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已變!樓市高槓桿,過去之功正成今日之禍

2020-12-18 鳳凰網房產

來源: 米筐投資

01

去槓桿

前些日,國內某頭部房企一則真假難辨的懇請政府支持資產重組的情況報告刷屏。

報告顯示,該知名房企截至6月底的有息負債為8000餘億,牽涉銀行類金融機構171家、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主要是信託公司)121家。公司業務關聯到上下遊8000餘家合作商,目前在200多個城市擁有近800個項目,除了14萬名員工外,還關聯到300餘萬人的就業。

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的重大資產重組若不能完成,將可能導致現金流斷裂、進而產生金融系統性風險。此外,還面臨項目爛尾影響社會穩定、上下遊企業破產影響經濟發展、重組失敗引發大規模群體性維權等眾多風險。

一時舉國譁然,不過很快公司發文闢謠。

我們暫且不論該報告真假,但 地產商減債務去槓桿卻是實實在在的。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 重點房地產座談會 ,包括上文提到的房企在內的12家頭部房企與會,會議形成了 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

什麼樣的資金監測和融資新規呢?三道紅線和四檔管理。

三線指: 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2)淨負債率大於100%;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根據以上三道紅線,房企每多踩一條線、有息負債年增速將降低5%,三條紅線全踩有息負債不得增加、三條紅線都沒踩有息負債最高增15%。

要知道,房地產行業本就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房企也一向是高槓桿運作,此新規的目的就是要房企減債務、去槓桿…其實這三條紅線也隱含了房企去槓桿要達到的具體指標。

自2016年本輪樓市調控以來,監管層一直在限制資金流入樓市,這從銀行新增貸款中房地產貸款佔比也能看得出來。

房地產貸款佔銀行新增貸款比重,自2016年到達近45%的高峰後一路下跌…跌倒了2020年上半年的近25%。

最近的新聞報導是,監管層要求大型銀行進一步控制房貸規模、甚至部分銀行已暫停按揭房貸業務。

房企必須堅決降債務、去槓桿,這就是高層的態度。

02

槓桿之功

可在過去二十餘年的房產大牛市當中,房企高負債、行業高槓桿卻是再正確不過的操作。可以說, 沒有高槓桿就沒有房地產、沒有高槓桿就沒有城市大基建、沒有高槓桿就沒有惠及普通人的住房改善。

在房企手中沒錢、購房者手中也沒錢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一片片小區空地建立、一個個家庭喜遷新居…憑的是什麼?

高槓桿。

當然,這背後牽涉到一套複雜的社會信用創造、維護體系,其中的一個關鍵節點就是銀行:房企買地沒有錢,怎麼辦?銀行貸款。購房者買房沒有錢,怎麼辦?銀行貸款。

房企先貸款買地把房建到一定程度(比如出地面三四層),此時就可以向購房者期房預售,購房者去銀行貸款並交予地產商,地產商就有錢歸還買地的銀行貸款和建築商墊款、並保證房屋建設後續資金的需求…一個房屋批量、快速建造的循環就此形成。

整個建造循環系統是誰統籌掌舵的呢?地產商。憑藉的是什麼?高負債、高槓桿。

買地沒錢、負債貸款是高槓桿,打地基沒錢、建築商墊款是高槓桿,上下遊合作商先幹活後拿錢保證項目完工、是高槓桿,房子還沒建好先拿到購房者的按揭房款、也是高槓桿…地產商建房的全流程幾乎都沒花自己的錢、都在用別人的錢,也因此一度被稱為「空手套白狼」—— 要說槓桿高手,非地產商莫屬。

但是這樣做有問題嗎?沒有。

憑藉地產商的高槓桿操作,大批量的普通人住進了新屋、城市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市政建設日新月異……在這個過程中,地產上下遊行業迅猛發展、國家經濟突飛猛進、百姓生活居住體驗煥然一新。

當很多人在抱怨月供壓力大、一輩子給銀行打工的時候,卻忽略了自己已是有資產者、並處在歷史上普通人住房條件最好的時代。

時過境遷,過去的槓桿之功卻正在成為今日的槓桿之禍…時代變了。

03

槓桿之過

世界上不存在「一招鮮 吃遍天」。同樣的策略,在不同的外部環境下甚至會產生截然相反的效果,比如房地產行業的高槓桿。

這裡就要談到槓桿的雙面性,它既是天使、能放大收益,也是魔鬼、會放大虧損,就看在順勢還是逆勢。

過去二十年是快速城市化的二十年,大量農村人進城、大量小城市的人口往大城市聚集,由此產生了海量的住房需求,結果就是房子供不應求、建造多少房子就能賣掉多少房子、甚至還要託關係搶房子。

在這樣的市場裡,地產商撬的槓桿越高、建造的房子也就越多,在不愁銷售的情況下自然利潤就越高…槓桿放大了營收和利潤,所以一定程度上說槓桿越高越好。

可現在呢?

我國目前城市化率已達60%,已進入城市化的後半場,也就意味著沒有大規模的人口集中性的向城市聚集了,其結果就是對房屋需求的下降。

此時加槓桿就會產生反噬的惡果:高槓桿負債蓋房,可房子銷售不出去,沒有銷售回款就無法還債降槓桿,並且槓桿是有成本的——就是貸款的利息必須得支付。如此以來,曾經的 高槓桿—高周轉—高回報的閉環就被打破,曾經的槓桿助力也就變成了今日的槓桿反噬。

如同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接踵而至:建築商拿不到錢不再繼續施工、交房延期除了支付違約金外還影響後續銷售、裝修低劣、綠化縮水、房屋品質下降、甚至會出現項目爛尾……緊接著就是客戶維權不斷、甚至影響社會穩定,當然還少不了金融系統性風險。本文開頭流傳網絡的某頭部房企的情況報告中說明的最壞結果就可能出現。

城市化上升期,住房需求巨大、房企高槓桿如同順水行舟一帆風順;城市化後半場,住房需求有限、房企高槓桿如同逆水行舟費勁艱難。

這背後是時代的巨變和大趨勢的改變。

04

時代趨勢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心曾發布過《2017中國城鎮住房空置分析》的報告,報告顯示我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分別為16.8%、22.2%和21.8%。

今年4月,央行調查統計司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課題組在《中國金融》撰文稱,調查顯示,顯示我國城鎮住房擁有率高達96%。

我國目前的住房狀況是,總量均衡、甚至出現微量過剩,結構上失衡、主要是熱點的一二線城市住房出現短缺。 這就是過去二十年餘年,我國房地產爆棚發展的結果。

過去房地產的黃金年代,房企負債高槓桿、期房預售再把槓桿轉移給購房者,購房者在經濟快速增長的紅利下、收入也迅速增長,之前巨大的動月供壓力瞬間因收入增長而快速緩解——想想十年前三四千元的月供壓力多大,可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月供壓力隨即消除。

這是一個良性閉環:房企高槓桿建房、百姓高月供供樓、經濟持續增長帶動大家收入增長、增長的收入再去緩解月供的壓力。

而今經濟高增長不再、收入快速增長不再、住房基本得到滿足,房企高槓桿運作的閉環就不復存在…… 再高槓桿經營,那不是找死嗎?!

國家處於快速城鎮化的高速增長階段,房企高槓桿於普通百姓改善住房、於國家帶動經濟增長、於企業帶來營收利潤,政府高層自然鼓勵。當國家處於城鎮化中後期,房企再高槓桿運作就會造成住房產能過剩,很容易引發一系列惡劣後果…… 此時的高槓桿,無異於經濟的一顆定時炸彈。

這就是近一兩年來中央高層時時、次次強調「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的原因,也是最近要求房企降槓桿、減負債的背後邏輯。

從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結束,至今房地產二十餘年的快速發展成就了無數的「房產淘金者」,也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很顯然,二十餘年的高速發展之路終將終結…現在,這一時刻正在到來。

時代不可抗、階段不可違、趨勢不可逆,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得面對這一現實。

相關焦點

  • 高槓桿時代已結束!樓市危機下,流血上市成自救出路?
    尹石林房天下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顧這一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魔幻重重。上半年樓市遭遇「黑天鵝」,市場在經歷了「冰封期」、「修復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房地產才逐漸步入正軌。這一年,雖負重前行,但韌性十足,從變相鬆綁限購到城市再掀搶人大戰,從多地樓市躁動、萬人搶房到政府出拳、重申「房住不炒」……這一年,更有一大波關鍵詞貫穿且影響了中國樓市,諸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人才引進、三道紅線、長租公寓、房企赴港IPO」等。
  • 2020年,樓市風向已變!
    除了創新的營銷玩法外,我們發現,抖音、今日頭條之所以在「網上購房」這一新興營銷模式中能夠給房地產行業帶來如此大的改變,是有其深層的原因與內在邏輯的:市場在變。線上購物、手機支付已經成為常態,電商直播正在重塑著幾乎所有的傳統行業。行業在變。經歷了20年的高增長,房地產行業遇到瓶頸。而傳統的營銷模式,已經跟不上行業的變化。人群在變。
  • 小米今稍後公布業績 吼高槓桿牛67549
    原標題:《輪證解碼》小米今稍後公布業績,吼高槓桿牛67549   小米昨日(25日)跌約1.7%,今日(26日)則高開約1.1%後隨即升幅擴大
  • 樓市出現3大「反轉」?孫宏斌9字提醒,是否要買房終於有答案了!
    而現在的樓市出現了3大「反轉「跡象,等我們詳細分析之後,購房者再來決定現在究竟該不該買房?第一,國家對房地產的定位發生了改變。過去因為房地產佔GDP的比重較大,所以國家比較支持發展房地產業。但是,由於房價越來越高,投機氛圍愈來愈濃,所以國家就提出了「房住不炒「的理念,就是指房子是給人住的,不是作為投機品種讓人炒作的。
  • 尹中立:降負債將導致高槓桿房企盈利能力下降
    降負債已成房地產行業的主旋律,萬科表示要認真研究、儘快適應,融創說:「爭取未來三年達到這個目標」,恆大則強調自己一直是房地產調控模範生……這是房企在2020半年業績會上對「三條紅線
  • 斷供未退潮,這是高槓桿最壞的時代,也是法拍房最好的時代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壓縮了口香糖在超市櫃檯的生存空間;人間煙火味十足的地攤經濟一夜之間爆火,五菱汽車同時在A股漲停;而在年初疫情爆發的時候,高槓桿買房人也沒想到幾個月後自己會為了還上房貸去送外賣
  • 「茶仙」盧仝「罹甘露之禍」慘死當屬謠傳
    「茶仙」盧仝「罹甘露之禍」慘死當屬謠傳:盧仝卒年或下距「甘露之變」二十二年@佚名[原文]@鐵山青士(笑獨行)[編補]/河南濟源思禮村「唐賢盧仝」塑像/宋元文人筆記中說,盧仝在唐文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的「甘露之變」中被誤捕誤殺,亦即所謂盧仝之死乃因「罹甘露之禍」。
  • 2021年房地產市場將迎來新紀元 未來樓市風向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這一年來,一大波樓市關鍵詞貫並且影響了中國樓市。譬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三道紅線」、「長租公寓暴雷」等。我們今天著重要提的樓市關鍵詞是「三道紅線」。不過還好,這個政策並不是要立即執行,據悉,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也就是說2023年6月30日之「三道紅線」就會正式開始執行。既然「三道紅線」的調控政策勢在必行,對房企而言是風險還是機遇呢?按照這樣的標準,毫不誇張的說,大部分房企都已踩線,有的甚至「三道紅線」全部踩到。
  • 「大拆大建」時代過去 一夜暴富的機會不多了
    原因很簡單,雖然城市發展步入存量更新時代,但隨著房價走高,拆遷改造的成本隨之抬升。這就導致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區,拆遷式改造成了不能承受之重。同時,與過去主流的「大拆大建」模式相比,「城市更新」正在成為新的方向。
  •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回顧這一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顧這一年樓市可謂跌宕起伏、魔幻重重。這一年,雖負重前行,但韌性十足,從變相鬆綁限購到城市再掀搶人大戰,從多地樓市躁動、萬人搶房到政府出拳、重申「房住不炒」……這一年,更有一大波關鍵詞貫穿且影響了中國樓市,諸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人才引進、三道紅線、長租公寓、房企赴港IPO」等。我們今天著重要提的樓市關鍵詞是「房企赴港IPO」。
  • 逝去的青春,回不去的濟南樓市!
    因此下半年宏觀調控轉向,大規模刺激樓市消費政策陸續出臺,其他金融政策全線鬆綁,一劑劑猛藥注射之後,世界變了一副模樣……2009年2009年樓市復甦,後繼續大漲。12月26日起,對在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長清區及濟南高新區範圍內已擁有2套住房的濟南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濟南市部分區域向其出售住房。無住房的非濟南市戶籍家庭在濟南部分區域限購一套住房,需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連續24個月以上(含24個月)在濟南市區及三縣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證明。
  • 高槓桿賭徒正爆倉出局
    如果厚土的高槓桿買房,還有出於自住目的、但因首付不夠尚可理解的話,那蟹姐姐的故事則讓人瞠目。來自蘇州、做大閘蟹生意的蟹姐姐,在聽信深圳買房致富的宣傳後,決定高槓桿一博…後來槓桿斷了。本來計劃很完美:自己掏三成首付,剩餘七成來自小貸公司…自己全款買入後、再做筆經營貸,把貸款出來的錢再歸還小貸公司。
  • 過去那套邏輯行不通了!讀懂2021年樓市五大信號
    ——大中小城市樓市普漲的狀況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不同城市間市場的劇烈分化。有深圳、上海、杭州等地「一房難求」、交易火爆,房價屢創新高;也有鶴崗、阜新等城市房子賣出「白菜價」,仍然乏人問津。——房價真正打破了只漲不跌的魔咒,買房子不再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一旦在錯誤的時點買到了錯誤的房子,甚至可能出現大幅虧損。
  • 【野傳】漢武帝晚年糊塗之作——「巫蠱之禍」
    又修建「思子宮」,於太子被害處作「歸來望思之臺」,以誌哀思。此事件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巫蠱為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於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武帝晚年,趙國人江充受武帝重用,且與太子及衛氏一族素不和。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武帝病重,有不久於世之象,江充、蘇文等人更加懼怕將來太子繼位後會誅殺他們。
  • 哪些高槓桿者將死在自己的繁榮裡?
    但兩年下來,債務如泰山壓頂,心力交瘁回天無力,實在撐不下去,熬不過去,只能選擇在歲末時節主動向地方政府提出,準備申請破產重組。民企債務爆雷不斷、國資平臺債務違約和展期雖只是偶發,但也足以令市場草木皆兵,杯弓蛇影。
  • 樓市變天信號已現:房地產業的大國使命已經結束了
    一、樓市已三年未現國慶交易黃金周,各地繼續加碼限購政策 據中國新聞網10月11日報導。國慶中秋假期,重點10城新房日均銷售面積創出2015年以來同期最低值。購房者更關注出遊,對樓市的關注度減弱,近三年來所謂的國慶樓市黃金周效應已然褪去。
  • 老子名言故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名言故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福兮禍之所伏。全壽富貴之謂福,而福本於有禍,故曰:『禍兮福之所倚。』以其成功也。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死夭;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有死夭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於有福,故曰:『福兮禍之所伏。』」
  • 2020年底:不同地區樓市之魔幻——眾生相,一邊打折一邊瘋搶
    最近,腦洞認知新思維,也就是我們腦洞三人組,已經關注到了,在我們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到了疫情影響之下的2020年的年底,我們不同城市的新房樓盤,在其樓市的不同境遇之發展中,出現了一幕幕,非常魔幻的現象:那就是:
  • 風向有變?2020年西寧樓市下半年,關鍵還看這幾個區域
    轉眼已進入4月底,無論結果如何,西寧樓市的第一季度已經畫上了句號。隨著西寧房價再一次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一!西寧樓市回暖的步伐似乎有點快,但這也並不意外。
  • 解渴白雲樓市 時代龍湖聯手打造的新品今日亮相
    來源: 鳳凰網房產廣州站近年來,說起白雲區樓市,人們第一感覺便是鮮有全新住宅項目供應。近幾年白雲區持續多年均僅有寥寥少數一手項目推出,這一現狀將在今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4月8日,沉寂已久的白雲區迎來全新盤——時代龍湖雲來的白雲匯城市展廳盛大開放,率先向市場宣告正式亮相。 在開放過程中,時代龍湖雲來項目憑藉其獨特的優勢,吸引了不少購房者的諮詢。