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製品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材,不僅營養價值高,價格也比較低,所以在家家戶戶餐桌上,經常能夠見到,豆製品的種類也有很多種,有豆腐、豆皮、腐竹、油豆腐,還有一種豆腐,吃起來口感最為嫩滑,而且價格也便宜,一塊錢就能買一塊。
豆腐別再買了!準備一把黃豆,不用滷水不用石膏,教你在家做豆腐
豆腐在外面很容易買到,但是外面的豆腐很多都是用滷水或者石膏製作而成的,經常吃的話對身體不好,那麼想吃豆腐了該怎麼辦呢?大家也別再買了,準備一把豆子,就能要做豆腐,而且不用滷水也不用石膏,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製作豆腐。
豆腐的製作方法
食材:黃豆150克,內酯3克,清水1200毫升。
準備一個大盆,先把黃豆清洗一下,把漂浮在水面上的乾癟黃豆撈出丟掉,然後雜質洗掉,把黃豆撈出來,重新放進盆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上一晚。夏天泡的時候注意要換水,要不然黃豆會變質發酸。
把泡好黃豆清洗乾淨,瀝乾水分,放入豆漿機裡面,然後加入1200毫升的清水,然後使用果汁功能打上3遍。豆漿的出漿率會非常的高,而且打3遍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準備一個細紗布,把打好的豆漿倒進紗布裡面過濾,豆漿會更加的細膩,然後放進鍋中開火煮,煮開之後轉小火再煮上3分鐘左右,在煮的過程中要不停地攪拌,以免豆漿溢出來或者粘鍋,在煮的過程中,有浮沫的話,把浮沫撈掉。
等煮好之後關火,等上1~2分鐘左右讓它放涼。豆漿最好的溫度是在85度左右,最好買一個測溫器,沒有的話關火後放上1~2分鐘,也能夠讓它到達適應的溫度。
在等豆漿放涼的時候,可以準備內酯了,把3克的內酯用30毫升的溫水化開,然後把水倒入電飯鍋的內膽裡面,把溫度正好的豆漿衝進去,然後把浮沫撇掉,蓋上蓋子保溫20分鐘。
保溫好了之後,豆漿就凝結了,這時候豆漿非常的嫩,就是豆腐腦,如果要製作豆腐的話,還要多加幾道工序。準備好一個能讓豆腐濾水的工具,就是在盆上面放一個能漏水的工具,然後上面放一個能漏水的盒子,豆腐要放在盒子裡面,然後擠壓豆腐,所以盒子要能夠漏水的。
在上面的盒子裡面鋪上紗布,然後把電飯鍋裡面的豆腐腦一勺勺挖進來,不用怕碎,因為等會兒還要壓豆腐的,全部裝好之後,把紗布蓋在豆腐上面,然後上面放重一點的東西壓豆腐,越重越好。
發現紗布表面變幹之後,就能夠把豆腐取出來了,如果想吃嫩一點的豆腐,可以早點拿,想吃老一點的豆腐,可以多壓一會,差不多才1~2個小時就可以啦。
小貼士
在做豆腐的時候要把黃豆打碎,所以家中最好準備好機器,有破壁機的話可以用果蔬功能打成漿,用豆漿機的話,可以用果汁功能打成豆漿。
我們的這個豆腐可以在家庭製作,既不用石膏,也不用滷水,只需要準備好內酯就可以了,內脂也很容易買到,在超市和市場或者網上都有出售。
以上都是豆腐的製作方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在家中學習製作,如果有更好製作豆腐的小技巧,歡迎大家在評論留言,與其他讀者朋友一起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