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古老的蒹葭水湄傳來了白露的歌聲

2021-02-19 奮鬥吖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歌聲從古老的蒹葭水湄傳來,在千年葦風的悠悠吹拂中,訴說著亙古的思慕與追尋。

「蒹葭蒼蒼」出自《國風·秦風·蒹葭》,是《詩經》中膾炙人口的名篇,全詩三章,每章八句,描述了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的惆悵之情。

在學習《蒹葭》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蒹葭」?

一般來說,荻花就是「蒹」,「葭」則是指「蘆葦」。荻花和蘆葦外形十分相似,且都喜歡擇水而居。人們很難分辨到底誰是誰。其實分辨它們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空莖就是蘆葦,有髓的則是荻。是不是很有趣呢?

大家都知道,《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其中,《詩經》又被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是各諸侯國的樂調;「雅」是宗周地區的正樂;「頌」是宗廟祭祀之樂。

我們本篇要學習的《蒹葭》就是十五國風之一。十五國風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民間歌謠也就是記錄下層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意思。

它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歷史,全方位、多側面、多角度地記錄了從西周到春秋的歷史發展與現實狀況,其涉及面之廣,幾乎包括了社會的全部方面——政治、經濟、軍事、民俗、文化、文學、藝術等,為研究先秦時期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提供了寶貴的文字資料。

「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意思是說,古人寫相思的作品,無論是詩詞也好,文賦也罷,從沒有比得過《蒹葭》的。《蒹葭》真的這麼優秀嗎?在這裡,我們把《蒹葭》全篇分為了三段,一起來看看吧!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河岸邊,生長著大片茂盛的蘆葦叢,它們都是青翠的樣子,上邊還有白露結成的霜。這裡點出了這首詩的時間是在秋天,也就是白露之後的「中秋」。

就在這樣一個秋天的早晨,詩人來到了河岸邊,只為了尋找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可惜,伊人被蘆葦茫茫擋住了,他看不清她的具體位置,只能感覺到,她就在水的另一邊。

其實呢,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毫無希望可言的「追尋」。詩人想要逆水而下,去尋找她的身影,但「道阻且長」,道路艱險又漫長。詩人順著水流去找她,發現啊,伊人就在水中央。

這些看似漫無目的地找尋,其實恰恰體現了詩人對於伊人的熱愛與執著,其實關於《蒹葭》這首詩,它究竟寫的是「愛情」還是「招賢」,一直是存在爭議的。

「伊人」究竟是愛人,還是人才?值得深思! 由於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徵信,故而以上兩種說法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河岸邊的蘆葦長得又茂又密,我看到上面有清晨剛凝結的露水,尚未曾幹掉。我的伊人,我的意中人,她在哪裡呢?風回答了我:就在河對面。

於是我逆著水流去尋找她的身影,道路艱險且難攀登!我改變方向,順著水流去找她,發現她就在水中央。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河岸邊的蒹葭密密麻麻,一眼望去全部都是。蒹葭上邊,早晨的露水還沒完全乾涸這又使我想起了我的意中人。我的意中人在哪裡?在河岸另一邊。我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折。 假如我改變方向順著流水去找她,發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以下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這種僅對文字略加改動的重章疊唱是《詩經》中常用的手法。

像《詩經》裡的《國風·周南·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也是這種情況。那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嗎?我們以本篇《蒹葭》為例。

它具有一種強調的作用,既穩定又富於變化,生動形象,不會顯得重複囉嗦或者過於單調無聊,趣味性比較強,而且哲思性也很好。同時,這種改動也促進了語義的往復推進。如「白露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間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氣溫升高而融為露水,露水在陽光照射下蒸發——表明了時間的延續。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古老的先民為我們唱起了《蒹葭》一首,你喜歡嗎?關於《蒹葭》的更多故事,歡迎來評論區和小矣一起討論嗷~

相關焦點

  • 白露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攝影:Dag Dahlberg,你來掌鏡《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站在對岸河邊上的,那就是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什麼意思(全文翻譯)唯美白露帶字圖片說說配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什麼意思(全文翻譯)唯美白露帶字圖片說說配圖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大概很多人心中都還記得這句話。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天文年曆上是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氣。今年的北京時間9月8日零時30分我們將迎來晝夜溫差最大的節氣——「白露」。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賞析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白露蒹葭蒼蒼
  • 「詩經」英文版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朗讀 | Flora Fang   背景音樂 | 千年一嘆蒹 葭The Reed許淵衝(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Green, green the reedDew and frost gleamWhere’s she I needBeyond the stream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溯遊從之 宛在水中央Upstream I gothe way is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美景,在「滬」一方!
    shī 詩 jīng 經 jiān 蒹 jiā 葭 蒹葭蒼蒼
  • 每日竇摘|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然而,《詩經》裡的《秦風》收入的這首《蒹葭》卻不同於我們熟識的秦國的印象。這首詩風格婉約,將人們帶到了一個霧氣朦朧,充滿著水鄉澤國情調的世界。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那是一個清晨。蒹葭,也就是蘆葦,長得非常茂盛,在水邊輕輕地搖曳。時間很早,或許只是黎明時分,白露還沒被太陽曬乾,凝結成了霜。河的另一頭,似乎有一個美麗的姑娘。
  • 今日白露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除了「白露身不露」,你還應知道這些!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過後,穿衣服就不能赤膊露體,尤其要注意腰腹部、膝關節的保暖。節氣簡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示天氣已經轉涼。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 蒹葭蒼蒼,帶你品合陽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詩經》作為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確實很是古老。然而其中一首《蒹葭》,卻在當代社會也流傳甚廣。
  • 今日白露,推薦一首驚豔了數千年歲月的先秦古詩《蒹葭》
    今日白露,不知為何,耳邊忽然一遍遍迴響起一句古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感覺一這個普通的清晨一下子多了一份溫情和詩意,如花芬芳、如水溫柔。這句詩來自先秦《詩經》,詩名《蒹葭》,驚豔了數千年歲月,溫柔了一代代的青春時光。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你尋覓的是他,他愛戀的是你
    「沙沙……沙沙……」的聲音輕輕傳來,蘆葦叢中霓裳隱現,漸漸的去向岸邊。一雙纖纖玉手分開搖蕩的蘆葦,露出一張嬌靨晶瑩的臉龐。岸邊還飄著嫋嫋的煙霧,遠處依舊靄霧茫茫。霧氣繾綣,又在姑娘的髮髻邊結成了霜。涼涼的晨風卷帶著她的青絲飄逸,白色的衣裳飄飄蕩蕩,蘆葦一樣的姑娘,有著蘆葦蕩般的迷惘。
  • 蒹葭蒼蒼,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獨特的文字魅力,至今,都有著無法超越的意境之美:「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 白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國風·秦風·蒹葭《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在富有詩意的節氣,聊一聊詩意化的翻譯
    #今日白露#白露是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也是一個充滿著詩意的節氣從古至今,許多詩人都給予「白露」特殊的偏愛「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幹。」「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蒹葭蒼蒼,從詩經秦風中來看秦襄公時代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 《蒹葭》原文及翻譯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 【今日白露】秋風微涼,白露一場
    【今日白露】秋風微涼,白露一場 這樣的節氣 古人也用一些優美的詩詞來形容白露 《蒹葭》
  • 【人文素養】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詩歌《蒹葭》中的主人公,當時也正是站在這樣的河邊,凝望著河中景物,把對意中人的傾慕投入河水,隨波遠去了。自從《秦風·蒹葭》以後,中國古詩詞中多次出現此種植物,並且成為文化圖譜中代表秋季的最具特色的景物之一,另外,蒹葭還具備著時光流逝,生命蕭索的含意。《蒹葭》能成為《詩經》中的名篇,首先勝在詩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