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歲月靜好,在24節氣中做日常的功課

2021-02-28 蔣勳

好久沒有到太魯閣了,這是青年時一走再走的一條路。

沿著立霧溪,兩側峽谷是最震撼我的風景。一次一次走過,從少年到中年到進入老年,覺得也可以從奔騰激情嘯傲,一段一段懂了潺潺湲湲,像如歌行板,像溪流過了險峻陡峭高峰,可以慢慢在淺灘巨石間迴旋搖蕩,不疾不徐。

走一條路,像走自己的一生。

知道上遊源頭已遠,到達出海口也還需要時間。這一條穿山越嶺的溪流,有過飛瀑,有過急流,有過險灘,有過深潭和漩渦,有過涓涓細流,也有過驚濤駭浪,在兩山之間,它記錄著歲月一日一日頓挫侵蝕的痕跡。

走下慈母橋,在荖西溪與立霧溪合流的地方,白色巨巖上全是水紋。水的嫵媚婉轉,水的糾纏牽連,水的憤怒,水的纏綿,像洪荒以來的愛與恨,一一書寫烙印在巖石上。

我坐下來,細細閱讀巖石,閱讀水幾億年間在巨石上留下的歲月紋身。

02 四季流轉,周而復始

從立春到雨水,從驚蟄到春分,從清明到穀雨,從立夏到小滿……每兩個星期左右,一次節氣推移,應和著星辰流轉,應和著風起雲湧,應和著潮來潮去,應和著花開花落、日升月沉……

這些在工業文明的現實裡都會漸漸被遺忘、失去了意義的節氣,卻在池上這樣一個農村,時時被農民記惦在口中。

數千年的農業文明,與土地賴以為生,與雨水、陽光、風雲賴以為生,要兢兢業業,時時刻刻記得自然的變化。日照的長或短,定出了春分、秋分,四時裡刻畫了立春、立秋、夏至、冬至。

驚蟄是大地萬物從沉睡裡甦醒,雨水是植物茁長的渴望,芒種、穀雨都是五穀萌生的記憶。到了小滿,就看到池上田裡的稻穀抽出穗,結了最初一粒粒圓圓的穀粒。

我喜歡立秋以後的處暑,是夏天的結束,也是民間說的「秋老虎」。

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是我喜愛的四個節氣,早晚有涼風習習,清晨可以在樹葉上看到一粒粒露水,空裡流霜,夜晚可以滅燈看耿耿星河。

氣候變遷了,都市殺死了節氣,這幾年,小雪、大雪常常連樹葉都不變色。冬至燠熱,吃著湯圓,心中忐忑。

回到土地,回到自然,認識節氣,也許不是懷舊鄉愁,而是自然異變時刻留給都會人的新的救贖吧!

小寒、大寒走過歲月,跟四時依序綻放又依序零落的花朵一一問候。河口漲潮,洶湧澎湃,猶記得青春,熱淚盈眶。此時潮退,一波一波,在沙石泥濘中緩緩迂迴退遁逝去,學會舍離,學會退潮離岸的告別。

我在節氣裡做救贖自己的日常功課。知道歲末寒冬,冷到極致,再過兩星期,就是立春了。

二十四節氣這樣周而復始,不言不語,不動聲色,數千年來,它在無言中,看過多少朝代興亡,有多少人仰馬翻的嚎啕涕淚。

朝代興亡,涕淚喪亂,使歷史驚動。

然而,朝代興亡之上,還有歲月靜好,可以靜看山靜雲閒,靜聽鳥啼花放,無一點愛憎,無一點喜嗔,不哭不笑。

03 做好每一天的功課

西湖人都知道:晴湖不如霧湖,霧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

這或許是感傷者的意見吧,其實,晴、霧、雨、雪,我都去過,也都好。晴湖水光瀲灩,陽光亮麗。如果是春天,走蘇堤,自然知道「蘇堤春曉」桃紅柳綠的繚亂繽紛。「柳浪聞鶯」是聽覺的功課,也有春天黃鶯鳥在柳絲飛揚中跳躍啁啾的愉悅歡欣。

起了霧,下了雨,「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山色空濛,色彩褪淡,繁華去盡,風景只剩下水面流逝的光。今日雨中,西湖是一幅悠遠的水墨長卷。哀樂入中年,可以微笑看山看水,可以微笑看花開花落,潮來潮去,雲舒雲卷,沒有什麼牽纏掛礙。

某年除夕到西湖,大雪紛飛,一片瑩白。走過斷橋,自然知道什麼是舍離,什麼是告別,什麼是諸相非相。

我並不想只用哀傷的心境看山水,「曲院風荷」據說「曲」原是「麯(讀作qū)」,是南宋釀酒的「曲院」。盛夏炎熱,風裡酒香夾著荷花香,迎面撲來,那真是嗅覺的饗宴狂喜吧。

西湖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功課,「春曉」提醒「晨曦」,「雷峰夕照」就提醒「晚霞」。

今日又微雨,和好友二三雨中遊湖,小舟或即或離,若遠若近。宋元畫裡常有這樣兩艘船,若知己攀談,又像是陌路,對面不相識,各自有各自的天涯海角。湖上來過白居易,來過蘇軾,來過張岱,來過李叔同,他們不曾對話,留下的也只是千古的獨白。

 

節氣提醒的是自然秩序,希望新的一年節氣不亂,人事不亂。能有不亂之心篤定做好日常的功課。

把這幾年的博客裡做日常功課的圖文,結集成書,我合十敬慎,為眾生祈福——歲月靜好。

 

▼點擊閱讀原文

新書《歲月靜好》限時優惠

相關焦點

  • 《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在節氣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知名美學大家蔣勳在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人民文學出版社)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書寫日常生活中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大自然的省思。二十四節氣不僅蘊藏著自然流變的節奏,也提醒著我們在時序更替中找回生命的秩序。
  • 跟著蔣勳漫步二十四節氣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蔣勳新書《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跟著蔣勳感受二十四節氣
    美學大家蔣勳的最新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近日出版,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
  • 日常功課《歲月靜好:蔣勳》自序
    □蔣勳在節氣推移間,聆聽生命的對話連續幾天都在觀看北方冬天的樹。在南方的島嶼長大,很少有機會看到樹葉全落光的寒林景象。大自然的生命和節氣對話,春天多雨水,陽光溫暖,便多發枝葉。入秋入冬,北國氣溫驟降,乾冷飄雪,一棵樹要在嚴寒冷峻的狂風暴雪中生存,必須舍離所有的葉片,把養分儲存到根和主幹,才能度過寒冬,用數個月的隱忍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復活」。 歐洲宗教有「復活節」。北方漫長的寒林枯枝景象,使春天來的時候顯得特別喜悅。
  • 《歲月靜好》:體悟自身和宇宙之間的關係
    樊曉哲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蔣勳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該書近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上市,書中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身體力行的經驗和感受,帶來的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的諸多感悟。
  • 時間的果核,歲月的智慧——二十四節氣,永遠醒著的時鐘
    在二十四節氣的功課裡,有時間的果核,歲月的智慧,等你擷取。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蔣勳作為知名的美學大家,在他最新的散文作品《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種身體力行的經驗和感受,帶來的是蔣勳對美與身體、文明與道德、律法與自由以及自我與修行的諸多感悟。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新書上架丨跟著蔣勳用色彩和聽覺感受「二十四節氣」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起於「立春」終於「大寒」,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分出了四季。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總是在不經意的瞬間,成為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 冬至,歲月靜好!_廣州日報大洋網
    歲月靜好,很甜美的一個詞,很幸福的一種感覺!今日冬至,念一念這四個字,心中溫婉,此間歲月,一切靜好。「驚蟄」是大地萬物從沉睡裡甦醒,「雨水」是植物茁長的渴望,「芒種」「穀雨」都是五穀萌生的記憶,到了「小滿」,就看見池上田裡的稻穀抽出穗,結了最初一粒粒圓圓的穀粒……在《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蔣勳/著,人民文學出版社),蔣勳告訴我們,自然的節氣,四季的輪迴,萬物在一天天地成長,一天天地豐盈,一天天地圓滿,是為歲月靜好。
  • 蔣勳:在冬至,學會觀看生命最根本的悲憫
    ,北鬥星鬥柄的一個圓周運動中,劃分出了節氣,也誕生了四季。今日冬至,刊發蔣勳《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中的一篇文章,在冬至,學會觀看生命最根本的悲憫。快要冬至了,氣溫乍降。麵攤上可以做許多人生的功課,如果不是急於議論他人,給別人貼結論式的標籤,文學可以更謙卑,學會觀看生命最根本的悲憫吧!文學不會是頌揚,也不會是辱罵,而是學會靜靜觀看嗎?從市集出來,還在念念不忘精障者和大眾的表情,路邊一叢海棠怡紅快綠,想起寶玉住的地方就因此叫「怡紅院」,忽然無端快樂起來。節氣小雪,從山形市上山,到藏王溫泉,宿白銀莊,當晚就飄了初雪。
  • 妙語如珠,蔣勳讓你感受文字的極致
    蔣勳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日常功課》!這一次,蔣勳用圖文互現的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這裡面有風雪和雨露的流轉,也有星月花木的私語,更有大自然中各種聲音、色彩和線條的喚醒,還有哲學與美的沉思。這是蔣勳在二十四節氣中的功課,也是我們體悟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功課。
  • 讀吧|傳統二十四節氣,是我們永遠醒著的時鐘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
  • 蔣勳:我應該在節氣推移間,學習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
    我應該在節氣推移間,學習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蔣勳/文1、我應該在節氣推移間,學習聆聽更多生命的對話大自然的生命和節氣對話,春天多雨水,陽光溫暖,便多發枝葉。入秋入冬,北國氣溫驟降,乾冷飄雪,一棵樹要在嚴寒冷峻的狂風暴雪中生存,必須舍離所有的葉片,把養分儲存到根和主幹,才能度過寒冬,用數個月的隱忍等待下一個春天的「復活」。
  • 蔣勳:歲月·捨得
    我捨不得的少年之初混合著血和酒的身體,戰慄和痙攣的痛,也曾如糖的奶味在歲月中逝去嗎?慢慢知道,真正捨不得的,竟然是歲月。奶味的糖,身體上混合著血和酒的痛,都在歲月裡。像一重一重的落葉,化為塵泥,卻不曾消逝。
  • 蔣勳:與世界的關係運行在每一天
    藉助日曆這樣明晰的形式,蔣勳溫柔又謙卑地分享他與世界每一天的相遇。其次,它兼具手帳和筆記本的功能。日曆左側是蔣勳拍攝的圖片和隨想文字,右邊是體貼的留白,便於讀者記錄和寫下提示文字,同時也是蔣勳溫暖的對話邀約:我的美學功課,也可以是你的美學留步。讀者可以隨時在右側寫下自己忽至的思緒或者開始一個心動的計劃。
  • 《蔣勳日曆2021》分享會:告別2020,祈願2021|直播預告
    《蔣勳日曆2021》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版發行。這本日曆是蔣勳對歲月、日常的記錄與思考,對四季的惦念與持守。在歲時更替中,我們重新感受生命的流動與勃發,篤定前行,不驚、不怖、不畏。想要參與電話連線的讀者可以給公眾號後臺留言備註「蔣勳日曆連線」+您的電話;也可以在文末評論區留下您的電話號碼(不公開,僅做連線用),我們會在報名的小夥伴中隨機抽取5-10位幸運讀者電話聯繫參與砸金蛋環節喔!告別2020,祈願2021!
  • 蔣勳:無關歲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在歲月的關口,明知道這關口什麼也守不住,卻因為這虛設的關口,仿佛也可以駐足流連片刻,可以掩了門關,任他外面急景凋年,我自與歲月無關啊!今日的過年是與我童年相差很大了。在父母的觀念中,過年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 《歲月的童話》:李子柒式的歲月靜好,都藏在這部高分電影裡
    電影採用的是雙線並行的時空交叉式敘述結構,期間穿插了妙子小學五年級時的歲月生活。在現實和回憶中,逐漸集合起了妙子的過去和當下,這也同時喚醒了妙子內心對所處生活的全新認識。電影透過妙子點點滴滴的兒時回憶,表達出那般歲月靜好的詩意美感。而影片中處處流露的——歲月美、自然美和生活美,我想,這三美也同樣是高畑勳內心最想傳達的生活美學了。
  • 蔣勳:今日山水如此溫柔,眾生都好
    點擊觀看蔣勳老師寄語1、今日山水如此溫柔,眾生都好有時候純粹只是迷戀水面上的一種光,天空的光,雲的 光,水波的光,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都是剎那瞬間變 化的光,或是杜甫回憶中看公孫大娘弟子舞劍時的光。 他的回憶是罷如江海凝清光,是水面上一抹如此安靜的 光,再也不被驚擾了,成為時間裡永恆的光。
  • 蔣勳:我的陋室
    「日出而做,日入而息」,在最簡單的生活條件下,我覺得自己在池上好富有。」我媽跟我說家一定要有氣味,她煎魚可以煎兩個小時,那個焦香,我在做功課就聞到了,我就知道晚上會吃到什麼樣的菜,我覺得氣味裡面是一種溫度,但有些房子即使是豪宅,其實是冷的。用錢,沒有辦法買到一個家。廚房出來就是院子,我可以知道下雨了,颳風了,冬天很冷太陽好的時候,我就會拿把椅子外面坐一下,曬一曬太陽。
  • 二月:願歲月靜好,山河無恙
    二月,宛若歲月的一道驚鴻,踩著寒冬的尾巴,迎著新春的氣息,迤邐而來。有一些不舍,有一些欣喜。一月漸行漸遠,二月翹首以盼。這是冬的結束,亦是春的開始。一月再見,願往事隨風,帶走你所有的失落和遺憾。二月你好,願所有的美好如約而至,願歲月靜好,山河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