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視豐德引《一寸山河一寸血》 造《民族抗戰》

2021-01-09 搜狐網
一寸山河一寸血


  搜狐娛樂訊 2014年11月18日,中視豐德宣布與臺灣著名紀錄片導演陳君天就引進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版權達成合作共識。由中視豐德出資購買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大陸版權,由陳君天導演與大陸創作團隊,共同編輯、完成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版《民族抗戰》,並計劃於2015年10月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2014年6月19日,由陳君天導演團隊與大陸創作團隊共同創作完成的10集紀錄片《黃埔》,在深圳電視臺都市頻道首播,以強調個性人物與民間視角為創作主旨的這部紀錄片,回溯了那個年代黃埔人及中國人的悲愴與榮光,引起了觀眾和學術界的爭鳴。

  《一寸山河一寸血》是由臺灣著名製作人陳君天團隊製作,反映抗日題材的紀錄片。1995年9月9日晚上9點在臺灣華視首播,1996年7月播完,共42集。該片從1995年2月開始籌備,開播後邊播邊拍,紀錄片使用了大量歷史珍貴鏡頭,採訪了600多名歷史見證者。此前先後於1997年、1999年、2005年、2007年修改播出過《烽火六十年》、《山河歲月》、《大決戰》、《中日戰爭》共4個版本。這次由中視豐德買斷版權後,將進行第6次創作和修改,按照雙方約定第6次修改版暫定《民族抗戰》,專用於大陸播出,版權歸中視豐德所有。

  修改後的第6版《一寸山河一寸血》,又名《民族抗戰》,將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整個世界反法西斯勝利的大格局下,思考「個人的命運和民族的未來」。「全民族」、「大格局」和「國共合作」,將成為《一寸山河一寸血》再創作的關鍵詞和立足點。據悉該紀錄片將增加「情景再現」部分,增加新的人物採訪,體現「新的時代主題」和「新的時代精神」。

  據悉,中視豐德董事長王建鋒,2004年曾組織拍攝過大型紀錄片《尋訪健在老紅軍》,2013年組織拍攝過《二戰加拿大華裔老兵傳奇》,這次與臺灣著名紀錄片導演合作,引進、編輯《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版《民族抗戰》,是其主旋律情結和二戰系列人物紀錄片規劃的「前緣再續」。

  據悉,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版《民族抗戰》,將邀請著名紀錄片導演顏品、著名軍旅作家董保存和著名電視文藝評論家向兵加盟,陳君天先生擔當製作人,力爭真實再現「全民族抗戰悲壯的歷史畫卷」。全片擬編輯、完成32集,每集47分鐘,力爭2015年10月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http://yule.sohu.com/20141119/n406175003.shtml yule.sohu.com true 搜狐娛樂 http://yule.sohu.com/20141119/n406175003.shtml report 1502 一寸山河一寸血搜狐娛樂訊2014年11月18日,中視豐德宣布與臺灣著名紀錄片導演陳君天就引進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版權達成合作共識。由中視豐德出資購買紀錄片《

");}

相關焦點

  • 臺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將登陸央視
    原標題:臺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將登陸央視   4月6日下午,臺灣著名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總編導陳君天先生親臨嶽陽新牆河拍攝草鞋嶺抗日戰爭遺址。   草鞋嶺作為新牆河北岸突出的前沿警戒陣地,在抗戰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嶽陽市軍事志》、《嶽陽百年大事記》、抗戰時期第九戰區的《抗戰畫史》都曾提到在抗日戰爭湘北各次會戰中,草鞋嶺發生過多次激烈的戰鬥,頑強地抵抗了日寇的屢次進攻。   下午,陳君天導演一行冒雨參觀了戰壕以及中日和平友好學校等遺址並取景。據稱,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預計今年10月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 一寸山河一寸血,揭開八百壯士背後的抗戰之謎,這才是中國軍人
    自一戰前後,整個世界才算基本有了民族國家的概念。在此之前,將領是為皇帝效命、為君主效命、為諸侯效命,要不馬革裹屍,要不衣錦還鄉。戰士打仗,為的是報效朝廷,為的是封妻蔭子。但一戰之後,整個世界有了國家、疆域、民族等這些基本的意識形態,士兵作戰便有了真正的精神支柱。
  • 不忘國恥丨淞滬會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滬會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文/文匯報記者 付鑫鑫「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嶽飛的《滿江紅》,是四川抗戰老兵張文治最喜歡哼唱的一首歌。無數像張文治一樣的熱血青年,或暫停學業、或遠離妻子、或告別父母,跟隨軍隊,快馬加鞭奔赴抗戰一線,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拋頭顱灑熱血。如果沒有淞滬會戰,他們也許能繼續讀書,在家共享天倫之樂……然而,歷史不容假設。淞滬會戰中,中方共計70餘萬兵力投入戰鬥,時間持續近4個月,最終,傷亡約30萬人,真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 一寸山河一寸血,日軍實力強悍
    一寸山河一寸血,日軍實力強悍近些年來,在抗日方面的電視劇越來越多,而抗日的神劇更是叢出不窮,動不動就可以表演一個什麼手撕鬼子,甚至還有什麼八百裡開外槍斃一個鬼子的驚人語錄,更別提什麼飛天遁地各種抗日的手段。
  • 一寸山河一寸血 10萬中國遠徵軍「不能忘卻」
    即使不能叫出他們的名字,我們也會永遠緬懷所有在這裡戰鬥過的抗戰英烈 10萬中國遠徵軍「不能忘卻」  1937年7月7日、1942年5月、1945年8月15日……走進滇西抗戰紀念館,大廳地面上標註的一連串時間數字格外醒目。
  • 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戰期間中國民眾的民族意識
    就抗戰的事實言,持久的對日抵抗,激發了中國民族民族意識的成長,抗戰一般被認為是中國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催化劑。作為全民族反侵略戰爭,民眾的投入當然是這場戰爭最顯著的特徵,不過,抗戰期間,中國畢竟處於前近代發展狀態,廣泛的民眾的抵抗意識需要一步步生成。中國民族國家的表現和其他國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這是需要予以釐清的。
  •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熱土一抔魂
    他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回想過去的烽火歲月,金寨人民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為中國革命事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我們要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繼續前行,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塔位於革命烈士陵園中心,坐落在縣城梅山鎮的一個山崗上,是陵園的標志性建築。塔高24米,寓意著金寨地區1924年建立黨組織。
  • 一寸山河一寸血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動下,國民政府第二天發表了《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絕不放棄領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實行天賦之自衛權以應之。至此淞滬會戰一觸即發。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規模最大、戰爭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1944,松山,一寸山河一寸血,歷史上真實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每一頁,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個字後面都深深浸透著「一寸山河一寸血」。76年前的歷史,卻被我們耽擱了如此之久,才慢慢去重新認識,除去感動之外,更多的是愧疚,無言的愧疚。特別當看到日軍始終惦記松山的亡魂,他們甚至完整地記錄了每一個戰死的日軍的姓名,籍貫,軍銜和職務。
  • 一寸山河一寸血之「寸門虎將」,兒子拔劍自刎,父親絕食7日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抗擊日本的侵華戰爭之中,我們付出了多麼慘重的代價,雖然現在已無從可考,但我們不會忘記,例如父子兩代四位烈士,被譽為滿門忠烈的「寸門虎將」。
  • 一寸山河、一寸血,向駝峰航線的中美軍人致敬
    一寸山河、一寸血,兩國軍人在這條航線中用命換來了戰爭的勝利。無論中美現在關係如何,那個時代的美國軍人,也同中國軍人一樣,值得我們尊敬!
  •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一寸山河一寸血、三十萬英魂埋骨
    斃敵二百餘人,日軍暫退守城第五日,數日激戰,傷亡近半守城第六日,仲賢殉國,尚存百餘兄弟守城第七日,誓與寶山共存亡真可謂「血肉頭顱爭飛舞,一寸髮膚一寸土也正是因為淞滬會戰阻止了不可一世的日軍進攻的步伐,為聯合抗戰爭取了時間。淞滬會戰持續三個月,中國軍隊陣亡將士30萬,軍長1人,師長、副師長4人,團長28人,營長44人。因為武器上巨大的差距,很多部隊被艦炮成建制的殲滅了。代價是慘重的,但它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
  • 松山戰役:一寸山河一寸血
    在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14年抗戰史中,松山血戰是一場不能不提的重要戰役,松山戰場是滇西抗日主戰場。
  • 一寸山河一寸金 萬裡金甌萬裡血
    14年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東北抗聯的勇士們,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鐵蹄,面對民族的生死存亡,率先展開了誓死保衛家鄉、保衛祖國的局部抗戰。他們英勇頑強、堅貞不屈,用鮮血和生命為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 松山遺址:一寸山河一寸血
    靜靜佇立的「陸軍第八軍第一百零三師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墓碑前的白菊黃菊,隨處可見的交通壕、機槍掩體、暗堡,戰壕、彈坑,懸掛於樹的老照片和文字說明,講解員鮮活的講述……視角和聽覺的強烈衝擊下,我們仿佛嗅到了70多年前那場戰役的血腥味。
  • 留住民族滾燙的記憶——訪20年不懈拍攝抗戰紀錄片的臺灣電視人...
    原標題:留住民族滾燙的記憶——訪20年不懈拍攝抗戰紀錄片的臺灣電視人陳君天 臺北市八德路上一幢不起眼的老樓裡,「藏」著一間特殊的「抗日影像資料館」。6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幾乎一半用來擺放錄影帶,那是陳君天20年來在兩岸和海外採訪所得的「珍寶」。
  • 中視豐德版權大劇登陸亞太衛視 合同金額超億元
    中視豐德版權大劇登陸亞太衛視。網易娛樂6月16日報導 6月16日,中視豐德影視版權有限公司與亞太第一衛視傳媒集團在香港亞太衛視總部,籤署了《版權合作協議》,《滾滾紅塵》《頭牌》《楚漢爭雄》等12部國產優質大劇,將登陸亞太第一衛視。
  •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我們聆聽著湖大的抗戰歷史,作為為數不多堅持在戰區前線辦學的大學之一,湖大見證了太多太多青年學生、教師學者的堅持與堅守。敵方轟炸時期,一位化學系學生不幸受傷卻毫不懼怕,他說:「流血流在科學館,也是流得其所了啊!」下午與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院史館的志願者交流時,他告訴我們,當時很多學生走上戰場,擔負起軍隊醫療的重任,他的學長學姐們有的在一線,有的在後方,冒著紛飛的戰火,救死扶傷。
  • 鐵血抗戰—夏國璋
    正面戰場—夏國璋 七絕(新韻) 一寸山河一寸血, 全軍將士共存亡。 蕭蕭浙水連殺氣, 血奠沙場萬裡殤。
  • 銘記九一八:一個民族不必記仇,但絕不可忘恥辱!
    那可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九一八首先淪陷的不是東北的白山黑水,而是不抵抗的軍魂。不戰而退的恥辱,沒有堂皇藉口,唯有代代銘記。一個民族可以要求自己善,但不能允許自己弱,弱國無外交!侵略者所敬畏的,不是你比他善良,而是你比他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