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膾炙人口,愛好者眾多。要實現健身的目的,需入太極之門;通曉太極陰陽之理,順應天道、知行合一,才能使得健身效果事半功倍。
列子言:「一體之盈虛消息,皆通於天地,應於萬類。」是說:人的生存和死亡、身體強弱盛衰,與天地是有密切關聯、與萬物是互相適應的。太極拳講求「以武入道、拳法講求自然、通透。這是養生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強調順應天時、道法。
日出而作
太極拳是一種健康的運動,選擇一天裡最佳的時間健身,對於健身愛好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有意識地安排時間,順應自然規律健身,積累一段時間後結果大不一樣。比如說黎明即起、日落而息。
而生活中很多的時候是不允許按照我們的計劃行事的,那可如何是好? 應該在「一段時間」之內,安排好一切,採用有力的態度執行自我修煉計劃。使得一定時間之內自己的身體是朝著健康的方向行進的,逐漸增加健康健身時間。如果說「一段時間」也沒有,那是矯情或懶惰。
聞雞起舞
在選擇健身的同時,你也選擇了學習。學習什麼呢?學習技術、方法和知識,太極拳鍛鍊的目標之一就是「知行合一」。
太極拳講究「形神意勁,周身一體,內外相合,天人合一」的運動理念。天意即是道法,道法自然;然而人有獨立個性,與自己相向而行的道法才是正道。
形神意勁
《西升經》說:「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
「形體」和「精神」是構成生命的兩大要素,二者缺一不可。《論六家要旨》指出:「夫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斃。」因此要取得如意的健身效果,已達到健身、養心的目的,非從形與神(身與心)兩方面著手不可。
應該怎樣「形、神」兼顧呢?首先,要規範、定型拳架以求逐漸入裡。
形神兼顧
有的愛好說『道法自然』,我就隨意而為就對了!這樣想對於初學者來說,大錯特錯。事實皆陰陽,走路有順序。用一句最通俗的話來說:拳法中,你不知道什麼是不自然,根本做不到自然。所以初學者要注重外形的定型,堅持已久,定型逐漸成為養成,就離著「自然」不遠了。
「而單純地追求外形是否正確呢?肯定不對。要形神意勁並存的體驗,才是入門。」形者生之具也」,意思是說:身體是神的載體。修煉外形就是練身體,練好身體則神意勁俱生。而逐漸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不僅僅是追求拳意,而是養生之法。達到修身養性的鍛鍊目的是絕大部分愛好者的追求。
拳法自然
「閒心勞形、靜神默想,遊心虛靜、委慮無欲、和心少念、靜心損慮」。在有了基本的理念和方法之後,就是堅持和科學安排了。
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清靜為天下正。太極拳的動靜結合,陰陽相濟也揭示和提醒學練者要由表及裡,層層進階。學習心、意、氣、力的充分協調統一是個修煉的過程。
太極
但見拳意自然,似與天地融合,心神淡定,不見人間是非。此念不是脫離現實,而是進入太極拳境界的意識引領之法。如此,才能曉理貫通。
最後就是練養結合,知行合一了。一味地消耗體力,形散神潰。殫精竭慮,耗神廢體。事物是相輔相成的,在太極拳健身運動中,要想實現身心的雙豐收,必是形神意勁,,動靜結合,練養協調,知行合一的結果。
關注春寶太極、健身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