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100萬頭海鮮豬項目正式落戶北海市

2020-12-22 搜豬網

  11月27日上午,北海市銀海區牧原100萬頭海鮮豬(一期)項目正式落戶銀海區。

    據了解,該項目將建設成年出欄100萬頭規模生豬的養殖基地,主要包括豬舍、飼料加工車間,以及配套的生活區、附屬設施、支農管網、無害化處理區等,打造「養殖—沼肥—種植」為一體的循環經濟養殖基地。

    項目簡介

    據了解,該項目將建設成年出欄100萬頭規模生豬的養殖基地,主要包括豬舍、飼料加工車間,以及配套的生活區、附屬設施、支農管網、無害化處理區等,打造「養殖—沼肥—種植」為一體的循環經濟養殖基地。

    區委書記遊君宇在致辭中代表銀海區委、區政府對項目的順利開工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各部門大力支持下,銀海區經濟社會邁上了發展快車道,為企業投資創業帶來了新機遇,但同時也對我們服務重大項目發展,強化工作執行提出了更高要求。銀海區將以牧原100萬頭海鮮豬項目開工建設為契機,對標一流,以最優營商環境,全力推動項目早日落地投產。

    近年來,銀海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產業大招商三年行動計劃的部署要求,紮實踐行「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產業發展思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擴大招商引資成效,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打造銀海區「兩蛋一豬一牛(奶)一世界」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牌。

    目前,蛋雞項目已經投產,果蔬大世界發展勢頭強勁,蛋鴨、維記奶項目落地在即。牧原海鮮豬的正式開工,將真正把「兩蛋一豬一牛(奶)一世界」品牌中「一豬」的名號填補上,有效推動鄉村振興,引領特色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魅力銀海


相關焦點

  • 牧原集團1000萬頭養豬項目涉佔農地 南陽市政府:停建相關項目並...
    8月28日,有媒體報導稱,南陽市政府對牧原集團佔用1600畝農田建養豬場一事進行了通報,停建牧原集團相關項目,並成立專題調查組,全面調查核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媒體報導的牧原集團是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SZ)的控股股東。上述佔用農地項目是牧原集團的「百場千萬工程」一部分。
  • 月薪過萬招「豬倌」的牧原股份,現在怎麼樣了?
    報告期內,牧原股份銷售生豬1025.33萬頭,其中商品豬867.91萬頭,仔豬154.71萬頭,種豬2.71萬頭;實現營業收入202.21億元,同比增長51.04%,其中生豬銷售收入佔比97.07%。牧原股份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61.14億元,同比暴增1075.37%。
  • 違規佔1.5萬畝農田建豬場背後:牧原股份逐利 建成將帶來200億利潤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0.33億元,同比增加193.7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84億元,同比增加7026.08%。 趁著豬價紅利大規模擴張的企業不僅僅是牧原集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建規模豬場投產累計已達9093個。
  • 昔日養豬佬,半年賣豬678萬頭,淨賺108億,追趕馬雲或將成新首富
    1992年,秦英林建立了牧原養殖場 ,他買了22頭豬進行養殖,然而,這22頭豬全都因病而死,秦英林創業的一腔熱血,被澆得冰涼。 後來,不服輸的秦英林,對原有的養殖方案進行調整優化,不到2年的時間,養殖場已有了2千多頭豬。秦英林的養豬事業,才正式發展起來了。
  • 牧原股份有多賺錢?賣一斤豬肉或淨賺9元 淨利率比肩茅臺
    不過這份業績預告並沒有公布牧原股份全年的營收,但牧原股份每月都會公布生豬銷售簡報。根據牧原股份2019年10月、11月、12月的銷售簡報,2019年10月牧原股份生豬銷售頭數、銷售收入分別為74.35萬頭、27.28億元;11月這兩個數字分別為75.11萬頭、 28.41億元;12月這兩個數字分別為82.72萬頭,銷售收入28.16億元。
  • 溫氏、牧原、華統、羅牛山、禾豐、雙匯、聖農……
    (來源:溫氏股份) 牧原股份截至2019年底母豬存欄逾200萬頭 牧原股份在其最新的生豬銷售簡報中透露,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能繁母豬存欄為128.32萬頭,後備母豬存欄約72萬頭,合計達到200萬頭以上。
  • 我長期滿倉滿融(1000多萬股)長期持有牧原股份理由是什麼?
    2、牧原股份截止到2020年年底可以建成養豬設施(豬舍)5,000萬頭(這些都是牧原股份董秘秦軍在投資者溝通會上透露的。來自於牧原股份官方)。隨著時間推移,2021年還有相當一部分養殖設施可以建設完工並且投產。
  • 新希望、牧原、正邦、溫氏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豬...
    i8v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新希望集團、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溫氏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
  • 牧原股份: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第二次修訂稿)
    釋 義 本預案中,除非文義另有所指,下列簡稱和術語具有如下含義: 本公司、公司、發行人、牧原股份 指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指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會 監事會 指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 股東大會
  • 農曆豬年上市豬企真的飛上天了,龍頭豬企加碼生豬養殖項目
    數據顯示,溫氏股份(300498)維持行業龍頭老大地位,2019年銷售肉豬1851.66萬頭,收入395.45億元,銷售均價18.79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16.95%、20.03%、46.57%。牧原股份(002714)位列其後,2019年銷售生豬1025.33萬頭,收入196.61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6.88%、48.17%。
  • 庖丁解豬:去年牧原股份「顏值爆表」高毛利成因,今年將如何表現
    本文聚焦:1、牧原股份逆天的高毛利率是如何形成的2、牧原股份今年的產能預測3、對豬周期的看法4、牧原股份產業鏈向下遊屠宰行業延伸5、除了牧原還看好哪個豬企從今年9月份開始生豬養殖企業出現一波不小的調整,我在10月中旬發布的「豬周期」反轉大變天?
  • 牧原股份手握204億,一季度卻舉債79.34億,「母豬股王」在憋啥?
    來源:花朵財經文|花朵財經去年A股有句話,叫「得母豬者得天下」,其實今年同樣如此,二師兄肉價依然高企,以牧原股份為代表的豬養殖業賺得盆滿缽滿。牧原股份竟然能到板上前三名,截至7月6日,牧原股份市值3297億元,僅次於立訊精密和海康威視。同日牧原股份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前二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5億―110億元,僅僅是上半年的利潤就超過去年全年的利潤61.14億元近一倍!而在去年同期,這個數字還是虧損1.56億元,牧原股份這次的同期扭虧為盈稱得上是A股最漂亮的一家。
  • 景泰牧原生豬養殖項目第三分場預計10月底投欄運營
    甘肅景泰牧原10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第三分場各項建設進展順利,預計10月底正式投欄運營。  甘肅景泰牧原三場生豬養殖建設項目於2020年3月在景泰縣草窩灘鎮新建村正式開建,該項目佔地426畝,總投資10518萬元,主要建設有:保育舍、育肥舍、懷孕舍、哺乳舍、後備舍,以及辦公樓、宿舍樓、餐廳等相關生活、附屬、治汙設施。
  • 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 正邦科技董秘漲薪一萬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養豬業跳槽指南: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正邦科技墊底董秘漲薪一萬五前景,等於「畫餅」,不如真金白銀來的實在,老闆要捨得砸錢,員工才會賣力幹活……去年,得益於豬價的爆發,各家養殖企業賺的盆滿缽滿,200%的利潤增幅幾乎成了起步價
  • 牧原股份: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牧原股份: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修訂稿)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00:15:47&nbsp中財網 原標題:牧原股份: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證券代碼:002714 證券簡稱:牧原股份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 (修訂稿
  • 牧原股份年內迎二次解禁 河南隱形富豪現身
    而在歸母淨利潤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碰上了豬周期概念,養豬大戶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和正邦科技(002157.SZ),包攬前四名。豬肉價格上漲也直接拉升了這些公司的股價,其中牧原股份已突破兩千億市值大關,成為豬肉股龍頭。
  • 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等五家公司前十一月賣豬數據對比
    我們先來看五大公司2020年11月生豬銷量:(其中溫氏股份統計口徑為毛豬和鮮品;其它四家公司包括肥豬、仔豬和種豬)11月,在生豬銷量上的幾大突破包括:牧原股份首次實現月度銷量超200萬頭;新希望月度銷量大超正邦科技,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份生豬銷售簡報
    原標題: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份生豬銷售簡報   本
  • 牧原股份2020年一至三季度利潤表:本量利分析
    來源:雪球$牧原股份(SZ002714)$牧原股份2020年一至三季度利潤表:本量利分析牧原股份20年三季度報表出來了,銷售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234%;股東淨利潤209.9億元、同比增長14倍,取得傲人的逆天成績!
  • 科普| 你知道中國人一年要吃掉多少頭豬嗎?
    旨在通過兩大平臺,五大中心建設,有效解決豬&肉長期周期性劇烈波動問題,提升四川生豬產業核心競爭力。  該市場項目通過四川三臺縣委政府招商引資,落戶全國生豬調出大縣-三臺縣。由國家生豬市場總部、鐵騎力士集團及三臺縣政府整合各方技術、產品、市場、政策資源按照國家級生豬交易市場總體戰略以及「政府引導扶持、社會主體投入、企業市場運作「原則建設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