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下一首詩,雖全詩恣意灑脫到極致,讀起來卻盡顯歲月靜好

2020-12-14 小鳳論人文

我們應該經常能夠聽到一句話「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罷了」。歲月靜好這個詞總給人一種徜徉在靜謐時光裡面的愜意感。有人為爭名奪利而選擇地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不停地旋轉;有人卻喜愛喝著咖啡、看著書的淡泊生活;更有人願意一輩子都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操勞……無論選擇哪種生活,我們的心目中總有對歲月靜好這種生活的羨慕。

李白是我們很熟悉的大詩人,他的性格灑脫,總是喜歡恣意淋漓地喝著美酒。李白的詩作大都是不慕權貴,抒發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詩中所選取的意象大多數都很是壯闊、雄渾,給人一種大氣凜然的酣暢淋漓之感,「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讀起來就很暢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是他樂觀、瀟灑的見證。李白還寫過一首詩,這首詩雖然也李白豪放飄逸的寫詩風格在裡面,但是還是給人一種歲月靜好的舒適感,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首詩吧。

清平樂·畫堂晨起 李白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首句「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寫作者早晨起得很早只為了觀看雪景。第一、二句簡潔交待了時間、地點、事件,也照應了詩的題目。緊接著運用了景物描寫,寫潔白無瑕的雪下落時的美麗場景,「高卷」這二字讓人聯想到李清照的那句「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二字說明作者此刻想要看雪的興致之高,也表現出作者此刻內心的喜悅之情。「遠迷」二字是指當時的雪下得遠近迷漫、迷濛,到處都呈現出一片蒼茫迷離的皓色。

「引爐紫」是說雪花飛揚的氣勢使得火爐裡面的青煙沸騰,「生玉佩」是說晶瑩剔透的雪紛紛揚揚的雪下在地上看起來像是掛滿玉碾。這句詩對雪花的喜愛之情早就不言而喻了。

最後一句滿是李白寫詩風格中呈現出的豪氣和灑脫,「天仙狂醉」「把白雲揉碎」這裡很是具有新奇的想法,構思奇崛、很是新奇的想法,讓讀者讀完後也大讚李白的神奇構思,驚人駭俗而又極舍情理,這正是體現李白風格的浪漫主義。一個「狂」字也突出更加突出李白的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無畏精神。

總結: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自然景觀值得們前去觀看,看天空中的雲捲雲舒更能夠使內心更加愜意,也讓我們更加熱愛自然中的美。為夢想不懈拼搏固然是重要的,但有時候也要適當地停停自己爭名奪利的腳步吧。注意大家還知道哪些給人歲月靜好感覺的詩詞?可以在評論區討論一二。

喜歡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記得關注筆者哦!

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李白夜遊寺廟,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有天馬行空的美
    李白有太多浪漫經典的詩篇,讀來膾炙人口,給我們留下太多美的享受。的確李白就是盛唐時代的神仙,他是仙人 ,千年過後再次品讀,白衣秀士的翩然神採依然立現眼前。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夜晚遊覽寺廟寫下的詩,這首詩寫得雖然語言簡單質樸,讀來卻生動形象,還有著率真、可愛的形態。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平生不懂孤獨,才懂孤獨,便已深入骨髓
    一直以為李白總是那樣瀟灑恣意,狂傲不羈,浪漫如仙。可是當我再次讀到他的《獨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灑脫飄逸的仙人也有孤獨落寞之時。
  • 李白最浪漫的一首詩,開篇便驚豔了,一句便讓你見識什麼叫真愛
    眾所周知,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他不僅為人豪放飄逸、放蕩不羈,就連他的詩歌都會給人們一種狂出天際的感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被李白折服的原因,正是他的那種「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精神,讓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上真性情的李白,也被他的這份灑脫所感染。
  • 李白整日醉醺醺,對妻子心有愧疚,於是寫下一首詩道歉
    後來如何我們無從知曉,但是接下來李白在這裡又娶了他第3個妻子,這位女子並沒留下姓氏,但是她給李白生了個兒子,然而不到5年,她也因病離世。李白又去了開封,並在這裡娶了他最後一位妻子孫氏,也是一位宰相的孫女,然而在安史之亂中,他因為站錯了隊伍,最終被流放。雖被赦免,可他卻並沒有回去找宗氏,這段婚姻最終也是無疾而終。
  • 李白在27歲時寫的一首駢文,灑脫而又充滿哲理,不愧是詩仙所作
    李白是四川江油人,在他27歲那年,開啟了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漫遊之旅,在這期間,他結識了很多朋友,也蹉跎了很多歲月。我們知道,李白在湖北安陸待了很多年,這是他一生中非常平靜的一段歲月,在此期間,他或在山間讀書、或邀請朋友談詩作賦,真是愜意至極。
  • 歐陽修的一首了冷門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舒適淡雅到極致
    而歐陽修就是寫下了《醉翁亭記》。除此之外,才華橫溢的歐陽修曾經還寫過一首詩,這首詩並不像他的《醉翁亭記》那般出名,但其中所描繪的場景卻依然舒適,讓人想要一讀再讀。這首詩是《採桑子》中的一首。歐陽修·《採桑子》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他曾多次去宣城,城中有位善於釀酒的老師傅紀叟,李白與其私交甚好,在其過世後,還寫下一首詩《哭宣城善釀紀叟》,「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還有,當時汪倫,涇縣一普通農民,為何能邀請他李白?就是因為他的邀請信正中李白的下懷,「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 二流詩人很特殊的一流邊塞詩,讓人感不到一絲殺氣,只覺歲月靜好
    讀邊塞詩,總能讓人感受到邊塞將士的滿腔豪情,以及邊塞那種壯美、悽然的景象,然而,能讓人讀來頓覺歲月靜好的邊塞詩,還真是不常見,但是相信大家都讀過或是聽過一首傳頌千古的邊塞名詩,那便是王翰的《涼州詞二首·其一》。
  • 是莽夫也是歪詩奇才,曾主動挑戰李白,一首打油詩讓人從頭笑到尾
    作為一位沙場莽夫,張宗昌從小不識幾個大字,成名成將後為了讓自己顯得能文能武,便請了幾位老先生來教自己寫詩,沒想到正統詩沒學會,卻學成了一手好打油詩。其中最經典的一首名叫《詠雪》,這是張宗昌為挑戰詩仙李白所作。當年李白寫了首詞名叫《清平樂·畫堂晨起》,全詞如下: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 李白最為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很多詩人在描寫邊塞沙場戰爭的時候,心底必然是希望自己一方可以大獲全勝,極少有詩人能夠做到在敗仗過後依然能夠將雖敗猶榮的那種英雄豪氣描寫出來。今天小赫赫就為大家介紹一首「詩仙」李白最為霸氣的詩,全詩雖然描寫了一場敗仗,但是從中我們依然能夠讀出英雄氣概,讀出不畏一時的兵敗,敢於再次拿起武器與敵人對抗的慨然之氣。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說到唐代最負盛名的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生前還曾用「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句話來形容李白,他的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他的作品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氣勢。詩的後兩句,李白的思想逐漸的飄渺起來,「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如果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的飄飄仙子,也應該是月下瑤臺中的驚豔仙女吧。讓人驚奇的是,李白的整首詩用詞如此誇張,但是讀起來卻並不讓人覺得雍容華貴,反而給人一種素淡的感覺。
  • 李白很有意境的一首詩,通篇意境優美如詩如畫,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李白在長安沒有生活多久,其實也是看透了,他很清楚不可能會有機會,於是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開長安,開啟了他一生中最漫長的旅行,去到各地遊山玩水,空閒時偶爾寫寫詩,也正是這種無欲無求的人生態度,讓他的作品很浪漫,無論是寫景,還是抒發內心的情感,那都是與眾不同,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也讓作品美得如詩如畫。
  • 李白在酒席上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贈別詩,只有短短的幾句但很傷感
    正是由於在長安沒有受到重用,李白於是開始了四處遊歷,所以他為很多地方寫過作品,尤其是他的贈詩,寫得最為深情。四處漂泊的生活,也讓李白增長了見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更加的深刻,特別是他的這首經典的贈別詩《金陵酒肆留別》,顧名思義,這首詩正是寫於金陵酒館,當時他正要離開金陵去往揚州,於是信手拈來,寫下這麼一首感人肺腑的詩作,以此告訴了朋友,自己將要離開了,可是又依依不捨,所以通篇也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
  • 李白寫給妻子的一首詩,20個字,滿滿都是對妻子的心疼
    網上有一句話:嫁人不要嫁李白。這是為什麼呢?作為我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李白瀟灑飄逸,才氣沖天,他背後的女人是怎樣的呢?隱娘讀到一首李白寫給妻子的小詩,只有20個字,卻飽含丈夫對妻子的歉意。這首詩就是李白的《贈內》。《贈內》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古時,稱妻子為內子、內人。
  • 李白最壯志凌雲的一首詩,初生牛犢不怕虎,開篇14字豪氣沖天
    李白的大名,早已是家喻戶曉,作為我國詩歌史上的最高峰,他一生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詩篇,或盪氣迴腸、或恣意放縱、或俠骨柔腸。不過在青年時期李白就破為豪邁,有著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本期筆者為大家帶來的就是李白在青年時期作的一首詩,開頭14字便已是豪氣沖天、名傳千古!《上李邕》-(唐-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時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 唐伯虎「天命」之年,寫了一首最狂的詩,桀驁不馴,技壓李白
    期間所寫的詩作大多是灑脫肆意的生活狀態,最具代表的就是《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唐伯虎的這一分酒氣,與李白有些相似。「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他像極了李白,還有魏晉時期的曹植。
  • 李白不服唐人崔顥《黃鶴樓》,遂寫下了一首詩,千百年來難分優劣
    說到武漢,就不能不提到黃鶴樓。相傳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到唐代時已具規模,後來更屢遭戰火銷毀,數次重修重建,到如今更是有了「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而說到黃鶴樓,唐人崔顥寫下的一首流傳千古的《黃鶴樓》則必然無法繞過。崔顥生在盛唐,早年間的詩作浮豔輕薄,後來他漫遊邊塞,詩風也因此一改穠豔,而多了些許風骨。這首《黃鶴樓》據說便是他漫遊到湖北武昌時所寫。
  • 李商隱的兩首詠雨詩,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
    例如李白、杜甫,一個是盛唐的代表,一個是衰唐的代表,兩人合璧便是一個大唐!李商隱雖然不及李杜,但其詩文對後世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他留下來的古詩與眾不同,總給人獨特的美感,例如,李商隱曾寫下兩首詠雨的詩詞,但全詩無一雨字,卻把「雨」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倍感震驚!各位,你們知道這兩首詠雨的詩名分別是什麼嗎?
  • 李白的這首詩,採用獨特的格式,把悲秋和相思寫到了極致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白的《三五七言/秋風詞》,這首詩的獨特之處,從詩的題目中就可以看出來。三五七言,指的是詩的格式,全詩只要滿足前兩句每句三個字,三四句每句五個字,五六句每句七個字即可。別出心裁的格式,讓人讀起來另有一番滋味,隨著句中字數的增多,詩人的相思之情愈發濃厚,藝術感染力也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