:「遇見老唐」微信公眾號文/圖:老唐這廝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成都望江樓楹聯賞析——崇麗閣楹聯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崇麗閣,成都市望江樓公園內的主要建築,也是成都的標誌性建築,因其臨江而建,俗稱望江樓。崇麗閣建成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取晉代大文學家左思《蜀都賦》中「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中「崇麗」二字,以稱讚樓閣宏偉美麗。
  • 【方志四川•人物】鄧沛 ‖ 辛亥革命先烈佘英傳略
    同治和光緒年間,以反清為宗旨,以扶危濟困相號召的哥老會在四川發展迅速,擁眾甚多。佘英自幼即加入瀘州小市哥老會義字宮口。他愛弄刀舞棍,「好交江湖中人,急人之難,已諾必誠。」嘗為鄉人及地方公益事鳴不平,被人目為「豪士」。佘英曾入小市武舉人李孝恩的武棚子習武。他勤學苦練,武藝大進,嫻騎射劍擊。1894年(光緒二十年),參加清廷科舉考試,中武秀才,於是聲譽隆起。
  • 【方志四川• 人物】這個川妹子火了!被聯合國點名表揚!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聯合國點名表揚四川「雨衣妹妹」:在武漢送飯39天,鼓舞很多人!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中國的「雨衣妹妹」劉仙也在其中。
  • 【方志四川•記憶】「文華送炭救劉湘」,風雲人物交情甚篤
    【方志四川•記憶】「文華送炭救劉湘」,風雲人物交情甚篤 2020-12-1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人物】田聞一 ‖ 辛亥四川大都督尹昌衡最後的歸宿...
    辛亥四川大都督尹昌衡最後的歸宿(四)​田聞一鄧小平指示:對尹昌衡要管1949年12月,成都和平解放了,同時畢業於四川大學的尹昌衡的二兒子紹堯夫婦,受東北大學招聘,即將去瀋陽就職;他們夫婦特意專程趕來西昌看望父親,並與之作別。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1期:攀枝花話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你覺得最難懂的四川方言是哪一種?有人說是攀枝花方言。真的有那麼難懂嗎?
  • 【方志四川•人物】葛麗平 ‖ 範鎮:四川華陽籍北宋文史大家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範鎮:四川華陽籍北宋文史大家葛麗平 一千年前的成都,在此任蜀守的北宋名臣薛奎機緣際會結識了一位18歲的青年才子。1範鎮,字景仁,成都華陽(今成都市雙流區)人。範鎮祖籍長安,唐僖宗時範氏一家為避戰亂而遷至成都華陽,至範鎮父親範度時方入仕,任蜀孔目官。然而,範鎮4歲時父親去世,7歲時母親也撒手人寰,範鎮在兩位哥哥範鎡、範鍇的撫養下長大。範鎮聰敏好學,一邊在哥哥們的悉心指導下學習,一邊受教於鄉先生龐直溫。
  • 趙抃的鐵腕柔腸
    應該說,趙抃集鐵面御史之「鐵腕」與恤民濟眾之「柔腸」於一身,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他都將這「兩手」幹得風生水起,各盡其妙,而這「兩手」的背後蘊含著他矢志報國、一心為民的深厚情懷。趙抃(1008—1084),字閱道,號知非子,衢州西安縣(今浙江衢州柯城區)人,出仕於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第14集:彭州話 河東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成都市郫都區望叢祠(郫都區攝影家協會 供圖,圖片來源:四川日報)以上的彭州話、都江堰河東話和郫縣話讀翹舌音的這部分字,不僅是讀了翹舌,而且有兒化。接下來要講的新都話,雖然有翹舌音這個特徵,但是韻母部分沒有兒化,比如「植zhi5樹」「chi5飯」等,和普通話讀音大致相似。最後來說說新都話。
  • 【方志四川•散文】袁徵 ‖ 五行銀杏綠滿天
    原創 袁 徵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五行銀杏綠滿天袁 徵兩千多年前,司馬相如在其《上林賦》中對銀杏樹作了最早記載:「長千軔,大連抱,誇條直暢,實葉葰楙。」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劉聰 ‖ 成都街道斜向成因再辨
    成都老地圖常有人調侃,成都是一個來了就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城市。為何成都老街道與其他故都皆不相同?這是近代成都形成的還是能追溯到古代的歷史傳統?在都江堰把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之前,這一地區的河流不光雜亂無章,而且時常改道(成都十二橋遺址據考證便是被河流衝毀)。由右表可知,除府河比較貼合街道朝向以外,成都古河道中最為重要的檢江、郫江、金水河、解玉溪,都和街道布局並不平行。所以,水系導向之說當可否定。
  • 【方志四川•紅色記憶】成都市祠堂街 曾經的地下黨秘密活動據點
    【方志四川•紅色記憶】成都市祠堂街 曾經的地下黨秘密活動據點 2020-11-02 0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