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是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旨在重點促進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開展高血壓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指導群眾做好自我血壓管理,切實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有效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
高血壓是一種世界性的常見病及多發病,因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一直以來都有著「安靜的無形殺手」的稱號。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下關於高血壓的那些事兒,一起get√起來。
什麼是高血壓?
所謂高血壓,是指以動脈血壓升高、血管結構功能損傷為表現,可伴有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傷的臨床症候群。當我們安靜狀態下非同日3次測得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的時候,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家庭自測血壓≥135/85mmHg被認定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症狀
1、頭暈、頭脹
很多高血壓的病人都會有頭暈頭脹的表現,如果有人通過休息或者調理後,這些症狀依舊得不到緩解,可以懷疑是患上了高血壓,這時可以去醫院進行檢查和診斷。
2、胸悶心慌
當高血壓病人的血壓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病情加重,可能就會誘發高血壓性心臟病,這個時候病人就會出現胸悶心慌的症狀。同時,這個症狀的出現代表高血壓病人的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這個時候切不可疏忽大意,應及時就醫,以免危害自身健康。
3、噁心嘔吐
噁心嘔吐是高血壓腦病的症狀之一。當高血壓的病人已經誘發了高血壓腦病,這個時候病人就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
4、意識障礙
意識障礙也是高血壓的症狀之一。當高血壓的病人已經出現了意識障礙,說明病人的情況已經比較危險了。
高血壓的流行與危害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臟病、腦卒中、腎病發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佔居民總死亡的40%以上,約70%的腦卒中死亡和約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高血壓的診斷標準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家庭連續規範測量血壓5-7天,平均血壓≥135/85mmHg可考慮診斷為高血壓,建議就診。
定期測量血壓
許多高血壓病人因為沒有自覺症狀
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了高血壓
還有很多患者因缺乏應有的自我保健知識
不注意定期監測血壓
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或引起嚴重併發症
所以定期測量血壓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