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承認學習主要靠天賦,而強調努力和方法?

2020-12-11 江右老王

格物致知,這是先賢們提醒我們的,告訴我們生存的真理。

首先我們了解什麼是天賦,天賦是指天資,資質;也指生來具有的,稟受於天的。是成長之前就已經具備的成長特性。在某些的事物或領域具備天生擅長的能力,而使其可以在同樣經驗甚至沒有經驗的情況下以高於其它人的速度成長起來,而且有它的獨一性,特殊性。如果這個人具有的成長潛力和可能性已經在他的人生中表現化了的話,那麼他就具備了該方面的天賦器量。天賦也可以被理解為人從小到大被動接受和養成的人格特點,根據小時候還沒發育完全的大腦受所在環境的誘導和影響來分類的話,天賦值也有所不同。而這個天賦是不可逆的。

其次我們一定要清楚,正常情況下人們都是有天賦的,至少在某一個方向。而在學習這一塊,在進入大學之前很多知識都是很淺顯的,人與人之間的天賦很難區別開來,只有極個別逆天的人可能會超乎常人。其他人的天賦都差不多。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前面有一條小溝,你要跨過去,然後只要眼睛稍微注意一下,腳抬高點,步子邁大一點就可以啦。基本上不會被絆倒。而有的人腳板很大,這條小溝對他來說若有若無,這種人屬於小概率事件。我們可以忽略他們。

所以我們自然而然的把天賦給忽略掉了。等到了知識點高深的時候,沒有天賦是不行的。在低層次的時候,主要看個人的努力和學習方法。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方法不對,努力白費。」因為我們都是普通人,在低層次的知識點學習的時候,努力與方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而我們在低層次人才篩選的時候,主要靠分數來區分。而又因為勤能補拙,以及知識來源於生活,是對生活規律的總結。整體上來看那些大的方向都不會變。就像生老病死這個規律一樣,如果我們有錢買補品來調理身體我們可以把這個周期變長。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自己努力和比較好的學習方法下,在短時間內掌握那些規律(知識)。成績就蹭蹭的往上漲。這種現象很普遍,所以我們很容易進入誤區覺得天賦沒什麼用。努力和方法才是最重要。

等到自己學到一些高深莫測的知識點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的腦瓜子轉不過來了。這時候需要的就是一個人的天賦,天賦不行它們就是天書,天賦可以就是知識點稍微有些難理解而已。如果把我們的大腦比作電腦的CPU,那麼天賦就是內存,當然是內存大的比較好用咯。在一些簡單的運用上可能內存大小沒啥區別,等到需要3D建模,渲染的時候發現內存越大越好。這時候才能體現內存大小的作用性。否則只是一些簡單的操作我們是察覺不出來的

不知道這樣說各位看官能否理解天賦與一個人的意義是什麼了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學霸都在強調「方法」,而不是智商的重要性?老師道出實情
    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北京大學一名叫孫賀的學生,他在網上給學生講學習方法,其中明確提到一點:在去北大之前,他認為北大的學生都是天賦異稟,智力超群的學生,但是去了之後,才知道這些學生其實也是普通學生,他們能考上北京大學,靠的是「高效學習方法」。很多人認為考上985大學的學生,是靠的智商,是靠的天賦,為何這些名牌大學生,卻只強調方法,而不強調智商的重要性呢?
  • 以大數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沒有要到拼天賦的地步這句話可信嗎?
    每個人的擅長領域,天賦點分配都不一樣凡是喜歡強調努力,不強調天賦的人,往往對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和「996」式的工作很推崇。因為他們只知道靠「努力」去解決一切問題,而不是動腦袋想辦法。而且也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視而不見。
  •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和怎樣學習——致迷茫中的高中學生
    今天我就和高中學生們聊聊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又該怎樣學習! 一、我們為什麼努力學習 首 先,我想先來談一談作為高中生,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 雖然我並不完全認同高考這種只通過成績選拔人才的制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考慮,成績畢竟是能力的一種體現。
  • 大羅承認,天賦榜上他和梅西都有名,而在努力榜上只有梅西沒有他
    有些名宿認為在新世紀的西甲聯賽,沒有人的天賦能夠超過「外星人」羅納爾多,也有一些名宿認為,梅西雖然在「經典瞬間」上不如大羅小羅,但是能夠像梅西這樣,連續十幾個賽季都保持在巔峰狀態,西甲沒有其他球員達到(C羅在西甲效力的時間不如梅西長),所以梅西「理應」是西甲的天賦最高。那麼羅納爾多本人,對這些「雜七雜八」的天賦排名有何看法呢?
  • 為什麼看不到孩子努力,成績卻一直頂尖!是天賦?還是後天努力?
    都知道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是為什麼有些孩子不用怎麼努力就能夠成績拔尖?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見過許許多多的學生,自己帶的過的,隔壁班的,學校裡特別出名的。各色各樣的都有,而有一類學生是所有人都會特別關注的,包括家長,老師,甚至校長。
  •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用領養代替購買」?
    由於沒有統一的流浪狗收留管理辦法,現在許多地區收留流浪狗的場所,基本上都是私人場所,領養方式、程序都不同,有些人覺得麻煩,也不願意到哪裡領養。許多人寧可去買狗,也不願去領養,其實這是有原因的,有一點很多人認為領養的狗是生性不熟的,被人拋棄後,會變得不相信人,所以說這個想法產生了,如果想要領養狗狗,那麼狗主人必須全心全意的照顧狗狗,讓狗狗從陰暗的角落裡走出來,盡一切努力讓狗狗熟悉新環境。
  • 有些人健身的天賦,比用藥離譜
    天賦者的方法,通常只適合他自己當你問菲爾普斯:你成為遊泳之王的秘訣是什麼?菲爾普斯可能會回答你,是努力。這種臂展和大手,他說什麼都對你就覺得他在耍你,因為成為他這樣的運動員怎麼可能光靠努力然而他可能已經毫無保留地把秘密告訴你了,對他來說努力就能變快。普通人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達到這個程度。這就很多時候普通人健身無法參考專業運動員方法的原因。健身/健美方面也有很多天賦。
  • 從差等生到哈佛碩士,奇葩說許吉如:學霸不拼努力,而拼學習方法
    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短時間內的失敗是避免不了的。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強大!二、正確看待、不畏學習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即使自己很努力,但結果仍不盡人意,甚至發現自己哪怕比別人努力一千一萬倍,但依舊追趕不上別人,這的確會讓人洩氣。
  • 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原因你知道嗎
    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其中原因你知道嗎考研即將結束,一年的辛苦付出也即將有了結果,然而這也意味著2020到2021的春節,將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春節,幾家歡喜幾家愁,結果是通過比對得出的,有勝出者就必然有落選者,那麼在大家都十分努力的情況下,為何仍然會有不盡人意的情況出現呢?都說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努力反而考不上,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 普通學生真的能靠努力,考上985大學嗎?高中班主任道出其中心酸
    但是沿用最廣,最為人熟知的還是985,211的劃分方法。所謂「985大學」主要有39所,以兩所世界一流大學清華、北大領銜,共有39所大學位列其中,有34所985大學擁有自主劃線的能力,另外5所大學為非自主劃線大學。考上985 大學,就意味著躋身於全國大學的金字塔尖,屬於頂尖知識人才,無論是搞科研還是進入企業工作,前途都是一片光明。
  • 王一博賽車摔了,他的成績與其說靠天賦,不如說是靠努力和熱愛!
    在這一次的珠海ZIC摩託車賽 A組比賽最後一圈中,18號胡通明內圈超車失誤帶倒王一博 ,王一博被倒絆倒,連人帶車飛出賽道看著就心疼。 但是王一博馬上發微博勸阻粉絲: 我的粉絲不要幫我罵 有些事情我自己說 摔車是不幸 但是是每一個運動員要去用正常心態面對的事情 可是丟失了體育精神就不對了!
  • 章子怡言論太偏執,天賦大於努力,與其經歷相背離
    緊接著,章子怡講述了自己學舞蹈的故事,她十一歲便考進了舞蹈學院,每天努力學習,嘗試過各種方法,卻始終比不過有天賦的同學,無奈之下只能放棄。這段話的背景,源於盛一倫在節目上分享的心路歷程,他抱怨自己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大環境沒有給予選擇權,沒機會演想演的角色,演的都是爛劇。
  • 為什麼有些人的努力看起來毫不費力?
    他聲稱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不在於他有多高的天賦,而在於他付出了超過一萬小時的努力。普通人想要成為天才,很簡單,只要為一件事持續付出一萬小時的努力即可。後來《刻意練習》出版,提出很多理論,抨擊了格拉德維爾的一萬小時定律,認為只有有目的有反饋的練習,才是成長的最佳途徑。
  • 天賦、努力,還是運氣
    與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合著的《宏觀經濟學原理》和《微觀經濟學原理》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材」之一。這本書清晰界定了一個我們長久以來爭論不清的根本問題:成功到底是靠天賦、努力,還是運氣。01、運氣為什麼重要作者說,大多數人堅持認為,成功完全只能靠天賦和努力,這些特質確實非常重要,但是由於爭奪社會大獎的競爭異常激烈,要確保勝利,僅靠天賦和努力是不夠的。在幾乎所有情況下,好運氣都很有必要。
  • 決定人能力平庸還是卓越的關鍵因素,不是天賦,而是長期刻意練習
    作者接著指出了刻意練習的方法,他認為找到一名優秀的導師指導自己,是練習的最佳方法。其次,我們必須選擇一個準確的目標,專注地去完成,練習過程中還要有反饋。接下來的這節課,我將為你講述的是,天賦和練習,誰的影響更大,天賦對於傑出人物又意味著什麼。首先,我們來看天賦和練習,誰的影響更大。
  • 朋友天天看電視,我天天努力學習,為什麼人家是學霸,而我不是?
    晚上,被以讀者邀請回答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描述是「我有一個朋友,她在家經常看電視、不學習,而我在家努力學習,可是我的期末成績卻總比她差。為什麼不努力學習的人反而是學霸,而我卻不是呢?」(圖註:學習效率低,成績好不了)為什麼學習效率低?因為他們只掌握了死板的學習習慣,卻沒有掌握學習技巧,以及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所以他們花費了時間和精力,卻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 為什麼很多大專生都不願意「專升本」?原因主要有3點,很真實!
    但很奇怪的是,在大專生中,卻有很多人並不是很願意報考專升本,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為什麼很多大專生都不願意「專升本」?原因主要有3點,很真實!一、專升本要求太高雖然每個學校都有一定的專升本報考名額,但想要拿到的難度還是太高太高,學生不僅需要在學業上取得優異的成績;自身的學習態度也是至關重要,既不能逃課,也不能出現掛科等情況。
  • 《我就是演員》章子怡點評,演員紅了眼眶,天賦真那麼重要?
    曾經有人說過:「你只有努力過你才會知道天賦多麼重要」,這樣的說法是否有些片面了,我覺得關於天賦,應該要分情況,天賦對於一個人來說固然重要,不過不是影響成敗的主要因素。這句話我們得倒過來分析,如果知道天賦有多重要,難道就不努力了嗎?所以我覺得先別去管天賦那些虛的東西,就應該努力做好眼前的事。
  • 《曾國藩傳》|天賦和努力哪個更重要?曾國藩告訴你答案
    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天賦,加上99%的汗水,但是那1%的天賦遠比99%的汗水要重要。」如果你有極高的天賦,那麼恭喜你比普通人更接近成功。但,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也先別急著氣餒,愛迪生的名言也不是絕對的,曾國藩就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努力的意義。
  • 最錯誤的三種學習方法,方法錯了你再努力也沒用
    在我們身邊,確實存在大量這樣的學生,平時學習很努力,但成績卻很一般甚至很差,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八成是學習方法出錯了,錯誤的學習方法讓很多人付出很多努力卻得不到收穫,確實特別可惜。下面這三種就屬於最常見的錯誤學習方法,如果你也存在,馬上改正,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