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般的戰鬥友誼!一寸山河、一寸血,向駝峰航線的中美軍人致敬

2020-12-26 車情天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意日三國為首的法西斯國家對全世界發動的浩劫,當時日本除了與我國交戰之外,還開闢了太平洋戰線,兩線開戰,與中美進行交鋒。當時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可以說都在拼盡全力為世界大戰的勝利而戰。由於武器裝備的落後,當時盟軍對我國進行了支援。而中方和盟軍聯繫的通道就是一條橫穿中國和緬甸的公路,這條公路就此成為了日本人的眼中釘。

1942年夏天,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的日軍迫切希望能夠逆轉戰局,於是另闢蹊徑,將中國和盟軍的這條聯繫通道給切斷,導致中方不能夠接受盟軍的資源。日本此舉就是想斷了盟軍對中方的幫助,能夠快速在亞洲戰場取得勝利。當時美國總統羅斯福二話不說就直接下了一道命令:不惜任何代價,開通到中國的路線。

因為當時海陸已經沒有通道,因此只能夠開闢空中航線,於是著名的「鋁谷」——駝峰航線就此誕生。這條航線處於地勢海拔在4500-5500米的山谷之間,在長達800餘公裡的深山峽谷、雪峰冰川間。中美開闢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付出代價最大的一次悲壯的空運。從1942年到1945年整整3年時間,中國共飛行了8萬架次,美軍先後投入飛機2100架,雙方總共參加人數有84000多人,共運送了85萬噸的戰略物資、戰鬥人員33477人。

在這三年之間內,美軍共損失飛機1500架以上,犧牲飛行員近3000人。我國情況也不容樂觀,先後損失飛機48架,犧牲飛行員168人。如果說那個時代的中美之間有陰謀,也是政治家的陰謀。中國軍人和美國軍人之間只有兄弟般的戰鬥友誼。一寸山河、一寸血,兩國軍人在這條航線中用命換來了戰爭的勝利。無論中美現在關係如何,那個時代的美國軍人,也同中國軍人一樣,值得我們尊敬!

相關焦點

  • 臺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將登陸央視
    原標題:臺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將登陸央視   4月6日下午,臺灣著名抗戰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總編導陳君天先生親臨嶽陽新牆河拍攝草鞋嶺抗日戰爭遺址。   草鞋嶺作為新牆河北岸突出的前沿警戒陣地,在抗戰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嶽陽市軍事志》、《嶽陽百年大事記》、抗戰時期第九戰區的《抗戰畫史》都曾提到在抗日戰爭湘北各次會戰中,草鞋嶺發生過多次激烈的戰鬥,頑強地抵抗了日寇的屢次進攻。   下午,陳君天導演一行冒雨參觀了戰壕以及中日和平友好學校等遺址並取景。據稱,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預計今年10月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 中視豐德引《一寸山河一寸血》 造《民族抗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  搜狐娛樂訊 2014年11月18日,中視豐德宣布與臺灣著名紀錄片導演陳君天就引進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版權達成合作共識。由中視豐德出資購買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大陸版權,由陳君天導演與大陸創作團隊,共同編輯、完成紀錄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版《民族抗戰》,並計劃於2015年10月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 一寸山河一寸血,日軍實力強悍
    一寸山河一寸血,日軍實力強悍近些年來,在抗日方面的電視劇越來越多,而抗日的神劇更是叢出不窮,動不動就可以表演一個什麼手撕鬼子,甚至還有什麼八百裡開外槍斃一個鬼子的驚人語錄,更別提什麼飛天遁地各種抗日的手段。
  • 一寸山河一寸血,揭開八百壯士背後的抗戰之謎,這才是中國軍人
    ·一寸山河一寸血提到淞滬會戰,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蔣英的父親,錢學森的嶽父蔣百裡先生。在這位留學世界各國的大戰略家的指導下,他提出了對日【持久作戰】的長遠戰略布局。在戰略上,中方集結了75萬大軍以必死之心全面壓向了日本陣地。而日本錯誤地估計了中國的抗戰決心,採用的是添油戰術,加上彈藥補給不足,日方在整個會戰中死亡大約10萬人。在整個淞滬會戰中,最多時每天犧牲的人數以萬計。
  • 不忘國恥丨淞滬會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滬會戰 一寸山河一寸血文/文匯報記者 付鑫鑫「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嶽飛的《滿江紅》,是四川抗戰老兵張文治最喜歡哼唱的一首歌。淞滬會戰中,中方共計70餘萬兵力投入戰鬥,時間持續近4個月,最終,傷亡約30萬人,真正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在1937年開始的八年抗戰中,300萬川軍出川抗戰,64萬餘人傷亡,參戰人數之眾、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首。在大陸倖存的20多位淞滬會戰老兵中,張文治只是其中一位,講述他的故事,是為讓大家回溯歷史,撫慰傷痛,以史為鑑。
  • 1944,松山,一寸山河一寸血,歷史上真實的「我的團長我的團」
    他是這場戰事之中犧牲的第一個軍人。每一個犧牲都是有其價值的,同樣值得我們後人銘記。兩天裡看完這本書。每一頁,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個字後面都深深浸透著「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山河一寸血系列徐州會戰(上):滕縣保衛戰有多慘,川軍血戰4天3000官兵殉國我每個月會向粉絲推薦
  • 一寸山河一寸血之「寸門虎將」,兒子拔劍自刎,父親絕食7日
    「一寸山河一寸血」,在抗擊日本的侵華戰爭之中,我們付出了多麼慘重的代價,雖然現在已無從可考,但我們不會忘記,例如父子兩代四位烈士,被譽為滿門忠烈的「寸門虎將」。
  •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熱土一抔魂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省金寨縣調研考察,霏霏細雨中他向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瞻仰金寨縣紅軍紀念堂,參觀金寨縣革命博物館。他深情地說,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在敵人的殘酷迫害、血腥鎮壓、威逼利誘下,廣大黨員、群眾大義凜然、誓死不屈,在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面前,捨生取義、視死如歸。   「犧牲奉獻」是這種高貴品質的顯著特徵。金寨地區10多萬英雄兒女參軍參戰,絕大多數血灑疆場,是全國第二將軍縣。新中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的有11000多人,佔安徽省烈士總數的五分之一,可謂是「家家有紅軍、戶戶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
  • 一寸山河一寸血 10萬中國遠徵軍「不能忘卻」
    「這是日軍當時做細菌實驗的器材,騰衝有不少村民死於日軍細菌彈……」  「這是日軍活體解剖用的手術臺,綁在上面的人還是活著的啊……」  「還有這段黑白視頻,記錄了日軍殘忍地將無辜村民投進桶裡的沸水中,桶底還在用火燒……」  實物、影像、圖片等史料把人拉回到那個「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戰爭年代,歷史因此變得可感、可觸。
  • 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滬會戰於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為期三個月的慘烈戰鬥,中國軍隊以傷亡約30萬人慘重的代價激戰日軍傷亡4萬餘人慘敗,最終日本獲勝,上海淪陷!但是最終還是粉碎了日本狂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 小說|《他從火光中走來》耳東兔子軍婚作品,一寸河山一寸血
    這部小說將小情與家國大愛融合在一起,男主與女主雖然經歷了誤會,但是兩個人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這本小說有些關於軍人的情節非常熱血,簡直讓小編熱血沸騰,恨不得去從軍,保家衛國,非常喜歡耳東兔子的這種文風,話不多說,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小說吧!
  • 為英雄驕傲,向英雄致敬!——屹立喀喇崑崙的邊防戰鬥英雄
    他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他們用生命捍衛守候面對來犯之敵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他們英勇戰鬥祖國的山河一寸都不能丟>讓我們記住英雄的團長祁發寶記住犧牲的英雄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向英雄致敬!姐姐眼中的陳祥榕:「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陳祥榕自己這樣記錄了一次戰鬥:「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看到陳祥榕寫下的戰鬥口號「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班長問:「你一個『00後』的新兵,口號這麼『大』?」
  • 一寸山河一寸金 萬裡金甌萬裡血
    而這100位英烈與日本關東軍殊死戰鬥中的英雄事跡,還不是他們戰鬥經歷的全部,只是他們所經歷的幾次戰鬥中的數個片段。但就是這些橫切下來的幾許片段,已足以讓我震撼,更讓我心馳神往,恨自己晚生數十年而不能與這些英烈同生共死,馬革裹屍於白山黑水之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東北抗聯的抗戰史,不但揭開了中國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也書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章。
  •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為什麼短棍還是如此受到大家喜歡?
    在傳統武術中,十八般兵器各有各的優點,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兵器的優良決定在戰場上生死,所以戰場上無論是將軍還是普通士兵,對兵器的選擇十分重視,像張飛丈八矛,關羽的大刀,呂布的戟,趙雲的槍,都是聞名天下的兵器,為什麼有一寸長,一寸強的說法?
  • 抗戰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一寸山河一寸血、三十萬英魂埋骨
    滬會戰始於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投入的兵力共約一百萬。日軍投入八個師團兩個旅團約二十餘萬人。中國軍隊投入148個師及62個旅共八十餘萬。
  • 松山遺址:一寸山河一寸血
    殘陽如血,松濤陣陣,我們徜徉其中,耳邊仿佛響起了廝殺聲……三騰衝,國殤墓園忠烈祠,黑色石板上鐫刻著收復騰衝戰役中20集團軍9000多陣亡將士的姓名。我們列隊向英靈三鞠躬,依次獻上黃菊。1944年5月,中國遠徵軍第20集團軍開始騰衝反攻戰。8月14日,突進市區,展開激烈巷戰。
  • 松山戰役:一寸山河一寸血
    筆者對中國遠徵軍滇西抗戰史一直比較著迷,在跟隨單位領導同事赴雲南保山徵集抗戰史料之際,走進松山戰場,實地感受那場血與火的較量,追憶那段悲壯慘烈的抗戰歷史,體會捍衛國家每寸山河之不易。松山無松——戰爭有多殘酷聽當地的講解員說,松山因長滿松樹而得名。現在走進松山,滿眼蔥翠,枝繁葉茂。但在1944年,戰爭後的松山寸草不生,鮮血盡染。
  • 中國一寸都不會讓——歷次中印邊境衝突簡介(上)
    印軍8時零7分,首先開槍並投擲手榴彈,向印軍喊話的中國連長李彥成當場中彈犧牲,6名戰士負傷。解放軍隨後反擊,7分鐘後戰鬥結束,擊斃印軍官兵67人,用四零火箭筒摧毀印軍在中國境內設置的7處工事。8時15分,印軍敗逃,解放軍未出境追擊。印軍炮兵第十七旅隨即大規模炮擊。經軍委批准,中國炮兵第叄0八團組織30餘門八二迫擊炮和一二0迫擊炮還擊。
  • 「你一寸,我一寸,寸心連城萬裡城」感恩天使活動完美收官
    ,20多萬人築成了10527.84裡心的長城,以最優異的成績向援助湖北最美「逆行者」們表達了中小學生們的心意。我們號召廣大同胞們,保持持之以恆的奮鬥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區委決策部署,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繼續弘揚「疫」往無前的戰鬥精神,爭取把拖下的進度「搶」回來,把排定的任務「緊」起來,把創新的火力「燃」起來,為戰疫情促發展「兩戰全勝」撐起半邊天。希望我們得參與,能讓各位積極在日後投身各項事業,綻放精彩人生!」
  • 【幹警文苑】有一寸光發一寸熱
    【幹警文苑】有一寸光發一寸熱 2020-12-16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