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
白露 9月8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容易出現口乾、唇乾、鼻幹、咽乾等症狀。預防秋燥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
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和合糕:百合,糯米,蓮子
味道醇而不膩,清香撲鼻,有著補益五臟、養陰清熱的作用。蓮子的造型優雅別致,軟糯細膩的口感,滿口百合徐徐的芬香,甘甜的蓮子是這道點心的別具匠心之處,胃口不開或食慾下降者食用此菜,還有增強食慾的效果..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這句話的意思是表示,處暑還會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節氣,就不能赤膊露體了,會著涼受寒。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黛雨痕:香芋,抹茶等
富有詩意的外形,軟糯的口感,清新香甜,抹茶的味道清新又帶著幾分厚重的色彩,當抹茶的味道褪去後口中微微苦澀的回甘,細細品味逐漸有了香芋濃鬱的香氣,唇齒留香...
吃番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 鄰家刨紅薯,贈我一籃筐。豆秸火煨熟,賽板慄綿香。」
吉利糕:紅薯,南瓜,糯米
紅薯和南瓜甜香綿密的獨特韻味,搭配糯米軟軟糯糯,好像小時候冬天吃的烤紅薯的升級版,多了一份Q彈的口感,橘子的造型養眼又多了一絲俏皮,更是具有通便排毒,抗衰老,輔助降壓的功效...
白露茶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
舊時南京人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到了白露前後,有許多茶客就託人買點白露茶。
「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白露》唐杜甫
拾谷齋一直致力於恢復中國傳統茶點文化,把有機的五穀雜糧,純手工無添加的做成精美的糕點,讓人們吃得健康吃得賞心悅目,吃出傳統,吃出文化。每一種食材,都追求著純天然的鮮活,每一款糕點都有著美麗的傳說故事。我們推崇的,不僅僅是糕點,更是一種賦予以傳統文化意義的寄託。
拾得五穀收起來,做出人間神仙味
拾谷齋一個專做有機五穀雜糧糕點的廚房
這裡是拾谷齋,一個帶著香氣兒的公眾號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你在右下角,給小編點個讚吧
由於一些原因呢,這一次公眾號更新的時間隔了很久
在這裡給還依然關注還期待著拾谷齋新作品的朋友們
由衷的說一聲:感恩,感謝
拾谷齋三裡屯門店
九月份 閃亮登場!!!
您的到來將會讓拾谷齋蓬蓽生輝!!
每一個贊每一份關注都讓拾谷齋更有傳承經典的動力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拾谷齋的關注
拾谷齋門店,敬請期待
轉發右上角,點讚右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