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為何稱,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呢

2020-12-16 歷史鑑賞者

任何人說話,其實都是帶有時代的局限性的。伏爾泰也不例外,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長時間大範圍的政體,伏爾泰說他既不神聖、也不羅馬,而且不是個帝國,這是有時代局限性的。

因為神聖羅馬帝國存在的時間相當長,從公元962年到公元1806年,長達八百多年的歷史,這在世界史上也是一個存在相當長的帝國了。

而伏爾泰說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抨擊14世紀路易四世和查理四世這倆皇帝統治之下的神聖羅馬帝國。而14世紀之前,和14世紀以後的神聖羅馬帝國,其實伏爾泰是承認的,他在自己的著作《風俗論》裡也曾經提到過這一點。

由此可見,這句話是後人斷章取義了。神聖羅馬帝國能夠存在這麼長時間,肯定是有它的過人之處,不是伏爾泰一句話就能夠徹底抹殺的。

路易四世和查理四世都不是省油的燈。

(1)、路易四世的倔強。路易四世在1328年成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不過當時歐洲是政教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說教皇的權威在一定時期,是比皇帝還要高的。

而法國扶植起來的阿維尼翁教皇,總是掣肘路易四世。為此路易四世心裡非常不爽,索性自己也扶植起了另一名教皇尼古拉五世,以此來跟法國的傀儡教皇對著幹。

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震蕩,兩派教皇互相廝鬥,路易四世得以漁翁得利,他規定了德意志國王的選舉,以後就不需要通過教皇的認可了。

可是人家也不是傻瓜,路易四世發家致富的道路上,一大幫人從中作梗,他們在教皇克雷芒六世的幫助下,選出了新國王查理四世。

這下子路易四世惱羞成怒,決定與查理四世及其背後的力量開戰,沒想到還沒打他就掛了。

(2)、查理四世的妥協。查理四世登基稱帝以後,決定扶植自己的盧森堡王朝,自然就要削弱強大的捷克家族那個時候的德意志帝國內,存在著大小上百個諸侯。

查理四世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是與小諸侯們聯合起來打擊大諸侯,以此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皇權,要麼就是聯合大諸侯一起分割德意志帝國。

這倆辦法其實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來,第二種辦法風險是最小的,因為大諸侯的實力強大,所以查理四世,必然是要做出讓步的。

決定查理四世及其子孫命運的,當然是1356年他頒布的《黃金詔書》。在詔書當中,他強調了兩件事:

第一,皇帝必須由七大選侯選舉產生,皇帝死後,暫時沒有繼承人時,由薩克森公爵和萊茵宮廷伯爵共同攝政。第二,七大選侯在自己的領土內,有稅收權、鑄幣權、採礦權、販賣食鹽權等權力。這是第一次明確了這些權利的歸屬。這封詔書問世,其實就象徵著查理四世,向大諸侯們妥協了。因為就連皇帝的繼承人,都需要由選侯們來決定,這簡直有點太過分了。

查理四世死後,他的這份詔書,完全成為了地方諸侯控制新皇帝的有利武器。所以說伏爾泰稱這個時代算不上是一個帝國,這是有道理的。

總結:這一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皇權被分散了。

因為路易四世的妥協,使得皇權表面上得到了提升,其實多了很多限制。此外這個時候神聖羅馬帝國也喪失了對義大利部分地區的控制權。

就連羅馬教廷也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七大選侯,有資格決定皇帝的任免,這就是說皇權已經被教權架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伏爾泰要說神聖羅馬帝國是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很自然的想到了伏爾泰最著名的那句話「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在他們看來,「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就是神聖羅馬帝國歷史的全部。更加糟糕的是,有些人甚至連伏爾泰的原文都沒看過,就不假思索地將這句話奉為圭臬。甚至以此為依據,將神聖羅馬帝國貶低得一文不值。這種簡單粗暴的讀史態度,是非常不可取的。
  •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到底是怎麼來的?
    這篇你狗子不講武器,而是和大家聊一下神聖羅馬帝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之所以今天寫這個,是因為我之前老說德二帝國,德三帝國,也就是德意志帝國和納粹德國。而有小夥伴老會問到我那麼作為德一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怎麼來的,所以...這篇和大家捋捋它到底算哪根蔥。
  • 神聖羅馬帝國歷史——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的最大版圖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 of the German,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 那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是個怎樣的存在
    說到羅馬帝國,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想起義大利以及其首都羅馬。但神聖羅馬帝國卻與羅馬並無太多關係,反而與毀掉羅馬帝國的日耳曼民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而在德國歷史上,其則被德意志第一帝國。
  • 「無羅馬」的德意志封建聯合為什麼起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法國大思想家伏爾泰曾經評價「神聖羅馬帝國」是「既不神聖,也無羅馬,更非帝國」。客觀地講,伏爾泰的評價確實過激,最多只能表現神聖羅馬帝國末年的狀態,而不能用來形容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不過伏爾泰對神聖羅馬帝國「無羅馬」的評價還是比較準確的,因為神聖羅馬帝國本質上就是個德意志封建領主聯合體。
  • 羅馬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是什麼關係?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即拜佔廷帝國)成為了羅馬帝國實際意義上的繼承者。1453年,拜佔廷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攻陷。1460年,東羅馬帝國在摩裡亞的領土也被奧斯曼帝國佔領。1461年,奧斯曼帝國滅亡了由拜佔庭帝國皇室在帝國崩潰後又建立的特拉布松帝國。至此,東羅馬帝國永遠退出歷史舞臺。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實際上沒有直接且合法的血緣關係。
  • 神聖羅馬帝國是怎麼回事?
    法國近代思想啟蒙家伏爾泰曾說過一句話: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是帝國。
  • 【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託一世在羅馬由教皇加冕稱帝,稱為「羅馬皇帝」,德意志王國便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這便是古德意志帝國,或稱為第一帝國。 1806年,帝國被拿破崙一世推翻。    神聖羅馬帝國(拉丁文: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中世紀歐洲封建帝國。公元962年。
  • 1806年8月6日,弗朗茨二世放棄封號,神聖羅馬帝國終結
    神聖羅馬帝國,是中世紀中歐和西歐地區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德意志王國為核心,包括德國和奧地利的周邊地區(捷克、瑞士、波蘭的西半部)。962年,德意志國王奧託一世在羅馬由教宗若望十二世加冕稱帝,成為羅馬的監護人與皇帝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 不可一世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為何要與羅馬教皇聯手?
    自神聖羅馬帝國形成之後,帝國皇帝和羅馬教皇之間的關係就變得非常的微妙。二者不僅相互鬥爭,也相互依存。當教皇發動十字軍東徵時,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通常會響應教皇的號召並派兵參戰;而在教皇想要控制帝國時,又遭到了帝國皇帝的強烈反對。二者的鬥爭,成為了歐洲中世紀世俗世界與宗教世界鬥爭的主要內容。
  • 為什麼神聖羅馬帝國能延續千年而沒有徹底分裂?
    但這其中也有多個王朝交替,每個王朝所處的時代背景都不一樣。這也就決定了皇帝本人的權力大小。神聖羅馬帝國從建立之初就不是一個完全統一的政治實體。它實際上是一個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的政治聯合體。這些附屬單位包括親王國、公爵領、伯爵領、帝國自由城市等多類政治區劃。
  • 神聖之名,羅馬之後,帝國的另一種可能
    在普遍認識裡,普通國家與帝國的差距,就好像「王爺」與「皇帝」的距離。似乎只有具備了無上的權威,才能稱得上是「帝國」。我們之前考察過的羅馬帝國,以及後世的大英帝國,無一不具有遼闊的疆域、陸上或海上的霸權以及龐大的財富。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伏爾泰才說神聖羅馬帝國「不是帝國」。李筠老師提出了另一種理解「帝國」的思路。
  • 羅馬帝國、東羅馬(拜佔庭)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最強大的大帝國之一,也是如今歐洲文明的正源所在。不過除了羅馬帝國之外,歐洲歷史上還出現過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那麼這三個「羅馬」有什麼關係呢?羅馬帝國在建立後發生了多次分裂和內戰,越來越難以維持統一。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神聖羅馬帝國1
    神聖羅馬帝國1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 ​世界史之中世紀3:神聖羅馬帝國與法蘭克帝國
    800年,查理曼在羅馬禮拜時被教皇利奧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整個法蘭克王國也被稱為查理曼帝國。西羅馬帝國就此以皇位轉移至法蘭克國王的形式復闢。查理曼帝國至少在理論上奠定了後世神聖羅馬帝國的基礎,直到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被取消為止。教宗利奧三世認為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標誌著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然而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那時的帝國應該叫做法蘭克帝國。
  • 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有什麼關係?
    羅馬帝國是歐洲古代最強大的大帝國之一,也是如今歐洲文明的正源所在。不過除了羅馬帝國之外,歐洲歷史上還出現過東羅馬(拜佔庭)帝國和神聖羅馬帝國。那麼這三個「羅馬」有什麼關係呢?
  • 神聖羅馬帝國唯一女皇帝,剛登基就遭到反對,最後傳位給自己丈夫
    神聖羅馬帝國在18世紀的時候,只是個名字而已,這個帝國用伏爾泰的話說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帝國境內有大大小小几百個諸侯。帝國的皇帝是靠選舉產生的,不過後來被哈布斯堡家族掌控了,只在哈布斯堡家族傳。雖然這個家族掌控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卻沒有掌控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家族是奧地利的大公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 查理曼稱帝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形塑
    [9]對於布賴斯的觀點,著名的德裔英籍歷史學家傑弗裡·巴勒克勞夫曾做了尖銳的批評:「布賴斯認為,查理曼加冕稱帝乃神聖羅馬帝國之開始。正確答案是,這一稱帝活動確實開啟了這一進程,但仍屬於『前史』,而非其自身之史。其帝國也隨著查理曼本人進入了墳墓,他既沒有奠基帝國,他的帝國也不是由奧託一世復興的。」
  • 縱橫歐洲800多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為何被1個法國矮子終結了
    縱橫歐洲800多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為何被1個法國矮子終結了文|歷史的故紙堆神聖羅馬帝國,是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城市的聯合體,其歷史可追溯到羅馬帝國。
  • 神聖羅馬帝國通史——一個千年帝國的興衰史
    962年,奧託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東法蘭克王國由此成為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年)。973年,奧託一世去世,其兒子奧託二世即位。983年,奧託二世去世,其兒子奧託三世即位。1002年,奧託三世去世,其堂兄亨利二世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